对清朝守陵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这标志着统治了近三百年的清朝灭亡。为让清人无后顾之忧,袁世凯承诺会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还有皇陵的保护工作他也一并承担。有了这些承诺,溥仪才承认退位。
在宣统帝宣布退位的时候,清政府的人,就已经和新政府做好了约定,在宣布退位之后,他们仍然要安排人保护皇陵,守陵人的工资,就由国民政府来发,不过后来军阀混乱,也就没人顾得上守陵人的,一些皇族后裔,就凑钱给他们发工资。在关外的守陵人,就算没有人给他们钱,但他们也非常坚持这件事情,自己花钱把这项工作传承下去。
但事实上也只不过是雇人做一些打扫卫生和除草之类的工作,皇陵的安保工作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上的提升。鉴于南京国民政府敷衍了事的态度,一些义愤填膺的遗老遗少索性举家迁到了皇陵附近,亲自为自己的祖先看守陵墓。从清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些看守皇陵的人也就不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了。
另外,还和当时首领的将军有关,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职业一般都是父死子继,保护陵墓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信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即使朝廷已经没有了工作,即使已经出现了改朝换代的现象,他们依然很好的保护了这里,祭祀活动也依然照常进行。
清东陵现在可不是什么私人的地盘,而是归国家管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 旅游 景点,想要进去可是要掏一百多块钱的票子才可以的,清东陵现在就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并不是无主之物,也并不是随便可以溜达进去的,虽然说清东陵是墓地,但是作为皇家陵园,是需要着重保护的。
清东陵其实在旧 社会 时期被盗挖过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麻子孙殿英假借着军事演习的目的,利用自己镇守这款区域的优势,光明正大的进入清东陵进行盗挖,康熙乾隆慈禧等大墓都被孙殿英洗劫一空,孙殿英获得财宝以及各种文物无数,这些都被他用来打通关系以及作为军饷扩充自己的实力。
要知道在古代有陪葬品这种观念,其中以西汉在这上面最离谱,当然到了晚清时期其实这种陪葬制度仍然存在,不然也不会说清东陵被盗挖的情况,就是因为帝王家族下葬有大量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价值都是天文数字,这些怎么可能不让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心动加眼红呢。
当然最后的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在被赶出紫禁城后,他到后来去世也没有埋进自己的家族陵园清东陵,因为那个时候的清东陵其实已经成为了文物保护区的范围,而溥仪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普通人,所以是不可以埋进去的,帝王家族陵园 历史 以来都是有专门的守灵人,清东陵也不例外。
在孙殿英盗挖清东陵的时候,这些守陵人都被暂时驱赶离开,才有了他们顺利盗挖的时间,在后来这些守陵回来发现坟墓被挖开,于是向满清遗留的元老报告,就有了后来震惊全国的事情,在解放后清东陵第一时间被纳入了国家文物保护的对象,从此里面安排了打理维护以及修缮加上管理的人,这些人的工资钱由国家发放。
现在的守灵人其实已经转变成为守陵人,也就是对陵园进行管理的人,属于为国家文物单位服务,同时还有就是清东陵已经变成 旅游 景点,同时也是有 旅游 景点发放相关费用,这些守陵人其实已经不是以前最初的那群人,也不是他们的后代,那群人早已经去世,他们的后代也基本上没有继续做这份工作。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陵园,有 达尔扈特人为成吉思汗永久守陵。这支部落从1227年至今,一直守护坟冢。建国之后,政府成立了成陵管理局,达尔扈特人有了公职,专司成陵的供奉与祭祀。
清东陵也是一直有人守的,他们对清朝忠心耿耿,世代守护着清东陵,即使没有工资,也一直守在清东陵。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设立了清东陵收容所,负责对清东陵的专业管理。原来守陵人被收容在收容所里,继续守护着清东陵,由国家专项资金去支付这些人的工资。
是守着那地儿挣钱,又不需要投入,没有成本,干赚钱,门票100多,每天有那么多慕名去参观的。去过一回,门票是100几忘了,但肯定是100多,看完后还寻思,就几个陵墓,100多的门票,记得故宫旺季门票才60,我是淡季去过几回,好像40门票,和故宫都没法比,可门票贵一倍还多,这么赚钱的买卖,还愁会没有工资?
