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统勋身为名臣更是一代清官,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对他抄家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11:53:10

刘统勋身为名臣更是一代清官,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对他抄家

还不知道:刘统勋被抄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领班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兵部、刑部事务的刘统勋像往常一样乘轿上朝,当行至紫禁城东华门外时,人们发现“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乾隆帝闻讯,急派“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刘统勋死后,乾隆帝痛哭流涕,甚至亲临其丧,“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

乾隆帝对刘统勋的评价非常高,“十余年黄阁,总兼部务仍叶,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刘统勋确是是一代名臣,更是一代清官,然而在他生前,乾隆帝曾将其抄家,全家打入监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6年。这一年,清朝西北边疆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本归降清朝,被封为亲王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乾隆帝闻讯后,立即调兵遣将,同时派刘统勋前往陕甘办理军需事务,“永常现有交办事件, 不能专办陕甘总督事务, 著刑部尚书刘统勋驰驿前往, 协同办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阿睦尔撒纳率军袭击清军,清朝前线主将班第、鄂容安兵败自杀,萨喇尔被俘,几乎全军覆没。身为西路定西将军的永常赶紧率军撤往巴里坤,由于担心兵力不足,他向刘统勋求援,要求将陕甘的军队调往前线。刘统勋得知前线军情紧急,于是给乾隆帝上了一封奏折,没想到却引火烧身。

刘统勋奏折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皇帝允许大军撤到哈密,以图后计。然而由于交通问题,乾隆帝还没有得到班第、鄂容安兵败自杀的消息,因此他非常生气,指责“刘统勋作此种种乖谬之语,贻误军事。且班第等在伊犁系办理军务大臣,刘统勋并不与永常亟谋安接台站,竞奏请退回哈密,而置班第等于不问。”

最后乾隆帝决定严惩刘统勋等人,“刘统勋著革职,孥解来京治罪。伊子刘墉亦著革职,孥交刑部。永常子额勒登额著革职,在军营效力。永常、刘统勋在京诸子,并著孥交刑部。所有各本旗籍及任所赀财,并著查出,为偿补军需马匹之用。”不仅刘统勋被免职治罪,他的儿子刘墉以及在京的儿子全被逮捕,下到刑部大牢之中。

此外,乾隆帝还下令抄家,将刘统勋家的财产全部充公,“为偿补军需马匹之用”。就在刘统勋全家命悬一线之时,乾隆帝在十六天后,又发布了一道圣旨,“刘统勋在汉大臣中,平日尚奋往任事,朕于万无可宽之中,求其一线可生,予以自新之路。刘统勋著从宽免其治罪,发往军营,交班第等,令其在司员内办理军需,效力赎罪。”

乾隆帝很快就得知事情的详细情况,之后彻底赦免了刘统勋一家,于乾隆二十一年六月,再度任命其为刑部尚书,负责治水工程。此后,刘统勋的仕途还算顺利,一直做到领班军机大臣,成为清朝的第二号人物。即使像刘统勋这样的清官,也难免会被治罪,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参考资料:1.《清史稿》;2.《清高宗实录》;3.《乾隆帝及其时代》

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是清朝出名的官员,他是唯一一个敢直言进谏的人,他这一特点深受乾隆喜爱,他为官清正廉洁,一心向着百姓。

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刘统勋是出生在陕西,他出生时家里条件还不错,当时他父亲是一名进士。家里所有的人都喜欢读书,刘统勋生活在这样书香门第家中,所以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刘统勋考中进士后开始为官,历史中记载他为官多年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一生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刘统勋被提拔为内阁学士后,曾经到浙江学习治理水患,后来由于他的母亲去世他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从此点可以看出刘统勋是一位大孝子。

两年后刘统勋又被乾隆招回朝廷继续为官,这次的官位是左都御史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在这个阶段刘统勋体现出了敢于直言进谏的性格。

刘统勋发现尚书张廷玉行为不端,就上书进言。大致意思是尚书是三朝重臣手握重权,由于威望高,所以部分官员们会非常关注他平时的态度,刘统勋就把这些所见如实的上书给乾隆,让乾隆对张廷玉留意些,同时也告诫尚书应该适时收敛自己的行为。

