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白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起白起,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为秦昭襄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军民闻风丧胆,最后与名将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于首位)。作为“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从一位低级的武官一路直升到封武安君,一生大小战役未尝败绩。然而,就是这样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将,却也没能摆脱兔死狗烹的宿命,最后落得拔剑自尽而亡的下场。那么当年范雎向秦昭王进言了那9个字,致使杀神白起被害死,为何又堪称古代官场厚黑学的巅峰呢?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君王的励志图强,到名将白起出生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傲视诸侯。秦昭王即位后,雄心勃勃的昭王嬴稷继续贯彻了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到秦昭王十二年,秦国为图谋天下又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的大战略,此时的强将就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而年纪轻轻便颇有大将风范的白起便得到秦国相国魏冉重视,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据太史公《史记·白起传》记载:“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当时,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洛阳市)与魏韩联军作战。伊阙之战可以说是白起闻名天下的第一战,白起对阵魏韩联军公孙喜、暴鸢,最终取得斩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事后白起也因功升任国尉。
经此一战,白起的军事天赋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又率军与楚国作战多次,最终逼得楚王纳土求和,楚国在白起的强烈打击下,最终一蹶不振,虽有雄心,但直到灭亡也没有翻过身来。可以说,白起高超的作战指挥能力,代表了当时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譬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的长途奔袭。
然而,要说让白起名垂青史的战役,还是那场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军的“长平之战”。历时三年之久的“长平之战”,成为了秦国崛起的踏板,同时也导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赵国元气大伤,赵国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当时,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后,军事力量就逐渐强大,期间曾在名将赵奢的带领下挫败秦国的进攻,让其不再敢轻视赵国。但当时秦昭王是个志在统一六国的霸主,尤其是范雎入秦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策略,秦、赵两国的矛盾在所难免!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最终因韩国上党郡归属问题上秦赵两国发生争执,双方对峙与长平。一开始,赵国任廉颇为主将,深沟壁垒,坚守不出,试图挫其锐气后寻机出战。但最终的战事拖了许久,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终究架不住功利的诱惑,主动用赵括换下廉颇,寻求战机试图击垮秦军。然而,随后的战事发展远没有赵王设想的简单,得知赵国换将后,秦昭王随机应变,暗地调任白起为主将,替代原先的将领王齕。
果不其然,年轻的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问虚实就命令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后反被包围。据《史记·白起传》记载:“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最终,白起将赵军诱入埋伏,全歼其四十万赵国士兵,仅剩两百多孩童返回赵国报信。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长平之战也成为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战后,白起以为可以一劳永逸,结果他的想法太天真了!白起攻打邯郸必胜!白起自己知道,秦昭王知道,宰相范雎也知道!但是白起是绝对不能够去的,为将者,奉君命,平四海,定国安邦,当是一大喜事,可为将者,功高盖主,执迷不悟,必招杀身之祸!因此,秦昭王也未雨绸缪,假借国力不济命白起暂且退兵,将唾手可得的赵国都城和用数十万鲜血换来的珍贵胜利抛却不顾。
