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是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贪官,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珅了。根据清代笔记汇编《清稗类钞》称,和珅被嘉庆处死后,抄家所得多达八亿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乾隆时代的中国康乾盛世,清政府每年财政岁收约为7000万两白银,和珅一人之财力相当于大清国盛世的十几年财政收入,就连八国联军侵华才让赔款4亿两,和大人一家就够赔他们两个了。
和珅的家产有难以计价的珠宝、书画、房屋、土地、当铺、车辆等,光是盘点这些财产就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而这笔钱全被嘉庆收入腰包,以致民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流行,和珅就成了乾隆留给嘉庆的最大一笔遗产。
和珅能贪污这么多钱就说明他这个是有能力和才干的,不然他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资源可贪。他在乾隆手下从一个侍卫用了31年的时间干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几十个官职背在身上,文武双全还长相清秀。据《和珅列传》载,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英文也能对答如流。
乾隆对外交流大多也安排他做翻译,总理清政府与缅甸,琉球,安南等国的外交事务,尤其是出色的处理同英国的交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其回忆录中数次称赞和珅,并称和珅为“中国首相”,称赞其是“成熟的政治家”。
而和珅最最擅长的还是敛财,他可以帮花销巨大的乾隆皇帝明目张胆的非法敛财,皇帝重用提拔他,并且信任他,因为他是自己人!自己人要重用,贪污的自己人尤其要重用,为什么?因为他在贪污之后会更忠心,皇帝最看重的是皇权,就算牺牲一些臣子,出卖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和珅能一直伴随着乾隆到死,还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虽然有权但是没有兵权,只能帮助皇帝集权却威胁不到乾隆的皇权。但是对于嘉庆完全不同了,太上皇还活着有权力,和珅凌驾于自己之上,严重威胁到了嘉庆的皇权,甚至见到嘉庆不用行三跪九叩之礼,作为军机处领班的和珅,建立了自己的影子军机处,配合太上皇完全架空了嘉庆皇帝,让天下百姓只知道有和珅而不知道有皇帝,这样的和珅怎能不死。
其实和珅31年的任期内也被弹劾处理了几次,但最后都因为没人能接替他的位置,不得不降级留任原职。最后一次被处理嘉庆列举了20大罪状,可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本来和珅位高权重,牵扯案情都极为复杂,但从被捕到结案总共才7天,再到处死就10天。大权在握的嘉庆看到了清朝入关以来100多年的顽疾,下定决心要反腐。
但就算杀几十个和珅也都无济于事,所查案件都是“办一案,牵一串;查一个,带一窝”。一人败露,关系网上的几十名官员就全部被揭露出来。常常是一人犯案,一省官僚体系随之瘫痪。直隶省布政使一个普通股级办事员,数年竟贪污31万两白银。朝廷为了治理黄河决口,每年下拨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治理,这无疑成了地方官员最大的一块肥肉,结果工程到处偷工减料,洪水一来,处处决口。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就像明末的时候魏忠贤,他对于崇祯皇帝是可以信赖的,他再如何威胁不到帝国根基,还能帮着从江南富庶收税捞钱出军费帮助大明朝,两害相权取其轻。但是东林党就不一样了,看上去清廉,却出身江南士大夫,保护江南富庶利益免税免征,实际上误国误民,最终灭亡了明朝。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一死,嘉庆皇帝便开始着手计划对和珅下手,仅仅过了半个月,嘉庆便迫不及待地赐死了和珅
可见,对于铲除和珅这个毒瘤,嘉庆皇帝确实很急。
可是,嘉庆真的会在15年之后,对处死和珅、抄了和珅的家这件事追悔莫及?显然不会,他只是用了很长一段的时间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嘉庆皇帝为什么会这么急迫地对和珅下手,不仅处死了和珅,还抄了和珅的家呢?
这事说起来还得怪乾隆皇帝,乾隆六十年,他突然宣布立时为嘉亲王的嘉庆为皇太子,随后又迅速禅位给嘉庆。
不过,乾隆是让位不让权,也就是说,皇帝这个位置可以提前让给嘉庆来坐,但是皇权却不能提前交给嘉庆,还得继续掌握在乾隆自己的手里,为此他还专门在乾隆十六年十二月发布了一条命令:?朕在明年虽然会归政于永琰,可是,今后所有的军国政事,你们仍然上奏于朕,你们在奏疏中称朕为太上皇即可!?
