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入仕和捐官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众妙之门 2023-06-14 15:20:15

古代入仕和捐官相比,两者之间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入仕和捐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代,朝廷选拔人才是经历过很多次的探索和变革,直到后来确定了科举的方式。在当时来看这是一套较为公平合理的制度,只要有能力的学子都可以参加应试,不再受到出身背景等的影响。不过发展到后来,古人想要做官又多了一条途径,那就是可以花钱向朝廷捐个官来当。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显著。

先说科举入仕这一条路,对于很多学子来说这并不容易,要想有机会做官,就必须经过多次的考试,最终优异者方有机会入朝为官。对于大多数的应试者来说,其实都是陪衬作用,因为最终的录取率十分的低。

而对于花钱捐官,朝廷看的就不是什么才学、出身之类的,基本上就看一样东西,那就是银子。谁花的银子多,自然官职就越大。因此,可以看出这不是一般出身的人能参与的一个游戏,主要是为一些有钱的富商之类准备的。商人有钱之后,但是他没有权力。因此在古代通过捐官的方式,就有了一定的官职,如此一来他就获得了某些特权。就算有的时候获得的官职并不一定有实权,但最起码在朝廷挂了一个职,家族的利益就可以轻易保护好了。

康熙在位的时候,当时准备出兵征讨准噶尔,但是由于朝廷资金不足,于是康熙就开放了有钱的富贾可以捐纳。当这旨意一下,响应的人非常之多,据统计,就山西一年内捐县丞的人数就超过了1万多人。而甘肃则更疯狂,半年就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后来嘉庆年间,也因国库缺钱,就大肆的允许捐纳,最后导致捐纳人数超过了20万,要知道清朝只有1000多个县,因此,可以看出捐纳在清朝是多么的普遍与疯狂。因此,这就导致清朝的时候,很多衙门机构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人就越来越少,很多都是靠捐纳进来的。

虽说科举入仕和捐纳都可以做官,但他们最终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是有差别的,首先来说,通过正儿八经科举实力做官的,自然日后的发展比较好,可以做到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也容易被皇帝赏识,毕竟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而对于捐纳做官的人,首先他的才学方面自然要差很多,当然不排除一些有实力却没考上的人,但大多数都是参差不齐。因此捐的官很多都是闲职,即使有权的官位,也不可能给安排重要的,比如总督、巡抚、尚书等之类的,是多少钱也捐不来的。当然捐个知府、县令之类的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捐纳做官是没法入翰林的,这是清朝的规定只有进士才有资格。翰林院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机构,清朝的很多大臣都在里面待过,因此在清朝有没有进过翰林,是将来能否做到内阁大臣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翰林院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然不可以随便花点银子就进去的。

同时对于捐纳在清朝的盛行,也就导致了清朝各级机构腐败的原因。试想一下,在当时花几千两银子好不容易捐了一个知县,可是知县年俸才几十两而已,就算几十年不吃不喝这样也回不了本,因此就导致清朝的各级官吏腐败严重。很多大清的官员一心只想着如何赚回本钱,他哪里有心思为百姓做事,为国出力呢!

李卫“捐官”入仕,一路高升,雍正去世后下场如何?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风起云涌之间,时代更迭、皇权争夺是一件不可端倪的事情。时过境迁,由于封建统治者要防止老臣架空皇权、维护个人统治的绝对地位,所以很少有人可以依旧"盛宠不衰"。

然而,清代的李卫却似乎有一些"与众不同"。身为一介白身,李卫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雍正帝的心腹爱臣,在乾隆帝继位之后仍然担任重臣。其中缘由,离不开李卫自身的努力。

家境殷实,捐资做官

关于李卫家乡何处,学界众说纷纭。《清史稿·李卫传》中记载:"李卫,清江南铜山人。"

而《浙江通志》里却称是"江南徐州人",也有记载称是槎山人或是丰县人······无论如何,对于李卫这个名垂青史的"先人",各地都争相抢夺。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李卫家境十分殷实。李卫祖上是锦衣卫千户,殷实的家底一直都在,所以李卫从小过的是"富N代"的舒适生活。