可以说长平之战是杀神白起的军事巅峰,但也让白起走向了灭亡,白起愤愤不平的退兵了。次年,秦昭王待军队修整好后再度讨伐赵国,昭王又要白起挂帅继续率军进攻,但白起摇摇头说:“机会已失,秦军不宜进攻。”至此,合作数十年的君臣失和,白起也有了“藐视君王”的嫌疑!最后,秦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大将王龁出征,此时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了,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可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后来,在面临秦军兵败之时,白起还颇为随意说了一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昭王听到此话可想而知心情,据史料记载:“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不过,嬴稷念及他劳苦功高,最后一次派宰相范雎去探望白起,可范雎早和白起有过节,回来就向昭襄王说了一句:“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可以说,就是这当年字字诛心的9个字,害死了杀神白起。
看似简单的九个字,范雎却给白起套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秦昭襄王本来就对战功赫赫的白起有所忌惮,而此次白起多次抗命更是加深了昭襄王的这种心理。范睢的回禀无疑是告诉昭襄王,白起是武将第一人,他的话可以掀起整个秦国的波澜,这就让秦王都不得不畏惧三分。而范雎更是狡猾,他没有直接诬蔑白起有说过忤逆的话,却让秦王自己想到了白起可能有忤逆之心,当真是政治的无形之剑,堪称古代官场厚黑的巅峰之作,赵军四十万大军都杀不死的白起,最后却被这9个字害死。最终,秦王赐剑于白起自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咸阳城外的杜邮亭。
白起的死亡是必然的结果,没有谁能够救得了他,因为他触犯到了统治者的利益,他活着让秦昭襄王特别不安心,因为秦昭襄王忌惮白起的势力。秦昭襄王最需要的是一个对自己忠诚的人,而不是一个打仗好的人,而白起一步一步走向高位也必将让秦昭襄王产生对白起的猜忌心理,白起打仗是厉害,但是他位高权重,还手握兵权,万一哪天不高兴了反水,秦昭襄王还没有把握能够制得住白起。
秦昭襄王经过前几代秦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东出占领中原的资本。强大的军队有了,出谋划策的人也有了,就是还没有统领全军打仗的人,这个时候白起被人推荐上来。而且白起一步一步打胜仗,在他的领军下,没有打过败仗。当然秦昭襄王也必须给白起最高的权势和荣耀。白起最有权势的时候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的死亡也是在范雎的撺掇下,让秦昭襄王废了他的,因为范雎和白起一直不对付,白起认为范雎是文臣,只会逞口舌之快。而且秦昭襄王担心白起的权势过大,如果自己去世后就没人能够控制得了白起,到时候会给秦国带来灾难。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在历史上赵匡胤不也是因为权倾朝野,最后起兵造反了。
秦昭襄王一直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他看清了很多事情,白起坐上高位,他肯定也有很多追随的人,有时候高位的人也会身不由己被人推着往上爬。即使白起忠心耿耿,也免不了有小人撺掇啊,历史上有哪个权臣的下场好呢。
范雎相秦的故事
范雎是魏国人,有一次【西元前270 年】他跟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国国王田法章见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赏,于是私下赠送他一些贵重的礼物,范雎并未收礼,但没想到这件事却引来巨大风波!须贾见范雎受齐王欣赏,心中嫉妒,认为一定是范雎泄露了国家机密,否则齐王为何对他那么好?于是,在回国之后,向宰相魏齐报告,并说出自己的怀疑。于是魏齐大宴宾客,把范雎推倒在地,不理会范雎的辩解,叫人用乱棍捶打,最后,范雎被打断肋骨,牙齿也打落了,在地上奄奄一息,动弹不得。然后魏齐叫人用竹席包起来,丢在厕所旁边,还叫宾客们轮流在他身上撒尿,魏齐在宴席上告诫大家说,这就是卖国贼的下场。
不一会儿,范雎苏醒,向守卫哀求,并允以重谢,守卫才答应救他一命。这名守卫向魏齐建议并请求允许他把竹席里的「尸体」丢到野外去,这时魏齐酒醉,随口答应,于是范雎被抬到野外,捡回了一条命。但是魏齐不久之后酒醒了,后悔没注意查看,于是下令通缉。