这也就造成了嘉庆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却没有皇权,仍得事事听从乾隆这个太上皇,这和?傀儡?何异?
更重要的是,乾隆这个太上皇一当就是三年,嘉庆这个?傀儡皇帝?也是一当就是三年,这三年时间里,他还不如一个和珅威风呢!
所以,乾隆一死,嘉庆想要顺利地接手皇权,想要坐稳皇位,他就必须得要立威,告诉所有人,乾隆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我嘉庆掌权的时代了,从今以后,你们都得乖乖地听我的话。
嘉庆选择谁来作为自己的立威对象呢?毋庸置疑是和珅。
和珅在乾隆时代不仅扮演着一个宠臣的形象,更扮演着一个贪官、佞臣的形象,拿他来立威显然最合适不过。
和珅一死,还有谁敢跳出来找嘉庆的难堪?这让嘉庆一举巩固了皇权。
除了立威之外,嘉庆处死和珅,抄了和珅的家,当然还是因为和珅太有钱了,嘉庆想着抄了和珅的家产,发一笔横财,虽然人们总说?和珅倒,嘉庆饱?,可实际上这笔横财并没有支撑多久,很快就花完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康熙、雍正两代人的积累,几乎已经被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给挥霍一空了,嘉庆接手清朝的时候,经济已经下滑,又战乱不断,他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只能抄了和珅的家应应急了。
据说和珅的家产能抵得上当时清朝的十年财政收入,这个数据不得不说很吓人,这恐怕也是嘉庆惦记和珅家产的原因。
当然,嘉庆的吃相还不算难看,处死了和珅,又抄了和珅的家之后,还有人建议他连和珅隐匿不报的家产给一块抄了,但他念及和珅毕竟侍奉了乾隆几十年,所以没有做得太绝。
那么,嘉庆皇帝后来究竟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说实话,嘉庆不可能会后悔处死和珅,对于嘉庆而言,和珅也绝对是一个不得不杀的人,当时直隶布政使熊光对嘉庆说了一句话:?不速治其罪,无识之徒观望夤缘,别滋事端。发之速,是义之尽;收之速,是仁之至。?
熊光的意思就是告诉嘉庆,赶紧对和珅下手,并且越快越好,这样不仅能让和珅来不及反应,也能让观望局势的墙头草看清时势,让他们不敢生事。
和珅既是户部尚书,又是吏部尚书,左手掌控清朝的财权,右手掌控清朝官员的任免权,这样的人如果让他拉拢了几个军中实权将领的话那还了得?
所以,和珅必须得死。
所以,嘉庆是不可能会后悔处死和珅的,那么他所想明白的道理又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四个字御下之道!
和珅在乾隆时代能得宠几十年而不衰,凭借的可不是一个?贪?,而是他能办事,会办事,干拌是,能为乾隆皇帝排忧解难。
嘉庆在处死和珅后,抄没了和珅的巨额家产,之所以15年后追悔莫及是因为嘉庆皇帝这才发现和珅除了贪污之外,能吏的一面,他缺少这样的能吏,为他办事。
民间一直都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俗语,按理说嘉庆皇帝处死了和珅,抄没了和珅的巨额家产,应该高兴才对。那么,为什么嘉庆皇帝15年后会追悔莫及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探究其中的历史真相。
和珅作为乾隆皇帝的狗腿子,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千叮万嘱嘉庆皇帝不仅不要处罚和珅,还要重用和珅。然而,嘉庆皇帝将乾隆的话当成了耳旁风,在乾隆皇帝刚一驾崩,他就雷厉风行地将和珅给收拾了,抄家下狱一套招呼。
嘉庆十九年(1814年),在和珅被杀15年之后,清国史馆将编修的《和珅列传》(稿本)送呈嘉庆审阅。嘉庆见记载简略,只记录了和珅的一堆官阶履历,很不满意。他朱批道:?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精明敏捷?,任职30年,还是做了很多的事。只是和珅贪鄙成性、怙势营私、狂妄专擅、贪婪专权,才不得不加以重罚。
由此,可见嘉庆皇帝对处置和珅有点后悔的意味。他之所以后悔,是因为他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才慢慢地发现和珅是一个能吏,并非只是一个贪官。再一想自己当皇帝这十几年,真是太惨了。在嘉庆八年,他从圆明园回宫时在神武门遇刺。当时,随从的侍卫都吓得呆站在原地,只有贝勒丹巴多尔济以身卫之。侍卫这才反应过来,擒获了刺客,搞得差一点自己就玩完了。
