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时期的贝勒十分威风,为什么到了清朝后期就烂大街了

以史为鉴 2023-06-14 12:44:10

康熙时期的贝勒十分威风,为什么到了清朝后期就烂大街了

对清朝贝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会经常出现四贝勒、十三贝子等称呼。由此可见,在康熙时期,贝勒爷是十分威风的。但是到了清朝后期,贝勒爷却逐步烂大街了。其实并不是贝勒在贬值,而是清朝爵位制度已经逐步完善。按照清朝的规矩,用不了几代人,曾经威风八面的家族就彻底衰败了。那么,贝勒到底是什么爵位?处在什么位置?

首先讲一下阿哥这个名字,很多人认为阿哥是一种爵位。其实阿哥什么爵位也没有,等于之前一系列王朝的皇子。众多的皇子中,如果已经被加封爵位,就可以直接称呼其爵位,比如雍亲王、廉郡王、九贝勒、十三贝子等等。但是如果没有册封爵位,那就只能称呼其为阿哥,比如五阿哥、十五阿哥等等。没有加封爵位,其他的官员只能称呼其为阿哥。至于贝勒这个说法,起初并不是爵位,而是等同于皇子。

在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的儿子们都被成为贝勒,就是大汗之子的意思。皇太极、阿敏等人被称为四大贝勒,也就是说,后金政权在这一时期还没有什么爵位制度。到了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皇太极仿照明朝建立了完善的爵位制度,例如亲王、郡王等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在清朝建立的初期,对于亲王、郡王的册封还是非常严格的。就连那些皇子,如果没有功劳,也不会被轻易册封为王。所以说,在清朝建立的前期,很多皇子的爵位都是贝勒或者贝子。

清朝的爵位是这样划分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等。由于亲王和郡王的册封比较严格,很多皇子只能被册封为贝勒或者贝子。比如老九胤禟和老十胤,由始至终,自己的爵位都只是贝勒。雍正皇帝起初的爵位也是贝勒,至于老十三胤祥起初只是贝子。所以说,在清朝建立的前期,贝勒这个爵位也是非常显赫的。当时,除了皇子们,贝勒至少也是王爷的儿子。在各种电视剧中,动不动就出现了贝勒爷,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况。

但是进入清朝中期之后,清朝的爵位册封制度开始宽松起来。皇帝的儿子们基本上都是亲王或者郡王,在这样的情况下,贝勒的地位自然大幅度下降。清朝的爵位制度与明朝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不能世袭。比如父亲这一代是亲王,到了儿子这一代只能是郡王,到了孙子就降成了贝勒,也就是隔一代降一级。只有铁帽子王才能世袭罔替,清朝总计只有8位铁帽子王。老十三胤祥被雍正加封为怡亲王,而且可以世袭罔替。

到了清朝统治的后期,由于皇室的规模越来越大,被赏赐爵位的贵族也越来越多。到了这个地步,贝勒的威风自然逐步下降。对于京城的普通百姓来说,听到贝勒、贝子等爵位根本没有什么感觉。当然,贝勒也不一样。如果是亲王家的贝勒,那早晚会被加封为郡王。如果自己家的最高爵位才是贝勒,那根本没有任何权力。顺便说一句,当年洪秀全总计册封了2700多个王爵,当时在南京城,各种王爷一抓一大把。

贝勒爷是皇上的什么人

贝勒是皇帝的未封王的儿子或者亲戚,也就是清代宗室。

贝勒是皇室爵位的名称,也叫贝勒爷。一般为世袭,与口语老爷不便比较 。

在后金建立之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都被封为贝勒。当时后金还仅仅盘踞东北地区而已,努尔哈赤称汗,自然不会有什么亲王和郡王。当时,皇太极、阿敏等四人被称为四大贝勒。也就是说,连这群人的爵位也仅仅是贝勒。因此,在后金时期,甚至是清朝建立的初期,贝勒都是非常有地位的。

拓展资料:

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帝的儿子可以封王。请注意,是按照道理可以封王。具体封不封,封亲王还是封郡王,这都要看皇帝的态度。那些没有封王的皇子,也仅仅是贝勒而已。

比方,康熙那么多儿子,有的封了亲王,例如雍正皇帝登基前的爵位就是雍亲王。还有的封了郡王,例如老大。但是还有没有封王,就像老九和老十。他们二人没有封王,所以朝臣们只能称呼他们“九贝勒、十贝勒。”由此可见在清朝前期,贝勒有可能是皇子。

历史上清朝八阿哥的真实情况

八阿哥,本名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

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扩展资料:

胤禩生平大事:

1、毙鹰事件

“毙鹰事件”又称“海东青事件”,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胤禩(八阿哥)原该随侍在旁。

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赴行在请安,只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皇父一同回京。

后来胤禩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派人送予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

康熙大怒,并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2、受父压制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说要在诸阿哥中选择皇储,一定听从大家推举的建议。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进行。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颜色殊不乐”,令其备感不安。而废太子胤礽经多日调治,疯疾已除,本性痊复。言下之意,可复立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毙鹰事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9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