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发迹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民间一直流传着这种说法。据说和珅的家产值白银八亿两,是清王朝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所以招来杀身之祸。从查抄家产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和珅长期把持崇文门税关,索贿受贿;大量兼并土地;开设当铺银号,放高利贷;开设煤窑、跑运输等等,进他的私囊里的银子都要形容成一个"涌"字。巨大的财富使和珅过着帝王般奢华的生活,他在北京、承德等地都建有住所。和珅在北京什刹海畔建起豪宅,府内甚至仿乾隆宁寿宫建起楠木房,并仿皇帝建制修建垂花门等。和珅还在北京海淀建有淑春园,即今北大未名湖。
和珅不仅享受着姬妾成群、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梦想着死后像皇帝一样风光,他在河北蓟州修建巨大坟墓,规格甚至超过亲王,民间称之为"和陵"。和珅被抄家时,坟墓被平毁。早年,和珅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二十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而主管了许多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三十三岁的和珅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偏偏就他得到了乾隆的赏识?
乾隆十分喜爱和珅,在野史中还有一种记载。当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有一次去到太后宫中,见一女子,袅袅婷婷,有如西施再世。宝亲王一下子魂儿出窍了,禁不住轻轻地从后面走过去,抚摸那女人温润如玉的脖子。那女人以为是哪个小太监,转身一掌打来,却被紧紧攥住。那女人定睛一看,见是年轻风流的宝亲王,浑身一软,宝亲王乘势将她揽在怀中。这个女人就是雍正皇帝的爱妃马佳氏。此后宝亲王时常找机会去后宫与她见面。一日,二人正在后宫调笑,不想被皇后钮祜禄氏看见,硬说是皇妃马佳氏调戏宝亲王,下了一道懿旨,要将马佳氏在月华门下勒死。等宝亲王赶到月华门时,马佳氏已气息奄奄,一见宝亲王赶来,马佳氏顿时滚下两行热泪。
宝亲王心如刀绞,欲哭不能放声,说道:"是我害了你!你我今生无缘,但愿你来生能和我相聚。"说罢,咬破中指,将血往马佳氏的额上一点,说道:"来生相逢,以此为记了。"和珅被传额上也有一如此印记,和珅相貌俊秀,举止合度,颇似当年的马佳氏。更传言和珅出生之年,正好是马佳氏死去之年。乾隆更确信"和珅莫不是马佳氏转世?"这位风流皇上,想要把欠马佳氏的情,一股脑儿地还到和珅身上,造就了和珅一生的荣华富贵。当然,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儿,只是一个民间的故事。
和珅的发迹是有一个过程的,他自身的才能在某种程度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珅的升迁速度是历史上极其少见的。在封建社会,怀才不遇的情形比比皆是,可是对和珅而言,虽然曾经一度在考场上名落孙山,但数年后竟然得到一个"机会"。对于这个"机会"有几种说法:
一说是有一次乾隆看奏报,得知要犯逃亡,心中生气,随口说出《论语》中的"虎兕出于柙"。众侍卫都不知乾隆所说何意,和珅则说:"皇上是说,管此事者,当负此责。"乾隆很是高兴,问他平日都读什么书,又问是否会读《论语》,又问他的家世年岁,和珅皆奏对称旨,于是受到提拔。根据这则传说,又生出两种情节:
其一是《清朝野史大观》中说,有一次乾隆在轿子中背诵《论语》,突然忘了下文,跟班的和珅脱口而出,由此得到乾隆的赏识;
其二是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记载,当乾隆要出巡时,突然找不到仪仗用的黄伞盖,就问该谁负责,很多侍卫吓得不敢做声,只有和珅这人"艺高人胆大",躬身在一旁朗声答道:"当然是管这个事情的人负责。"从而引起乾隆的注意。
二说是,乾隆四十年乾隆出巡到山东的地界。当时他喜欢坐一种骡子拉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次恰巧是和珅跟班,大概是旅途无聊之际,皇上就与和珅大人聊起天来。乾隆问和珅参加过科举没有,和珅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曾参加过乾隆三十五年的考试,但没有考中。乾隆又让他背当年的应试文章,和珅跟在小车旁边,一边走一边背,很快就将当年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了。乾隆听了之后,对和珅说:"你的文章其实可以考中的。"看来,和珅的文字并不是很差,而且能够很快背诵五年前的一篇文章,可算是很难得的了。由此,和珅大人身上的这股子机智劲一下子就给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四种语言,超会"弄钱",难怪皇上如此赏识
说实在的,刚开始和珅大人并不厉害,他说破了天也只不过是乾隆身边一个小小的侍卫,在銮仪卫中当差,后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入军机处,任尚书议政王大臣、大学士并封伯进公爵。和珅并非庸才,他的才干和机敏是他得宠的主要原因。和珅有他的超凡之才,他通晓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和珅与那些提笼架鸟、浪迹京城的八旗子弟不同,他确是一个百里挑一的人才。乾隆在晚年时仗着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他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造江南风景;建造娱乐场所;八十岁时举行万寿大典。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当时国库已枯竭,银子从哪里来。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这样的人,因为和珅是一个弄钱好手。他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满足乾隆的需要。著名学者纪连海认为和珅通过下面的手法来敛财:和珅官运亨通之时,参与查处云贵总督李侍尧纳贿案,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与通省官员"冒赈案",山东巡抚国泰亏空国帑案等大案要案;同时他利用皇亲国戚的地位肆无忌惮地聚敛财富,中饱私囊,他的家产竟达数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当时十余年的收入,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嘉庆亲政后不久,就将和珅逮捕入狱,赐令自尽,自认为是"怀才误此身"的一代巨贪和珅应得的下场。
和珅明明是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到最后被抄家,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呢?