依照惯例,李卫应该是抱着"光耀门楣"和"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踏实学习,考取功名而一朝入仕。可李卫不一样,他学习并不好,而且不走"正道"——一心练武,并且还研究出了一些门道。

实行了捐官制度是康熙时期平定"三藩"时,因为缺少军费,所用以银两换取官职,后来此制度就沿袭下来,这也给了家境殷实的家族一条为官的道路。

家境殷实的李家,在康熙五十六年,先是为李卫捐了监生,然后又捐了一个五品兵部员外郎的职务。

在清代,一个兵部员外郎的职位高达9600两白银。要知道,这些银子并不是一个小地主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

"捐官"一事也足以证明李卫的家境情况。就这样,李卫踏上了官途,开始了他辉煌的官场生涯。

或许,李卫后来能够成为雍正帝的"宠臣"并且得以善终,正因为他的背景相相对而言更加“干净”。

迅速升迁,平步青云

康熙晚年,腐败泛滥。雍正即位后深切体会到这股腐败之风,想要提任一批操守廉洁、克己奉公的官吏进行改革,改变官场风气。

李卫为官两年时任户部郎中。为官清廉、不畏权贵的李卫,很快成为了当时党羽林立、吏治腐败局面中的一股清流,雍正皇帝对他很是欣赏,即位后便加以重用。

雍正元年,李卫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上任伊始,李卫针对盐政进行治理,改革旧有盐课,清理积欠十一万余两,拔除盐枭势力,同时查办不少官商勾结的案件。

不到一年时间,云南买卖私盐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他,用了三年时间被提拔做云南布政使。

雍正三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浙江是清朝的海上门户,也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李卫知道这个职务责任重大,曾以"无巡抚之才"婉谢,但并未获雍正应允。

两年后,李卫又升任浙江的总督,管理巡抚事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李卫任职期间造福一方,百姓深受其恩惠,李卫也深得百姓爱戴。继任浙江总督的李灿在奏报李卫离任情景时,描述道:道路上挤满了当地的百姓,脸上全都挂满了不舍的表情。

还有记载显示,李卫到浙江查看海塘时"远近村氓以为公复来抚浙也,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应天",足以见李卫在浙江就任时能力突出,深得民心。

李卫在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后可谓是平步青云。十年之间,李卫从五品兵部员外郎,到担任浙江云南要职,并最终官居一省总督,居朝廷一品官员,其升迁之路可谓之快。

清朝时,盐属于官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雍正帝一开始便把李卫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信任之深。

有优有缺的为臣之道

尽管李卫是个"学渣",但他却深谙"为臣之道"。作为一个臣子,首先要是个"能臣",也要是个能让君主放心的"家奴"。

李卫任户部郎中时,管理银库事务,即便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吏,但他为官刚正不阿。

屡次谏阻一位亲王收缴额外白银的行为。他在走廊上放置一柜子,写上"某王赢钱",连写数日,表明这是非法收入,使得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白银。

被提拔后后的李卫,依旧不畏权贵,敢于当众弹劾满族政要,不怕报复。

有一次,他直接上书雍正,弹劾心腹大臣的鄂尔泰的弟弟结党营私,最终由于涉及到皇权和"利益禁区",只是撤掉了其弟的职务,并没有受到其他惩罚。

在浙江为官,李卫兢兢业业,不仅盐政管理方面业绩突出,还自筹资金修筑海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

正是李卫这种操守廉洁、克己奉公、忠于职守的为官风格,与当时官吏明哲保身、沽名钓誉之风形成鲜明对比,这才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

而让帝王真正的信任,却是因为主动把自己的"把柄"交到皇帝。

李卫为官之后,有不少大臣弹劾他恃才傲物,仗着皇帝的恩宠为所欲为,不把上司放在眼里;他还收下属送给他的礼物······这样的"臣子"绝对是"不完美的"。

相比于同期的年羹尧,尽管战功赫赫,但却不留一点瑕疵在皇帝手中,让皇帝用得一点都不安心。

地位越高,恩宠越大,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要牢记着"保驾护航"而不是"功高盖主"。李卫无疑是有一种大智慧。

三朝元老,终得善终

李卫在康熙时期捐官进入仕途,雍正时期得到赏识,一路平步青云。等到乾隆帝继位后,他依旧可以深得恩宠吗?