范雎改名做张禄,并藏在小市民郑安平家中等待时机。时机终于到来,秦国官员王稽正好到魏国访问,于是范雎趁夜进见王稽,访谈之下,王稽惊为奇才,趁回国之便把他秘密载回秦国,并推荐给秦昭襄王【嬴稷】。
嬴稷准备在行宫中接见他,范雎却假装不晓得,秦国的前导宦官警告范雎说:「当心点,大王即将驾到。」范雎大声说:「什么大王?贵国只有皇太后【宣太后】、穰侯【魏冉】罢了。」秦王隐约听到这句话,于是遣开左右侍从,跪坐着问说:「先生,请你教导。」范雎回说:「哪里哪里。」一连三次都是如此。秦王说:「你真的不肯教导我啊?」范雎说:「我哪敢?只是我不过是一个流亡的士子,跟大王您并无交情,但我所要提的建议却跟大王有密切的关系。置身于别人骨肉之间,虽然愿尽愚忠,只是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三次问我,我都不敢回答。因为今天在大王面前进言,明天可能就没命了,我并不是怕死,只要我的死能有利于秦国,也心甘情愿,我最怕的是,我的死却换来天下贤士再也不敢前来效力的后果啊!」秦王跪坐着不动说: 「先生说的是什么话,今天我能见到先生是我的荣幸。事情不论大小,上自娘亲,下到大臣,都请你说,不用迟疑。」于是范雎开始分析魏冉【秦王的舅父,也就是妈妈宣太后的弟弟,贵为相国】战略上的错误,并提出一全新的大战略--远交近攻。所谓远交近攻,【先结交远处的次要敌人,并全力打击相邻的主要敌人,打败主要敌人之后,再打击次要敌人】秦王欣然接受此战略,并任命范雎为客卿。
西元前266年,范雎已受秦王信任,于是范雎在一个适当的机会,向秦王再度分析时政,重提初见之时说的「秦国人只知有太后、魏冉,不知有大王」,并指出王舅华阳君、王弟嬴悝、嬴显三人和魏冉控制 *** 之事实,并向秦王警告照此发展下去的后果,将会如何。秦王打了个冷颤,吓出一身冷汗!于是在范雎的指导之下,下令禁止皇太后再过问政事,并把魏冉、华阳君、嬴悝、嬴显三人免职,遣送他们回到封地。任命范雎为宰相,并封为应侯。
范雎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魏国在这一年【西元前266年】,范雎当上宰相之后派了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换穿破旧的衣服,到宾馆拜会须贾。须贾既惊讶他竟然没死,又怜悯他的落魄,忍不住说:「范老弟,分手后你还好吧?」留范雎下来吃饭,发现范雎范雎衣服寒酸,挡不住寒冷,又送他一件丝绵袍。范雎并充当须贾的车夫,替他驾车到宰相府,对须贾说:「我先进去找我的朋友,请他为你引见宰相。」须贾等了很久不见范雎出来,到门房询问,侍卫说:「什么范雎?我不认识他。刚才进来身穿破衣,手拿丝绵袍的,是我们的宰相,他叫张禄。」须贾一听,有如五雷轰顶,几乎昏倒!
平步青云:
从平地一步登上高空。比喻很快达到很高的境界或地位。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须贾知道他跑不掉,于是双膝下跪,用膝爬行而进,请求原谅,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范雎也大宴宾客,对须贾出卖朋友的不义行为,痛加责备,最后告诉他:「你今天之所以还能保全性命,是因为你送给我这一件丝绵袍,多少还有一点老友的旧情。」之后,范雎命他带给魏王一项警告:「把魏齐的人头砍下送来,如果拒绝,我们攻下你们首都大梁时,可要屠城。」须贾回国后,告诉魏齐,魏齐吓得魂不附体,宰相也不干了,逃到赵国,投靠平原君赵胜。
西元前259年,秦国得到情报说,魏齐躲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住所,于是秦王邀请赵胜到秦国访问。【秦王要为范雎复仇】等赵胜抵达秦国后,立即囚禁,派人告诉赵王【赵丹】说:「不砍下魏齐的头,你的叔父赵胜就出不了函谷关了。」魏齐只好又逃亡到宰相虞卿家里,虞卿立即辞职,跟魏齐逃到魏国,打算请弟弟【魏王,魏无忌】帮助,再逃向楚国。魏无忌考虑到国家的利益,不敢马上见他。魏齐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自杀。赵丹砍下他的人头,送到秦国,秦国才把赵胜送回。
应侯
即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他是秦国历史上智谋深远、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西元前266年范雎拜为丞相,封之于应城(今河南鲁山之东),故号为应侯。
范雎当初想为魏国建立功业,早年家境贫寒,后随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为其所诬,受尽相国魏齐摧残,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范雎设法跻身于秦廷后,开始施展他的全部谋略和才干,辅佐秦昭襄王,因深得赏识和器重,出任秦相。他对秦国有巨大贡献,为秦统一天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在长平之战范雎用反间之计,使赵国换赵括为前线统帅,秦则拜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秘密赶往长平指挥。不久,白起大败赵括,消灭赵军45万。
睚眦必报