说起和珅,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当年《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火了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也红了“艺高人胆大”的和珅。
贪婪,是和珅性格的主要特点,与其贪婪一同显现出的,还有他的高情商。
简单来说,他很聪明,所以能成为最懂乾隆的人,甚至还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一度对乾隆和嘉庆产生一些为人臣所不该有的“限制”。
但是,如此聪明的和珅,到最后却没能善终?
有人可能会很直接地表明,和珅的不得善终,大抵是因为贪。
最直观的原因是这个没错,但是乾隆可以忍下和珅的“贪”,为何乾隆的儿子对和珅这位前朝遗老这么忍不了呢?
因为和珅太懂“乾隆”了,以至于在乾隆死前,和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一唱一和,继而有了让嘉庆忍不了的权位,这是和珅不得善终的直接原因。
但深刻分析的话,在颜小二看来,和珅“不得善终”的根本原因,依旧是“太懂乾隆”。
因为太懂乾隆,成就了他的巨贪;也是因为太懂乾隆,他在乾隆死前,给了嘉庆即便再喜欢他也不得不杀他的理由。
而这一点,被一位借着给乾隆贺寿名义,不远千里带领使团来到清朝,想打开中国市场,最终失败的英国人,一语道破原因。
1、和珅:年少丧父丧母,精通四书五经,头脑聪明,发迹后巨贪8亿白银有的人爱财,有的人爱权。
但在颜小二看来,和珅这个人,或许是为了财,才去争权。不然为何和珅抄家的时候会抄出与清朝乾隆时期十几年税收相匹敌的8亿两白银。
一个爱权者,大抵不会搜罗这么多如此“明显”的财富,毕竟权位斗争中的明枪暗箭很容易就落到家中的“巨资”上来。
而和珅这个人,在嘉庆时期被抄家,他的家财多得让人咋舌,甚至一度传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与和珅发迹后的富有相反的是,和珅本人的童年还是比较悲惨的。
或许也是这悲惨的童年经历,让他心智很早就成熟,并且懂得把握机会。
据记载,和珅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在生下弟弟后去世了,和珅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情过重去世。
父亲、母亲都在和珅小小年纪去世,即便是他出生在官宦家庭,日子也十分难过。他和弟弟无依无靠,险些被赶出家门,好在家中一家丁以及他父亲的偏房保护了和珅和他弟弟,兄弟两人才不至于流离失所。
而和珅小小年纪接连遇到丧母丧父的事情,或许是磨难让他早熟,他在读书方面相对努力。
仗着聪明的头脑,精通4门语言的他熟读四书五经,为人也十分灵活。
第一次科举考试,他落榜了,但他很快调整策略,没有一条巷子走到黑,而是听从建议,当机立断去做了乾隆的侍从。
而他真正被乾隆记住、甚至被乾隆喜爱,便是侍从身份的他,在乾隆面前的那么一两次“发光”。
据记载,乾隆用“虎兕出于柙”下圣旨,这句话出自《论语》。因为没头没尾,忽然来这么一句话,大臣看不明白,和珅则是看明白的那一个,他提示大臣这是乾隆要向看守人问责的意思。
并不是大臣不懂《论语》,而是大臣即便懂《论语》,却不懂乾隆。
和珅则是那个既懂乾隆又懂《论语》的人。
人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君心难测”,而和珅则借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和扎实的学问,摸明白了乾隆的心思,能不飞黄腾达吗?
