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死于毒疽的人不在少数,“背疽”到底是什么病

以史为鉴 2023-06-14 13:12:09

古代死于毒疽的人不在少数,“背疽”到底是什么病

从古代史籍的记载来看,有很多人是因为背上“发疽”而死。比如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谋士范增,就是因为受气背上发疽而亡。三国时期的荆州牧刘表,也是因为背上长疽而死。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被记载死于毒疽。

至于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因背上长了毒疽,吃了朱元璋赏赐的烧鹅,引毒疽发作而亡。不过,这一故事并没有记载在正史当中,因此可信度并不高。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背上发疽在古代确实是一件很常见的病。

那么,背上发疽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患上之后,很快就会死呢?

所谓“疽”,就是指在局部皮肤下长出的毒疮,类似于现代人脸上或背部,因上火等原因出现的痘痘。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一个白头小脓包,挤破后会流出淡黄脓液。当这些毒疮全部汇集于一处,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处理时,就会形成巨大的脓疮。

我们通常见到致死的疽,一般都记载发于背部,这就极有可能是一种褥疮。

所谓褥疮,又叫做压疮。这种病,往往是因为一些无法动弹的病人,平躺在床上,由于长期无法改变自己的体位,从而背部受到长期的压迫而导致。一旦得了褥疮,患者的背部、臀部、颈部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脓包,如果严重一些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现代人所说的“搭背疮”或是“砍头疮”。

由于古代没有西药,没有抗生素,因此古人在生病后,往往只能采取中药来进行治疗。中药的效果虽然好,但起效确实要比西药慢。不少人在养病的过程中,由于疗程较长,病人不下床活动,最终形成了褥疮,这在古代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除了褥疮之外,因上火背部起痘疮,也是毒疽发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人说,背上长痘疮人人都有,怎么可能危及生命呢?

诚然,现代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选择用一些消炎药或者祛痘药膏来解决问题,状况并不严重。而对于古代人来说,由于医学水平落后,医理知识更是有限,古人面对小小的痘疮,通常都不会予以重视。

而且最要命的是,古代的衣服主要以麻织品为主。本来背部就长出了大脓包,还整天被麻衣蹭来蹭去,很容易引发创口感染和败血症。而对于生活在古代,没有抗生素和西药的人们来说,败血症是非常致命的。

除了以上两种可能外,在古代还有一种可能会引起背上的毒疽。

众所周知,古人尤其喜欢服用丹石之药。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方士炼长生不老丹药的记载。古人的科学知识落后,对于物质的毒性同样没什么了解。因此人们服用丹药后,除了“延年益寿”之外,一般也会在体内留下一些后遗症。

比如在唐代时,炼丹者在炼丹时,一般就会用到水银。他们首先把铅块捣压成中空的形状,再把水银灌入其中,把四周封盖起来,用猛火加以炼烧,最后就会成为丹砂。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丹砂在古代还颇为昂贵和抢手,一般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服用。而长期服用这些东西之后,服用者往往就会出现重金属中毒等现象,这种病通常表现为背部长出毒疮,体内出现结石等。古代的大夫们,对这种病,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总的来说,古人背上发疽的病因可大可小,大的原因甚至大到增生甚至癌症,而小的原因仅仅是由痘疮引发。

古代人如果长了“背疽”,还能继续生存吗?

背疽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的熟悉,其实它是古代的一种病,因为我们古代生活方面没有现在一样的优越条件,所以在古代,在平民百姓和王公贵族之中,人人平等只有病魔才能做到。古代的人们很容易因为一点点的小病就丧失生命。其实这种病是非常难以治愈的,项羽的亚父项梁、谋士范增以及三国时期的刘表以及努尔哈赤。都是这种病导致的死亡,那么为什么这种病的会这么高呢?


