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耿精忠是豪格女婿,康熙帝为什么要把他凌迟处死?

人生百味 2023-09-12 15:40:23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耿精忠是豪格女婿,康熙帝为什么要把他凌迟处死?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耿精忠是豪格女婿,康熙帝为什么要把他凌迟处死?

耿精忠这位耿爷爷,自小生活在靖南府。父亲耿继茂离世后,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下一任靖南王。按理说,一个年轻得到爵位的子弟,未经历风雨,难以胜任重权,只能度过平淡安逸的一生,玩游戏、放马、逗鸟。然而,他有些与众不同。

1655年他与豪格的女儿结为夫妻,成为了豪格的女婿。或许是因为豪格的支持,他顺利继承了爵位,也可能是因为他自身的强大,能够击败那些虎视眈眈的敌人。总之,他成为了靖南王。然而,随着这个爵位的继承,他的生活也埋下了隐患。可是,这位耿爷爷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拥有了自己的府邸后,开始大兴土木,整个府邸装饰得富丽堂皇,甚至门口守卫的大狮子都是用白玉制作的。如今看来,这种奢华只能被视为浪费。

或许此时帝王已经心生忧虑。

但是他这位耿爷爷却没有这个意识,他有了自己的府邸,就大兴土木,整个府邸被装饰的富丽堂皇,连门口守门的大狮子,都是白玉做的,放到现在,只能大呼浪费。或许这时,帝王已经偷偷起了心思。

而我们的主人公耿精忠就更加放肆了,大兴土木,娶妻之后,一方霸主,地位尊贵,便起了异心。他也是聪明,分析时局,鳌拜刚刚被除,内忧解决了,皇帝多半要对外患动手了。藩王位置很危险,但是这个人真是胆大,他假装上书请求废掉藩王,想看看康熙小子的反应。

“没想到这个小子真的敢这样想!”没错,康熙想到以前古时藩王一方权力过大,威胁到皇帝的各种例子,他感到警惕,“你自己说的削藩,那我就顺水推舟,答应好了。”然后,三大藩王起兵谋反了。

所以,耿精忠是个怎样的人呢?似乎有几分狂妄几分骄横,更有很大野心,在众人以皇帝为至高无上之时,他却如同三岁孩子一样,藐视帝王权威,这的确不是个能让皇帝喜爱的人。

耿精忠谋反了,这个人本来就藐视皇帝尊严,惹得帝王不喜,因为不满皇帝的决定而选择背叛大清,“该诛!该诛!该诛!”康熙看到这个结果,一定很是气愤。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建一代做尽了坏事,杀死福建总督,改变当地信仰神像,并且偷偷筹齐兵马,准备干一票大的。

征战途中,杀死多少无辜百姓,以”反清复明“口号引起了国家多少动乱。国家并不怕政权的更替,只怕处于风雨飘摇,而上位者最怕的,是自己的地位,是祖宗基业遭到威胁,耿精忠触犯了皇权的底线,皇帝对他定是充满了仇恨。

《清圣祖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话:“耿精忠撤建昌诸贼,其为海寇所逼无疑,我兵宜乘机前进,其令大将军杰书……酌量招抚,勿坐失事机”康熙恨啊,他派遣大军去讨伐谋反的逆贼.

短短时间招募出的军队怎么能抵得上清王朝精心培养的大军呢?本来十分猛烈的叛军开始节节败退。帝王出手,果然实力非凡。

作为帝王,康熙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自己皇帝的权威,是自己的皇位。很不幸,耿精忠都涉及到了,他试探皇帝,这是在藐视皇帝权威,他起兵谋反,还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这更该死,直接是觊觎上了康熙的皇位。

除此之外,派他镇守地域,是让他好好保卫一方清朝土地,他却鱼肉百姓,各种奢侈生活都尽情享受,无法无天。纵使娶了豪格的女儿,成了豪格的女婿又怎么样,这是忘了自己本是个奴才,本是大清帝国的一条狗。

可是这条本来该永远沉浮与自己脚下的狗,有一天却汪汪乱叫,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子民,真是反了他了!康熙哪能不恨?凌迟处死都是便宜他了。

耿精忠的可悲之处是没有出生在现代,在现代像他有野心,想往上爬的人肯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落得这样的下场也许是他的命数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耿精忠是豪格女婿,康熙帝为什么要把他凌迟处死?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他是康熙的姐夫,且平叛有功,为何最后却被凌迟处死呢?