2、和珅的落幕:他生命最“高光的时刻”奠定了他的惨淡结局和珅可以摸清楚乾隆的心思,难道摸不清年纪轻轻的嘉庆吗?
而且在嘉庆时期,和珅的权力已经非常大了。
嘉庆二年,乾隆为太上皇,那个时候和珅掌管刑部,整个朝廷基本上都是和珅的人。上朝的时候,和珅和嘉庆便站在乾隆身边。
嘉庆可以站,因为他是君王。
为什么和珅可以站呢?因为乾隆说的话,和珅比嘉庆更能明白。
于此,只有君王才能享受的那来自文武百官的三拜九叩,和珅也一并享受了。
这或许是和珅的“高光时刻”,但也宣布了和珅日后惨淡落幕的结局。
而将其“落幕”原因点出得最直接的,当属一位来中国给乾隆贺寿的洋人乔治·马戛尔尼恭维和珅的一句话:
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从乔治·马戛尔尼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和珅那时已经触犯到君王之大忌了。
“二皇帝”的称呼,是嘉庆不得不杀他的理由。更何况和珅无论是家财还是朝中势力,都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
果不其然,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动手了。他宣布了和珅20条罪状,抄了和珅的家,让和珅在狱中自尽。
3、和珅的“落幕”,或许是因为“太懂乾隆”纵观和珅一生,说他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也不为过。
他能懂乾隆,为何不能懂嘉庆?
可能是因为和珅太懂“乾隆”了,以至于“二皇帝”这个称呼,彻底断送了他在嘉庆时期的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知道,乾隆十分长寿,而他在当了太上皇以后并没有想交出权力的意思。于此,他就需要一个人帮他在朝中稳住大臣,以此制衡嘉庆。
而这个人,自然是十分懂乾隆的“和珅”了。
和珅因为很懂乾隆,于是将“嘉庆的制衡者”这个角色扮演得很好,毕竟“二皇帝”这个名号都叫出来了。
但是,和珅不是傻子,他难道不知道这个“名号”意味着什么吗?
聪明如和珅,他应该明白,自己一生可以贪下这么多财物,还能如此风生水起,若不是乾隆,他怕是早就死很多次了。
忤逆乾隆,或让嘉庆忌惮?和珅怎么选?他或许选择了前者。
毕竟选择前者还能在乾隆在世期间掌权一时,尚有一线生机;选择后者的话,不仅最后狡兔死走狗烹不说,身为太上皇而掌权的乾隆都不罩着他,他可能活不到乾隆去世。
所以,聪明的和珅最后死在嘉庆手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以预见的。
说到这里,颜小二有个大胆的想法:或许乾隆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和珅比自己活得多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和珅面对“乾隆”的心思,他即便猜到也不能反抗。乾隆死了没多久,嘉庆就罗列了和珅20项大罪,而且和珅抄家时有那么多真金白银,可见,在当时给和珅治罪,不是没有证据,而是想不想的问题。
谁想不想?乾隆想不想。
也就是说,在乾隆面前,和珅或许只是选择了一个比较舒服的“死法”,即成为旁人嘴里的“二皇帝”。而乾隆让和珅有“二皇帝”的名声出来,一方面是让自己在和珅的帮助下,还能以太上皇身份掌权,二来给嘉庆在自己死后“不得不杀”和珅的理由。
各位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个理。
当然,这也是颜小二基于收集的素材作出的一个综合分析,大家可以做个参考,欢迎各位提出不同观点。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1、拍马屁的最高境界
前面,我们说到了和珅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学识渊博;第二、出身满洲;第三、相貌堂堂;第四、聪明伶俐。但是,只是凭借这些条件,和珅是不会赢得乾隆皇帝的重视的。事实上,我们知道,在整个乾隆朝后期,自从和珅平步青云、迅速崛起以来,一直到是乾隆皇帝病死的时候为止的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乾隆皇帝重用的。和珅在朝二十多年间,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达五十次之多。
是什么原因使得乾隆皇帝二十几年如一日般长久的重用和珅呢?是不是和珅有什么别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
各方面的才能,和珅都有一些;但更为重要的是,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时候的态度:四个字,侍君如父。
也就是说,和珅在与乾隆皇帝相处的时候,除了做到了一般大臣都会做到的诸如掌握乾隆皇帝的喜怒哀乐和个人好恶、利用各种时机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等等之外,和珅还做到了象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对待皇帝。具体说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机会,施展才华。
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要想与乾隆皇帝相处融洽,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大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知道,这是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一项基本条件。
那么,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抓住机会、施展才华呢?
