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苻坚是个好皇帝吗?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苻坚是前秦的最后一位君王,他的名字总是与前秦联系在一起。然而,苻坚因为后来的争议而备受争议。一旦有人犯下一个错误,就可能否定前面所做的一切。人们往往喜欢将苻坚和建立大新的王莽相提并论,他们都是经历了大半生的努力,但最终却落得凄凉的下场。然而,苻坚上位比王莽要容易得多。在苻坚执政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还有人谋反。如果没有苻坚,国家根本无法维持。因此,众人认同他,认为他比某位赵姓皇帝更加合适。而王莽纯粹是欺负孤儿寡母,他的政治抱负并不需要非要当老大才能实现,同时也追求着自己私心的目标。
那是一个暴君当政的时候,内忧外患,还有人谋反。如果不是苻坚,国家根本保不下来。因此众人推戴,比某赵姓皇帝黄袍加身还来的实在。而王莽,纯属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政治抱负不用非得当老大才能实现,同时还想要实现的,是自己的一己私心。
平心而论,苻坚在做皇帝的期间,功劳还是很大的。他整顿那些裙带关系,清理门阀士族,对外征战,保持国家稳定。苻坚还重用人才,依靠法制治理国家,让人民的生活安乐。
可惜就是被胜利弄得不再理智,打过太多胜仗的他开始骄傲。淝水之战,一败涂地,留下了后代津津乐道的狼狈。自此国家分裂,让人惋惜。
苻坚于383年发动战争意图消灭东晋,史称淝水之战,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庙号世祖。
苻坚,乃前秦丞相苻雄之子,前秦奠基者苻洪之孙,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之侄,在苻坚8岁的时候,一天,他突然向爷爷苻洪提出请个家庭教师的请求。苻洪惊奇地望着孙子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只知喝酒吃肉,如今你想求学,实在太好了。”于是欣然答应。
第二天就请来了汉学大家来教他。苻坚学习非常刻苦,潜心研读经史典籍,随着学识的不断增长,他也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结交了许多当世豪杰,很快成了朝野享有盛誉的佼佼者。苻坚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向往中原“王道圣君”的理想。
苻坚是靠着推翻他堂兄苻生的暴政登基的,从古至今,发动宫廷政变的一旦成功,都会对前朝进行血洗,但苻坚确是个例外,他只诛杀了暴君苻生,以及奸佞二十余人,对苻生的儿子苻坚一直厚待,还让苻馗承袭了越王爵位。整个过程中,苻坚没有扩大杀戮,没有冤杀任何无辜。
苻坚登基后,采用儒家思想治国,还提拔任用了汉族知识分子王猛。在王猛的辅佐下,他减省奢侈、抚恤孤寡、鼓励农业,苻坚深知生产的重要,除了督导百姓耕种,自己更亲身躬耕藉田,让苟皇后亲身养蚕,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遇上天灾不仅抚恤灾民,还以身作则躬行节俭。为了解决关中干旱的问题,征集王侯以下及豪门富户的家僮奴仆共三万人开通泾水上流,引水灌溉,解决关中水旱。为汉族的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建立学校,重视文教,广收学官,郡国学生只要通晓一经或以上就获授职,亦表彰有才德和努力营田之人,苻坚更每月亲临太学考拔学生,消灭前燕后更在长安祭祀孔子。
王猛助苻坚整顺风俗,在官员考核中国崇尚清廉正直,在苻坚治下的关陇地区物资丰盛,社会安定。秩序井然,工商业兴盛,一片繁华景象。
在苻坚的统治集团,有很多主动或被动归附的人,像慕容垂,姚苌等人,虽然最后这些人都背叛了苻坚,但也说明,苻坚容人的胸襟和度量。
他的仁政得到了各族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在被围困长安期间,有百姓冒死给他送粮食,苻坚还嘱咐百姓必要再做无畏的牺牲。可见百姓感念他的恩情是真,苻坚为百姓着想也是真。
苻坚一生仁义宽厚,在他被杀后,闻者为之哀痛,即便是杀害他的后秦的将士们也为苻坚痛哭流涕,苻坚死后被三个国家追谥,俱为美谥,分别为宣昭、壮烈、文昭。
以上是本文关于苻坚是个好皇帝吗?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
一,都是通过政变取得的帝位。
不同的是,李世民不管在军中或者朝中都非常有威望,甚至太子李建成都忌怕他,李渊又非常的优柔寡断,所以导致儿子们互相斗争,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而取得帝位,勉强算是合法继承人。苻坚的即位可就算不上是合法的了,但却是所有人所支持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皇帝苻生是一个杀人无度的暴君,当官的人人自危,平民怨声载道。后来苻坚为求自保发动政变,将苻生幽禁了起来废为越王,后来杀掉了。软禁苻生后,苻坚将皇帝位让于他的庶兄苻法,苻法自认为是庶出,不敢接受,于是苻坚在众人的劝进下即位。
二,都是历代不可多得帝王之才