到了乾隆皇帝继位,虽然不如雍正皇帝对其赏识和重用之多,但由于年迈的李卫仍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朝政中秉公执法,他依旧是那个被委以重用的臣子。

然而,乾隆却看不惯李卫的行为和脾气,批评他狂妄自大。后来,乾隆皇帝在杭州西湖庙内看到李卫塑像。

乾隆皇帝认为李卫身为一介白身,全仰仗着皇帝的恩宠才走到今日,不配被世人供奉,所以就把百姓供奉的李卫和他妻子的塑像给撤掉了。

尽管如此,乾隆帝还是对李卫十分看重的,对他评价也是功大于过,入京师贤良祠就是例子。

此外,由于李卫一生兢兢业业,常常废寝忘食,以至于晚年积劳成疾,在他病重之时乾隆还专门派遣了御医为他治病,对他颇为照料。

然而不过是回天乏力,在五十一岁时孑然长逝。乾隆帝称:"今闻殁逝,深为悼念,实心办事,宣力封疆"。遂按总督的规格给予李卫厚葬。

旧时为官者,首先学会为"臣",才能为"官"。斗字不识的李卫,凭借着一身大智慧,游刃于帝王与百姓之间。

他成为了地方百姓心目中的"大善人",也成为了皇帝心中忠实的"家臣"。少时鲜衣怒马是上天赋予的,而一生荣华恩宠与得以善终全是靠李卫自身努力争取来。

清朝名臣李卫,真的是靠买官入仕的吗?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古代,卖官鬻爵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特别是在清朝,这已经成了朝廷的一种“创收”办法。当然了,一般的“捐官儿”,其实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花钱卖权力然后更好的鱼肉乡里。

皇帝也没那么傻。其实这就是花钱买头衔,没有什么实质权力。在清朝的时候,大多数有钱人,都会花钱捐个“员外郎”,以此来彰显地位,光耀门楣。“员外郎”是什么?顾名思义,官员之外,就是一个编外人权,没有实际职权的!

李卫当年,就是由于家里还算富裕,就花钱捐了一个员外郎。虽然这是个虚职,但也确实是条做官的捷径,好歹进入了官场。接下来只要操作的好,完全是有着升迁机会的。

李卫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虽然没文化,但智商绝对够,办事得当!买官进场,给了他一个发挥自己的机会,让他遇到了还在夺嫡之中的四爷,成为了开朝元勋之一。

雍正为什么能看上他?

李卫是白纸一张,雍正继位前后,康熙末年九子夺嫡,官场势力盘根错节,想搞清楚某人是否忠心很难,眼神若不好,说不准就得为人做嫁衣。比如年羹尧,明明是自己的小舅子,天生应该自己一头的,可暗地里这姓年的竟然能和老八眉来眼去,雍正差点没气死

而李卫呢,从江浙来的,初入官场清清白白,进入官场也想干一番事业,缺的只是背景罢了,自己做他背景,不吝啬几次机会,看看他的成色,也就理所应当

当然,除了机遇,还有本事!

首先李卫他为官清廉,按照我们一般的思想来看,如果某个人花了大价钱买了官做,那么这个人一般都不会是一个好官。历史上绝大部分买官是为发财,不是有句古语叫千里为官只为财嘛,对于这样的官员,雍正不会重用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都不算特别高,所以这些买官的人若是想通过俸禄把买官钱挣回来,显然是不怎么现实的。既然通过正当途径不能大捞一笔,那么这些人就会选择一些非法手段,可是李卫当了官以后并没有行敛财之事。

因为李卫他不差钱,李卫一家生活在江浙地区,数代经商,家产可能比不上苏半城,也比不上沈万三,但钱财对他们家来说,也只是个数字而已,用今天的话说,他们家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且是正当手段,无须通过 *** 聚财。

根据历史记载,他在做了官以后格外的清廉,任何人都说不出他有什么过错,对于君主交代的一些事情,他也能高效的处理妥当,再加上对雍正的一片忠心,这样的臣子谁会不喜欢?

