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世民为何要亲自砸掉魏征的墓碑

说历史 2023-06-06 18:58:02

李世民为何要亲自砸掉魏征的墓碑

李世民为何要砸毁魏征墓碑

李世民一直都在猜测魏征可能跟侯君集之间一直有联系,因此就开始心存不满,最终就决定砸掉墓碑,可以说这样的一个做法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无奈。

魏徵这一辈子都没有求过李世民是一个为人正直的人,而且非常的有标准。历史上虽然说李世民曾经对他株连九族,可是当我们在分析之后会发现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李世民确实会有一些不满意,同样也会有一些处罚。李世民在看到对方去世之后,一开始也会觉得有些震惊,心里会有一些难过,因此马上就选择编写墓碑。

魏征可没有想到一直都在不停的拿自身的记录,然后去找李世民,这也能够表现出爱慕虚荣的一个性格,李世民在知道之后自然就会觉得非常的生气。因为多次找到李世民,李世民也会觉得这可能就已经触犯自己的忌讳,李世民会觉得没有办法接受自己,会有着远大的理想,有着不一样的爱好,可是对方却一天到晚干预自己,因此最终就决定选择砸掉墓碑。

侯君集以造反罪被论罪,其实只要侯君集有关的这些人全部都会受到连累。魏征在此之前也曾经向自己推荐过侯君集,因此这就让李世民觉得非常的生气。李世民也会猜测,很可能两个人在之前就已经有了关系,否则的话为什么要给自己推荐呢?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个怀疑性非常重的人,因此马上就选择做出了一些处理,可以说侯军集的背叛这是事实,但是其余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事实,这所有的一切可能都会让人觉得有一些无奈吧。但历史本身就是如此,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好的作用,即便之前可能备受大家的关注,可是后期结果也会让人无奈。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李世民为何要亲自砸掉魏征的墓碑

魏征死后,墓碑为什么会被唐太宗李世民砸掉?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把自己的喜怒爱憎全部隐藏起来,只为了一个目标:成为千秋万代被敬仰的一代明君。他的所有动作,不管是故作姿态,还是阴谋阳谋,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来进行的,包括他对魏征的态度。

魏征死前受到的厚爱,历史上已经说了太多。从人性的角度看,李世民有时候也很烦魏征,但他每次都忍耐下来,还不断给魏征高官厚禄重赏。这表明,李世民知道魏征提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他认为魏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对自己的批评。“致君尧舜上”,这是他对魏征的定位。

魏征死后,李世民刚开始态度并没有改变。后来改变态度,史书上说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个是魏征推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后来都出事了,李世民以为魏征结党。第二个是魏征把自己给李世民写的很多谏书交给史官,试图让这些事流传于史书。

我认为,第二件事才真正触了李世民的忌讳。

魏征做这种事,表明了他给李世民提建议的目的不再单纯。如果仅仅为了国泰民安,提完建议我改正,我们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提建议的过程。现在你把过程放进史书,想干什么?当然我们从后人的角度来看,魏征是没有私心的,他或许是想原原本本地呈现历史,或许是想让后来的皇帝记住如何不犯同样的错误,又或许是想让后人更清晰地知道李世民如何具有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但作为皇帝的李世民,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样。

魏征有没有私心,不重要。李世民有没有恩将仇报,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征此举将给后代大臣留下什么样的榜样?嘿,魏征天天批评皇帝老子,把对方耍得团团转,自己还名留青史。会不会有那种心术不正的人,也向后代君主打着“致君尧舜上”的旗号,拿道德大棒来压皇帝?在封建社会,皇帝采纳谏书,主动权应该在皇帝那里,而不在大臣或舆论那里,否则皇权迟早要受到威胁。

李世民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对魏征的一系列惩罚,实际上在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后来者示威:你们想要提意见?很好。为国家而提意见,我和我的子孙们都会乐意听从。若是为了投机,拿道德大棒来压皇帝,为自己博取清介的名声,那对不起,魏征就是你的榜样!

魏征个人的命运,和他与李世民的恩怨,其实在李世民的决策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最后说两点。

第一,魏征做了李世民震慑后世大臣的替罪羊,李世民心里清楚得很,所以他迟早要替魏征平反。终于在第一次征讨高句丽后,李世民就坡下驴,给魏征平反了。如果真的有私人恩怨,李世民玩这套先批判再平反的把戏,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第二,不要说李世民的未雨绸缪没有道理。历史上给皇帝提意见的人多了,有多少人成为魏征?在皇权政治的逻辑下,有的是投机分子,表面上仁义道德口号比谁都漂亮,翻开私底下,不过都是在争权夺利而已。明朝的言官就是最好的例子,仅看奏章文字,你会以为明朝言官个个都是魏征。但实际上呢?

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魏征墓碑呢?

魏征跟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哥俩儿一个爱提问题,一个爱听问题,都达到了没心没肺的终极境界。

然而,也让无数人都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还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衡山公主给要了回来。

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几天前还如胶似漆,恨不得把对方当镜子,这才刚死了没几天就立马砸了人家的墓碑,还不顾皇家的脸面公然毁约。不过,从另一个人的事来看,倒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魏征死后六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相当于宰相)马周去世。这马周也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贞观名臣。当年李世民搞了一次征文大赛,让大臣们每人写一篇文章,结果一位武将出身的常何拔得头筹。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常何有几斤几两,要让他写出这么有水平的文章,就是杀了他也办不到,于是就问他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这常何也是个直肠子,直接就把家里的门客马周给供了出来。李世民一听常何府中还有这样的奇才,忙派人去请。可没想到的是,派去的人灰溜溜地回来了,说连马周的面都没见着。李世民只能又派第二个人去请,马周还是不露面。

李世民一看,这还遇上个大爷,我就陪你玩到底,于是又派了一个人去请。直到第四个人去,马周才洗了把脸,跟着那人来到了皇宫。李世民问了他几个问题,马周对答如流,让李世民大喜过望。

这次见面后,马周连连升职,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提拔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李世民曾背着皇后说:“我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而马周也尽职尽责,给李世民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在魏征之下。

马周去世后,李世民为他举行了国葬,还把他的遗体陪葬在自己的昭陵,极尽殊荣。这跟魏征死后砸墓碑相比,一个死了都要爱,一个死了都不放过你,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给予这两位齐名的谏臣天壤之别的待遇呢?且来看看两人在临死前的所作所为吧!

魏征在临死前将这些年来给李世民提过的意见整理了一遍,郑重地交给史官褚遂良,以备参考。

褚遂良一看,好家伙,条理清晰、内容翔实,这哪是一个快死的人能做得出来的。如某年某月某日,魏征提了某条意见,李世民不愿意,被魏征强制采纳;又如某年某月某日,李世民想出去放松放松,被魏征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一顿方才醒悟,不再玩物丧志。

再来看马周。马周在临死前,让家人把他十几年来给皇帝的奏折都翻出来,颤颤巍巍地划了根火柴,亲自将奏折一把火通通烧光。家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春秋时的管仲、晏婴经常数落国君的过错,显得自己很伟大,还让史官都记录下来,让自己千古留名。这样的事我不做。”

看到这儿,我们就该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会爱马周而恨魏征。

一个是死了都要爱,辅佐他,就要尽心尽力,就算死后也不能彰己而贬人,公开他丑的一面;另一个则是死了都不放过你,生前不怕给你提意见,死后也要有勇气把你丑的一面公之于众。

原来,死了都要爱和死了都不放过你,不光是李世民对待马周和魏征的态度,更是马周和魏征这样对待李世民在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