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朝历史李广难封侯的原因探究

话历史 2023-07-30 09:16:06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汉朝历史李广难封侯的原因探究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汉朝历史李广难封侯的原因探究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他在平定叛乱的吴楚七国时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刘武让汉景帝感到不快的地方在于他也有皇位的渴望。更为让汉景帝烦恼的是,刘武的母亲窦太后对此非常支持,甚至在汉景帝百年之后继位给刘武。从中可以看出,汉景帝和刘武之间存在矛盾。

在平叛吴楚七国之乱期间,李广擅自听从梁王刘武的调遣,这令汉景帝非常不满。毕竟李广是依靠皇家供粮的人,怎么能听从地方诸侯王的指挥呢?如果梁王刘武命令你率兵来攻打我,难道你也会来吗?因此,汉景帝没有封赏也没有处罚李广,对这次战争的处理非常含糊。正是因为这件事,李广与封赏失之交臂。由此可见,在汉景帝朝廷中,李广已经没有被封赏的机会了。

这一战的处理方式,汉景帝对李广是既没有封赏,也没有处罚。李广就这么完美的与封侯错过了。就是因为李广做错了这件事,也就表明他在汉景帝朝已经没有封侯的机会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汉武帝朝,因为李广这时候已经成了三朝老将,所以,汉武帝对李广也是格外的器重。汉武帝是一心要剿灭匈奴的,老将李广正好有了用武之地。看上去李广封侯的机会似乎又有了。可是,李广在汉武帝朝打匈奴的战绩一点点都不亮眼,和卫青、霍去病比起来,简直是惨不忍睹。

汉武帝一次次派李广出兵打匈奴,李广一次次错过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一时期,李广的运气似乎很差,因为他在大漠中行军,不是迷路,就是找不到匈奴。好不容易找到匈奴,还被打了一个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若是以后不出征打仗了,也就意味着李广此生封不了侯了,打了一辈子的仗,到头来连一个侯都没被封上,这对于李广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还不如来个一死百了痛快。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汉朝历史李广难封侯的原因探究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

李广难封是什么原因?在李广自己还是卫青呢?

由于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对李广事迹的描述,让我们对李广的形象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对李广悲惨的遭遇十分同情。李广为汉室江山征战一生,却临死也没有实现封侯的夙愿,实在让人感到惋惜。后人还为此写过一句诗,那就是“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那么,李广难封的原因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好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李广的生平,去看看他没有封侯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我们知道,汉朝的封侯是有严格的规定的。那就是在建国的时候,刘邦和大臣们约定的,非刘氏不王,无功不得封侯。李广要封侯,就要至少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军功。

李广是秦朝世家军人子弟,当然带兵打仗有他的家传。再加上猿臂善射,在军队中很快脱颖而出。史书上说,汉文帝曾经很欣赏李广的才能,对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就在李广心中播下了依靠军功封侯的种子。

但是,李广并非不是没有遇到时机。虽然在汉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大的战争,可是,汉文帝去世后,连续两代君主,汉景帝和汉武帝都发生过大的战争。李广也参与了这些战争,可是他还是没有能够封侯,那么时机不利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在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七国之乱。在这次战争中,李广大显身手。他在战争中夺取了对方的旗鼓,立下了功劳。按理说,有这样的功劳是够得上封侯了。因为在后来李广的儿子就是因为跟随霍去病出征,在战役中夺取了匈奴的旗鼓被封为关内侯的。

但是,李广却没有被封侯。为什么?这是因为李广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所以没有得到汉景帝的封赏。这个问题就显示出了李广在政治上的问题。梁王是汉景帝的一奶同胞的弟弟,仗着母亲的宠爱,觊觎皇帝的宝座。李广是汉景帝的将军,却去接受梁王的拉拢,接受梁王的将军印,这个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从此,李广被汉景帝打入另册,再也没有封侯的机会了。

李广多次在汉匈战争中失利,为什么还是被后世感慨为“李广难封”?