范雎胸怀不够宽广,司马迁如此评价范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范雎在被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受到相国魏齐的迫害后,在好友郑安平和秦国使者王稽的帮助下,才逃到秦国。范雎得志后,就利用职权报私仇,先廷辱须贾,后计杀魏齐,妒杀白起,对王稽与郑安平他却十分关心。但王稽与郑安平后均惹罪,因为白起的死与王稽、郑安平的被提拔重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范雎接连涉嫌,尽管秦昭王未深究,然范雎深深害怕,言行举止格外小心谨慎。此后,且惭且惧的他情知失宠,地位岌岌可危,思谋退身之计,于是,借病退避,闲居家中,不肯上朝。
就在范雎进退维谷之时,燕人蔡泽来到秦国。经过一番交谈,蔡泽论人事、谈安危,语语动人,字字惊心。范雎到底是位智者,心有灵犀,一点即通。考虑再三,决心功成身退,不得不放弃荣华与权力,。
于是他忙奏请昭王,盛赞蔡泽之贤,荐其代己为相。秦昭王五十二年(西元前255年),范雎称病逊去相位,退出政治舞台,不久死于其封地应城。
范雎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怎么看都觉得范雎肯定是个很小心眼的人,由此被后世人判定范雎肯定 是个心胸狭小的人,这样的评价未免对范雎太不公平了,其实范雎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作为秦国的宰相,对秦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余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从太史公的语言里 ,我们能知道关于范雎的一些事情,范雎从小家境贫寒,早年间凭借一张嘴游走在各诸侯国之间,后来做了魏国的中大夫须贾的门客, 在出使齐国的过程中,被怀疑与齐国通敌,而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打死,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逃生,并最终潜入了秦国,后做了秦 国的宰相。对于这位上继承了秦孝公、商鞅变法及惠文王、张仪连横抵纵的强盛,又为嬴政、李斯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大业奠定了基 础的秦国丞相,他的人生并不囿于游说二字。
一饭必偿,睚眦必报,前半句太史公写的是韩信,我们都知道韩信早些年也混得不好,生活极其潦倒,甚至饿到要靠漂母救济,受 到漂母一饭之恩的韩信发誓以后发达了要报答漂母,结果韩信成为汉朝的名将之后真的报答了那位不知名的漂母。睚眦必报是指那些极 小的仇恨也要报复的人,这个人是太史公眼里的范雎,在他眼中范雎就是个小心眼的人,只不过睚眦必报未必就是一个人心胸狭窄的表 现,也未必就昭示他没有君子的气量。
范雎是个贫寒之士,虽然胸怀经天纬地的韬略与智谋,但因为家境贫寒,没有施展的空间和进入仕途的途径而郁郁不得志,他只好在魏 国的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本以为能够有一个机会大展拳脚,却没想到范雎的不幸便由此开始了。
公元前283年,燕将乐毅率燕、楚、魏、赵、韩五国兵马攻破齐国都城临淄,并把齐国的几十座城池都拿下了,齐⊥跆油觯被楚淖齿 所杀。但是随后齐国迅速崛起,让魏国有些坐不住了,怕齐襄王报复魏国,魏王便趁着时机想和齐国拉拢关系,于是,便派须贾出使齐 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出使。
范雎和须贾来到齐国,齐国国君责备魏国反复无常,并说先王之死与魏国关系重大,对魏国一顿数落,须 贾站在一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尴尬的场面有一个人站出来为齐国说话,那人便是范雎。他义正词严地说道齐⊥踅颈┪搠; 五国同仇,岂独魏国?他的话不长却很好地概括了齐国亡国的原因,一番陈述倒让齐襄王哑口无言,同时也很赏识眼前的范雎,并赐 雎金十斤及牛酒,但是都被范雎拒绝了。
回到魏国后,须贾便向相国魏齐参了范雎一本,说范雎向齐国泄露魏国的秘密。魏齐大怒,派人将范雎抓来严刑拷打,最后把范雎打得 遍体鳞伤,眼见范雎性命难保,便装死倒在血泊中,见范雎已死又命仆人用芦苇裹着他的尸体,将他扔在厕所里,让家中宾客轮番向席 中撒溺,故意 *** 范雎,以戒后人。
奄奄一息的范雎,苦苦哀求看守厕所的人放自己一条生路,最后才得以逃出。并躲在好朋友郑安平 家里,化名张禄藏匿起来。郑安平改变了范雎的命运,他向正在魏国出使的秦谒者王稽,推荐了范雎,王稽在三言两语之间就断定范雎 是个人才,两个人便携手向秦国疾驰而去。
如此,范雎才能躲过一劫,并在秦国蛰伏了两年终于能崭露头角,成为了秦国的宰相。说范雎睚眦必报可能不太确切,他所受的屈 辱不是一丁点,不仅名誉受辱还差点终结了小命,虽然后来范雎报复了须贾的行为也很过分,但被这样羞辱折磨,范雎只是让他当众跪 在地上吃马粮,相对于他自己受的苦,那真是轻得多了。迫使魏齐自尽,纯粹是魏齐自作孽不可活,而这却让范雎无端地背上了小人的 骂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10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