不了解到底还有没有守陵人,你看见了吗?
旅游 景区了,自然有收入。
很简单啊!当年袁世凯与清朝皇室签订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中,第四条就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就是说溥仪退位后,清朝的宗庙、陵寝皆有中华民国派兵负责保护。如此,中华民国派出的兵自然就是由中华民国负责支付薪水啦。
当然,因当时形势的特殊性,清朝的皇陵除了有中华民国派出的护陵士兵,还有清朝遗留下来的守陵人员。
在当时因袁世凯还答应清朝皇室?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等这三个条件,也就是说清朝虽灭亡,但是在紫禁城中依然有着一个?逊清小朝廷?,这个小朝廷保留了前清所留下的宫内机构,其中就包括?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西陵承办事务衙门?。
?东陵承办事务衙门?是专门管理清东陵事务的机构,而?西陵承办事务衙门?则是专门管理清西陵事务的机构。当时这两个衙门的最高长官就是守护大臣,由他们掌管东陵、西陵陵园的所有事务,其下设管理、保卫两个机构,共有五个部门。
皇陵内务府。它的职责就是保管、取送皇陵的金银器皿;制作祭品,用于祭祀;打扫陵园内外;祭祀大典时,请送神牌,摆放桌张,陈列祭品等。皇陵内务府的最高长官是郎中,下设员外郎、主事、尚膳正、尚茶正、内管领、笔帖式、拜唐阿、领催、扫院人、树户等职务,人员约12人。 封祀礼部。它的职责就是生产、供应制作祭品的各种原材料;主持祭祀典礼,焚化祝文,宰杀牛羊等。封祀礼部的最高长官是郎中,下设员外郎、主事、赞礼郎、读祝官、牛吏、挤奶人、打果人、割草人、扫院人等职,以及制作祭品的各种工匠,每陵约140人。 封祀工部。它的职责就是对皇陵的日常维护;制作皇陵所用的金银器皿和祭器;制作清明节的各种祭品及陵寝内所需的各种用品。封祀工部的最高长官是郎中,下设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职,以及用于维护、制造祭器等各种工匠,人数不详。 护陵八旗。八旗兵负责各皇陵的安全守卫工作,直接进驻各皇陵,昼夜巡逻。闲暇时,配合内务府、封祀礼部管理皇陵的金银器皿库。守卫皇陵的八旗最高长官为总管,下设翼长、骁骑尉、领催、披甲人、养育兵等职,每陵约180人。 护陵绿营。绿营兵不直接进驻各陵,主要负责皇陵周边地区的安全,及防火、防盗;保护皇陵祭拜人员的安全;维护皇陵施工时的安全和秩序。守卫皇陵的绿营最高长官为马兰镇总兵,下设中军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职,人数不详。 当时这两个衙门都被保留了下来,衙门的人员也随之都被保留下来,然后继续守护着清朝的各个皇陵,对于这些人则是由逊清小朝廷的内务府来支付薪水。
但是随着世事变迁,东陵、西陵逐渐脱离了清朝皇室的掌控,落入到了北洋军阀的手中,守护大臣名存实亡,常不在官署,五个机构更是形同虚设,八旗、绿营这两个曾经守护皇陵的军队也没有了继续守护的能力。同时即使是依然在皇陵待着的守陵人员,他们不仅不能有效保护陵墓,反而是串通他人,倒卖皇陵财物。如此,在北洋军阀没有精力照看皇陵,而继续守卫皇陵的人员又是中饱私囊的情况下,盗墓者对东陵的破坏与日俱增,最终清朝皇陵引来了一个东陵大盗,这就是孙殿英。
1928年6月,孙殿英借口捉拿土匪马福田,调动一个团的兵力,以军事演习为名将清东陵三十里内全部封锁。7月上旬,孙殿英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将清东陵剩下的守陵人员全部驱逐,然后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同时又雇骡马车30多辆,准备用来运输皇陵财宝。
不久,在一切准备妥当,孙殿英用炸药炸开了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从中获得了数量庞大的金银财宝,得珍珠、翡翠、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稀世之宝无数。
此后,新中国成立,国家为了保护清东陵、清西陵的文物,遂成立了清东陵、西陵文物管理所,由他们来负责保护东陵、西陵的安全。至于保护皇陵安全的人员的工资自然就是有政府发放。
清朝是一个由皇太极在1636年建立起来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相比于其他的朝代,我们似乎对清朝特别的清楚,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许多人对这些清朝皇帝的名字如数家珍因为铺天盖地的清宫戏实在是给人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了。
在清宫戏里,每一个清朝的皇帝都是明君,而且爱江山更爱美人,连溥仪都拍出了几分明君风范,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不过虽然明君很多,但是清朝还是挡不住历史长河的冲击,1912年,度过了200多个岁月的清朝终于经受不起时间潮流的冲击,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垮台。从1912年,到如今的2020年,清朝已经整整灭亡了108年了!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清王朝虽然已经灭亡,清朝的?皇陵?却仍然有人在为之守墓。他们是谁?谁给他们发工资?揭开这一切谜题的答案,都要从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退位说起,我们从那里才能够理清?皇陵?的前世今生。