家中巨富不需要通过官权变现的李卫自然入了雍正之眼,人家不喜欢钱。

其次李卫做事得力。

当时有很多人说李卫太过刚直,在官场上混饭吃总是喜欢得罪人,不过这也是雍正喜欢他的重要原因。根据记载,当时的朝堂中有不少贪污之人,而李卫对这些人的幕后操作比较了解,并且采取了很多行动触犯到了这些官员的利益。

比如雍正元年(1723年)李卫被认命为云南省的“盐驿道”。一上任,就开始整顿云南的驿站、食盐专卖,还揭发10多名官员的不轨行为。所以在很多官员的眼里,李卫就是一个必须要拿掉的人,看破局势的雍正也曾经提醒过他,让他在朝中小心行事。

但这工作作风,雍正欣赏,第二年就提拔他当云南的布政使。虽然李卫的做法,经常会被官僚们责难,关键是雍正对他信任有加。而且李卫厉害的是,他又不是那种死脑筋。其刚直背后,却也有着世俗的圆滑。

就比如当年在浙江办的督粮一案,浙江亏空那么多,贪墨那么严重,雍正下令户部钦差彻查。如果真按照钦差想法,自然是亏空补上,官员罢免入狱。可这么一来,浙江也就乱了,自己也逃不了好,因为 *** 上有屎的官员太多,他又是刚入职的浙江总督。

人李卫就有能耐治病救人,让有问题官员自己补齐亏空,皆大欢喜,而对于有问题官员,反正在自己手下,以后有的是机会查办……

综上所述,李卫之所以得到重用,跟他是否买官并没太大关系,他能让雍正欣赏的,还是一片忠心和超强的业务能力。

“世宗以综覈名实督天下,肃吏治,严盗课,实仓库,清逋赋,行勘丈,垦荒土,提耗羡,此其大端也。卫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当时谓卫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清史稿》

这其实与后来的和珅有些类似,乾隆不是不知道和珅贪,但他需要和珅为自己办事儿,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清代武官的入仕途径有那些?

清朝以武立国,在马上夺取天下后,也没有放松对军事的管理,很快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军事制度,武将的入仕、升迁、调职等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相比宋明等朝代,清代武将的地位相对较高,而以武职入仕的途径也更宽广。

一、世职

世职,即世爵的承袭制。按照清朝军事制度,凡是武职封世爵,公以下,恩骑尉以上的人,都允许以品级补授武职,就是所谓世职。满、汉皆可封世爵,比如清初的洪承畴,因立功被封的三等轻车都尉就是一种世职。八旗佐领、散秩大臣以及陵寝守护,亦有世代承袭者,也称世职。


八旗世职,比如公、侯、伯爵承袭后引见,或授侍卫,或授散秩大臣,多半是内官。

如果遇到?开列缺?的情况,公、侯、伯、子、男爵授予副都统,拟单引见;男以下,骑都尉以上,授步军协尉;轻车都尉、骑都尉,授信炮总管等;云骑尉,授监守信炮官、城门领、步军副尉等。

各地驻防,轻车都尉授协领,骑车都尉授佐领,云骑尉授防御,恩骑尉授晓骑校。凡是拣选入绿营,子、男爵授副将,轻车都尉授参将、游击,骑都尉授都司,云骑尉授守备。

汉人公、侯、伯、子、男爵,在侍卫岗位上实习年满后,遇?开列缺?,则授予副将。其分发地方各标学习者,年满后,轻车都尉授参将,云骑尉授游击、守备,恩骑尉授千总。

二、武举

顺治初年定武举,凡遇子、午、卯、酉的年份举办乡试,辰、戌、丑、未年举办会试,其制如文科。乡试在地方举办,中试者即武举人;会试在京城举办,中试者即为武进士。

顺治年间,朝廷规定武进士授官,会试列一甲进士者,头名授参将,第二名授游击,第三名授都司;列二甲进士者授守备;三甲进士者授署守备。后来,朝廷又将殿试第一名授副将,第二名授参将,第三名授游击,但需要先在京城学习一年骑射,再由兵部题请授职。

