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曾国藩不反清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曾国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中国近代第一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存在感如此强,就是因为他不辱使命,帮助清廷剿灭了近30万的太平军,继而保住了大清江山,延续了清朝命脉。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平息叛乱。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力挽狂澜,在同治三年(1864年)7月攻灭了太平天国,全歼太平军。曾国藩本人也因为替朝廷立下了绝世奇功,被加封太子太保衔、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当年八月,曾国藩主动奏请裁撤湘军25000人,并马上获得朝廷批准。很多人纳闷:曾国藩当时手握数十万湘军精兵,全军士气正旺,连弟弟曾国荃都劝他自立为王,为什么曾国藩就是不敢拥兵自重呢?
许多人猜测了很多他不敢反叛清朝的原因:第一,曾国藩忌讳另外两位猛将——左宗棠、李鸿章,所以不敢轻举妄动;第二,湘军虽然说是有30万大军,但是能真正被曾国藩所调用的也只有10万大军,所以不足以和整个清军对抗;第三,剿灭太平军后,朝廷对湘军不放心,派人严加监视湘军,稍有风吹草动,便会下手。
上面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要真正弄懂曾国藩为什么手握精兵而不敢自立为王的原因,还需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为人,然后再做成客观的评价。琢磨君研读《曾国藩》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曾国藩不敢拥兵自重的三个真实原因,分享给大家!
★1、懂得感恩,
曾国藩的祖父是个普通农民,由于大字不识,被一个秀才欺负了,于是他发誓要让子孙后代发奋读书,出人头地。但是曾国藩父亲天赋很一般,到了40岁才考上秀才,于是祖父将所有期望寄托在长孙曾国藩身上。
曾国藩也真的不负所望,21岁考中秀才,23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入翰林院,正式踏上仕途之路。曾国藩在京为官那段时间,深得伯乐(道光皇帝)的赏识,十年七次升迁,从一个从七品的小官(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升为正二品大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兵、工、刑、吏部侍郎)。
所以在曾国藩看来,他是蒙受皇恩浩荡和祖上积德,心中满怀感恩之心,而无以报答,正如他在《曾国藩家书》中所说:
“格外之恩,非常之荣,将来何以报称?惟有时时惶悚,思有补于万一而已。”(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孙名次不如陈文肃之高,而升官与之同,此皇上破格之恩也。孙学问肤浅,见识粗鄙,受君父之厚恩,乃祖宗之德荫,将来何以为报?惟当竭力尽忠而已。”(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余蒙天恩,得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侄三次阈官,皆御门时特擢,天恩高厚,不知所报。”(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而且,清朝还有一个诰封制度,即:对现任文武官员的祖父母或父母赠予爵位名号,而且是高一级的封赏。曾国藩每升迁一次,他家中的祖父母和父母都会爵位升级,曾国藩也会将相应的封赏衣服和官帽寄回家,这些朝廷的赏赐与恩泽都让曾家在当地很有面子和地位。所以说,不管是曾国藩和其家人都对道光皇帝感恩戴德。
道光皇帝去世后,咸丰继位,而且咸丰皇帝继续赏识和重用曾国藩,不仅虚心接受了曾国藩在奏章《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中的批评,而且升任曾国藩为刑部右侍郎。从道光皇帝到咸丰皇帝,都如此器重自己,于是曾国藩更加感恩戴德,誓死要为皇帝分忧艰难,肝脑涂地。
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言:
“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余敬体吾父之教训,是以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偿家中旧债,即一心以国事为主,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
意思就是说:
我自己所受的皇帝恩泽太深重了,官到了二品,不能不算尊贵;堂上大人则封赏了三代,子女又承荫任六品,不可谓不荣耀;假设在这种时候,再不尽忠直言,那还等什么时候进言呢?
父亲每次家信,都教育我尽忠报国,不必挂念家里,我恭敬地体会父亲的教训,所以,以公而忘私,因国而忘家。今后,准备只略寄几百两银子,清还家里的旧债,便一心以国家大事为主,一切升官得到差使的念头,丝毫不挂在心上。
由此可见,曾国藩打内心里感激清朝两位皇帝赏识和重用,又怎么敢欺君罔上,拥兵自重,自立为王呢?