第一、与乾隆皇帝和诗。关于中国古代帝王们的生活,大都向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设大雕”。大都是赳赳武夫,在文采上要差一些。这一点,和珅也是非常清楚的知道。
但是,和珅还知道,当今的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诗、文、书法俱佳,真可谓文武双全。就这一点来说,乾隆皇帝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所有皇帝中是水平最高的。而且,乾隆皇帝本人也是引以为荣的。而以上这些,是自己在咸安宫官学学习的时候就非常了解的。
因此,和珅在真正接触到了乾隆皇帝以后,就决定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更为重要的是,要以诗、文、书法作为突破口,来赢得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好感。
乾隆一生喜爱作诗,和珅对乾隆皇帝所作诗词的风格,用典、喜用的词句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偏爱,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与和珅同时代的钱泳曾评价他的诗说:他的诗偶有佳句,很通诗律。和珅的诗作统统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阅后,怎能不喜,很多时候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亲为了。在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所为,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匣戊申》一首:
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
霜叶平铺青嶂红,角方晓挟寒风劲。
图来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
文修戒备双含美,犹日孜孜体健行。
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历史档案中至今保存着当年和珅与乾隆和诗的文档。
第二、模仿乾隆皇帝书法。乾隆皇帝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重华宫内屏风上的诗文是乾隆书写,而挂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第三、言谈话语委婉动听。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多少人乐意听到逆耳的话语,尤其是像乾隆这样的一国之君,心高气傲,整日围在身边的都是歌功颂德的句子。一句违逆圣意的话,听起来会显得愈发刺耳。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因此他在侍奉皇帝的时候,就随时提醒自己要做到紧睁眼,慢说话;在说话的时候尽量做到将话说的委婉动听。
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和珅在处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前后的活动了。
乾隆年间,林爽文在台湾兴兵起义,负责镇压的部队屡屡受挫,引起了乾隆的担心,他表示要御驾亲征。
和珅一想,就这几个毛贼,诺大的一个朝廷谁都管不了吗?非要让皇帝前去御驾亲征,台湾35000多平方公里一块土地,当时大陆乾隆爷管的面积有多少?1300万平方公里,您放着1300万平方公里不去管理,为3万多平方公里就御驾亲征,这不明显咱们清朝没人吗?如果您去了台湾,那大陆这边这1300万平方公里势必会乱做一团,因此和珅要找出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止乾隆亲征。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儿,皇帝不去,人民起义谁去给镇压下去?您别着急,和珅在这个时候说话了:皇上,我跟您说,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您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对老百姓多好啊,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了,只征一点地税,哪见您这么好的皇上?但是台湾这里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是什么原因呢?领导者的责任,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他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问题在这里。所以依奴才愚见,两手准备,一,继续用兵;二,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仁德带给台湾人。短短的几句话,乾隆爷听了很中用,很爱听。你看和珅话不多,第一阻止了乾隆爷亲征的打算,第二夸了乾隆爷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几句话,乾隆爷还很高兴,原来就这么点事。你说,乾隆听着得多舒服?他能不喜欢和珅么?
二、生活起居,体贴入微。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乾隆皇帝是个皇帝。
但是,在和珅眼中,乾隆皇帝不仅是个皇帝,更重要的,乾隆皇帝是个很普通的老人。和珅发迹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乾隆皇帝还越来越老。因此,在和珅看来,在更多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倒不像是个皇帝,而更像是个很普通的、很慈祥的老者。在乾隆皇帝身上,和珅似乎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他看到,乾隆皇帝也有我们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因此,学会如何照顾好老年的乾隆皇帝,就成为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二项基本条件。
那么,如何照顾好老年的乾隆皇帝呢?