李广被世人称为飞将军,其英明神武不言而喻,他之所以在汉匈战争中多次失利,落得“难封”的局面,是由很多客观原因造成的。

汉武帝在位时,主要的对外战争就是抗击匈奴,可以派去的将领有卫青、孙敖、公孙贺和李广。公元前129年第一次汉匈战争,汉武帝安排这4个将领带兵从不同的方向去抗击匈奴。公孙贺带领军队走的那条路荒无人烟,只好无功而返。公孙敖则吃了败战,损失7000人马。卫青就很幸运地碰上匈奴的弱兵,所以卫青一路杀敌,砍了700多人。

李广是最倒霉的,他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军,刚出塞外就被匈奴包围,奋力抵抗还是抵挡不了,被匈奴生擒。不过后来他又抢回一匹马带上其他幸存者逃回了长安。回到长安,汉武帝论军功赏赐,卫青获得奖励,败将李广就被贬,失去了官职。

李广被免去官职后,终日浑浑噩噩,经常和朋友一起借酒消愁。有一次出门打猎,喝多了久,夜晚经过灞陵亭,当时的县尉不准李广通过,李广说自己可是飞将军,这县尉还是不给过,俩人因此有了过节。

后来匈奴再次来犯,汉武帝又派了卫青和李广去平定匈奴。因为在第一次汉匈战争时匈奴已经领会了李广的英勇,所以这一次,匈奴们见到李广就绕道走,避免与其正面冲突。李广这次没有机会打仗,也就意味着没有机会计功受爵,他非常懊恼。他只能是上山去打老虎,下了山又把之前有过节的县尉召到军营,然后把他斩了。

因为这几次汉匈战争中失利,后世人们就感慨说“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李广难封的主客观原因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飞将军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而失道,遂引刀自刭。一代名将最终引决自裁的命运足够震撼人心,而“李广难封”也就此成为一个再也无可更改的历史事实。但是,在陷入情感震动的同时,求真的史心也驱使学者们追问李广终未封侯的历史原因。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李广本人。或许是汉代崇信占侯的风气使然,更或许是对自己长久以来陷入难封境遇的不解,迫切想要知道原因所在的李广向一位叫做王朔的望气者寻求答案:“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王朔的回答是:“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按李广曾于任陇西守期间,一日而杀羌人降者八百余人。望气之言固不足信,而杀降虽涉及道德因素,却终究归于命数果报之说,自不被史家所采。
现代学者有论证李广因军功不够而不得封侯者,并对封侯战功的标准进行了推测。其实在上引之文中,李广已言及自己“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然史家真正想追问的并不是死去的史实和一个无可争辩的客观军功标准,而是从根本上导致李广无功以封侯的历史原因。但太史公却在一开始,就赋予这种追问以文学的面貌;而《史记》也以史学巨著的身份,宣告了“李广难封”这一文学命题的诞生。
一、名将遭遇与时代悲剧的文学呈现
李广少年时便以勇猛善射成名中国,匈奴亦称其为“汉之飞将军”,本传有云:“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太史公借公孙昆邪之口道出:“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而文中所记李广以百骑却匈奴数千骑、被匈奴生得却脱还、射箭没人石中等事,更增李广之不同寻常。不仅如此,太史公还插入程不识小传以与李广对比,写李广“行无部伍行陈,……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而程不识则“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两相对比,极力突出李广简易、不循绳墨,并直陈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正是李广的气与勇,赋予他巨大的声名。但汉文帝却对李广下了这样的论断:“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文帝一语成谶,李广终身都被笼罩于不封不遇的命运中而无法逃脱。
虽然李广历文帝、景帝及武帝三朝,但有论者因文帝之言指其不能任贤。《旧唐书·魏元忠传》载魏元忠上封事书,谓文帝“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反叹其生不逢时。”钱锺书先生论《李将军列传》时,亦多举以文帝语“为口实而嗤文帝者”。但姚苎田于此评道:
文帝之言,……意正以广才气跅弛,大有黥、彭、樊、灌之风,当肇造区宇之时,大者王,小者侯,取之如探策矣。今天下已定,虽勒兵陷阵,要必束之于薄书文法之中,鳃鳃纪律,良非广之所堪也。故叹息之。
按《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颜师古注:“趼者,趼落无检局也。弛者,放废不遵礼度也。”@姚氏以李广才气跌宕,不拘文法,非平安将军,固不遇于当世。宋人吕祖谦亦尝言:“世变有文质而人物有华实,汉初人物固非中叶所能用也。李广生非其时,其留落不偶何足怪哉。”吕氏偏重史评,无如姚氏之文评明白,但将太史公的叙述放入武帝时代之大背景下考察,亦可见其用心之深。
文载李广从弟李蔡于景帝时“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但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文中“积功”一语亦见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和《万石张叔列传》,袁盎为丞相申屠嘉谋曰:“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而太史公叙万石君“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积功”与“奇计野战之功”相对,李广不拘文法之才气与万石君“恭谨无比”相对,李广声名天下与李蔡名声逊色相对,然几者俱封而李广不遇。考虑到本传中对万石君之恭谨颇有微词,则太史公赞许李广之才气便不言而喻了。
然而,以李广不拘文法的才气和他人的庸谨对比,并不仅仅是一种笔法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理想性格的选择。武帝时代之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而这与武帝的专制欲望有直接的关系,终武帝一朝,或自杀、或被杀、或族灭的丞相计有窦婴、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氂,而获罪罢相和未及触罪而先死者已属万幸,故一时将臣虑计于避祸,恭谨文法而已。若贵幸如大将军卫青者亦不过“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事实上,汉初的陈平、张良就已经开始以黄老之术避祸远灾,至武帝时“大一统的一人专制”,遂形成了紧锁一代士人眉头的“压力感”。于是先秦战国时代士人意气风发的精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命运的慨叹,如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一直上溯到贾谊《吊屈原赋》、严忌《哀时命》,都充满了“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原《涉江》)的失路之悲。而具有相同性质的东方朔《答客难》则明白的指出战国士人与当下士人命运霄壤的原因:“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可以说,感叹生命的壮气与理想的屈膝成为集中出现于那个时代的文学主题。因此,李广的不拘文法和程不识的谨于文法未必有优劣之分,太史公在这个才气纵横而不循绳墨的传奇将军身上,寄托了远超现实的理想诉求。故而,在李广负气斩杀霸陵尉一事上,《史记》虽未隐而不书,但在文学效果上,更多的则是呈现一个传奇将军的任气性格。直至失道获罪,李广仍气不自休,不堪以六十之躯来复对刀笔之吏,放弃可以赎罪免死的机会而引刀自刭。英雄末路,正是一个时代的慷慨悲歌。
二、马班异同视域中的“李广难封”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五云:“《史记》之于《汉书》,气胜也;《汉书》之于《后汉》,实胜也。”其实《汉书》实胜《后汉》的说法亦可用来评价《史》、《汉》之差异。《史记》长于文而《汉书》重于史,故《史记》气盛而《汉书》实胜。汉书武帝以前纪传,班固基本采用《史记》原文,然其间文字多有增删和修改,史家以此论马班异同者亦大有人在。但史、汉之别,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差异,更是文学上的不同,以及隐藏其中的马班两家迥异的思想路径。

