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三眼花翎到底有多难得,两百多年里只有七个人获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16:46:08

清朝三眼花翎到底有多难得,两百多年里只有七个人获得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三眼花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喜欢看清宫剧的小主们都熟悉一个剧情:大臣立功了,侍候主子高兴了,皇帝总是会故作斟酌后回身:赐某某双眼花翎……这就意味着大臣被加官进爵了。可是,不知了解这双眼花翎的人有多少,为什么是双眼不是单眼或者不是三眼呢?这不是随皇帝喜欢,因为不同的眼数,里面的说法可多了去了,下面我们不妨掰开了细说一番。

花翎:大清朝特别的官帽冠饰,不同的颜色,不等的眼数,其意义也不同

花翎,是大清朝独有的特别官帽装饰品,或者说冠饰。其实就是孔雀翎做成的,在我们看来就因其羽毛多色,图它个颜色艳丽吧。

不过,大清朝对此非常看重,同样是孔雀毛,但被他们细分之后,其意义就大不相同了。可以这样说:一根孔雀翎就是一张行走的名片,你是什么人物,人家通过它一搭眼就明白了。

当然,冠翎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材料的,那就是鹖鸟羽毛被染成蓝色后的样子,清朝人称之为蓝翎。这蓝翎当然不能与花翎相提并论,因为清朝有规定,凡是六品以下的官员必须用这种蓝翎,再往上的才能戴花翎。

只不过花翎虽然都是孔雀翎做的,可因为“晕目”数量不同,其等级也不一样。什么叫“晕目”?白话讲就是孔雀翎上的圆圈,类似于眼状的那个圆,清朝官方称之为“眼”。

于是,官帽上因为“眼数”的不同,其品级自然不同起来。没办法,这就是规矩制度,花翎的眼数在大清帝王眼中意义重大。

其中,一眼花翎,又叫单眼花翎为单枝孔雀尾翎,长约36厘米的样子,被插于五品以上内大臣、前锋营以及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的帽子上。

另外,这些人还不能是汉人,他们必须是满洲正白旗、正黄旗、镶黄旗这样“上三旗”子弟。这应该是大清朝廷堂上最多的冠饰,毕竟双眼与三眼花翎那就太少了。

双眼花翎长约33厘米,为两枝尾翎续叠后露出翎毛尾部两个明艳的翎眼,戴于官帽后方。这是为皇亲贵族的特别冠饰,比如宗亲、藩部被册封的公爵宗亲、庶出公主的老公(即和硕额附)。

只不过,这些人虽然可以戴双眼花翎,但并不意味着随便就可以戴。一是要有了相应的等级与身份,二就是那些宗亲必须要在年满十岁之后,经过骑、射考试,合格了才能佩戴。

最后就要说说三眼花翎了,因为戴的人太少,所以就格外让人关注。三眼花翎是清朝除了皇帝之外最为尊贵的人物才能佩戴的,反正最高等级也就是到三眼花翎了,是不是有种官至封无可封的感觉?

戴三眼花翎的人要么是立了大功的臣子,要么是皇室贝子,再就是嫡生公主的老公(即固伦额附),其他人,管你是富可敌国的权臣和珅,还是皇室中的郡王亲王,多少钱你也买不到,这就叫资格。

清朝历史上有几个人被赐了三眼花翎,他们是什么人?为何被赐三眼花翎呢?

大清朝在世267年,据说除去皇家自己人之外,真正被皇帝赏赐三眼花翎的人物,实在是少之又少,绝对的屈指可数。

对,就是只有七个人获此殊荣。这平均一下的话,就相当于三十七八年才封一个,是不是够稀缺?那这七个人都是什么人?又凭什么这么幸运呢?说起来也算是清宫剧中混得极熟的人物了。

第一个就是富察·傅恒。这本就没什么可说的,人家不但身份高贵,出身满洲镶黄旗,而且还有一个被封为孝贤纯皇后的姐姐。当然,这都是外因,主要人家战功赫赫,大金川之战、准葛尔叛乱、清缅战争,哪一次人家不是冲锋在第一线呀。乾隆给人家三眼花翎也算实至名归吧,不服不行的。

第二个,当然就是傅恒的儿子福康安了,他是出生后被赐为贝子的命,戴个三眼花翎水到渠成。不过,福康安战绩也极高,什么甘肃回民起义事件、台湾林爽文事件、苗疆、廓尔喀等都有他的份,可算是凭资格戴官帽的人。

第三个是乾隆红人和珅的弟弟和琳,为正红旗出身,参加了廓尔喀战事,军功至高,所以被赏赐了三眼花翎。关于这一点,想来和珅一直很受伤吧。

第四个是蒙古正白旗出身的长龄,在白莲教起义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另外还主持了平定张格尔叛乱的工作,从而受到了三眼花翎的赏赐。

第五个有点意外,禧恩,本身就是皇家成员,是睿亲王的次子。这其实也很可悲,嫡长子生下来就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而他只能凭自己的能力去打拼了。但人家也挺争气,因为平定了湖南瑶族的叛乱事件,从而也成了三眼花翎的佩戴者。