清皇陵主要分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清东陵最为著名也最为庞大。它从1661年就开始修建,期间经历了247年,清朝有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嫔妃、3位阿哥、2位公主共计161人埋葬在这片陵墓里,其中包括大清最为著名的皇后、皇太后慈禧也是埋葬在这里的。整个陵区占地面积多达80平方公里。
那么谁来为清朝皇帝的这80万平方公里的坟墓呢?清朝没有灭亡的时候当然是由清朝派遣皇族宗室来专门管理这块区域了。这些专门的守陵人员在这块土地上权力非常的大,谁不小心踏上了这块土地,他们就有权利用弓箭将其射死。因此这块地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是一块恐怖的死亡之地。
后来清朝灭亡,溥仪宣布退位,他不像崇祯的遗言:
?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死前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尸体会不会遭到损坏,而是自己的百姓会不会被损害。而溥仪以及他所代表的皇室所关心的是自己每个月能够拿到多少钱以及自己先人的陵墓会不会遭到破坏。在溥仪等人看起来,他祖先的陵墓当然是比当时的老百姓要重要一些的,所以他们对袁世凯特别强调了清皇陵的保护。
不在乎活人而在乎死人,导致活人都不怎么想为大清尽忠了,也难怪清朝诗人会写诗埋怨: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袁世凯为了能够顺利地拿到政权,还是答应了溥仪的这个条件,按照以前清朝的规矩,由清朝宗室前去把守,袁世凯给他们发工资。不过很快袁世凯就去世了,后面清皇陵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了许多守陵人员伙同盗墓贼一起偷盗陵墓内的宝贝来倒卖,以换取天量的财产,其中以孙殿英的那次盗墓行动规模最大,据说就仅仅是他从慈禧口中盗出的一颗珠子,就价值800000000以上。
后来新中国成立,清朝已经成了遗落在历史当中的尘埃了,清东陵也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所以景区工作人员变相地成了?守陵人员?,而他们的工资当然是从景区的收入当中来发放了。
盛京三陵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三陵即福陵、昭陵、永陵,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孟古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永陵内安葬着努尔哈赤的祖先及他们的福晋。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下属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有15座陵墓,包括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慈禧太后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定东陵及其它皇后、嫔妃、公主、王子等的陵墓。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光绪帝的崇陵、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
管理清朝皇陵的部门有内务府、礼部和工部。并且在皇陵当地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如清东陵有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设置总管事务大臣一名,由马兰镇总兵管兼任,马兰镇总兵管是清代直隶绿营的五镇总兵官之一,驻地在今河北省遵化市,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下设管理机构和保卫机构。
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维护,接待,修缮,清扫等相关工作,而保卫机构则负责日常的皇陵内外安全保卫工作。这是清朝还存在的时候,清朝对皇陵的管理。
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退位前与民国政府签署了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维护清朝皇室陵墓,清朝之后就灭亡了,而民国又处于混战阶段。
清朝灭亡后,那些原来负责维护皇陵官办机构就不存在,但仍有一些人守护在皇陵,这些一部分是满清皇室成员,陵墓中埋着就是自已的祖先,另一部分人是满清贵族自掏腰包花钱请来的守陵人,负责打扫卫生,看陵之类的简单工作。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5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