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闽王王审知 南唐主李璟灭闽的相关内容。
乱世之中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王绪便是其中之一,他趁着乱世的机遇,挺身而出,带领一支小军起义。然而,他的豪爽和度量却极为有限。
当时有一位名叫王绪的术士,他谎称军队中有暴乱之人,趁机将那些身材魁梧、才干出众的士兵杀害。最终,他招致了王潮兄弟的愤怒。王绪将军队带到了漳州,借口路途艰险,粮食短缺,下令军中不能携带老弱妇孺。然而,只有王潮兄弟扶着年迈的母亲随军而行,王绪却命令手下将王潮的母亲杀害。众将士见状纷纷为他们求情,王绪只好作罢。但这件事让王潮深感忧虑,他担心自己日后会再次成为王绪借口加害的对象。
为了保护自己和军队,王潮精选了数十位忠诚的勇士,发动了一场兵变,将王绪拿获并将其监禁。不久后,王绪自杀身亡。王绪一死,众将士共同推选了王潮作为新的首领。王潮整顿军纪,严禁将士骚扰百姓、掠夺财物,并与得力将领结拜,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王潮兄弟对母亲孝敬有加,为了保护母亲,他们不惜以性命相争。这一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将士们,并赢得了他们的钦佩。在王潮的大力整顿下,军队摒弃了抢掠恶习,军纪严明,丝毫不敢违背。因此,无论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支持,赢得了民心。
王潮一开始计划向西进军,跋涉到蜀地保护唐朝皇帝。而当时的泉州刺史廖彦若行事蛮横,勒索百姓,残暴无道。虽然人们对此无法容忍,但却没有人敢于反抗。当王潮经过泉州时,泉州军民派出代表张彦鲁,请求他帮助驱逐廖彦若。当地百姓也前来犒军,恳请王潮为他们除害。泉州作为福建的一座大城市,地处良港,海上贸易发达,富庶繁荣。王潮顺应民意,率军包围了泉州。廖彦若则死守泉州,一时难以攻下。经过一年的努力,王潮终于成功占领了泉州,并处死了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潮入主泉州后,整编守军,减轻赋税,深受军民拥戴。
王潮兄弟的故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他们不仅以孝敬母亲的行为赢得了将士们的钦佩,更在领导下整肃了军队,使其不再具有抢掠恶习,军纪严明,深得百姓拥戴。他们的事迹令人敬佩,将永远铭记于史册。
王潮原打算向西进军,跋涉到蜀地去保护唐朝皇帝。当时的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残忍无道,百姓将士不堪忍受,但无人反抗。在王潮经过泉州时,泉州军民派张彦鲁为代表,请求他驱逐廖彦若。当地百姓也来犒军,恳求王潮为他们除害。泉州当时已是福建的一座大城,而且是良港,海上贸易发达,地方富庶,王潮顺应民意,领兵包围泉州城。廖彦若死守泉州,一时难以攻下。一年之后,王潮终于占领了泉州,处死了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入主泉州后,王潮收编守军,减轻赋税,受到军民拥戴。
陈岩临死之前想让王潮代他主持福建军政,但被陈的妻弟范晖夺取政权。王潮不承认范晖,命王审知进兵讨伐。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围攻福州很长时间内没奏效,伤亡很重。王审知请求退兵,王潮不准。王审知又请求援兵,让王潮亲自去督战。王潮回信“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俱尽,吾当自来。”王审知见信亲临前线,指挥将士决一死战。福州城内粮草已尽,属将杀了范晖,开城投降。王潮将官署搬到福州,又礼葬陈岩,厚待其家属,其言行又赢得了福州的民心。占领福州后,王潮已经有了福建五州,唐昭宗任命他为福建观察使,承认了他对福建的控制。
934年(闽太宗龙启二年)闽国地图王审知被命为副使,他不骄横又很有度量,而且在统一全闽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这使王潮对其异常信任器重。唐乾宁四年十二月(公历为898年1月)王潮病倒后,没有让儿子主政,把军政大权交给王审知。不久唐朝廷在福州建威武军,任命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封为琅邪郡王。朱温代唐自立后,在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封王审知为闽王,都闽侯(即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此即“开闽王”的由来。当时中原大地,群雄割据称帝,但王审知一直尊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未曾称帝。即使杨行密占据江淮地区,阻挡进贡通道,他也让人由海路到达山东再到开封,没有间断。王审知统治福建期间,自奉俭约,为政以德,与民休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修筑道路,访求民隐,兴利除弊,建立学校,奖励通商,深得民心。