这是一种藏在皮肤之下的毒疮,得了这种病的人身上的这种毒疮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大,最后冒出皮肤,然后破裂流出白色的脓,甚至还会在背部产生一个非常大的脓疮,凭借着古代的医学技术是非常难以医治的,而这种毒疮就像我们现在常常能够看见的褥疮。


我们知道褥疮常常会发生在一些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身上,这些病人。因为长期在床上瘫痪,不能够主动的翻身,身体的某些部位一直和被子之间亲密的接触,这些部位因为长期得不到空气的流通,所以很容易滋生一些细菌,久而久之就会感染褥疮。但是现在的医学非常发达,这种病症对于现代人来说,解决它并不是一件非常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是换做古代的话,这可是要了命的大病。


我们知道古代的被褥不像现在一样都是用布所制,而更多的都是用草席编制的,摩擦力则更大。然后那些毒疮又非常的脆弱,轻轻一碰就会破裂,如果这些破裂的毒疮没有来得及医治的话,就会因为细菌感染而引发败血症,最后则更容易导致死亡。


其实对于古代人来说,如果发现了这种病情的话,大家都会迷信地去找道士求一些灵丹妙药来服用,但是在古代,丹药的毒性和毒剂的毒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并且有些道士会在制作丹药的时候加入大量的水银,人们如果服用了大量丹药,也会因此丢了性命。对于一些人来说,背部的毒疮其实也是一种重金属中毒的表象,这种病的初期是很难发现的,一般发现之后已经为时已晚,也真的很难保住性命。

古代王爷太子儿子取名字辈一样吗

努尔哈赤是哪天驾崩的 揭秘努尔哈赤死亡之谜

努尔哈赤是哪天驾崩的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在1626年9月30日驾崩,虽然时间确定,但是努尔哈赤的死因却是一个谜。

?

努尔哈赤雕像

关于努尔哈赤怎么死的,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是努尔哈赤去世之前曾参加了宁远之战,但是一生几乎没打过败仗的努尔哈赤却败给了身为书生的袁崇焕,这令努尔哈赤十分气愤,他回师盛京后患了毒疽,最终去世。这种说法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但是有考古人员考证努尔哈赤很可能是得了抑郁症而死的,这和他败给袁崇焕有关,再加上他十分劳累,积劳成疾,最终抑郁而死。

对于努尔哈赤真实的死因,现在或许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努尔哈赤去世时68岁,这样的年纪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长寿的了。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被埋在了福陵,这是一个占地面积足有19.48万平方米的皇家陵寝,它始建于1629年,在1988年的时候这里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后来在2004年的时候福陵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因为努尔哈赤的存在,福陵变得更加重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努尔哈赤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传奇的帝王,他出生于赫图阿拉城,在母亲去世后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后来为了报明朝杀祖父和父亲的仇,他起兵反明,所以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的功德也被镌刻在了历史里。如今努尔哈赤已逝去近400年,但是他的故事依旧流传于人世,他的故事也将一直流传于人世。

努尔哈赤之死

努尔哈赤之死一直都是一个谜,在他死因的多种说法中,最令人信服的就是《清太祖实录》中记载的他是因宁远之战后得了背疽而死,但是有人曾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质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努尔哈赤剧照

一是努尔哈赤从得病到去世的时间间隔比较短,而背疽这种疾病从发作到令人死亡的时间少说也要半年,所以努尔哈赤得了背疽有些不准确。

二是努尔哈赤突然得了病,很可能是因为他受到了攻击,这股攻击很可能是东江部队人员所做,所以努尔哈赤很可能是被毒死的。

三是皇太极曾经说出了恨东江的话语,他还提出自己非常憎恨东江前后埋伏的行为,当时东江导致一两支二三十人的侦察队伤亡,皇太极何必这么憎恨呢,所以东江当时很可能还伤害到了努尔哈赤。

四是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登基的时候,袁崇焕曾派使者祝贺,令皇太极很高兴。要知道袁崇焕在宁远之战里和努尔哈赤是敌对方,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因宁远之战而死,皇太极面对袁崇焕派来的使者怎么会高兴呢?