历史话题帖010: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话题帖010: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

飞将军李广,有着传奇的经历,也有辛酸的遭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常常被用来形容时光易逝的感叹,壮志难酬的悲愤。其实,我倒认为李广难封之由,也是因为他老了。这种老不单指肌体年岁,而是精神的早衰。

李广难封的原因!

飞将军李广,纵横沙场与匈奴大小70余战,却未被封侯,最终自刎而死。《滕王阁序》亦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句。笨笨今献拙文一篇,也侃一侃李广之难封。
中华名将之林,如李广之骁勇者屈指可数。司马光笔下的飞将军更是栩栩如生:
汉景帝初年,随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并“取旗”。立下赫赫战功。
匈奴大入上郡之时,中贵人所率之数十骑被匈奴射雕者三人射杀将尽。中贵人走至广处。李广率百骑追击并包围射雕者。并亲自射杀二人,生得一人。欲归时与匈奴数千骑相遇。李广沉着冷静,迷惑敌军,终于化险为夷。
元狩二年,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会合。途中被匈奴四万骑包围。李广先命其子与数十骑直贯胡骑而回。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并命汉军布圆阵外向御敌,从容应战。匈奴攻势如潮,汉军伤亡惨重,且箭矢将尽之际,李广以大黄弓连续射杀数名敌前指挥官,终于瓦解了敌人的进攻并盼到了张骞的军队。
如此骁勇善战,使匈奴闻之色变的飞将军最后不得善终。笨笨和司马迁一样,对其遭遇深表同情。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笨笨先对李广的军事才能做一个比较公允地评价:一方面,李广骁勇异常,再加上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且能与士卒同富贵,共患难,故其率领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另一方面,李广擅长冲锋陷阵,却无力统帅大军。其部常被敌人包围甚至全歼。此其不善用兵所至。
李广之名一定程度上是靠自己的骁勇善战,但更多的是依靠《李将军列传》。作为世界名著的《史记》,最精华之处是其列传部分。而《李将军列传》更是列传中的颠峰之作。此篇传记使一无名之辈(夸张一点的说法)成了家喻户晓的一代名将。
李广任陇西太守之时,羌人发生叛乱,李广诱骗800多人投降后,又杀之。此事颇像白起坑杀40余万赵国降兵。但两者稍有不同。
白起坑杀赵军的确有失道义,但他地顾虑不无道理:赵军是在粮已尽数日,且主将战死的情形下被迫投降的,完全是迫于无奈而无丝毫诚意。40余万降军就像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白起坑杀之是为国家利益计。而羌人则是被李广招降的,肯定是诚心地归顺。虽然只有800人,但比白起的“杀已降”性质更为恶劣。由此事可知李广之本性——无仁义、失诚信、奸诈、卑鄙和阴险。
汉军出雁门击匈奴之战中,李广兵败被俘,后又侥幸逃脱。汉法当斩,赎为庶人。赋闲数岁。一次,李广和随从外出打猎,夜归时路过霸陵亭。霸陵尉酒醉,呵斥李广,不让其通行。李广只好夜宿霸陵亭。李广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后,便请命使霸陵尉一起戍边,霸陵尉至右北平后遭李广杀害。
最初笨笨认为,李广杀霸陵尉之事就好比有只疯狗对其狂叫了几声,而李广在盛怒之下将这疯狗活活咬死。与韩信相比,李广可谓心胸狭窄,气量全无。但后来又得知,汉法禁止提刀夜行。霸陵尉让李广在其管辖地留宿完全是履行公务。霸陵尉虽然醉酒,但依然知道自己的职责并依法办事。而李广却公报私仇,滥用职权,报复并杀害了秉公执法的霸陵尉。
由此事又可知李广心胸狭窄,目无法纪,滥用职权,对秉公执法的国家干部打击报复,草菅人命。
综上所述,李广难封的原因甚多,如封建统治者得残酷无情、李广不善用兵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心胸狭窄、奸诈卑鄙、目无法纪所至。李广若真被封侯,不知会有多少秉公执法的国家干部被他打击报复致死。
吴起杀妻求将,终被乱箭射死。白起杀已降,最后不得善终……如此种种,一言蔽之,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李广之恶比吴起、白起更甚。天理尚存,其必遭天谴,焉得封侯。
附:司马迁虽对李广地遭遇鸣不平,还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称赞他。但对其依然善恶并书。将李广杀已降和杀霸陵尉之事真实地记录于史书之中。司马迁不以个人情感篡改历史,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进一步证明了《史记》是可信度最高的史书,无愧于“实录”、“良史”之名。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冯唐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汉文帝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时,略有升迁,但不久被免官闲居,后来汉武帝寻求贤才,听到人们盛赞冯唐,就召见了他,但这时冯唐已九十余,不能复为官,这就是“冯唐易老”的故事。
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大小七十余仗,他都参加了,而且英勇善战,匈奴闻风丧胆,称他为“飞将军”。唐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千古绝唱,可谓妇孺皆知。但就是这么一位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名将,最终也不得封侯之赏,而和他同时参加对匈奴作战的将领中,才能和声望远远比不上他却被封侯的达数十人。“飞将军”李广最后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迷失道路,引咎自杀。全军将士痛哭失声,“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这就是“李广难封”的悲剧。