李世民刚刚即位就对内实施一系列措施,对内唯才是举,崇尚节俭,重视吏治的清明。对外平定各方少数民族,使国家实现统一,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苻坚即位的时候,是出于一种内忧外患,人民怨声载道的期间,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最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三,对待民族问题上都是以宽容得态度对待。
李世民的态度是?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唐太宗的这种认识和思想,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
苻坚则对于前秦这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虽然没有赶尽杀绝,但也没有作出融合的措施。只是将头领迁到首都,仍留其部下在故地,苻坚则为更好的管理关东以至各地民族,于是从原集中于关中的氐族人分出十五万户,各由宗亲率领出镇,然而此举却分散了氐族的民族力量,影响对各地的军事影响力,而移居关中的各民族更成前秦的心腹大患。
苻坚是一个被通俗历史读本所曲解的历史人物,往往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但这不是历史的全部。在历史文献中,苻坚的身世充满了传奇。据说他出生时,背上有“草付臣又土,王咸阳”的文字。他的祖父蒲洪因此而把家族姓氏改为“苻”。据史载,他“年七岁,聪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性至孝,有器度,博学多才艺,年十一便有经略大志”,幼时就被时彦视为“有霸王之相”。19岁的苻坚从暴君苻生手中夺取政权后,立即表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他举贤才、课农桑、恤困穷、立学校,由是国富兵强、秦国大治,遂灭姚、凉、代、燕,在东晋灭亡100年后首次一统北方。从传统的史籍来看,苻坚几乎是一位零缺点的政治领袖。这位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然而又接受过良好汉化教育的年轻领袖,可谓集雄才大略与宽厚仁爱于一身,睿智与宽仁流露于性情,而勿须矫饰装扮。他不事滥杀,宽厚地对待昔日的敌人,甚至重用归降和被俘的敌国统治集团成员。在他的身上,令人难以置信地融合了儒家之仁、法家之威和兵家之武。他所具有的智力和道德优势,明显地暗示这样一种可能性:如果他没有输掉淝水之战,中国重新统一的时间不仅将提前整整200年,而且也许会使中国早熟地进入古典时代的繁盛时期。当时,在长江南岸的建康城里执掌东晋大权的,是一个名叫司马昌期的青少年。据《资治通鉴》记载,此人“嗜酒,流连内殿,醒治既少,外人罕得进见”,政治上固然孱弱无能,就连生个儿子也“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已出”,做人实在是失败得一塌糊涂。如果我们隐去他和苻坚的名字,只列出他们淝水战前所显示的德才事迹,让今世之人猜测两人的成败,那么苻坚无疑将获得一边性的胜利。 然而,历史却垂青了软弱无能的一方。在中国历史上,淝水之战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的诸次南北战争中,唯一一次以北方彻底失败而告终的战略决战。谢玄以其小而精的八万北府兵,通过区区两次战役,就击碎了庞大而混杂的八十万前秦大军,使贤明能干的苻坚成为“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逃亡败寇,柔弱无能的东晋朝廷也由此而得到36年的苟延残喘。历史证明:昔日被苻坚宽厚对待的敌手远没有苻坚的雅量。于是,一度归降的慕容垂重新建立了后燕政权,而当年在割据政权的夹击下四处流窜的姚氏则从容窃据了长安地区,使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和战乱,中国统一的前景被推迟到整整两百年后。当历史如山崩般倾塌下来的时候,苻坚的个人命运在公元385年被锁定:他死于他曾经优容过的后秦王姚苌的刀下,时年47岁。 这一幕实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然而,我们却看到众多的历史写作者为淝水之战的结果而欢呼。这至少可以提醒我们:人们对历史的评价往往是超出历史本身的,历史正统主义之类的感性成份往往能够战胜历史的冷静和理性,使孩子气的好恶感压倒对历史人物人品才能的冷静审鉴。就这样,一代英杰苻坚就默默地消失在“草木皆兵”之类的儿童故事背后,甚至几乎被世人遗忘了。
桓温第一次北伐结束之后,前秦帝国的皇帝苻健就病逝了,接班人是苻健的第三子苻生。
史书在说起苻生的时候,那是各种负面评价全用上了,给人的感觉就是:苻生根本没资格当皇帝,因为他是一个变态杀人狂。
长生惨虐,禀自率由。睹辰象之灾,谓法星之夜饮。忍生灵之命,疑猛兽之朝饥。但肆毒于刑残,曾无心于戒惧。招乱速祸,不亦宜乎?——《晋书》·卷一百十五·载记第十五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相当不靠谱。苻健有十多个儿子,其中苻腾、苻柳、苻幼、苻武和苻瘦都是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干练之才。在有多个选择的前提下,苻健又不是弱智,为什么会选一个变态杀人狂来接班呢?