★2、求缺惜福,
曾国藩饱读诗书,自幼就养成了“求缺惜福”的思维习惯,即:好事不能过头,过头了就会招致灾祸。所以,他每次获得上天好福气的时候,就让自己福分少一点,不求十全十美,甚至不惜舍财免灾。
比如说,他从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升为翰林院侍讲(从五品)后,就往家里寄去了1000两银子,而且告诉祖父说:其中600两用以家中还债,剩余400两用以馈赠亲友族人。曾国藩还向家人解释原因,说道:
“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
意思就是说:一是我家气运太盛了,不可以不格外小心,要注意持盈保泰的道理,旧账还尽,好处最全,恐怕盈到极点便转为亏损,留点债不还清,那虽美中不足,但也是处于乐处的办法;二是各亲戚家都穷,而年老的,现在不略加资助,以后不知怎么样。
还比如,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六年仕途平平,六弟也参加乡试不中,家人都很忧愁,曾国藩反而觉得还高兴,他的解释是:
“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男毫无学识,而官至学士,频邀非分之弟,祖父母、父母皆康健,可谓盛极矣。”
众所周知,物极必反,太满就会招致损失,位子太高容易遭致败亡,太阳当顶便会西落,月亮圆了就要残缺,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曾国藩自认为学识不够,但做官做到学士,还多次得到不该得的荣誉,家中祖父母、父母又都健康,可以说是盛极一时,就已经很知足。所以,他不敢谋求非分的荣宠,但求堂上大人睡眠饮食正常,全家平安,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通过列举《曾国藩家书》中的两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求缺惜福、盈亏平衡的思维已经深入他的内心,他不敢去奢求过分之想,只是求“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美好人生境界,稳稳当当过完一生足矣。所以他不去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也是很好理解的!
★3、不贪名利,
曾国藩多次在家书中表示自己官至二品,已经很知足了,但愿能够告老还乡,照顾父母,以尽孝道。要知道,曾国藩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离开家乡,一直到咸丰二年(1852年),整整14年都身居京城,没有机会回家看望祖父母、父母和叔父母,而就是在这其间,他的祖母、祖父先后去世,他是悲痛万分,但也不敢和不能回去奔丧。
在曾国藩看来,有得必有失,自己升官了,亲人却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而自己尽不到半点孝道,所以他宁愿舍弃官职,回家好好照顾父母,与兄弟姐妹团聚。但是自己又身在官场,身不由己,一切要听朝廷安排。
咸丰二年6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乡试正考官,准备借此机会与家人团聚,没想到途中听闻母亲去世,于是马上回家奔丧。正巧,洪秀全领导的太平运动爆发,朝廷命令曾国藩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用以剿灭太平军。于是乎,曾国藩从办团练到创办湘军,走上一条不归路,征战了10多年,直至最后完全平息太平运动。
所以说,曾国藩的内心是不贪高官厚禄的,他只想安安心心过老百姓的日子,但是大趋势和朝廷都不允许他那样做。
其次,曾国藩更是不贪钱财!
在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写个弟弟的家书中,他说道: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
曾国藩从30岁后立志做圣人,以做官发财为耻辱,也发誓决不留钱财给子孙,多余的钱都用来孝敬父母,帮助亲戚朋友。而且曾国藩还说,如果自己退休后,只有两样东西:一是藏书,二是衣服,书要收藏在“利见斋”,大家可以一起看,但兄弟和后辈都不能私自拿取一本,衣服和诸位兄弟抓阄平分。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完人”曾国藩,他不亏是被人称之为圣人!所以说,曾国藩打内心都不贪名利,他也不想称王称帝,自然不敢也不想拥兵自重、自立为王了!
以上就是琢磨君根据《曾国藩家书》,深入曾国藩思想内心,分析得出的曾国藩不敢自立为王的三个真实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曾国藩,你为何不反了满清,凭你的实力大有可能啊,如果成功了,八国联军也不敢来啊,历史也将改写。”
最近,听到一些历史迷有这样的见解,那么,我们叩问历史,为什么曾国藩至死都没有扯起反清的大旗呢?
我们先看看当时曾国藩的实力。
一,军事实力。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兵力在40万以上,占清军总兵力的50%以上。湘军的战斗力也远远胜过八旗军,清朝晚期的八旗军已经是一群废物,十个也顶不了一个湘军。
二,财政实力。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掌握着湖北、湖南、安微三省赋税,财力雄厚。
三,人才实力。
曾国藩的湘军里, 几乎囊括了晚清所有著名将领 。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
全国各地优秀人才都投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当时他的 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
曾国藩手下当时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曾国葆、曾国华、江忠源、江忠济、胡林翼、杨岳斌、刘长佑、李续宜、刘蓉、程学启(太平军降将)、丁汝昌(太平军降将)、蒋益沣、刘檡昭、刘锦棠、王錱、孙开华、塔齐布等名将。可谓 精英云集,阵容强大 。
当时的湘军,从上到下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命令。剿灭太平天国后,如果他一声号令灭大清,貌似是轻而易举。
当九弟曾国荃攻到天京城下,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所有有识之士都知道一个事实—— 太平天国要完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仗打完了,弟兄们何去何从?曾国荃在问,左宗棠在问,胡林翼在问,彭玉麟在问,三十万湘军将士在问,包括曾国藩自己,也在自问,于是晚清政界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曾,左,胡,彭四人被后人称作“晚清中兴四名臣”,面对这个问题,后三人均对曾国藩做出了试探——一句话,干不干?