第一、照顾好老年乾隆皇帝的生活起居。
照顾好老年乾隆皇帝,这本来应该是宫女、妃嫔、太监们的职责。但是这些宫女、妃嫔、太监们都没有文化,不能同乾隆皇帝交谈诗文、书画、佛经,也不能帮乾隆皇帝处理军国大事、进行多种语言文字交流。所以,和珅对老年乾隆来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的。
更为重要是,年老的乾隆皇帝也与平常的老年人一样,喜欢别人奉承、照顾,和珅就陪伴在乾隆左右,对皇上服侍照顾,体贴周到。从朝鲜《李朝实录》中可以看到: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咳嗽吐痰的时候,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
第二、照顾好皇太后的生活起居。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想要亲近什么人,如果能够由他亲边的人入手,对他尊敬的人表现出同样的,甚至更强的尊敬对他关心之人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往往会被引为同道,使人一见如故,由到奇效。
乾隆皇帝这个人是非常孝顺他的母亲的,乾隆留有下来的万余首诗作中很多就描绘了母子之间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无限的热爱和依恋。这些诗往往借节日中母子相聚共庆为题材。比如每年五月,石榴花开,端阳春佳节来临的时候,乾隆总是陪伴着太后到圆明园中观赏龙舟。他的一首诗就记叙了这一热闹的场面,母子之情跃然纸上:
快霁天中景丽鲜,宜人都为利农田。
轻阴乍晴招惊牖,永昼如迟竟渡船。
斜叶焦云亭畔卷,低枝榴火沼中燃。
五丝彩缕随风俗,愿比慈宁寿算绵。
每当太后大寿之时,乾隆总是不惜财力地把寿庆办得隆重喜庆,场面宏大,让母亲满意、高兴,而和珅会与侍卫们一起,亲自抬着太后的凤辇,乾隆看在眼里,心中不由更加看重、欣赏和珅。
乾隆皇帝孝顺他的母亲到了什么地步?乾隆皇帝每天命令宫女给他的母亲梳头,把掉地下的头发一根一根捡起来,最后等到他母亲去世以后,把所有的头发都集中到一个盒子里,专门用黄金铸一个金发塔,这个金发塔现在保存在故宫里面珍藏着。外面是黄金的,里面是空的,空的盒子,盒子里面装的是头发。
崇庆皇太后在乾隆67岁的时候,以86岁高龄崩逝,乾隆悲恸欲绝,当即剪发,服白绸孝衣,为太后守孝。乾隆罢朝三日,长跪不起,就跟灵堂那儿,谁搀也不回家去,那个时候您觉得他是皇上吗?很多人都劝乾隆皇帝,劝乾隆皇帝要节哀,要慎重,要以国家为重,要以大局为重,只有和珅没有劝过乾隆皇帝一句话,乾隆皇帝跟那儿跪着,他也在那儿跪着,乾隆皇帝不起来,他也不走,他自始至终陪伴着乾隆皇帝,一句话都没说,和珅没有劝过皇帝一句话。这个时候和珅知道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三天以后,乾隆皇帝瘦了,和珅也瘦了。乾隆皇帝后来作诗一首记录了太后故去之后的深切怀念:
游岁黑甜何处乡,从容掖辇祗如常。
孙曾侍宴到不代,歌舞行时娱一堂。
忽尔醒来余寂寞,泛焉涕出切悲伤。
因思向日即真者,非梦原都是梦场。
由于乾隆的宠信,和珅的官职扶摇直上,在清朝296年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和珅的官,武职——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文职——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学职——殿试读卷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石经馆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钱官——崇文门税务监督;内职——兼管太医院、御药房事务;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
三、宗教信仰,紧紧追随。
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会有一定的信仰;在任何一个社会,统治者都会宣传一定的主张,使之成为人们必须的信仰。没有一个主流信仰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
在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社会的主流信仰无非是儒、释(佛教)、道三家。在这三家中,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伦理思想,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基本主张,而不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产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的影响程度远远不及佛教。
清朝的乾隆皇帝崇奉佛教中的喇嘛教,于是和珅也崇奉喇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就成为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三项基本条件。
乾隆皇帝不但崇奉喇嘛教,而且对喇嘛教的经典颇有研究。乾隆皇帝还曾主持翻译并刻印了《满文大藏经》。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中国都有其信徒、组织和活动场所。其中,佛教分汉语系佛教(公元前1世纪传入)、藏语系佛教(公元7世纪传入)和巴利语系佛教(公元13世纪传入)三大支。西藏佛教,指的就是这三大支系中的藏语系佛教,通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喇嘛教,属于佛教中的密宗,7世纪传入中国。15世纪初,青海人宗喀巴(1357~1419)改革了藏传佛教,把藏传佛教的教义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创建了喇嘛教,称“格鲁派”,因格鲁派的喇嘛僧人头戴黄色法冠,身披黄色袈裟而将喇嘛教也称“黄教”。
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它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和珅知道乾隆皇帝崇奉喇嘛教,于是自己也认真研习喇嘛教的经典。很快,和珅就达到了能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程度。在这方面,他们能够做到心意相通。
不少清人笔记中记载着关于和珅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中的一件事:
乾隆皇帝当满60年皇帝退位以后,湖北襄阳地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起义军纵横驰骋于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甘肃五省,极大地震动了统治者。这也让已经当上太上皇的乾隆整日寝食难安,耿耿于怀。即使在乾隆弥留之际,也念念不忘。
乾隆禅位之后,忽然有一天,单独传召,命和珅入大内进见。等到和珅进入后宫,发现乾隆面南而坐,而当时已登基称帝的嘉庆,则只坐在乾隆身边的一个小凳上。和珅跪在地上,过了很久也不见乾隆说话,乾隆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一样,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说什么。嘉庆侧起耳朵,努力想听清楚,却终究无济无事,不明所以。过了一会,乾隆忽然睁开眼睛大喝到:“那人叫什么名字?”跪在地下的和珅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徐天德,苟文明。”乾隆不再言语,继续闭起眼睛默默念诵着什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才打发和珅出来,其间没有同和珅说一句话。嘉庆大为惊愕,过了几天,密秘的传见和珅,问他说:上一次,父皇召你进宫,他说的是些什么,而你回答的那六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和珅应该是颇有些得意的说:太上皇背诵的是喇嘛教中的一种秘密咒语,默诵这种咒语,被诅咒的人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也会突然死去。所以当时太上皇问及的时候,我用白莲教匪首徐天德和苟文明的名字来应对。这个故事很明显地说明了和珅与乾隆皇帝在信仰方面的默契程度。不过,默契到连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都不如的地步,嘉庆帝又怎么会不忌恨和珅呢?
