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国王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国大将王翦之所以能够善终,靠得就是看上去的贪得无厌,古代大将出征,最担心的就是皇帝或者国王,因为这些手握重兵的人可以出去打击别的国家,也可以回来灭掉自己。
所以为了防止这些大将反叛,都要将大将的家属当作人质,暗中监视起来,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立即抓捕,以此来要挟统兵大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天下诸侯争霸,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诸侯国的大将或者权臣依靠自己掌握的权力,弑君篡位的例子很多,甚至达到了“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的地步。对这些历史上的惨痛教训,秦始皇不可能不知道,正因为知道这些教训,秦始皇才会对手下大将格外地加以防范。
那些统兵大将也是熟读兵书战册的人,他们对历史上那些统兵大将,因为受到君王的猜忌,而被杀的历史教训,也是记忆犹新。所以双方对此都心照不宣,但是双方都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秦始皇的措施就是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宫廷禁卫,一方面加强对统兵大将的控制。荆轲刺秦王以后,秦始皇对自己的处境更加担忧,对宫廷禁卫的要求更高,这不仅是防刺客也是为了防范内乱。
王翦统领大军扫灭三晋,秦始皇十八年,王翦统兵出上郡,下井陉,遭遇了赵国名将李牧,后来王翦使用反间计除掉了李牧,攻破了赵国,俘虏了赵王,赵国灭亡。
荆轲刺秦王后,秦始皇发兵攻打燕国,王翦再披征袍,在燕太子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打败燕太子统帅的燕代联军。秦始皇二十二年王翦的儿子王贲受命进攻楚国,大败楚军,随后迅速北上消灭魏国。
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议消灭楚国的计划,王翦说,消灭楚国非要有六十万军队不可,但是李信认为二十万军队就够了,秦始皇大喜,立即派李信和蒙恬统兵二十万出征楚国,结果惨败。
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少有的惨败,闻讯后,秦始皇乘车前往王翦的老家向称病的王翦致歉,并答应他的要求,给他六十万军队。
王翦很清楚当时的形势,消灭楚国以后,秦国就没有劲敌了,按照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的惯例,自己的日子会很难过的。
为了自保,王翦以一副贪得无厌的嘴脸,向秦始皇要求大量的田产、豪华的住宅,这还不算还为子孙后代都要了良田美宅,这给人的印象很不好,但是这样让秦始皇放心了,认为王翦是个没有大志的人,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而且他对家里人很好,所以他不会反叛,不会拿家里人的命作赌注,为了得到这些良田美宅,王翦甚至在进军途中专门停下来,派人去向秦王了解自己要求的良田美宅落实到位了没有,这样一来秦始皇更加信任王翦了。所以王翦在攻灭楚国之后,继续攻打南越,获胜,因为战功卓著王翦被封为武成侯,得以善终。
王翦和他的儿子都是能征惯战的大将,除了韩国其他的五个国家都是王翦父子消灭的,这样的作战指挥能力令敌人闻风丧胆,也令秦始皇寝食不安,所以秦始皇肯定会对王翦父子有所猜忌。
为了打消秦始皇的疑虑,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很多良田美宅的要求,目的是让秦始皇看到自己是个贪图享乐的人,没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更没有拥兵自重的野心,这样就可以促使秦始皇对他解除戒心,他才能善终。
主要因为王翦作战跟别人不同,他有一个“臭毛病”,这个“毛病”甚至让秦始皇不满,但却不得不迁就他。一开始秦始皇并不重视王翦,因为秦国的强大,主要是依法治国,来源于变法的成效,秦始皇甚至认为灭掉六国是小菜一碟。
公元前226年,秦国攻打楚国,一开始秦始皇让王翦带兵,当时楚国已经江河日下,只有20万兵力,秦始皇给王翦30万兵力,让他出征,但王翦拒绝了。王翦表示说,要让自己出征,兵力必须给足,要60万兵力他才肯出征,秦始皇听后很生气,楚国如今就差最后一击,随随便便都能搞定,哪里要60万大军?
