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风流往事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当时武则天掌握大权,千金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将薛怀义献给了她。多年守寡的武则天见到魁梧健壮的薛怀义后非常欢喜,遂留他在身边。然而,为了方便薛怀义进出皇宫,武则天决定让他削发为僧,并在洛阳修建白马寺,薛怀义出任主持。藉此,薛怀义可以借佛事之名自由地进出皇宫。
在得到宠爱的期间,薛怀义凭借着他如簧巧舌的口才,不断得到武则天的提拔和重用。他不仅督建了明堂,而且多次以大将军的身份出兵讨伐突厥。这使他以"因功"之名享受丰厚赏赐。薛怀义两次讨伐突厥时,竟巧合地突厥部落不待他兵临就已草草逃离,令人瞠目结舌。然而,薛怀义却将这归功于自己的智慧和功勋。
薛怀义的得宠与智慧给他带来了无数的机遇和荣耀。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他也是一个被唾弃和唾骂的角色。人们对于他的身份和地位产生质疑,认为他是通过女色和巧言令色爬上了权力的顶峰。不过,无论如何,薛怀义的故事成为了唐朝历史中引人注目的一幕。
薛怀义得宠期间,凭借着自己的如簧巧舌,不断得到提拔重用。他不仅为武则天督建明堂,还曾多次以大将军之名出兵讨伐突厥,并由此“因功”受赏(薛怀义两次讨伐突厥,运气都出奇的好,他兵未至,突厥就逐水草而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薛怀义当然把此归结为自己的功劳)。
可是就在薛怀义宠极一时,飘然自得的时候,一件让他非常恼火的事儿发生了,那就是武则天看上了太医沈南嫪。
武则天自与沈南嫪好上之后,薛怀义越来越受到冷落,终于有一天心怀妒忌的薛怀义一气之下,把自己曾为武则天督建的明堂烧了。可是对于这件事,武则天不仅没有治罪于薛怀义,并且还让他再次监修明堂,因为她首先觉得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再者说薛怀义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对沈南嫪的嫉妒,这恰恰了说明了自己的“魅力”依然存在。
这一次,薛怀义虽然得到了赦免,但是心中依然不忿,他经常私底下宣扬武则天的丑事。武则天知道之后,终于忍无可忍,设计将其杀害!
薛怀义死了以后,沈南嫪成了武则天唯一的“宠儿”。可是已过中年的沈南嫪虽然仍文雅风流,但已身心虚弱,他极尽所能地想服侍好武则天,但已力不从心。因此没过多久,武则天便陷入了寂寞郁闷当中。
张易之、张昌宗是一对亲兄弟,唐太宗时凤阁侍郎张九成的儿子。二张兄弟当时都只有二十多岁,并且风度翩翩,相貌非凡。在他们成为武则天男宠之前,二人都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骈夫。后来太平公主因见母亲寂寞难耐,出于对母亲的“孝心”,遂割爱,将二张兄弟献给了自己的母亲。
二张兄弟除了长得“漂亮”之外,还精通音律,善弹能唱,最厉害的一点还是他们“侍寝”的本领高超,因此武则天一得到他们,就宠爱非常。
二张借着武则天的宠爱,势力迅速膨胀,一时间权倾朝野,蔑视群臣。朝中大臣虽然对二张的行为极为不满,但是摄于武则天的威严,均敢怒而不敢言!直到公元705年,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朝中拥唐大臣发动政变,把武则天从病榻上“请”下了皇位,顺便诛杀了二张兄弟。
以上就是有关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风流往事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
据文字记载她的男宠先后有薛怀义 沈南蹘 张易之 张昌宗 柳良宾 侯祥 僧惠范等人
最有名就三个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鄂(今陕西省雩县)人,闯荡江湖(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为几分英俊。《旧唐书·薛怀义传》
张易之(?~705)与其弟张昌宗均是唐代武则天的宠臣。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旧唐书·外篇列传》
关于武则天的成语典故:请君入瓮(周兴)
[君:人的尊称;瓮:陶制的大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她自己。
《新唐书.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大瓮且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然汗;叩首服罪。”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首都长安,即今陕西西安。其父武士彠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武则天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有一次,当她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无人能够驯服,便主动对唐太宗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唐太宗乃爱马之人,对她的驯马方法甚不认同,只觉武才人很是霸道。
削发
洛阳历代为中原王室必争之地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废,晋王李治被立。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际,武则天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再入宫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时,由于无子而已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
为后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据说武则天后来在宫中禁止养猫,而且常常夜梦王、萧二人披头散发,在宫中作祟。所以,她在执掌朝政以后,就常住东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派武则天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掌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患上头风之疾,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遂命武则天代理朝政。但武则天生性霸道,故每当决事,高宗每每受制于武则天,高宗非常不满,于是在麟德元年(664年)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未草拟好,武则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来到高宗面前,追问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十二月,上官仪被逮捕入狱,不久,即被满门抄斩。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在帘后操纵,天下大权完全归武后掌握,甚至连生杀大事都由武后决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从命,所以,朝廷内外都称为“二圣”。
废立与称制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国家都要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
垂拱四年(688年)七月,唐太宗之子越王李贞及琅邪王李冲父子相继在博州(治所在今山东聊城东北)和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派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率兵征讨。七天以后,李贞父子兵败被杀。
武后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诸王不自安,欲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冲,八月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应。武后分遣丘神勣、魏崇裕击之。琅邪王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贞兵败自杀。武后想尽尽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之,迫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黄国公撰、东莞郡公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信等均被诛。
称帝
是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指武后是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天下主,武后下令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武后称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和孙万荣率兵叛乱,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武则天派将军曹仁节、张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讨。由于误中吐蕃伏兵,全军覆没。接着,武则天再派武攸宜、王孝杰等率兵讨伐,均大败而归。神功元年(697年)四月,武则天又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讨伐契丹。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余众归降于突厥。
神功元年 (697年)武后使武懿宗审讯刘思礼谋反事,武魏宗说只要刘思礼指出哪些朝士有分谋反,就免其死罪,于是刘思礼诬告宰相李元素、孙元亨等三十六家 “海内名士”,皆遭灭族,亲旧连坐流窜者千余人。时人以为武懿宗之残暴仅次于周兴、来俊臣。
邵王重润 (中宗长子,出生后高宗大悦,为之改元永淳,满月后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中宗第二次为太子时封为邵王)与其妹永泰郡主及郡主婿武延基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任意入宫,易之诉于武后,武后皆逼令自杀。
退位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和张昌宗侍侧。宰相张柬之与大臣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张易之兄弟,武则天被迫传位给太子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恢复唐国号、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705年11月,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意在“功过由后人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秦琼秦叔宝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