因而在五代,中原各地战乱频,残破不堪,而东南海陬蛮荒,经王氏开发后变成了“海滨邹鲁”。由于王审知在开发闽地上的杰出贡献,他被尊为“开闽第一”。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病故。长子王延翰继位。王延翰身材高大,美皙如玉,通经史,但为人却骄淫残暴。审知在世时,他以长子任威武军节度副使、管内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傅、江州刺史,封琅琊郡开国公。审知去世后,他禀遗命充任节度观察三司发运使留后,同光四年(926年)后唐政权正式任命他为节度使。不久王延翰趁中原混乱正式建立闽国,自称大闽国王,但仍奉后唐正朔。王延翰自先便与义弟王延禀、二弟王延钧不和,王延翰继位称王后,封二弟延钧为泉州刺史致兄弟矛盾激化。延禀更从中挑拨,延钧遂与延禀勾结发动政变,攻入王府捕杀长兄王延翰,由三弟王延钧继立为王,改名王鏻。
王鏻原任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太傅、舒州刺史、封琅琊郡开国伯。弑兄之后,被后唐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累加检校太师、中书令,封闽王。王延钧继位不久又遭到义兄王延禀攻击。但这次延禀兵变失败,反被王延钧执杀。长兴四年(932年),王延钧正式即皇帝位,改元龙启,定国号大闽,立五庙,置百官,以福州为长乐府。这是开闽王氏第一个正式称帝者。王延钧荒淫残暴于乃兄,又迷信鬼神佛道之说。他在位十年间,重用奸臣薛文杰,残害贤良,极不得民心。龙启三年(935年),王延钧被长子王继鹏和皇城使李仿谋杀。王鏻死后,被谥为惠皇帝,庙号太宗。王鏻生子继鹏、继韬、继恭、继严、继镛。长子王继鹏嗣位。
王继鹏即位后改名王昶,改元通文。其弟王继恭为临海郡王,王继严判六军诸卫事,后由幼弟王继镛代任。王继鹏更加荒淫无耻,政治腐败,他弑父杀弟而得皇位,即位后又诛杀五叔王延武。古云“多行不义必自毙”,王继鹏果然不得善终。通文四年(939年),控鹤都将连重遇与拱宸都将朱文进合谋兵变,纵火焚烧闽国南宫,王昶仓惶出逃,后被其叔王延曦与侄王继业捕杀,谥曰康宗。在这次兵变中,王昶妻、子被杀戮无遗。
王昶死后,由王审知七子王延曦继位。王延曦即位后改名王曦(又作王羲),原任右散骑常侍,饶州司马。连重遇政变后被迎立为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王羲即位后同样暴虐无道,甚至腐败到卖官鬻爵的地步,又对宗室族人大肆诛杀。他的弟弟王延政多次进谏不听,反被排斥,遂于永隆五年(公元943年)以自己控制的建州一地建国称帝,改元天德,改国号大殷。这样便同时存在两个王氏政权。永隆六年(944年),连重遇与朱文进再次发动兵变,攻杀王曦并对王氏家族进行大屠杀,甚至凡王氏在福州者无论老幼都被屠杀殆尽。朱文进自立为闽王。王羲死后被谥曰景宗。
不久殷帝王延政和外郡的王氏族人纷纷起兵反击连、朱,并相继收复泉州、漳州、汀州。连重遇见势不妙,又反过头杀掉自己拥立的朱文进欲归降殷国。不久连被部下所杀,殷国全部收复原闽国归地,仍都建州,以福州长乐府为东都,恢复国号闽。经过多次屠戮后闽国实力大大削弱,虽帐复旧地,但已成强弩之末,不堪一击。
保大三年(945年)正月,王延政为加强建州防御,令从子王继昌镇守福州,侍卫军及拱宸、控鹤两都兵调往建州;令仆射杨思恭与统军陈望率兵前出建阳,列阵建阳溪水南岸以阻截唐军。两军相持旬余,唐军亦不敢战。随后南唐以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马步都指挥使,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率兵经崇安抵赤岭(今福建崇安南),进援查文徽。
954年(南唐元宗保大十二年)闽国故地地图闽将杨思恭轻唐军兵少,又立足未稳,即令陈望领兵涉水进击。唐将祖全恩以主力当正面,遣奇兵出其后,两面夹击。陈望战败被杀,杨思恭弃阵而逃。王延政闻讯大惊,急召董思安等率泉州兵护卫建州。五月唐军始攻建州,至八月王延政终因孤立无援,城陷而降,闽国灭亡。九月汀、泉、漳三州相继降,南唐以建州置永安军。此时李仁达(后改名弘羲)窃据福州自立。南唐乘势攻福州,不克。四年(946年)李仁达归附吴越。946年,闽国旧将留从效驱逐了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驻军,但仍向南唐称臣,留及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之后。
开闽王氏以唐光启二年(886年)丙午岁王潮官拜泉州刺史开始确立对福建的统治,经过六十年,殷国被南唐灭亡,标志着王氏对福建统治的结束。
关于闽王王审知 南唐主李璟灭闽的内容就是这些了,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历史资讯和故事。我们的内容不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喜欢的话就请关注我们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