为了节省成本,秦始皇于是没用王翦,派了李信出兵攻打楚国,尽管李信用兵也很稳,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开始时一路凯歌,可最终却败给了楚将项燕。兵败之后的秦始皇非常憋屈,于是他不得不重新启用王翦,王翦还是那句话,要出兵就得给60万兵力,秦始皇无奈之下,只好给了他60万兵力。
王翦率军出征,一开始猛攻一阵,项燕倍感压力大增,许多士兵战死,后来连女人孩子都快要用上了,正当项燕想办法扩军时,王翦突然停止攻击了。王翦就这样跟楚军对峙,连续几个月不动,结果楚军耗不起,项燕只好主动出击,最终中了王翦的计策,发出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便战死了,楚军惨败,跟着楚国被灭。
从这场战场可以看出,王翦的军事思想很独特,在占领绝对优势时,王翦也不主动出兵,反而等待对方出击,当年他攻打赵国时,同样占据优势,但却采用离间计。从王翦的用兵方式,可见在他的军事思想中,王翦是以己方的财力物力,换取地方的人员伤亡,尽管己方消耗了粮草,但终能击败地方,并且保证自身的有生力量。
王翦征战一生,他领军时自己的后勤从未出过问题,可见他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正因如此,后来王翦急流勇退,终于得了个善终。
个人认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神王翦,要钱要地要房子比谁都贪,却能善终的原因是,他用这种方式向秦始皇表明自己没有政治上的野心,只是贪图钱财而已,不会争权。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秦朝统一六国战争中贡献最大。他和他的儿子王本攻击并摧毁了六个国家的大部分!他也是四大名将中唯一在国家一级取得巨大成就的将领。王健最喜欢的是,他率领60万人马,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刚刚打败了李昕领导的精锐秦军楚国。这对当时的秦国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说秦王把秦王的一切力量都交到了他的手中,可以说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秦王对他的信任是前所未有的。但就像所有的远距离关系一样,距离不仅产生美,而且会带来怀疑。
随着王翦越走越远,疑点越来越严重。如果王健父子在出兵的过程中稍有动静,反攻敌人,谋反,在没有军队的情况下,秦王还能怎么办?只能冷混,一首清凉的歌献给国王本人。我想这种恐惧,无论谁坐在秦王嬴政的位置上,都会有它!而对于军长王健来说,心中也有隐忧。一旦楚国打败了他,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知道,在中国古代,鸟被藏得很好,狡猾的兔子死了,跑狗做饭也不少见。有许多君主可以同甘共苦,却不能分享财富。
当然,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后人可以知道秦始皇是一个自信的皇帝,不杀功臣。但王健并不知道。更何况秦国的老嬴家的记录也不是很好。王健的信用怎么能比得上武安军白?正是他的多次远征为秦统一世界奠定了基础。但白大将的结局如何呢?秦始皇的爷爷不是被逼死的吗?
一旦他消灭了楚国,他也会陷入功勋显赫的境地。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他只能等待死亡。等待死亡不是王健的风格。他得给自己和家人留条路!于是王翦采取了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一路行军,向秦始皇要钱。这种过分贪婪的行为引起了周围人的批评。
王翦是个猜谜高手。王健指挥全国一定很不安。如果王翦不为后人要求更多的封地,以示他没有别的打算,只会让秦王更加怀疑王健。对于拥有重兵的王健来说,这是必死之路。
王翦的情商很高,对人性的洞察是准确的。就这样,他向秦始皇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他没有政治野心。他觊觎的只是钱。成名后,他会退出权力核心,成为世界的伴侣。他会带着这位老妇人分享世界的繁荣,过上聪明的生活。
从王翦的行为来看,秦始皇也意识到了王老将军的良苦用心,对他感到更加安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这种信任,也促成了王健成功地摧毁了楚国的大敌,并最终帮助秦国统一了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