首先是左宗棠, 略微了解近现代史的人,对于左宗棠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老哥考场运气不好,读书做学问倒是不如曾国藩,但他偏偏不服,还自比诸葛亮。
这曾国藩明摆的比自己笨嘛,凭啥他能高官厚禄,老子四十了还勉强考个进士,给人县官当师爷啊!
天天叫着,老子不服!老子不服!还老说“既生瑜,何生亮”这种话。
所以他总是跟曾国藩过不去,而曾国藩口才不如他,吵起架来总是要落下风,所以曾国藩对左宗棠也每以克星视之。
别看他嚣张,人家干仗骂人那还真是一把好手,收复新疆那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后来有这样一句话:
“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现在这个克星居然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给自己,信的内容是用鹤顶格题神鼎山联: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尤其是下联这句“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一见,可谓触目惊心。因为问鼎就是问鼎中原、问鼎天下的意思。
好家伙,这左宗棠的意思很明白啊———
怎么样,老大,天下大势已明,眼见太平军撑不了多久了,咱要做长远打算啊,想不想反了满清,夺了天下?!
别看我老左平常喜欢跟你较劲,但你要反,我还是会唯你马首是瞻,还是把你当大哥!
据说曾国藩看完密信后,面色沉重,沉吟半晌不语。后来过了很久,才拿起笔来在这八个大字上改了一个字,然后又转给了左宗棠。
据说左宗棠看了曾国藩的回复后,冷笑一声,什么也没说,把这封只改了一个字的密信放火上烧了。
那么,曾国藩到底改了哪一个字呢?是那个“似”字,他把“似”字改成了“未”字,于是这句话就成了———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意思也很明确: 兄弟,我不当老大很多年!不要迷恋哥,哥也只是个传说!这种造反的事儿,咱是坚决不做的!
其次是胡林翼。 左宗棠的密信是经胡林翼转交的,他在转还这封信的时候,还附有自己的一句话。
叫: “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说明他和左宗棠一样,也想劝曾国藩造反,可见了曾国藩改字表明不反的心迹后,也颓然无话可说。
但即使无话可说,胡林翼还不死心,他后来专门写了封密信给曾国藩,信中只有一句话: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意思是说,就算不取天下,至少我们湘军可以独占东南,划江而治,只要你曾公有意,湘军上下,莫不舍生相从!可曾国藩还是不为所动。
此后不久,曾国藩手下水师主帅彭玉麟也派人给曾国藩送来密信,说:
“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只把胡林翼的话改了两个字,可见左、胡、彭之间都是有默契的,那还是让曾国藩造反。
因为趋势很明朗,胡、彭的意思是打下天京之后,就算不趁势打过长江打到北京去,依我们的实力,占据东南半壁江山,清廷拿我们也是没办法的。
曾国藩接到彭玉麟的劝反信时,正在自己的帅船上,据当时在身边的亲信内巡抚官倪人垲回忆说,曾国藩当时看完信后,连连说:
“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的字)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
说罢,把信揉啊揉啊,一张口,塞嘴里嚼烂掉,当时就把这封劝反信吞下去了。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管你是兄弟还是战友,再怎么试,再怎么劝,我老曾就是不反,坚决不反!