第六个清末大臣李鸿章,作为辅政大臣,他做的事情很多,自然功绩也越累越高。当年老佛爷也是在赏无可赏的情况下,给了他三眼花翎的荣耀。这也算是汉人中第一份的恩庞了,前两百多年从没有一个汉人有此殊荣。

最后一个也是个汉人,徐桐,感觉这算是清末时期矮子之中选将军的结果。他做了什么实在没的可说,但人家会“说话”,会看眼色,让老佛爷各种喜欢。于是,三眼花翎便被人家一张巧嘴哄到手了。

不过是枝花翎,为何皇帝总是“舍不得”赐赏臣下,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解了:不就是个三眼花翎吗?又不是封王赐地,羽毛多的是,拿去装饰就是了,清朝皇帝干嘛这么小气?

这可能就是文化图腾的意义了,花翎就是根羽毛不假,但它代表的意义不同凡响。自从清朝有了这花翎冠饰,反正就造就了很大一批向往之人。据说当年攻打台湾,一手促成康熙统一台湾的大将施琅,在面对皇帝“靖海侯”的赏赐时,就力辞爵位而提出了要佩戴花翎的要求。最终,康熙大方地“特旨许之”单眼花翎。

按理说,这花翎不过就是一个装饰品,当不得吃当不得喝,可就是因为皇帝越不给,大臣们就变成了“物以稀为贵”,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获去了。

可话又说回来,大臣们是得不到的东西才是好的,那皇帝为啥这么舍不得赏人呢?其实理由也不难理解:资格。

对,还是资格这两个字限制了三眼花翎的扩散。皇家最为看重的就是一家独尊的现实,如果全天之下皆与皇帝为本家,皆是宗室之后,那天下成什么了?

除了这一点,人们必须要明白一个现实:九五之尊的身份是独一份的,那是因为地位摆死的。三眼花翎同样如此,它之所以贵重,难得,也是因为地位限制才导致的。如果皇帝不那么爱惜三眼花翎,随便就拿来赏人,恐怕也就失去它的意义了。

所以说,这就是一种图腾作用,不同的东西它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就只能按不同的等级来拥有。就好比蓝翎来说,为什么会选用鹖鸟羽毛,是因为这种鸟生来就好斗,好勇,是专门用来打斗的物种,将它赐给六品以下的侍卫、军官等人,不就是很贴切了吗?

三眼花翎也是如此,但贵重的人不能满大街都是,假若满朝都是戴着三眼花翎的大臣,动不动就有人抬出自己的“资格”来说话,皇帝恐怕就要担心自己的天下了。

据说后来清末缺钱的时候捐官买翎之风甚重,蓝翎只要几百两银子就可得,而花翎则要高达七千两实银。至于三眼花翎嘛,还真没有记载说卖过的事。想一想,国家都要亡了,人家也不肯卖的羽毛,那就不是单纯意义的冠饰了吧?

非自家人,不可得。这就是三眼花翎在皇帝眼中的地位,那些异性大臣的三眼花翎,不过是一种刺激,他是在引诱着别人为自己国家卖命、比拼才扔出的诱饵而已。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就明白了,并不是说什么东西越不可得就越好。事实上,有些事不能较真,比如其他大臣,一辈子也没有得到三眼花翎,不是也活成历史了吗?为着身份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去争,去斗,实在没意思,还是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吧,你说呢?

参考资料:《清代官帽》

三眼花翎为何那么重要,权臣和珅都没有,只有7个人获得?

清朝官员的服饰变化非常大,可能是因为满族的原因,和汉族存在很大的区别,相比之前朝代的服饰,又增添了许多式样,其中?顶戴花翎?就非常具有清朝特色,别小看这个?顶戴花翎?,它还是区分官员地位等级的标志。

而这个所谓的?花翎?就是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因此三眼花翎还是地位的象征,从乾隆开始到清朝结束,也只有7个人被赐予三眼花翎,这七个人分别是

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其中5个是满族人,2个是汉族人,就连乾隆的宠臣和珅也没有如此殊荣,那么这个三眼花翎究竟有多重要?为何获得三眼花翎的人屈指可数?清朝初期,也只有贝子、固伦额驸才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及一至三等侍卫戴单眼花翎;六品以下官员带无眼蓝色领冠。

后来顺治皇帝做出规定,即使是亲王、郡王、贝勒都不能佩戴花翎,这主要是因为花翎太过高贵,很多官员都以此为荣,争得头破血流,到了乾隆年间才开始佩戴花翎,而此时佩戴三眼花翎就必须有严格要求。

不过康熙时期有个例外,就是福建提督施琅,他在投降清朝之后,因为平定台湾时功不可没,康熙为他加官进爵,但是都被施琅拒绝,他的要求就是希望康熙赐予佩戴花翎,由此可见,三眼花翎在当时的重要性,绝对地位的象征,比所谓的黄马褂还高贵。

乾隆规定必须在10岁时经过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有佩戴花翎的资格,加上施琅佩戴三眼花翎的原因,乾隆认为只有战功赫赫、对清朝又突出贡献的官员才可以佩戴,不过后来因为三眼花翎着实显示地位,有的官员被赐予三眼花翎,都是诚惶诚恐。