“冯唐易老”和“李广难封”这两件史实,都发生在汉朝,都和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关。前者是他想用冯唐而为时巳晚,后者的赏罚不明他是难辞其咎的。这两件令人叹惋的故事,反映了“家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浪费人才和用人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求贤”“访贤”是出于“权欲”的需要,他们的“论功行赏”只不过是施展“权术”的一个虚伪口号,而“圣心好恶”才是对臣下行赏贬谪的标准。这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痼疾,也是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李广难封的原因作文300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这里的飞将指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飞将军李广,这里勾勒了李广的英雄形象,然而王勃又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国论文网 :xzbu./1/view-6430035.htm
李广生于陇西成纪,自幼苦练射箭,打仗英勇无比,从不畏惧。汉文帝十四年参军,在文景时期,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多次与匈奴交战,汉武帝时期又多次带兵出击匈奴,在匈奴军中赢得了“飞将军”的称号,然无有大功,在最后一次漠北大战中因为迷路而错失战机,最终拔刀自刎,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那么李广有什么优点而被称为“飞将军”呢?
一、善射力强,有勇有谋:李广之善射实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史载有李广射石的故事,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接着重新再射,始终不能再射进石头了。李广做上郡太守时,一次出城追击三个匈奴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这时突然出现了几千名匈奴骑兵。李广的百名骑兵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始终不敢来攻击。
二、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史载李广与士兵同甘共苦、同进同退,每战必身先士卒,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因此,士兵们都愿意追随他,百姓也很拥戴他。
那么李广如此优秀为什么不能封侯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白马之盟:汉高祖刘邦曾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这对整个汉朝历史的约束是极大的,司马迁与李广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李广极为同情,为他单独列传,突出了李广的英勇善战,才华横溢,然而对战功却大多用“杀首虏多”等模糊语言表述,而李广无有大功,是终其一生不得封侯的重要原因。
二、政治糊涂: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当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这本是李广封侯的最佳机会,可是李广却私自接受梁孝王的将军印信,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梁孝王是汉景帝的政治竞争对手,此举不过是希望李广能支持他争夺帝位,李广竟糊涂到接受他的将军印信,汉景帝不处罚他实已十分仁慈了。
三、皇帝喜好:汉武帝希望开疆拓土,本身更喜爱青年将领担当大任。汉武帝前中期很喜欢卫青,封他做大将军,为军政最高统帅,而当霍去病涌现出来后,卫青就被汉武帝冷落了。而李广多次出战匈奴无有胜绩,还有全军覆没被生擒的历史,以至于最后每次有人向汉武帝举荐李广,汉武帝都不确信李广的能力。
四、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从汉文帝十四年至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历经三朝,从军四十七年,大小七十余战。文帝曾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景帝朝因私受梁孝王的将军印信而受到景帝怀疑、打压,武帝时多次出击匈奴而无功有过,不得封侯。
五、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李广在家闲居时,曾有一天外出打猎,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我们与汉初名将韩信对比一下,韩信落魄时,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后来韩信召见曾经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比较之下可见李广心胸狭窄。
六、不善用兵,容易冲动:李广武艺超群,英勇过人,却爱逞匹夫之勇,做为将军,经常一个人冲上去与敌人拼杀,置大军于不顾,经常与部下失去联络,另外,李广带兵习惯率性而为,军纪不严,对作战没有策略和部署,只是一味冲杀,所以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多次看到李广在战役中凭借自身的好武艺和好箭法击退敌人,却看不到他统领军队集体作战的描述。
七、无法适应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转变:文景时期,李广正值能征惯战的年岁,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但当时西汉的国力尚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对匈奴作战,所以李广的用兵主要是以防守为主,难以建功。而到了武帝时期,西汉历兵秣马主动进攻匈奴时,李广难以适应大规模骑兵作战,习惯了阵地战的李广也难以适应长途奔袭,伺机杀敌的新型战法,所以败多胜少。在最后一次漠北大战中竟然迷路,说明李广不适合草原作战,而同期的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从无迷路,而且每次都有战功,差别显而易见。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xzbu./1/view-6430035.htm