关于苻生的丑化,充满了主观臆断和双重标准,史学家对苻生的傲慢与偏见,字里行间根本遮掩不住。
苻生刚继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梁皇后、岳父梁安、妻舅毛贵和梁皇后的同族梁楞。对此,史书是千篇一律地谴责和斥骂,却根本不分析苻生杀人的动机。给人的感觉就是:苻生闲着没事杀人玩。
生曰“皇后与朕对临天下,亦足以塞大丧之变。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受遗辅政,可谓大臣也”于是杀其妻梁氏及太傅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晋书》·卷一百十二·载记第十二
我们再看看苻生之后的苻坚是怎么做的。
苻法是苻坚的大哥,他杀死苻生之后,把皇位让给了苻坚。苻坚继位之后,立刻杀死了苻法。
初,坚母以法长而贤,又得众心,惧终为变,至此,遣杀之。——《晋书》·卷一百十三·载记第十三
苻双是苻坚的胞弟,后来起兵反抗苻坚。苻坚杀苻双时,他的母亲希望给苻双留一个后代,被苻坚拒绝。
苟太后曰:“廋与双俱反,双独不得置後,何也?”坚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高祖之子不可以无後。至于仲群,不顾太后,谋危宗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三
如果我们把苻坚杀苻法和苻双的原因隐去,直接说苻坚继位以后,杀死了哥哥苻法和弟弟苻双,那苻坚肯定也像苻生一样,是个变态杀人狂。
可苻坚为什么杀人被记录在案,我们或多或少能了解苻坚杀人的动机。可苻生为什么杀人却没人说得清楚,于是一个残暴到令人发指的变态杀人狂横空出世了。
苻生为什么要杀妻族和母族的重要人物?肯定是为了权力。他的做法,和苻坚杀兄弟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史书完全是在用不同的标准,区别对待苻生和苻坚。
苻生的妻族为什么被杀?因为他们的权势太大,隐然有了威胁皇权的资格。
苻健临终前,命鱼遵、雷弱儿、毛贵、王堕、梁楞、梁安、段纯和辛牢八人接受遗诏辅政。这些人能获得辅政的资格,绝不是因为苻健信任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背后都有强大的势力支持。
基于这个原因,苻健不得不让他们八人辅政。但苻健也给苻生留下了遗言:“如果这些辅政大臣不听话,你就杀死他们。”
健谓太子生曰:“六夷酋师及大臣执权者,若不从汝命,宜渐除之。”——《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
梁安(梁皇后的父亲)、毛贵(梁皇后的舅舅)和梁楞(梁皇后的同族)都是辅政大臣,三人联手推出梁皇后管理后宫,这就是赤裸裸地干政。
苻生杀雷弱儿,也被认为是变态杀人的疯病发作。其实我们还可以做一番对比,看看史官是怎么记录苻坚杀樊世的。
苻生重用董荣和赵韶,雷弱儿自恃位高权重,公然挑衅董荣和赵韶。皇帝的宠臣就是皇权的代表,雷弱儿的做法自然触及了苻生的底线,于是苻生杀了他。
弱儿,南安羌酋也,刚鲠好直言,见生嬖臣赵韶、董荣乱政,每大言于朝,故荣等谮而诛之。——《晋书》·卷一百十二·载记第十二
苻坚重用王猛,樊世自恃位高权重,公然无视王猛。皇帝的宠臣就是皇权的代表,樊世的做法自然触及了苻坚的底线,于是苻坚杀了他。
王猛亲宠愈密,朝政莫不由之。特进樊世,氐豪也,有大勋于苻氏,负气倨傲,众辱猛曰:“吾辈与先帝共兴事业,而不预时权。君无汗马之劳,何敢专管大任。是为我耕稼而君食之乎?”——《晋书》·卷一百十三·载记第十三
对比一下雷弱儿与樊世之死,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都是自恃位高权重,于是公然挑衅皇权,最终被皇帝杀死。
至于苻生杀王堕,也是出于这种原因,挑衅皇权者杀无赦。我无意评价这种做法对或不对,但至少可以肯定:苻生不是心理变态,无缘无故杀人。
秦司空王堕性刚峻,右仆射董荣、侍中强国皆以佞幸进,堕疾之如仇,每朝,见荣未尝与之言。——《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
很多人都说雷弱儿、王堕死得冤枉,我想请问:难道樊世死得就不冤枉吗?我们之所以会把雷弱儿、王堕和樊世区别对待,完全是因为史书过分夸大了雷弱儿、王堕的忠贞和无辜,也过分夸大了樊世的无法无天。
而看过我写殷浩北伐的读者应该还记得,殷浩曾收买过梁安和雷弱儿等人。吕思勉先生认为:正是因为他们有通晋的嫌疑,所以才被苻生杀死。而刘知几更是在《史通通释》中写道:“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则自古所叹,岂独于今哉?”
