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善长到底有没有异心,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07:54:02

李善长到底有没有异心,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李善长有没有造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共276年,在这两百多年中,出现很要案、疑案,这其中又以朱元璋时期发生的大要案最为出名,这时期发生了胡惟庸、蓝玉案件,有点明朝的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两件案子以牵涉人之广,疑点之多让人不得不深思这背后的事情。其中以胡惟庸案最为惨烈。明朝自朱元璋一共就出现过四位丞相而其中除徐达外,有三个人在胡案中被一锅端,他们分别是李善长、汪广洋还有胡惟庸,这你就可知此案之巨,亘古未有。而此案中李善长到底有没有异心,还是朱元璋借题发挥又成为其中一个疑点,但在李善长被杀后的一年,有一个小官给朱元璋的一本奏折中似乎有了答案。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大概经过,关于这段明史上说,胡惟庸对皇位有了想法,以家有祥瑞为名邀请朱来家里看祥瑞,但路上碰见一个太监慌慌张张,手指着胡府的方向,于是才引起朱元璋的警觉,朱元璋登上城墙,看见胡府里尘土飞天,墙上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就以忤逆罪把胡惟庸给杀了。但是后来有人研这件事应该是被编写了,首先怀疑就是明朝中期的王世贞,之后很多人也有过怀疑,在城墙上就能看见伏兵,这也太草率了,但是明史就是这样说的我们也就这么认为,可是整个案子并不是以胡惟庸的死而告终。

从洪武十三年一直到红洪武二十三年,胡案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再被深发掘,猛料迭出,不断有新发现。首先就是胡惟庸通倭和旧元的君臣来往,紧接着就是洪武十八年所谓的第一条毒蛇被挖了出来,就是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经查这李存义私底下与胡惟庸是亲家,他的儿子李佑娶了胡女为妻。因为李善长的关系而且这个李存义也没有参与其中,朱元璋竟然没有发怒,只是把李存义发配了,这种处罚貌似意味着什么。

到现在李善长依然没有破绽,然后明史记载就在洪武23年的时候,也就是李存义已经在崇明流放的五年后,七十七岁的李善长求朱元璋,赦免因胡案受牵连的丁斌等人。丁斌据记载是李的亲戚,曾经为胡惟庸效力,牵扯上胡惟庸朱元璋肯定就火了,于是审讯这个人,结果又挖出了惊天的大隐情,丁斌交代李存义参与过胡惟庸的反朱活动,于是李存义终于有了可用之地,经审讯供词中牵扯到了李善长,说李存义曾经数次劝过李善长加入他们,李善长坚决不同意,但是李善长颇为心动。这下李善长没得跑了全家七十多口人全被处死,同时又有九位侯爵被称为共谋,至此延续了十年的胡惟庸案终于画上句号。这位被他的主公曾经称为明代萧何的李善长,终于在七十七岁没几天活头的情况下,意欲辅佐胡惟庸而被杀掉。

但是李被杀的第二年,一个品级地下的官员王国用上书朱元璋提出了质疑,大概意思是:李善长很早就跟着你取天下,活着肯定封公,死了也得封王,他儿子还是驸马,已经是人臣之极了,如果说他有想当皇帝的念头,这事情就是另当别论了,但他的罪名是意欲辅佐胡惟庸这就有点荒谬了。李善长已经是他人生的顶峰,他辅佐胡惟庸一定能比现在还好吗。这条推理十分有力,李善长他没有犯罪动机,怎么会有犯罪行为。这道奏折上去后结果极为蹊跷,朱元璋不回答但也不加罪与王国用。也许是默认。

但我们回顾胡惟庸案这十年,这里充满了偶然性和人为布置的痕迹,几乎每一次的转折都是从一些细小的事情,然后被逐渐放大。首先胡惟庸反了开始就是疑点重重,给胡惟庸罪证的就是朱元璋从城墙看见胡家里有伏兵,但这明显不可能啊,伏兵躲在屋里是不是更安全,而真正的罪证出现是在胡惟庸处死后五年,他通倭通旧元。而李善长辅佐胡惟庸就如王国用说的,他没有动机啊。但是有意思的是胡惟庸在洪武十二年被发现有反意到处死只用了一天,紧接着朱元璋就把宰相之位罢了,洪武十八年胡惟庸通倭然后有人告发李存义与胡存在亲家关系,但朱元璋没有杀他只是流放,洪武二十三年又是李存义被告发了参与胡案当中,然后引出李善长,所以从顺序看,李善长被杀应该是朱元璋利用了胡案,正好剪除李善长的势力。正所谓风起于青蘋之末,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由头生拉硬拽直到弄到李善长才算罢休。

其实王国用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你要说李善长想皇帝还是有可能的,说他辅佐胡惟庸太牵强,即便成功他顶多还是现在的位置。所以李善长没有异心,他只是朱元璋利用胡案需要除去的一人罢了。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呢?

朱元璋杀了76岁的李善长,另外还株连李善长的家室老小七十多口。除了李善长的儿子驸马李祺和儿媳临安公主一家,其他人全部被冤杀,可怜!可叹!可悲!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对亲家下如此狠手呢?

