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从卖草鞋到建立蜀汉 刘备是如何做到的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其次是人和这对刘备来说也非常重要。刘备没有曹操和孙权那种皇室的背景,只能靠真诚来赢得人心。加上刘备以仁义而著称,大家也都愿意为他效劳。这是刘备无法伪装的,要装一辈子也太难了。此外,刘备非常擅长辨识人才和善于用人,基本上能将每个人安排到最适合的位置,发挥出100%的能力。所以很少有人叛逃蜀国,尽管大家也知道蜀国实力不是最强的,但愿意为刘备卖命。
第三是刘备具备自知之明,早期他并不强大,懂得避开对手的锋芒,只在必要的时候展示自己的实力。尽管早期刘备经常被曹操追杀,但最终还是活了下来。刘备在创业初期经历了无数的困苦,这磨练出了他坚韧、不放弃的精神,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骄傲。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刘备的帝王气质。
可以说刘备的成功来自于地利、人和、自知之明等多方面的因素。他懂得抓住机遇,善于利用资源,与人和睦相处,并且有着谦逊与坚韧的品质。正是这些特质和策略使得刘备能够创立蜀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君主。
四是刘备有自知之明,早期自己还不厉害的时候懂得避其锋芒,该出手的时候才会显露刀锋。虽然早期刘备经常被曹操到处追杀,好歹最后还活了下来。刘备创业前期吃了无数苦头,这也锻炼出了他坚韧、不放弃的精神,而且时刻提醒自己不骄傲,是这些经历造就了刘备的帝王性格。
以上是本文关于从卖草鞋到建立蜀汉 刘备是如何做到的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
昭烈帝刘备
(公元160~公元223年)
在位时间:公元221~公元223年
曾用年号:章武
谥号:昭烈帝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公元160年,刘备出生。
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
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合作,在赤壁大败南征的曹操,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步形成。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是为昭烈帝。
公元222年,刘备亲率大军征讨东吴,结果被打败。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
刘备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汉王朝皇室远亲,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最后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是与他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在中国历史上,时期出现的人才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刘备既无曹操一代枭雄的政治家谋略,也无孙权割据江东的根据地,但却能以一介布衣而三分天下,所依靠的,仅仅是一哭二赖三义气。
他的一哭,乃是世间一绝,他先哭得谋臣诸葛亮,再哭得荆、益之地,三哭逼得诸葛亮不敢有废刘禅而代之的非分之想,以哭取天下,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他的赖,也是非常有名的,他先是赖陶谦,得到下邳以栖身,后来又赖鲁肃,逼得东吴无法讨回荆州。唯一失败的,也许就是他的意气用事了,他虽以义字得到关羽、张飞两员猛将,但也为这两员猛将的死而放弃了“联吴抗曹”的立国方针,尽出全国之兵伐吴,结果被陆逊烧个一干二净,使得刘备自己忧郁而死,也使得蜀汉从此衰落,无力再取中原,最后率先被灭。刘备用人之术,可谓是人中之精,但就因为自己讲义气,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蜀汉,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惜之,哀之!
在汉朝末期,像刘备一样有背景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只有刘备一人成功了。这说明背景虽然对他的成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说他的宽厚是他最大的特点的话,那么他礼贤下士则是他成功路上的基石,要不是有着张飞关羽还有诸葛亮的帮忙,刘备很可能是个一事无成的底层人物。
可能大家理解不了古代贵族的那种优越感,一般皇亲贵胄根本不会在意底层人们的感受。别说那些没有名气的人了,就算是卧龙雏凤,他们也不会和颜悦色,他们会认为你来帮助贵族是你的荣幸,或许根本不会想诸葛亮还会拒绝他。而刘备这种地位的贵族(虽然不知道刘备刘皇叔的身份是不是真的),根本不会正眼瞧那种“深山隐士”。
而刘备的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没有把自己的身份摆得很高,没有利用自己身份的优势去强迫诸葛亮。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诸葛亮的“调皮”,所以诸葛亮才会这么感动。而刘关张的桃园结义更是人家低调的结果,关羽不用说,农民出身在家乡杀了人才出来逃荒,而张飞还好点,算是个地主吧。
而那个时候,贵族和农民结拜,就算是落魄的贵族也是很难想象的。而刘备做到了,这才是刘备真正的能力,正是因为没有能力,将会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捧得很高,让别人觉得你很礼贤下士,所以刘备手下才会有那么多能人。而刘备不仅会拉拢人,能人善用也是刘备的“特点”之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因其刺杀董卓成名,随后成立义军讨伐董卓,后来与袁绍决战,逐渐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当时世上最大的诸侯。而东吴,在孙坚死后传给了孙策,孙策也没活几年就被刺客刺杀,随后孙权统领了江东,依靠着哥哥父亲建立下来的基业,也成为了一方的霸主。众所周知,蜀汉的刘备,早年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小贩,却最后夺取了西川,建立了蜀汉王朝,那么刘备究竟是依靠着什么建立的蜀汉王朝呢?小编分析出以下几点。