刘统勋的这次进言让乾隆发现刘统勋是为官的好材料,他不仅敢进言而且方式适当。由于他之前学习过治理水患,后来山东出现水患时,乾隆还派刘统勋去治理。因为之前学习过治理方法,所以这次任务也顺利地完成了。

刘统勋是历史上难得的清官,而且在官场有自己的为官之道。他一辈子为百姓着想,不收取贿赂,遇到不合理的规定敢直言向乾隆进谏。我觉得清朝时期乾隆能拥有这样的臣子是非常幸运的,同时刘统勋也是幸运的,他能遇到乾隆这样的明君。

大清名臣刘统勋,究竟做了什么,死后能让乾隆亲自吊唁?

大清名臣刘统勋,一生为了工作鞠躬尽瘁,在官期间任劳任怨,深受乾隆的信任与赏识。在他去世后,乾隆亲自去吊唁。

首先刘统勋为人正直,敢于直谏。他曾经参奏张廷玉和亲事宜,因为此事在朝中已经有不好的风声传言,同时为了避免日后官官相护产生的不良后果,所以不建议张廷玉进行和亲。乾隆听后觉得他此言有理,遂采纳了他的建议。要知道张廷玉当时在朝中任命总理事务大臣,且位高权重。刘统勋竟然不畏权贵,敢于参奏张廷玉,一下子就出名了,不仅得到乾隆的信任,刘统勋的名声也传遍朝野,从此以能谏著称。

其次刘统勋还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治理水灾及河道疏通方面上,他放下身段,虚心向他人请教,认真学习治水原理方法,在防治水灾方面,他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发挥极致,并且取得了出色的成就,这也是他一生工作成绩中最辉煌的成果之一。每一次他被派去地方防治水患时,都勤奋刻苦工作,带领老百姓一起度过水灾,不仅工作上取得显著的成果,还造福一方百姓,得到老百姓的喜爱与称赞。

刘统勋于乾隆三十八年病逝,乾隆听闻后悲痛不已,亲自去刘统勋家中进行吊唁。刘统勋为官四十多年,位至宰相,还身兼数职,任职始终保持清廉,拒绝和贪官同流合污,严于律己,所以才会得到乾隆给予的最高评价。

同样是宰相,那么刘墉和刘统勋他们两个谁的功绩更大?

其实刘墉和刘统勋在他们最高峰时都是大学士,都是正一品,但他们俩的不同在于刘统勋是体仁阁大学士,并且职务和行政级别都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如果从这个方面看,刘统勋功绩更大一些。

第一,刘统勋为政四十余载,他是一向正直无私,他敢于谏言,这是许多大臣都不具有的。他涉猎广泛,在各领域都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他在军事和治水以及政事上,都有着显著的贡献,他工作到了人生最后一秒,在上朝途中不幸去世,连乾隆都十分惋惜,继而追封谥号。

第二,他不仅仅是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而且还是首席军机大臣,更是雍正、乾隆的亲信。他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但刘墉只能相当于副总理,依此可见,是刘统勋的职位更大一些,也能一方面表现他的功绩是更大的,毕竟位高权大。

第三,刘统勋生了刘墉这样优秀的儿子,这才是他最大的功绩,不仅是他效力于朝廷,连他的儿子也被他培养的继续为朝廷作出贡献,一定是他的耳濡目染,谆谆教诲,才能教出如此优秀的儿子,他为国家贡献了一个做宰相的儿子,这是他最大的功绩!

总结:其实我认为没有所谓的谁的功绩更大,同是宰相,每个时期的形势与政策都不同,两个人同样是为国家效力,尽忠尽职的,评价他们的功绩大小就像是评论他们的衷心度大小,我们又怎么能说谁更加衷心呢,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为国效力的良臣呀!我想如果刘统勋知道了后人评论他们的高低一定很是欣慰,他们是多么优秀的父子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