从头说起

李善长曾是朱元璋的心腹,老朱不止一次地夸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萧何?。

在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李善长拜迎二人相见。朱元璋对他以礼相待,留下他掌管文史书籍。李善长成为老朱的大智囊,随军作战出生入死,还亲自带领士兵打败来偷袭的元军,他和朱元璋配合默契,为大明的建立立下卓越的功勋。

公元1368年,白手起家的朱元璋登基称帝,当年的放牛娃成皇帝,老朱大封功臣,普天同庆!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李善长?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词条,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老朱还赐给李善长?免死铁书丹券尔免二死,子免一死?。

朱元璋又对自己的?萧何?大赞一番,可是今日的?萧何?的结局可不比往日的萧何。李善长可没有汉朝的萧何圆滑和忠心,朱元璋可不比刘邦对大臣的信任。

功高震主者多不幸

李善长的权利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让朱元璋忌惮夜不能寐。

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君臣以往对彼此的信任几乎消失了。

为了拉拢李善长的心,洪武九年,朱元璋把宝贝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李祺为驸马都尉。

李善长的府内又一次蓬荜生辉,荣誉感爆棚。可是妒忌之火在同僚中燃烧。恰巧朱元璋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十几天都不能上朝。作为亲家的李善长竟然没有去看望过一次,也没有让驸马儿子来问候,朱元璋心里的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有妒忌之心的人趁机弹劾李善长,说公主进了李善长家的门,李善长就变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眼里连皇上都放不下了。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过分了,开始厌烦他,?帝始微厌之?,一怒扣了李善长一年的奉禄。

另外李善长对部下监管不力,他曾想建造府宅,部下从信国公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汤和告诉老朱李善长私自用兵。

胡惟庸想谋反,还想拉李善长入伙,李善长不从。谋反是大罪,但他没有向朱元璋检举揭发胡惟庸。胡惟庸也许感到李善长有动摇,继续拉拢,李善长最终留下口实。李善长向朱元璋屡次请求赦免其发配边疆的亲戚丁斌等,惹起老朱怒火将丁斌治罪,没想到丁斌出卖了李善长的弟弟,一系列的导火索迸发。

胡惟庸的家奴丁斌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和胡惟庸密谋造反,李存义父子被逮捕审讯,供词牵出李善长。还供出胡惟庸派李存义劝说李善长时,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也作证李善长和胡惟庸谋反。

朱元璋说他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不忠!最后有人说观天象有星变,灾祸会降临在大臣身上。到此李善长的人生成为定居局。

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斩杀。

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无权无势的李善长?用意是什么?

李善长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是朱元璋手下不可多得的谋士。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大封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时称其“虽无汗马功劳,但随他一起南征北战,功劳十分大,应该被晋封为大国”,赐予了李善长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李善长并未贪恋官场权势,以身体不好为由告老还乡。

可就是这样一个前期位极人臣,后期功成身退,无权无势,本可安享晚年的李善长为什么最终会被朱元璋杀掉呢?

一是因为李善长位极人臣,树大招风

二是因为他与明朝被诛连的宰相胡惟庸关系密切,受其牵连

三是因为朱元璋敲山震虎,诛杀李善长表明皇权的至高无上

李善长虽位极人臣,但树大招风,物极必反

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后对李善长的喜爱一览无余,在当时,朱元璋不仅公然推举李善长为六公之首,还亲自授予李善长丹书免死铁卷,这些奖赏不但能体现出朱元璋对李善长的重视,更看出来李善长在朝中无人可比的地位,不过树大招风,物极必反,尤其是在后期朱元璋对于功臣已经到了相当敏感的阶段,论功臣,李善长自然首当其冲,当时被捧得有多高,后面自然摔得有多惨,逃不过悲惨的命运,被朱元璋诛杀自然也算是李善长命中逃不过的劫数。

李善长与宰相胡惟庸来往密切,并且二人还是同乡,受其牵连

李善长与当时的明朝宰相胡惟庸是同乡,胡惟庸是当时明朝的开国功臣。但与李善长不同的是宰相胡惟庸为人独断专行,很多大案件都不向朱元璋请示,直接绕过其单独处理,使得当时非常敏感的朱元璋心生间隙,想到了丞相专权,心中暗起杀心,后因有人告发胡惟庸意欲谋反,朱元璋趁机下令查办,最后以谋反罪被诛杀。

作为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同乡,在此期间胡惟庸又将谋反计划告诉李善长,并邀请其一起谋划,但李善长因年事已高,并不赞成也没有参与其中,却因其与胡惟庸是姻亲关系默许了他的这一系列动作,最后被朱元璋以伙同胡惟庸谋反的罪名处死。

朱元璋敲山震虎,表明皇权至高无上,皇家尊严不容侵犯

朱元璋在胡惟庸谋反案十年之后才将李善长诛杀,这一举动可谓小题大做,这件事要是放在其它人身上朱元璋或许可以网开一面,但唯独在李善长身上不行,因为朱元璋这举动表面是杀李善长,实则是想敲打当时明朝的其它大臣,凡是不能完完全全忠于明朝之人,凡是有谋反造反之心的人,就算有逆天功劳,就算是战功显赫都会受到皇权的打击,都难逃一死,朱元璋故意放大这一举动,就是想引起天下人的注意,敲打其它大臣,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李善长虽然功成身退,有丹书免死铁卷在手,虽然没有谋反之心,却有包庇谋反的嫌疑,不能完完全全的表明忠心,因而,无论怎么说,他都难逃一死。

纵观中国古代,最无情是帝王之家,即使有功于他们,为他们立下汗马功劳,即使是功成身退,但只要不能彻彻底底表达忠心,为了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了维护皇家尊严,最后都逃不过被诛杀的悲惨命运。而李善长就是这么一个悲剧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3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