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八府巡按”是什么官“八府巡按”的权力很大么

众妙之门 2023-06-14 12:39:55

古代“八府巡按”是什么官“八府巡按”的权力很大么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八府是哪八府,这是明朝时期朱元璋在江南地区所设置的机构,分为上八府:绍兴府,金华府,宁波府,台州府,温州府,丽水府,衢州府,严州府以及下八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润州府,江阴军。

到了后来“八府”在普遍的小说演义当中,则又演变成为泛指天下的概念,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八府巡按这个职务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他只不过是民间传说当中出现的一个引申概念而已,老百姓寄托官府里能够出一个为国为民,为民间申诉正义,同时权力又比较大的官员,因此“八府巡按”也就这么来了,如同“尚方宝剑”和“免死铁券”一样,八府巡按也被赋予了更多传说故事。

实际上八府巡按也是有迹可循的,放在明清时期,充当八府巡按工作内容的职位,叫做监察御史,在明朝的督察院下,十三省巡按的全称为巡按御史,根据《明史》记载,其中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而清朝初期继承了明朝的制度,设置了督察员,下有十五道监察御史。

古代带有一个“御”之的东西,都不简单,而这也代表着监察御史象征着皇帝的权威,那么监察御史究竟有多大品阶呢?说出来你难以置信,明清两代的监察御史实际上都是正七品的官员,并不比包龙星的九品官高杜少,放到现在和一个“正科级”称谓的官员相似而已。

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小看了监察御史的实际权力,明代宣德、正统年间流民问题非常严重,而各地的农民反抗起义时有发生,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受到了影响,巡抚御史一职,“巡”代表出巡,“抚”自然是安抚,他们也起到了一个稳定民心,拔乱反正的作用。

御史作为皇帝的一个代言人,直接和老百姓们进行对话,他们的权力并不低而且责任重大,《明史》记载:“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诸祭祀坛场,省其墙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由此可以看出,但凡是地方的事务,巡按基本都能够干涉。

正是因为巡按权力巨大,皇帝更加担心他们和地方勾结,这或许是他们品阶低下的原因,到了清朝时期,为了御史职权的滥用,又做了详细的区分,不再设置巡按御史,而是以监察御史称呼,而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分工,巡视农事的叫做巡农御史,勘察盐务的叫做巡盐御史,调查漕运的叫做巡漕御史,在雍正年间,还专门设置巡查各省的御史,这些官僚在封建王朝当中,很好的搭建起了民间和朝廷双方的桥梁,整顿了吏治,也为成为了维护王朝稳定必不可缺的一环。

古时候“八府巡按”有多牛?相当于如今什么职位呢?


这个职务有多牛气?远点的可以看京剧《苏三起解》,被诬杀人的妓女苏三,眼看就要含冤上法场,幸亏遇上了巡按山西的“八府巡按”王景隆,硬是把案翻了过来。近点儿的可以看香港经典喜剧《九品芝麻官》,被诬沦落妓院的“候补知县”周星星,偶然得封一品要职“八府巡按”(电影里叫八府巡抚),立刻就咸鱼翻身,在朝堂上怼天怼地,把听审的老太监都差点怼背过气,漂漂亮亮伸张了正义……

京剧《苏三起解》

其实,所谓“八府巡按”,那多是戏曲野史里的叫法,正史上的叫法,应该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制度起于明初,清朝顺治年间后就基本“消失”。严格说来,“巡按御史”只是个临时性的差事,其品级也只有正七品,与北京大兴县衙门里的县丞以及地方知县“平级”。但权力却极大,号称“代天子巡狩”。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顶着“县长”的级别待遇,干着“中央检查团”的大活儿。

如此地位,也是古代王朝常见的“以小制大”制度设计。但即使在明清同时代小说里,看上去只是“七品芝麻官”的巡按御史,也是牛得不行。比如明末小说《二刻拍案惊奇》里,穷困落魄的老教官高愚溪,恰逢学生李某荣升福建巡按御史,被李御史接到福建玩了一圈,走哪当地官员都争着给这“御史恩师”送钱,半年里不知不觉就收了“二千余两白物”,人生就此转运……