我想,不反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想反,这是曾国藩的性格决定的。
曾国藩是传统的儒家弟子,儒家强调了忠君思想。曾国藩长期受儒家教育影响,自身很难做出造反的事情。
曾国藩一生奉行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忠君”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他根本就没有造反之心。
二,不能反,湘军的组成部分就有问题。
湘军内部的将领并不全都是南方人,也有一些是清廷派来的满族将领。换句话说,清廷对曾国藩并不完全信任,因此派来很多人来牵制。
从太平天国初期,湘军便开始与其反复死磕。打了10多年的仗,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
在此之后,湘军官兵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出于当时官兵的传统心思,这些官兵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带着这些金银财宝,会湖南老家盖房子买地,做一个富家翁。
如果曾国藩在这个时候要求官兵们继续打仗,而且是和清朝军队作战,湘军存在哗变的可能。
三,没机会,早有防备了。
曾国藩没有反清之心,出于民族以及政治方面的原因,清朝却对他加倍小心。
当时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欣商议了多次,对曾国藩的湘军百般警惕。
它们也担心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曾国藩会不会割据一方。因此,清朝保留了对军队的最后一点控制力。
虽然湘军是曾国藩一手组建的,但是这支军队也需要朝廷提供后勤补给。即使在战争的末期也不例外,清廷这么做就是为了以防不测。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湘军有异常情况,清廷肯定会切断对湘军的后勤补给。而且在曾国藩的湘军围攻南京时,北方的清军各部也做好了准备,清廷做出了一切准备。一旦曾国藩真的有什么动作,清廷在软硬都有应对之策。
四,不敢反,说的是当时的形势。
对付太平军的队伍并不仅仅只有湘军,还包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如果曾国藩有不臣之心,首先需要联合李鸿章和左宗棠。
问题是这三个人可不是当年的三藩,他们三个人之间矛盾重重。如果曾国藩真的有那个心思,他首先就会遭到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夹击。尤其是左宗棠,这位大神级人物一直看不上曾国藩。
五,反不了,反旗都树不起来。
曾国藩建立湘军的初期,就强调自己组建湘军的原则是拥戴皇帝、维护华夏传统。在曾国藩看来是太平天国搞乱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自己平定了太平天国,那自然就万事大吉。
剿灭太平天国后,立刻把湘军拆散,在大量裁减湘军的同时,分解曾国藩兵权,李鸿章、左宗棠自立了门户,湘军这块铁板被清廷打破,曾国藩即使有反心也反不了大清了。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曾国藩根本不可能推翻清朝的统治,甚至割据江南都做不到。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湘军没有这个实力,曾国藩也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因为不想反,加上不能反,不敢反,最后结果就是反不了。
曾国藩很聪明,最终也没有丝毫造反的举动,清廷也成全了他忠孝节义之名。
曾国藩随后出任了两江总督,并得到各种封赏,曾国藩去世以后,被儒家神化成了完人,甚至堪比王阳明。
章太炎曾经说:“吾尝谓曾文正之克金陵也,豪俊之士,杂沓云合,龙壤虎步,高下在心,不以此时建号金陵,,而俯首下心以事辫发之屠胡,其昧于大义,而为中国遗无穷之患也,亦甚矣。”用大白话说,就是曾国藩没有自己称帝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后患。之前小佛也曾看到有前辈说:如果太平天国之乱时曾国藩推翻北京的朝廷,就不用等到五十年后的辛亥革命,中国革命早早就成功了。(小佛说史原创,请勿转载)
的确,在湘军攻下南京后,就军事实力而言,曾国藩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若振臂一呼,也许能夺回满清政府的政权,而且在这期间,左宗棠,王?运,曾国荃,彭玉麟等十余名湘军大将也曾联合上书对曾劝进。有人说,从曾国藩手书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就可以看出,曾国藩自己无意于造反。
然而,小佛并不这样认为,曾国藩并不是不想当皇帝,他的权力欲望其实也很大的,不然他怎么会在湘军中任命自己的亲属密友为其统兵头目,自己人听话啊,可以直接控制军队。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造反?清政府早就做出了周密的防范。
咸丰四年,曾国藩攻占武昌,皇帝很高兴,准备封赏,有大臣说“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间里,一呼,撅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一听这话,如同醍醐灌顶,对曾国藩就有了防范之意,并且严格遵守祖宗之法,不肯将地方督抚王权给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也就是说,曾国藩虽然手握重兵,但是粮食补给等等命脉并没有在自己手里,被朝廷握的死死的。
除了不给地方实权,清政府还很注意提拔一些和曾国藩关系不太好的人,左宗棠便是其中一个。最初的时候,左宗棠其实算曾国藩的人,毕竟是曾国藩一手带出来,但是曾国藩管兵太严,左宗棠对这一点就很不满。而这恰好被慈禧和奕?ü看在眼里,于是乎,1863年破格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让左宗棠与曾国落地位相等,并且不让曾国藩节制浙江的军事,,可以说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从而破坏了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两个人之间的从属关系,断曾国藩一臂,还让同样有军队基础的左宗棠对自己的政权死心塌地。
分化了曾国藩手里一个武官以后,文官也没有放过,沈葆桢,曾在曾国落帐下管理营务。曾国藩任西江总督、节制军务后,为了控制江西的税收之类,推荐沈葆桢为江西巡抚,曾国也是天真,以为自己推荐的人,用起来会很顺手,哪晓得,失策,沈葆祯掌权后,要连自己的兵,不愿意听曾国藩的,甚至直接要求清廷要求他协济湘军之款暂行停止,两个人就这么撕破脸。清廷对曾国落和沈葆桢之间的矛盾,表面上进行调解,实际上拉偏架,偏向沈葆桢告诫曾国藩不要因小失大。
还有件事,清廷做的更直接,太平天国的天京陷落,清政府不允许曾国荃八百里红旗报捷,且在天京周围布下满蒙重兵,如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以防有变。
曾国藩又不傻得,干不过清廷就夹紧尾巴做人啊,才写了那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为自保,无奈之举罢了。再说了,功高震主后全身而退,曾国藩也是不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