其一,汉室后裔的身份。在三国时期,不论什么都讲究名正言顺,造反也得有个正义的名号。刘备的身份大家都熟知,是中山靖王之后,说白了就是皇亲国戚,但是家道中落,自己就混成了一个卖草鞋的,所以,刘备有着这一身份,自然追随于刘备的人就会多。
其二,高举复兴汉室的义旗。都知道刘备是仁义之君,在起义之初,就是举着复兴汉室的义旗,全天下都知道有个刘皇叔想救皇帝于水火之中,也都知道刘备的名义是匡扶汉室,所以天下之人也觉得刘备此人忠肝义胆,在大汉王朝这样的情况下,还忠于汉室江山。
其三,刘备的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说起刘备的嘴,那真是厉害,也可以说刘家的嘴都厉害。就连开国皇帝刘邦也是如此,刘邦依靠着这张嘴,让韩信为其打天下,最后还把韩信置于死地。不得不说,刘备的嘴巴同样厉害,能说会到,善于笼络人心,这一点,从张飞丢徐州,要自杀,刘备就在旁边说,要死一起死,忘记咱们的誓言了吗?还有赵云救阿斗回来,刘备这么一摔,反而去心疼赵云,说了一些肉麻的话,感动的赵云稀里哗啦的。
综合上述来说,一个卖草鞋的刘备能成功,绝非偶然,在青年之时的刘备,各路英雄豪杰都愿意与其交朋友,都觉得刘备是胸怀大志能成大事之人,所以说,王者绝非偶然。
主要是四点:
1、充分利用其皇族后裔身份
刘备虽然穷困潦倒,靠编草鞋为生。但是,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且是当今皇帝的皇叔。他在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身份高调标榜。这样高调标榜的好处:
(1)让人觉得他是真命天子。古代诸侯起事或者农民起义,都会去寻找皇族的后代来当头领,就像陈胜吴广找扶苏、项燕当头领,吴三桂找朱三太子当头领一样。只有这样的人,大家才会跟随他。
(2)让他的行为充满正义性。三国时期,其行为有正义性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刘备。曹操是帮皇帝平定天下,刘备则是帮他皇家扫清六合。不过曹操却有很多人骂他是“曹贼”,说他压迫皇帝。刘备则很少有人说他做得不对。
2、刘备以“仁爱”为旗帜
照理说,乱世需用重典。只有强力攻击,才能够做大做强。比如项羽,比如三国时期的孙策。但是刘备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讲仁义,他要保护老百姓。曹操追击他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主动跟随他,他明知道这样走不快,也不愿意把老百姓丢弃。
刘备以“仁义”为旗帜的做法,让他更具有真命天子之相,让他获得士人及百姓的一致认可,聚拢了不少人才。
3、刘备很重视人才
刘备和曹操一样,都非常重视人才。
关羽和张飞,在当世号称万人敌,但是在刘备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对刘备誓死相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传为千古佳话。
刘巴最初瞧不上刘备,追随曹操而去。后来刘备获得荆南三郡的时候,他又去投奔益州的刘璋。后来刘备又获得益州,同时俘获了他。刘备依然不计前嫌,让他制定《蜀科》这样的法律条文。后来还让他担任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刘备不但重视人才,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做到人尽其才。这一点,他就远远超过袁绍。
袁绍也是很重视人才的,四处求才。但是他搜罗来后,却不能用。刘备却做得非常好。比如魏延,当初大家都觉得该用张飞镇守汉中,刘备却给了魏延,而且魏延干得很好。
4、刘备能充分利用各种关系
最初刘备在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那里四处漂泊,大家都晓得他不是凡人,都想把他搞掉。但是最后他滑了过来。这就是他能充分利用各种关系的表现。
他夺得益州后,益州的豪强其实对他是很不满的,觉得他是外来户。但是刘备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关系,把益州搞得服服帖帖。他在世的时候,益州基本上没出过什么事。
扩展资料:
刘备不像曹操、司马懿,官二代出生,天然拥有一些政治资本。刘备不过是个穷卖草鞋的,对外宣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实际上是不是也很难说。大概实在找不到往脸上贴金的办法了,只有这个法子最能蒙混过关,让人无法考证。
董卓祸乱朝纲,群雄并起组建讨董联盟。刘备没有一兵一卒,就带着俩兄弟老关和老张,也要去参加讨董联盟。结果吃了闭门羹,惹来一通的讥讽。要不是曹操帮忙说两句话,恐怕连讨董联盟的末席也坐不上。
按常理来说,刘备好歹也算是功臣,那这以后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不然!刘备注定是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的,先后投靠过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寄人篱下,手无寸土,流离四方……
刘备匡扶汉室恢复大汉荣光的理想,一次次被现实的冷水所浇灭,刘备却又总是如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起来。虽然颠沛流离,虽然手无寸土,虽然屡被泼冷水,但就是不肯认输,只要没死,就要干到底!
刘备的一生注定是悲情的,历史上真正的英雄往往都是悲情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刘备就像切·格瓦拉一样,有着是坚定的信念,有着远大的理想,一旦坚定就会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直至死亡。
参考资料:-刘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61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醉打金枝典故出自哪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