凡是被苻生杀死的都是忠臣良将,凡是被苻坚杀死的都是罪有应得。如果这都不算双重标准,那我真不知道什么才是双重标准。
因为王猛的历史地位非常高,所以苻坚重用王猛也被很多人吹嘘,与王猛唱反调的樊世当然是罪无可恕。而被苻生重用的董荣和赵韶则不像王猛那样出彩,所以大家都认为雷弱儿和王堕死得冤枉。
可如果我们看一看史书的记载,就会发现事实不是这样。
当苻生重用董荣和赵韶时,前秦的豪门士族激烈反对;当苻坚重用王猛时,前秦的豪门士族同样激烈反对。
时猛年三十六,岁中五迁,权倾内外,宗戚旧臣皆害其宠。——《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
苻生杀死了强太后的弟弟强平,苻坚同样放任王猛杀死了强太后的弟弟强德。
其实也是一回事,只不过史书极力渲染强平的忠贞,极力夸大强德的邪恶。所以苻生杀强平是罪恶,而苻坚放任王猛杀强德是大义灭亲。
政治宣传的常见套路就是如此:用强烈的感情色彩来模糊历史事实背后的真相,谁敢追根究底就是大逆不道。我们经常能看到正义大战邪恶的故事,这就是政治宣传的结果。
人都是复杂多样的,无恶不作的罪犯有可能做过好事,大公无私的守法良民也有可能做过昧良心的事情。虽然这并不能改变罪犯和守法良民的基本属性,但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事实:没有人是纯黑或纯白的。
苻生和苻坚都坚定地走上了压制豪门士族的道路,只不过苻生没走几步就跌倒了,而苻坚走了很远。
苻生为什么会失败?在我看来,是因为苻生的步子迈得太大、走得太急,并没有按照他父亲苻健说的那样“宜渐除之”。
也有人说:苻坚对豪门士族的杀戮远不如苻生残酷。但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苻坚对豪门士族的打击,建立在苻生残酷杀戮的基础之上。
苻生把有影响力的豪门士族杀了个遍,等苻坚接手之后,朝堂上的豪门士族早已远非昔日可比,苻坚自然可以从容一些。比如说被苻坚杀死的樊世,与雷弱儿、梁安和毛贵等人比起来,樊世之流只不过是无名小卒。如果不是苻生把前排就坐的豪门士族杀得一干二净,哪能轮到樊世出头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苻生的工作是攻坚,苻坚的工作是收尾,两者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没有苻生的大杀特杀,苻坚哪能那么轻易地重用王猛呢?豪门士族欺负皇帝从来都是不留情的,大家看看东晋的王敦之乱就应该明白这一点。王猛之所以能在一年内连升五级,是因为皇权强大。如果没有苻生的大杀特杀,苻坚的皇权凭什么强大呢?
一切正如樊世所言:“这帝国是我们打下来的,你王猛算个什么东西,敢对我们指手划脚?”
据说:在苻生统治期间,从潼关到长安城,虎狼大白天就成群结队,当地人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只能聚集在一起防范虎狼吃人,但还是有许多人被虎狼吃掉。苻生听到这种消息之后却说:“虎狼饿了当然要吃人,吃饱就好了,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据说:在苻生统治期间,苻生成天拿着刀剑斧凿弓箭,看谁不顺眼就亲自杀死谁。
据说:苻生饮酒不分昼夜,一连几个月不出宫门。更喜欢活剥人的脸皮,让这些血肉模糊的人为他跳舞。
大家仔细想想,这是正常人的行为吗?这分明就是一个变态的疯子啊!而就在这个变态的疯子统治期间,前秦帝国一直处于上升期:前凉臣服,姚氏投降,东晋不敢侧目。一个变态的疯子居然能有如此成绩,岂不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明君羞愧无地?
大家可以再联想一下:昌邑王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却犯了一千多条罪;带兵攻打司马昭的魏帝曹髦是一个邪恶变态的人;神秘消失的建文帝朱允炆则最喜欢与老母猪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失势的政治人物不配获得公正评价,这就是我们的传统史观,呵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谁是杀死武元衡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