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 -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纽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生平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生。少贫好学,仪表俊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三十七年授三等的侍卫,四十年升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三月入军机。以善伺上意得宠幸,史书:“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擅政20余年,升迁47次,权倾朝野,百官争相谄附。公然勒索纳贿,又排斥异己,致使吏治败坏,官场充斥小人。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未几,正月十三,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贪银8亿两,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相等于当时清政府15年至20年的岁入。把钱财塞在他家的屋梁上。史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廷议凌迟,改赐和珅狱中自尽。其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得免连坐。
贪污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2001年,曾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他也是十八世纪首富.
虽然贪污是他的最大的过错,但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得到承认。有人将他与刘墉和纪晓岚并列为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其实刘墉和纪晓岚均未入军机处, 所以根本不能称为宰相或中堂。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主管了许多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正五品),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仕途转折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和珅会得到乾隆的赏识?
《庸庵笔记》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或一说“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 ),乾隆责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这是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责问“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意为“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这句答话,正好也是《四书》中对上句话的注解“岂非典守者之过邪?”被作了巧妙的变通,用在这个场合,显得自然贴切。 乾隆大喜马上将他升了职。
另一说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短短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
乾隆十分喜爱和珅,在野史中还有一种记载。
当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有一次去到太后宫中,见一女子,袅袅婷婷,有如西施再世。宝亲王一下子魂儿出窍了,禁不住轻轻地从后面走过去,抚摸那女人温润如玉的脖子。那女人以为是哪个小太监,转身一掌打来,却被紧紧攥住。那女人定睛一看,见是年轻风流的宝亲王,浑身一软,宝亲王乘势将她揽在怀中。这个女人就是雍正皇帝的爱妃马佳氏。此后宝亲王时常找机会去后宫与她见面。一日,二人正在后宫调笑,不想被皇后钮祜禄氏看见,硬说是皇妃马佳氏调戏宝亲王,下了一道懿旨,要将马佳氏在月华门下勒死。等宝亲王赶到月华门时,马佳氏已气息奄奄,一见宝亲王赶来,马佳氏顿时滚下两行热泪。宝亲王心如刀绞,欲哭不能放声,说道:“是我害了你!你我今生无缘,但愿你来生能和我相聚。”说罢,咬破中指,把那鲜血往马佳氏的额上一点,说道:“来生相逢,以此为记了。”
和珅被传额上也有一如此印记,又和珅像貌俊秀,举止合度,颇似当年的马佳氏。更传言和珅出生之年,正好是马佳氏死去之年。乾隆更确信“和珅莫不是马佳氏转世?”这位风流皇上,想要把欠马佳氏的情,一古脑地还到和珅身上,造就了和珅一生的荣华富贵。
云南查案
《和珅列传》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正月(1780年),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
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
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得到乾隆的肯定。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结亲皇家
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6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两人于乾隆五十四年结婚。
这门亲事,既给和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和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做错了什么事,也不会受到处分。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
乾隆知道情况后,命令和珅马上回京。和珅回京后,不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兼任了兵部尚书。
据史料记载,和珅从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直至他获罪前后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
乾隆四十一年,27岁的和珅被授予军机大臣。3年后,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英武殿大学士阿桂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珅,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
为此,御史钱沣专门上了一道奏折,请皇上下令恢复军机大臣在一起办公的规定,这一奏折矛头指向和珅,乾隆承认奏折所反映的情况是对的,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乾隆知道阿桂与和珅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多才多艺
和珅究竟是凭借什么功夫,讨得乾隆皇帝如此欢心呢?