到了雍正元年,以武进士一甲一名为一等侍卫,二、三名授二等侍卫;二甲前十三名授三等侍卫。

雍正五年,朝廷规定:一甲武进士补授一、二等侍卫,二甲授三等侍卫,三甲挑选十名授蓝翎侍卫。武进士归班候选者,授卫守备、营守备。武举人拣选一、二等者,凡汉军武举授门千总,汉武举授营千总;三等者,汉军、汉武举皆授卫千总。

武举人、武进士有凭借资劳而进用者,比如,武举人、武进士充营伍、堤塘差官者,年满三年后,由兵部考察弓马骑射,优异者为营、卫守备;次之则为防御所千总。

满人参加武举科试,从雍正元年开始,规定乡试录取二十人,会试录取四人。到雍正十二年停止招收,嘉庆十二年又重新开满人武科,规定乡试满、蒙录取十三名,会试没有定额。

满人武举补授京师内九门千总者,遇到会试年份,依旧可以参加考试。每三年,步军统领会考察一次武举人,技能优异者补授巡捕营守备;中等者补授佐领下护军校及本旗骁骑校等官缺;平常者留门当差,等到学习有成,再行保送。

三、行伍

在清朝,武职以行伍出身为?正途?,而武举次之,可见行伍出身之优。所谓?行伍?出身,指的是由兵丁提拔为官者。《大清会典》记载:

?满洲、蒙古之前锋,准拔补为前锋校、委署前锋校;亲军准拔补亲军校、委署清军校等;汉军领催、马甲准拔补骁骑校,亦准拔补城门吏;绿营之兵丁,均准拔补把总、外委。拔补?任何准则,完全依据将官意志,因而产生许多徇私舞弊。针对这种?陋习?,雍正曾严加整顿,然而收效甚微,直到清末也未改观。

四、荫生

荫叙之制,文武相同。朝廷录用荫生,?文职改武职用?为一途。

雍正年间形成定制,在京一品尚书等官员,在外将军、总督等,其荫生录用为都司衔管都司;

在京二品侍郎等官,在外提督、巡抚,其荫生用为署都司衔管都司;

在京三品副都御史等官,在外总兵官、布政使等,其荫生用为守备衔管守备;

按察使和加一品衔副将等,其荫生用为守备衔管守备;

二品衔副将,其荫生用为守御所千总。


乾隆年间又规定,汉子爵三品之荫生用为千总,男爵四品之荫生用为把总。

荫生下放各标营,学习年满者,四品荫生授都司;五品荫生授守备;从五品荫生授守御所千总;六品荫生授卫千总、营千总;七品、八品荫生授把总、外委;八旗荫生随旗者,按品授职。

五、捐纳

武职捐纳与文职相同,本质上也是朝廷为了增加收入而出售一部分?官缺?。雍正初年,武职捐纳,仅限于千总、把总。到了乾隆年间,战时比较多,对武官的需求增加,捐纳也开始成为常态,可捐至守备。

这些通过捐纳走上武官岗位的人,缺乏实际领兵才能,严重影响清军战斗力。

同治年间,左宗棠在上书朝廷时指出,武营捐纳班过多,应严加区别,并要求罢武职捐输。到了光绪年间,海军武职捐纳十年,收入仅十余万。因此,朝廷下令,停止武职捐纳。

在整个清代官制中,武官的地位虽胜过前朝,但仍不及同品级的文官。就入仕途径而言,成为清朝武官比文官容易,一个普通基层士兵通过自己努力能成为武官,而文官系统的基层小吏却很难成为文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3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