所以根据这个人所指出的疑点,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而死是不恰当的。不过对于努尔哈赤之死的真正原因,大多数人还是支持他死于宁远之战的这种说法的,并且在《百家讲坛》中有专家曾赞同并给出了这种说法。

努尔哈赤去世于1626年9月30日,这个为清朝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的人把他的美名留给了历史,同时他留给了后人一个谜,那就是他的死因。

努尔哈赤的诅咒

努尔哈赤曾因为得不到一个女人而对她下了诅咒,那么努尔哈赤的诅咒是什么呢?

?

东哥画像

努尔哈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人,在当时他统一了女真,有很多女子倾慕于他,所以这令努尔哈赤十分的骄傲,他觉得自己可以得到世间的一切事物。但是努尔哈赤碰壁了,因为他没有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哥。

东哥史称叶赫老女,她出生的时候有人曾预言她可以兴天下,也可以亡天下。长大后,东哥成了一个美女,她有着“女真第一美女”的称号,所以那时有很多英雄都想把她占为己有,这些英雄中就包括努尔哈赤。可是东哥是不会嫁给努尔哈赤的,即便有很多女人喜欢他,东哥也不喜欢努尔哈赤,因为努尔哈赤是她的杀父仇人。

因为和努尔哈赤有仇,东哥甚至还下令谁能杀了努尔哈赤,她就嫁给他。东哥这样的行为深深伤害了努尔哈赤的自尊心,这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他一气之下对东哥下了诅咒。努尔哈赤诅咒东哥的内容大致是诅咒她有灾难将要降临,东哥离死不远了。

努尔哈赤的诅咒只是一气之下的时候说的,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诅咒真的灵验了。此后东哥的命运确实很悲惨,她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出嫁,但是出嫁还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即便东哥已经死了,努尔哈赤还是不解内心的恨,他灭掉了叶赫部,于是中了努尔哈赤的诅咒的不仅是东哥,还有叶赫部,这也应了她出生时的预言。

努尔哈赤入关

有些人了解了努尔哈赤的一生后对他为何会入关产生了疑问,因为当时山海关外的东北平原资源十分丰富,他为什么要放弃这么一块肥沃的土地和明朝较劲呢?

?

努尔哈赤雕像

原来我们现在建立的对东北平原的印象是基于现代农业开发基础之上的,其实在当时满清属于少数民族,对于农业的开发水平没有现在那么高,并且他们对东北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况且在那个时候,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比较低下,而且他们没有御寒的手段,所以每年被冻死的人非常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满清人没有精力去开发和利用东北。比起他们,中原一带的情况要好的多,他们发展成熟,生产能力又很高,加上气候温暖,所以身在东北的满清自然会觉得中原要好,所以他们会想着攻入关内。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原在当时被认为是龙脉的聚集之地,并且这里自古以来都被改朝换代的国家占据,所以中原十分重要。

清朝入关的时间是1644年,福临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而那时努尔哈赤早已逝去多年,所以说努尔哈赤的一生是没有入关的,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没有,但是他们都为清朝的入关作出了巨大的功劳。

众所周知,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在清朝建立了之后,他被尊为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金,建立了后金,为清朝之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也因此得到了后人的尊敬和赞扬。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明王朝的政府逐渐衰败,边防也越来越松,正在这时建州女真抓住了时机,开始强大,而带领他们强大的人是努尔哈赤。

?

努尔哈赤戎装像

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的富贵家庭中出生,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除此之外他们还是明朝的官员。努尔哈赤在祖父和父亲的带领下从小学习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努尔哈赤本来可以就这样衣食无忧地长大,可是在他10岁那年母亲去世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因为他的继母对他不好,他不得不离开家里在外自力更生。但是努尔哈赤没有因此沮丧,他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生活技巧,还认识了很多汉人。

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本来都是明朝的功臣,但是他们却被明军误杀了,这令努尔哈赤很伤心,也是在那一刻努尔哈赤发誓要帮祖父和父亲报仇。后来努尔哈赤回到家中,翻出了父亲的盔甲,开始了征战沙场的生活。因为努尔哈赤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所以他逐渐地征服了建州女真的一些部落,名声也越来越大。