和珅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相反,他还是很有才干的。据《和珅列传》记载,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和珅之死
乾隆帝在位时间与其祖父康熙一样长,他本可超过祖父,因为不愿对祖父不恭,便在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决定年底传位给皇十五子颐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正式传位仪式于次年元旦在太和殿隆重举行。乾隆帝当了三年的太上皇。
乾隆末年吏治腐败,贪官之首便是皇帝最宠信的和珅。但和珅持权拭大,忘记太上皇年事已高,他该为自己预备退路。早在乾隆帝有意选颐琰继位时,和珅早早打探到这一消息,在宣布此事的头一天送给颐琰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对此事劳苦功高。乾隆帝退居幕后,和珅专权更甚,嘉庆帝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帝的老师朱硅由两广总督升任大学士,嘉庆皇帝写诗祝贺,没想到和珅向太上皇告一状,说嘉庆帝在向下属“市恩”,结果朱硅降为安徽巡抚,嘉庆帝也因此得罪了父亲。嘉庆帝隐忍不发,表面上更重视和珅。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弘历驾崩。次日,嘉庆帝命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命令着实查办围剿白莲教不力者及幕后庇护之人。当天就有大臣领会到皇帝的意图,于是弹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断送到嘉庆帝手中。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入狱。
嘉庆帝本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由于皇妹也是和珅媳妇的和孝公主的求情,并且参考了董诰、刘墉诸大臣的建议,改为赐和珅狱中自尽。为避免政坛风波,嘉庆帝宣布对能弃恶从善和珅余党一律免于追究。
经查抄,和珅财产的三分之一,价值二亿二千三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无法胜数,有些珍品比皇宫甚之。
民间谚语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和珅作为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颇具戏剧性,惋惜之余,他的身上有千百年来无视冲破困苦原生家庭的贵子们,无法冲破的人性闹剧,值得细品。
困苦的生活往往可以锻炼出贵子,是一件难得的事情,但饱经磨难的贵子,能不能在飞黄腾达之后保住本心、常盛不衰,就是一件比“跃出困苦生活”还困难的事情。
和珅,他是乾隆时期有名的大臣,他足智多谋,亦是成功突破困苦的原生家庭、成功鲤鱼跃龙门贵子,但是最后却没能逃出人性的怪圈,不得善终。究其原因,和珅犯了两个“寒门贵子”都容易犯的错:一个是将“自尊变成了自傲”,一个是将“进取心变成了贪心”。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1、少年和珅:从苦难中重生的励志人物我们都在规避生活中的苦难,但是,人在面对避无可避的苦难时,往往可以变得十分强大,于此,痛苦是敌是友,倒是说不清了,而和珅就曾一度成为被苦难锻造的“励志人物”。
和珅的出生,其实还是比普通老百姓要好一些的,但是接下来的日子,却过得不如普通老百姓。
他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不幸的是,在和珅还是娃娃的时候,他的母亲生下弟弟以后难产去世,那个时候和珅才3岁。祸不单行,和珅9岁的时候,父亲也去世了。自此,没了双亲的庇佑,在那个“大宅子”,孤苦无依的小男孩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大家可以根据荧幕上的古装剧脑补一下。
好在和珅和弟弟的运气不算太差,他们在父母死后没有流落街头,源于家里的一个老家丁,以及已故父亲的一个小妾庇护。虽不至于饿死街头,但一路走来,自然是辛酸更多。
来到人间不过9年,和珅就经历了许多人要花几十年时间才能消化的苦难,或许也是因为如此,他刻苦学习,希望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他精通多种语言,同时对四书五经也有一定心得,但是科举这条路还是没能走通,好在他后来以文生员的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得以获得在乾隆面前崭露头角的机会。