为何会这样?类似于功高盖主,就好比傅恒,他两次被赐予双眼花翎,一次赐予三眼花翎,但是他却多次请求皇帝收回,由此可以看出,地位太高也是如坐针毡,害怕小人从中挑拨。

任何一种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贬值,就和当时的黄马褂一样,到了清朝后期都烂大街,三眼花翎也不例外,尤其是在道光、咸丰年间,清廷公开卖官鬻爵(y? ju?),靠卖官职来搜刮财富,此时的三眼花翎就不值钱,也不彰显地位。

不过总体而言,清朝官员对三眼花翎还是非常认可的,也是大多官员梦寐以求的。

三眼花翎几百年才有七个,清朝的花翎到底有多珍贵?

对于古代的朝代来说,每一个朝代都会有独属于自己朝代的各种制度。就以官帽为例,宋朝的官帽是非常特殊的,他那两个带有巨大标示性的翅膀,就在告诉我们,宋朝的皇帝究竟有多讨厌大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而清朝的官帽也有一些不用,那就是在官帽顶上的花翎,总是有的有,有的没,即便是有的,也多有不一样的样子,这究竟是为何呀?

其实,在清朝的历史上,花翎是很尊贵的官帽配饰。能有幸带上这个花翎的,那不然就是清朝的贵族,不然就是清朝五品以上的大官才能够佩戴的。而且,因为官职的不同,以及功劳的不同,这个花翎都有不同的。花翎是由孔雀的翎来制作的,然后根据不同官职的人,再在上面加了单眼,双眼,三眼这样的花纹。

最初的花翎佩戴,那都是很严格的。能够佩戴单眼花翎的,是清朝五品以上的官员;而佩戴双眼花翎的,则是被封为镇国公的亲贵或者是和硕公主的额驸;至于佩戴三眼花翎的,那就是固伦额驸,亲王,郡王,贝勒等贵族了。可以说,在最初的清朝,戴花翎都是非常严格的。即便是一些亲贵,想要戴花翎,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才能佩戴的。


从乾隆到清朝末年,被赏赐戴上三眼花翎的大臣也仅仅是有七个罢了。最开始被赐予的有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还有与皇帝有不菲关系的福康安,以及和珅的弟弟大将军和琳,还有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这些人。这样被赏赐的花翎一定是比那些考试得来的花翎更加珍贵了。当然,就是而言花翎,在清朝几百年的赏赐中,也只有二十多个人得到了。可以说,在那个时代,能够拥有这样封赏的人真的是得到了很大的恩宠的。

当然,在清朝晚期的时候,花翎不再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二十一种有钱的象征。道光帝时期,因为国库空虚,列强又不断的侵扰,清朝就出现了一种捐翎的制度,你可以凭借金钱捐翎,当然,捐到的是花翎还是蓝翎那都是要看你能够拿出多少钱了。

可以说,到了晚清末期,所谓的花翎尊贵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笑话了。但实际上,我们应该明白,关于花翎的问题,其实暴露的也不单单是花翎的地位,也暴露了清朝的改变。为了金钱而出售这些象征光荣的东西,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清朝的腐败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而清朝的官场有多混乱了。所以,我们看的是花翎,其实也看的是清朝的历史。

清朝国祚200多年,仅7人荣获,三眼花翎到底有多尊贵?

一般都是功臣或者是为国家付出,或者是官位等级达到一定等级,比如武官官位要5品以上,文官要折腾到巡抚兼提督衔和出差公干的大臣,才有资格可以得到三眼花翎的。所以在清朝哪个官员可以得到三眼花翎,都是代表他的地位非贵即富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清朝统治中原之后,他们就出台新的制度,尤其是改革冠制,把之前的乌纱帽用礼帽代替了,要知道这种礼帽通常都是圆形的,周围是一圈檐边,颜色一般是黑色的,里面就是红色的帽纬。帽子的顶端有顶珠。

其次是不同的官员,用的顶珠也不一样了,差别很大的,比如一品大臣就有红宝石,而三品就用蓝宝石,虽然都是宝石,可是价值不是一样的,所以想知道清朝那个大臣比较大,看他头顶上的珠花就可以知道了。

而除了顶珠之外,皇帝赏赐功臣,勋贵显示爵位身份的另一种方式便是花翎。在清朝礼帽的顶珠之下都设有一翎管,可以安插翎枝,翎管一般为白玉或翡翠。翎枝通常分两种,一种是蓝翎,另一种是花翎。蓝翎为鹖羽所做,而花翎则为孔雀羽所做。

最后想说的是帝王赏赐功臣通常加花翎,代表帝王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想得到花翎,不是你做官就可以得到了,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比如武官官位要5品以上,文官要折腾到巡抚兼提督衔和出差公干的大臣才有资格了。等级不高戴了花翎,那么政府分分钟钟请你去喝茶了。

总结一下,根据上面分析,我们知道花翎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得到滴,要官位等级高,平时功在社稷才有资格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4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