过了几年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这令当时女真族其他的部落很害怕,于是他们联合进攻努尔哈赤,但是他们并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所以几年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各部。

努尔哈赤一边统一着部落,一边麻痹明朝,在明朝政府面前他依旧朝贡称臣,这让明朝觉得他态度很恭顺,因为这样努尔哈赤被封为龙虎将军,努尔哈赤也因此探清了明朝的虚实。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这样他即位称汗,国号大金,为了区别之前的金,历史上称它为后金。

--免责声明--
【结语】:努尔哈赤是哪天驾崩的 揭秘努尔哈赤死亡之谜(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哪些英雄死于疾病背疽?

放眼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乱世出英豪。数数历史上咱们比较熟悉的名人,基本上都是出自于乱世,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三国时代等等,社会动荡,但却助英雄完成了功业。

还是那句话,成为英雄你首先得命硬。但命硬又谈何容易呢?古代医学条件又非常有限,小感冒都有可能闹出人命,另外咱又不会司马懿天天练得五禽戏,碰上点啥大病,根本熬不过去。

今儿咱就来说说,一种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背疽,都让哪些英雄“悲剧”了。

范增死于背疽

大家都玩过象棋,象棋设有楚河汉界,就是以楚汉相争的故事为原型。汉这一方,有谋士张良,就是给老头捡鞋,换了本无上典籍的那个谋事。楚这一方,是范增。

论俩人智商吧,都差不多,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范增虽然才高八斗,无奈上了年纪,身体不行。再加上主子项羽,耳软心活、扶不上墙,关键时刻不听他的。

鸿门宴之后,范增就觉得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碰上这么个主子,还对我心生猜忌!老子不干了!于是请假回家,没想到回家路上背疽发作死了,享年73岁。其实,如果范增不死的话,项羽还有翻盘的机会,最后,楚国也跟着一块悲剧了。

徐达死于背疽

来到大明朝,也有一位英雄人物因为背疽而亡,他就是驱除鞑虏,战功赫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开国大将徐达!

不过这老哥,刚帮助朱元璋完成霸业,就升天了。所以各种阴谋论开始揣测,朱元璋是个啥人呢?一建国,就开始杀杀杀,童年有过阴影,而且手底下人都太厉害,他怕HOLD不住这些能人,所以想办法一个个都弄死了。

说是徐达生了背疽,然后朱元璋故意赐给他“蒸鹅”吃,没想到一只鹅就要了大将军的命。民间猜测说,蒸鹅是发物,徐达长了背疽,吃完就发病死了。

宋江也得过背疽

目前来看,这王侯将相,不管你多厉害,害了背疽就完蛋。在《水浒传》中,背疽就把造反队伍首领,天魁星宋江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好在他手底下能人也多,把神医安道全讹上山,这才将造反大业进行到底。

背疽为何如此厉害?

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肤软组织的化脓感染。主要有两方面的临床表现,一方面是感染局部的炎症表现,另外一方面就是全身的表现。皮肤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会导致局部严重的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的皮肤发红、严重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以及疼痛。同时在感染的中心部位,还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并逐渐扩大。

在没有抗生素以及现代外科治疗技术的古代,这种感染是致命的。病情发展下去,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患者体质太差抵抗力跟不上,感染快速蔓延扩散,引发脓毒血症,导致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

徐达和范增就是这样的,太累,加上身体条件也不理想,根本抵抗不了感染的快速蔓延。另外一种,就是抵抗力很强,感染慢慢就小了,坏死的部位逐渐脱落,长出新肉。宋江就是这其中的幸运儿。

所以说受点伤,破点皮,都有可能患上背疽。不过在现代,随便拉出个乡镇医院的外科大夫都能够轻松解决这一病患。现代医学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处置办法,只要患者及时就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加上切开组织引流,很快就能痊愈了。

另外,说到发物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医学证据来证明。现代医学对于软组织的感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饮食禁忌要求,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就行了。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乡村保健站》

编辑:许越淋//责编:李雨楠//监制:曹畅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20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