乾隆三十八年,因为才学出众,头脑灵活,23岁的和珅总算受到乾隆重用,加入了他的仪仗队。自此以后,他平步青云,一路从小小的侍从,做到了侍郎,最后甚至权力大到可以限制乾隆和嘉庆的人身自由,这些便是后话了。
不论后事如何,反观和珅的发迹之路,不得不说,少年的和珅,确实是在苦难中重生的励志人物。
2、励志人物从神坛跌落:和珅的傲与贪但是,朝廷,远比和珅儿时生长的“小院”要复杂得多,和珅再聪明,一旦在“傲”和“贪”上越了线,也还是规避不了自食其果、不得善终的结局。
首先举例说说和珅的贪婪。乾隆四十五年,和珅受命去云南那边查办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的案子,案子本来没有任何头绪,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和珅经过了解后,认为李侍尧是一道难以攻破的墙,但是他们家的管家却是一个经不起皮肉苦的人。于是,和珅抓住了李侍尧的管家,并且严刑逼供,最后得到了李侍尧贪污的证据。
然后和珅顺藤摸瓜,顺势牵出了李侍尧背后一大批官员,和珅顺利结案,并由此获得了乾隆的信任和进一步重用。
但是,和珅虽是查案人,却也有点监守自盗的意味,他借着查处李侍尧的由头,私吞了李侍尧一众人大笔财物,同时因为了结大案、获得乾隆赏识,一大批官员争相巴结他,给他送礼、与他结交。久而久之,和珅开始结党营私,形成自己的一股势力,这是他“贪”的体现。
而和珅的“傲”也在他手握大权以后,渐渐展现。
前面我们说到,和珅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全靠他的努力与机敏,而他也在二十来岁的年纪,就受到乾隆的重用,并且自此平步青云,这自然让官场上其他求而不得的人嫉妒。
于此,在和珅发迹初期,经常有官员在和珅面前展现他们的敌意,并且在和珅担任要职以后,发文弹劾。权力稳固以后,和珅开始了他的报复。
在和珅成为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官后,他开始在文字上大做文章,刻意过度解读曾与他为敌的官员的文章,给他们戴上“多含反意”等帽子,顺势按上谋反的罪名。于此,和珅在“黑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这种“报复”背后,其实更多是和珅的“傲”。他讨厌那些因嫉妒、骄傲、不服而加害自己的人,但是最后,他终是变成了那些污蔑之言里的模样,也是唏嘘。
自从和珅“黑化”之后,他在贪与傲的路上便一去不复返。仗着乾隆的宠爱,也仗着自己在朝中如日中天的权势,他甚至在乾隆晚年时期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乾隆和嘉庆的自由。
同时,他犯了作为臣子的大忌讳。乾隆晚年上朝,和珅与嘉庆一起位列君主旁边,因为只有和珅懂乾隆的意思,和珅相当于是传话人,从当时的时局看来,朝中真正掌权的,不是嘉庆,而是和珅,这也注定了和珅日后的悲惨结局。
果然,乾隆去世以后,嘉庆行动相当迅速,不仅抄了和珅的家,还列出了和珅20条大罪,和珅本来就是“贪污大户”,嘉庆找到处理他的理由,并不困难,嘉庆等的,只是时机,没了乾隆,时机就到了。于此,在乾隆去世后不久,和珅在狱中自尽。
3、思考:终其一生,人最大的对手,其实是人们自己和珅一生大起大落,他在孩童时期就丧母丧父,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出一片天,甚至一度成为最接近至高无上权力的那个人。
他在最风光的时候,赢了所有人,最后,却败给了自己。
他首先败给了自己的“贪”,或许年少的匮乏让他对财富有了比一般人更强的执念,他以查处贪官污吏之名成为贪官污吏,聪明如他,如何会忽视眼前被查处的贪官就是自己日后下场这一可能性?贪婪蒙蔽了他的眼睛!
而后,财富有了,权势有了,他的“傲”又开始作怪,营私结党、排斥异己,甚至对于嘉庆,他都可以拿出近乎“架空”的高姿态,这实在不理智。
千百年来,人性发展变化总是存在一些规律的,比如人最缺什么,就会最介意什么。
和珅困难的童年生活、少年时光或许在他的心里印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匮乏,所以他执着于金钱,因为丧父丧母、不被尊重,所以他报复所有不尊重他、弹劾他的人,甚至拉帮结派,享受着朝堂之上虚伪的“尊重”。
最后,他被“傲”和“贪”吞食,被嘉庆打破了“美梦”。
如梦初醒之后,不知和珅是否会觉得,他的一生或许遇到许多对手,但真正的敌人,不是他赢过的那些人,而是让他自食其果“自己”,就像道家老子说的那样:“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莽夫之勇在于短暂的胜人,真正的强者才是长远的自胜。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