除此之外,还有自己手下的一群人不仅无能,玩忽职守,而且还跟和珅一样贪婪,搞得自己焦头烂额。这时候,嘉庆皇帝发现自己手底下这帮官员太难管了,自己缺少一个像和珅这样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臣。于是,他才有了悔意,有个能吏,帮自己收拾大清朝这个烂摊子,总比要一群庸才强。
事已至此,为时已晚!嘉庆皇帝不像他老爸乾隆皇帝贪图享乐,在嘉庆皇帝的20多年统治,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总之,嘉庆也就是一个庸才,又没有得力的助手,只能任由大清走向衰弱,无力回天。
和珅没有满门抄斩,首先要明白和珅是什么样的人。
他是贪官,同时也是能臣。他是乾隆一手提拔出来的,对于乾隆的忠心是没话说的。帝王用人主要是用其忠,其次用起才,最后用其德。这个人能用又好用干嘛不用?然后和珅贪,讲难听话乾隆不放纵他有这胆子?两个人联手从国库弄钱。和珅拿部分,乾隆拿部分。然后和珅从自己拿的那里去帮乾隆消费。两个基本算是盟友关系。
至于死后儿子杀和珅。一来他自己享乐了那么久确实把国库也弄空了。不为子孙考虑考虑是不行的。和珅一死,这么多年积累的财富就到儿子手里了。算是存在和珅手里收利息的。另一方面就是楼上说的,立威,杀了和珅。那些被和珅迫害过的官员会感激嘉庆。而接着处理和珅,嘉庆手下的班底可以占住那些重要的位置。这样嘉庆有钱,有人,有威望那么就没人能动他的权了,江山也就稳了,但是满门抄斩的话,以后这种脏活累活还有谁干,而且事实清楚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出现和珅 这样的能臣。就像汉朝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都是独一无二的能臣。
乾隆去世不到十五天,嘉庆不顾国丧期间不处理政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旨赐死了和珅,动作之迅速,可以看出,嘉庆内心是多么的迫切。这样果断强硬,又是什么原因让嘉庆感到后悔呢?
和珅非杀不可
嘉庆杀和珅一部分原因是不满和珅贪腐严重,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贪官去除,和珅贪污的钱相当于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嘉庆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和珅权势太大,严重威胁了自己的地位,嘉庆在后来的奏折当中,提到"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嘉庆杀和珅立威,给自己博得了好声誉。
杀得太急了?
要说后悔,也是在赐死和珅不久,因为大臣说和珅准备谋反,将和珅比作王莽、曹操。在清朝公布的和珅二十条罪状中,只有六条是贪污,其他罪状都指向了和珅谋反。后来嘉庆为此问询大臣吴熊光:"人言和珅有异志,有诸?"吴熊光认为和珅如果想要谋反,应该积极收买人心,可是实际上和珅的人缘非常差,大臣并没有依附他。嘉庆恍然大悟,"然则治之得无太急?" 如此嘉庆也只是后悔处理得太急了,有损他英明的形象,但并不妨碍他要处死和珅的决心。
和珅并非一无是处
十五年之后,史官将一份记录和珅各种劣迹的生平呈给嘉庆,嘉庆看后面露不悦,留下一句批语:和珅并非一无是处。算是嘉庆对和珅比较中肯的评价,和珅虽然贪,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忠心为乾隆皇帝办事,制衡朝中各种势力,要不然乾隆也不会如此喜欢偏袒和珅。对比之下,似乎自己并没有老爹这样的好运,有这样忠心有能力的臣子,可见他内心的复杂,既感慨,又惋惜。
纵观嘉庆在位时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各种内地农民起义、天理起义、南海蔡牵起义还得禁止鸦片传播。
嘉庆忙来忙去终于也明白了当时和珅的工作压力有多大,同时也明白了和珅根本没有结党营私,发展自己的势力,更不会对他、对清政府统治造成威胁!
也终于明白了老爹临死时话的意思,留着和珅,自己得省多少事啊,少掉多少头发啊,多生多少孩子啊。但为时已晚,只剩下内心的悔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5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揭秘,钟会对待邓艾和姜维为何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