在清军入关前,极其需要笼络人心,所以清朝廷开始重用汉臣。在入关之后,为了迅速完成统一中国的目标,朝廷又先后册封了五位汉族将领为王,并允许子孙世袭。

然而当?三藩之乱?结束后,康熙已经下诏,废黜所有汉族王爷,同时规定,后世子孙不得再封汉族官员王爵。因此之后的汉臣,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都没能再被封王。

在被康熙废黜的汉族王爷中,有一位是他的姐夫,且平叛有功,但最后此人却被凌迟处死了。为何康熙会对自己姐夫如此狠心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康熙的姐夫,耿精忠。

耿精忠祖父是首任靖南王耿仲明,耿仲明原本是明朝将领毛文龙部下,毛文龙被袁崇焕擅杀后,他就被调到孙元化麾下。之后耿仲明和孔有德发动叛乱,兵败后投降后金。皇太极对其十分器重,册封耿仲明为怀顺王。

清朝入关后,耿仲明因功被封为靖南王。可是没多久,他就因私藏逃犯,害怕被朝廷责问而自尽了。接着其长子耿继茂承袭王爵,耿继茂死后,耿精忠便承袭了王爵。

耿精忠这个人,和祖父、父亲比起来,就完全不够格了。他出身将门世家,却对军事丝毫没兴趣,更多的是想着怎么享受生活。在他镇守福建期间,不断扩修他的王府,不惜圈占平民的土地,最后修建出来的王府,已经远远超过藩王该有的规格。

王府修建好以后,耿精忠就整天忙着享乐,完全不知危机即将袭来。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正式下诏,废除?三藩?。从而引发三位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不满。

吴三桂率先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在云南举兵造反,尚可喜随即响应。为了拉拢耿精忠,吴三桂承诺他,如果举兵成功,到时候就让耿家割据福建,世代称王。

耿精忠的妻子,是肃亲王豪格的女儿,也就是说,耿精忠是康熙的堂姐夫。但耿精忠也不满康熙削藩之举,又被吴三桂的条件诱惑,于是毅然选择响应。为了表示决心,他不仅囚禁了福建总督,还令福州官民剪掉辫子留发。

三藩之乱时,耿精忠都投降了,为何康熙还要凌迟处死他?两点原因

所谓:时也势也!清朝的“三藩之乱”,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康熙削藩,便是经典的例子。

大清能开国,说来说去并不是清朝的八旗多牛逼,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明降将的力量,这才舒舒服服的一统天下。而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后来的这三藩,就是大明降将的典型代表。

清朝开国有多舒坦,康熙削藩时就有多危险,两者相辅相成。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只占便宜,不承担风险的事。明白了这个道理,康熙的姐夫耿精忠,为啥会被康熙凌迟处死,基本上就有了方向。

概括说来就是:我耿精忠的祖上,“为皇上立过功,为大清流过血”,导致被许多汉人咒骂,我们一家人付出了这么多,你康熙凭啥削藩,不让我继续享受?其实,站在耿精忠角度去观察,这就是一个,被剥夺权力的事件。

而站在康熙角度上则是:“削藩,大清危险,不削藩,则皇上危险”,你们三藩各个土皇上,我真龙天子向哪摆?所以康熙削藩,就是一个回收皇权的事件!

时也势也,当皇权和藩王的这种矛盾,发展到康熙时期,已是无法调和了。因为再发展下去,康熙就变成了弱势皇上,根本没法保证大清继续发展和巩固。更何况这三藩还都是汉人,不存在“肉烂在锅里”的可能。

三藩中,最有实力和能力的是吴三桂,他是康熙的主要目标。但最特殊的则是这位耿精忠。

耿精忠的祖父是,大明首任靖南王耿仲明,本是毛文龙的手下。在毛文龙被杀后,归属孙元化。在崇祯年间,他跟孔有德叛乱,被明军剿灭后,耿仲明投奔了后金,也就是满清。因此成了多尔衮手下悍将,在顺治六年被晋封为靖南王。

耿精忠出生在公元1644年,此刻已经是大清的天下了。在康熙十年,他才世袭了王位。不过跟其祖上相比,这哥们却是典型的“享受人生”类型,对兵法韬略,弓马骑射等毫无兴趣,就知道吃喝玩乐,搞享受,可谓是穷奢极欲。可惜这种美妙人生,随着康熙削藩,要被剥夺,他如何能答应?

