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西汉皇帝废太子为什么大部分都失败了,难不成连圣旨都能违抗吗

众妙之门 2023-06-14 12:12:30

还不知道:西汉废太子有多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大的一个王朝,它是由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一手建立的。这个朝代的建立也有着一些的偶然性,后世经常做的一个设想,如果秦二世并不是胡亥而是扶苏的话,秦朝也许真的能够再向后延续数百年,汉朝根本不会出现。

所以汉朝建立之后,积极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对皇位继承人的确立极为重视。西汉的储君确定制度为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理论上决定谁是太子的是皇后而不是皇帝。不过虽然皇帝早已经派遣专人对太子进行教育,但很少有太子能达到皇帝满意的地步。

西汉历史上也有多位皇帝意图罢免太子,但大部分都遭受了失败,这是为何?难道皇帝的圣旨都能违抗吗?

一、皇帝废除太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礼法制度的削弱、外戚干政、政治见解不合等因素,但大多都是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

从汉朝初年到宣元之际,皇帝想要废除太子的现象频繁的在西汉发生,要知道,身在帝王之家又是太子,在被废除之后等待他的结局,就算不是死亡,也是一生的碌碌无为,功名利禄几乎与他无关。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汉所设立的众多太子之中有多位太子在治理国家上的表现都十分优异。可是,为什么皇帝就是想要罢免他们呢?

第一个原因不外乎是外戚干权。西汉皇帝确立太子,呈现早期化,太子确立之时,年纪都比较小,但是他们都将在太子之位上待到长达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上,强盛的外戚势力很大程度上帮助太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治集团。

如果太子继位外戚集团无疑会在新朝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很有可能对皇族的统治有威胁。一些皇帝为了维持国家后续的长治久安,并对太子要求的更加严格,如果太子出现不能控制自己手中政治力量的局面,无论他多么优秀,皇帝也只能将他罢免。

第二个原因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削减。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它起源于奴隶社会,在几百年间,我国的王国政治集团更替,大部分都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可是由于在西汉时期皇权的高度集中,皇帝受礼制、诸侯的牵制逐渐被削弱。

嫡长子继承制在西汉王朝已经被无限削弱,而皇权则是被无限地加强,皇帝已经拥有了和宗法礼制拍案叫板的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更换储君的可能性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给了皇帝更换太子的能力与勇气。

第三个原因不外乎是皇帝与太子的行政观念不符。试想如果皇帝与太子的行政管理模式差异特别大,在皇帝驾崩之后,太子继位成为新的皇帝,组建了新的政治集团,而他推行的政治制度,需要上代皇帝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大幅度的进行更改、削减,使得上代皇帝取得的政治成果付诸东流,如果你做为作为皇帝,你是否会让这样的太子来继承你的皇位,答案可想而知。

于是乎,为了能够让自己所推行的国策很好的施行下去,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首选的肯定是与他的政治格局相同的,但如果这时处在太子之位的人与他的政治见解不同,为了维护统治,即使太子做的十分优秀,皇帝也只能忍痛将他罢免。

二、太子,在西汉是皇帝之外的另外一个核心,他身后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集团

西汉时期,所有的太子几乎都是嫡长子。嫡长子是指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所谓的根正苗红。但是,纵观2000年封建时代,皇帝与皇后的爱情是美满的案例屈指可数,西汉更是一例全无。

皇帝与皇后之间的婚姻大多是一场政治婚姻,皇帝需要借一些世家大族的势力维护他的统治,就将他们家族的女儿奉为正宫,也就是皇后。

西汉时期,多位皇帝与皇后的关系处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之中,像汉高祖刘邦与吕雉,汉武帝刘彻与陈阿娇,他们虽然有过爱情的甜蜜期,但是在最后无一是以失败的婚姻告终。试想一下,一个男人怎么会允许自己的身家事业落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子所生的孩子之中呢,这也就为皇帝想要罢免太子,埋下了祸根。

因为太子的政治意义重大,是国家未来的统治者,所以当时的各大家族在太子身上下了不少筹码,再加上太子的生母皇后的家族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政治实力,所以西汉时期的太子集团的实力不容小觑。并且根据规定,太子会有专人进行教导,还会选取良家子弟作为太子伴读。

在西汉时期,太子的老师被称作太傅,一般是由朝堂之上德高望重的老臣所担任的职位,这些老臣在担任太子太傅之后,政治划分自然就成为了太子一党。他们在朝堂之上经营多年,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他们归身为太子一党后,他们的门客自然也就属于太子一脉,这无疑增加了太子政治集团的力量。

太子的伴读也大多是各大家族的世家子弟,各大世家在派自家子弟成为太子伴读之后,虽然不会在明面上派出自家的中坚力量去帮助太子,但是在暗中,或多或少都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给予太子一定程度上的帮助,这无疑加重了太子政治集团的声望与威力。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皇帝不加以制止,太子集团的力量,甚至能推翻一个皇帝的统治,进而建立一个新的朝堂。这无疑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三、皇帝不能成功罢免太子,主要是朝臣的干预和嫡长子继承制观念深入人心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利可谓是世间巅峰,他想做的事几乎没有不能成功的。但在罢黜太子这件事上西汉时期的皇帝所遭遇的失败,可谓是十分常见。

西汉时期几乎每位皇帝都想过将自己的太子罢免,另立自己喜欢的皇子为太子,但是最后成功的只有个例罢了。罢免太子,可谓是西汉皇帝最难推行的一项政令。皇帝罢黜太子失败,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

皇帝罢黜太子失败的首要原因自然是因为太子自身的政治集团太过庞大。西汉的太子设立的都比较早,朝廷之上往往容易形成以太子和皇帝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太子政治集团的过于强盛为皇帝罢免太子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朝堂之上,皇帝在提出罢黜太子这一观念时,大臣们甚至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来反对。外戚这一身份在这样的闹剧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外戚的势力一般都十分庞大,在皇帝想要罢免太子时无疑要考虑太子政治集团的的因素。有些太子集团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如果皇帝将太子罢免的话,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这也就造成了皇帝无法顺利的罢免太子。

其次,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西汉时期皇权虽然被无限的放大,但是他也并不能完全无视宗教礼法的约束。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西汉时期虽然对礼法的重视程度下降,但每当皇帝想要罢免太子改立庶出的皇子为太子时,都会有大量的儒生表示反对,认为与古法不符,是对古法的蔑视。

他们认为国家的存亡和太子的地位密不可分,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公然篡改祖宗之法。这也给皇帝罢免太子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最后,则是太子没有犯过太大的错误。在西汉时期太子地位其实是其实是十分稳固的,如果皇帝不能拿出太子犯大罪的铁证,朝臣是不会允许皇帝罢免太子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太子没有卓越的政绩,只要他不犯下太大的过错,皇帝是不能一人拍案,将太子废除的。

西汉绝对可以看成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有着“文景之治”的璀璨文明,还有着“汉武辉煌”的开疆拓土,它改编了多年来汉人被北方游牧民族所欺辱践踏的局面,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帝国。罢黜太子,看似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它影响的是国家后世的发展。

那时并不能像今天一样“立贤不立长”,而是必须“立长不立贤”这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漏洞。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但在后世看来,它并非是一种理智的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也逐步被人们抛弃,由更好的制度所代替。

对西汉罢免太子现象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设立太子不宜过早,过早的设立太子会将政治权利分裂形成双核心的局面,对国家后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中国通史》《汉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8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