李广难封,李广难封,李广难封打一生肖的意思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你还在忧郁━━━只会失去更多
083期 会 ㊣员 必 出⒊肖⒊码 来 电: 158-59273-078 杨姐 做不到者请勿来-电
━━━━━━━━━━━━━━━━━━━━━━━━━━━━
070 期 ミ 蛇 24 .. 羊 34 ミ ミ 马 23 t:蛇ミ....24 准
071 期 ミ 牛 28 .. 兔 38 ミ ミ 狗 43 t:牛ミ....28 准
072 期 ミ 鼠 17 .. 龙 37 ミ ミ 虎 39 t:虎ミ....39 准
073 期 ミ 马 47 .. 龙 37 ミ ミ 兔 26 t:马ミ....47 准
074 期 ミ 狗 19 .. 龙 24 ミ ミ 羊 46 t:蛇ミ....24 准
075 期 ミ 马 35 .. 龙 01 ミ ミ 蛇 24 t:龙ミ....01 准
076 期 ミ 牛 04 .. 蛇 24 ミ ミ 鸡 20 t:鸡ミ....20 准
077 期 ミ 蛇 36 .. 鸡 44 ミ ミ 猴 45 t:鸡ミ....44 准
078 期 ミ 虎 15 .. 龙 37 ミ ミ 马 47 t:龙ミ....37 准
079 期 ミ 虎 03 .. 狗 31 ミ ミ 猴 21 t:虎ミ....03 准
080 期 ミ 鼠 17 .. 猪 06 ミ ミ 狗 43 t:狗ミ....43 准
081 期 ミ 鼠 17 .. 羊 34 ミ ミ 虎 27 t:虎ミ....27 准
082 期 ミ 虎 03 .. 蛇 36 ミ ミ 猪 30 t:虎ミ....03 准
━━━━━━━━━━━━━━━━━━━━━━━━━━━━
083期 会 员 必 出⒊肖⒊码 来 电 : 158-59273-078 杨姐 做不到者请勿来-电
合作必须做到:讲信用-讲良心-讲义气;中后需交600元
双.方.合.作..谁不讲信用谁就.全.家.死.光.光!
东方

李广难封李广难封李广难封打一生肖

LZ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原因?

冯唐我不清楚,李广难封倒是知道一点。李广本身有性格上的缺陷,私德有亏,再加上运气不好,就没成。
记得采纳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