所以在吴三桂反清后,耿精忠就站在了吴三桂一边。于是耿精忠也起兵了,并联络台湾的郑经,其兵锋之盛,一度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康熙得知情况后,一面看管他在京城内的家人,一面写信劝耿精忠:姐夫喂,你就别闹了,我让你当福建的大佬还不行?可耿精忠却根本无视,依旧铆足劲要干掉大清似的。

那么康熙为何不杀了他家人,为何还要亲自给耿精忠写信?理由就是,耿精忠的老婆,是豪格之女,也就是康熙的堂姐妹。自然耿精忠则成了三藩中,唯一的皇亲国戚,康熙的堂姐夫。这就是耿精忠的特殊之处。

在康熙眼中,他应该是最没有理由反叛的,也应是最容易被安抚的。除了是皇亲国戚外,耿精忠也没有吴三桂那么大的战功、能力和影响力,属于典型的浮夸二代。

可哪料挺好的剧本,却被耿精忠给玩偏了!因此康熙如何不愤怒?

再说耿精忠,随着不断胜利他也飘起来了,先跟郑经产生矛盾,而对自己的手下也缺乏管束,导致军纪败坏,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民心。很快就在清兵的反攻下,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耿精忠眼见大势已去,便想率领水师外逃,但却被已经投降的亲信,给堵住了去路,最终只好也投降了。

投降后的耿精忠,还抱有幻想,不但请求康熙保留自己的王位,还表示要干掉郑经,以实际行动赎罪。康熙竟然同意了!

这可让耿精忠大喜过望,为了活命,此刻的耿精忠比谁都玩命,不但击败了郑经,还在平叛尚之信的战斗中,立下战功。

可哪料,这无非是康熙“以夷制夷”的套路,在三藩之乱基本上被打垮后,康熙二话不说,先削其王位,跟着就开始审理耿精忠。公元1682年,也就是三藩之乱彻底被平息后,耿精忠被康熙凌迟了。

所以,耿精忠之所以落得这个下场,是有其特殊性的。概括说来,有两点原因,尤其第二点,太让康熙难堪!

其一:德不配位!本是一位浮夸二代,他没什么大本事,却想称王称霸。

其二:打脸康熙!其实在康熙的剧本里,就不想怎样他。因为最终也只杀了耿精忠,对他的弟弟,都既往不咎,根本没受到牵连,毕竟是皇亲国戚,康熙也要脸面。

可哪料耿精忠去打脸康熙,你让康熙如何下台?自然是凌迟处死,怪不得别人。

耿精忠做了什么事情,最后被康熙帝凌迟处死了?


耿精忠是明末叛将耿仲明之孙。耿仲明原为毛文龙的部下,早年就投降过后金,任千总。后又率兵投本皮岛的毛文龙,深得毛文龙重用,还被收为养孙。

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后,皮岛就没有了强有力的领袖,很多将领投奔了努尔哈赤。

耿仲明与皮岛后来的总兵黄龙有仇,最终因各种原因起兵反明,兵败走投无路,再次投奔了努尔哈赤。


耿仲明画像 来自网络

为什么不称投降而称叫投奔呢,因为在当时这些军阀眼中,利益是第一位的,手中有兵马就有巨大的利益。在他们的字典里就没有忠君爱国之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荣华富贵而已。

耿仲明投奔后金后,被编入汉军正黄旗。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耿家为清王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耿仲明就被封为靖南王。

耿精忠是在他的祖父耿仲明及父亲耿继茂去世后才世袭靖南王爵,驻藩福建。

因三藩势力越来越大,也不怎么听朝廷的招呼,已呈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到了清廷集权统治。


于是,康熙下决心彻底解决三藩问题,康熙十二年,下诏撤“三藩”。

随后三藩起兵反清,三藩之乱把康熙弄得灰头土脸,险象环生。耿精忠兵败,还为掩盖罪行,杀了福建总督范承谟及幕僚50余人。

康熙恨死了耿精忠,他认为,清廷对耿一家那么信任,那么倚重,还把顺治皇帝哥哥豪格的女儿嫁给了耿精忠。万万没想到,耿家的反骨有遗传基因,是怎么也喂不饱的白眼狼,所以康熙吃了他的心都有。

耿精忠兵败被招降,康熙还最后利用了他一把,让他去平叛。等他一点利用价值都没了,就找了个理由就把他凌迟处死。

不得不说,康熙还是个少有的仁慈皇帝,他并没有连座降罪耿精忠的家人。

来自知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7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