另外还有清朝顺治年间小说《自作孽》里,那为非作歹的江西德安知县汪费,原想带着一笔钱出去打点高官,路上却误揍了微服私访的江西巡按御史。这下彻底“自作孽”,官职被剥干净不说,四万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也全数充公。好不容易从狱中脱身,除了倾家荡产外,“人也瘦了一半”,一个多月后就“染大病一场,呜呼死了!”

可见,这在戏曲里“很正义”的巡按御史,在明清文人们的笔下,也往往是“惹不起”且“很肥”的存在。

那在真实历史上,“巡按御史”真有这么牛?其实,在巡按御史制度刚设立的明初,这些“代天巡狩”的仁兄们,那真是相当的低调:通常是每年八月出巡,每次出巡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一两年。而且“出差”时轻装简从,每次都是骑上头小毛驴,最多带一两个书吏就出发了。伙食也是奇差,连烧鹅都吃不上。跟传说中的“很肥”,真是不搭边。

但他们“惹不起”却是真的,巡按御史制度,发端于明朝洪武年间,确立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此各省还有了“巡按御史”的专署官衙“按院”。这群“来出差”的“低调小官”,其核心工作就是“代天子巡狩”,即考察当地的“藩服大臣,府县案官”。从布政使按察使到知府知县等一切官员,都在其考核范围内。当地的仓库钱粮案卷,全都由巡按御史经手复核。甚至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就是“说办谁,就办谁!”

所以《自作孽》里,打了巡按御史的汪费知县,别看和巡按御史“平级”,却迅速落得倒霉下狱的下场。放在当时官场上,这就是典型“自作死”。

比这更叫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是,明朝的官员考课,通常是“九年三考”,对地方官的考察,则是由吏部与巡按御史所在的都察院联合进行,所以巡按御史的每次“巡狩”,就对地方官们无比重要,未来是升是降?“官运”就在巡按御史手里捏着。所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咄咄怪事:七品的巡按御史一亮相,当地四五品的各级“领导”们,都要纷纷拜见……

当然,明王朝之所以给这些“低调小官”们这么大的权力,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抖威风。比起野史里这些“八府巡按”们“青天大老爷”“铁面御史”的威武角色。巡按御史对于大明三百年国祚,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明王朝的“防腐剂”!

在巡按御史们“代天巡狩”的多项任务里,“惩治腐败”一直都是重头。一次次对当地官员的“无死角审核”,通常能揪出大批“蛀虫”。比如天顺年间的浙江巡按御史李纲,一路就法办了四百多名贪官污吏,给浙江官场来了场“大洗涤”。后来在北京保卫战里力挽狂澜的大英雄于谦,早年“巡按山西”时,除了惩治了一群贪官,还平反了三十多起冤案,挽救了数百“冤囚”。

就连传说中享有高官厚禄,抢男霸女“很轻松”的藩王们,对巡按御史们也是颇为畏惧。弘治年间包泽巡按湖广,查明了当地藩王侵占土地的劣迹,一口气叫这些王爷们“咸勒而归之民”,乖乖把到嘴的肉吐出了。这类事在明代相当长时间里,都是巡按御史的“寻常战果”。

八府巡按是什么官

八府巡按是指明、清时官职,民间俗称,正式官衔应该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称巡按御史。根据《明史》记载:“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但是戏剧、小说等引用改成八府巡按,职权极大。
在古代,实际中的八府巡按(监察御史)官职并不大,在明朝都察院下,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为正七品。到了清朝时期,监察御史官职稍微大一些。清朝监察御史为正四品,位知府上,与明朝的巡按,基本相同,但职权相对较大。但是人们之所以在戏剧中赋予“八府巡按”以巨大的权力与威名,应该是受“巡抚”一职的误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