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取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表现在称谓上,则是古今名号繁杂,历代国号多变。然而最近的两个国号,即1912年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都以“中华”作为专名。为什么要选择“中华”作为专名,“中华”两个字背后又有多么深厚的底蕴呢?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比如郡县制,修筑长城等,而“中华”二字的诞生也和秦始皇有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想要为自己大一统的国家取一个好名字,于是就选定了“中华”。
中华的“中”来源于“中国”,主要是个地理概念,中华的“华”来源于“华夏”,主要是个文化概念,合在一起的“中华”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地理加文化的概念。
当然,中华名号通行以后,因为言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指称的地域范围也不一样,一般是指全国或内地,有时也特指中原。
《晋书·刘乔传》载刘弘上表晋惠帝云: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以中华对边陲,中华是指内地。
唐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诗:“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中华已与外国对用,中华是指唐朝。
大清太后慈禧有句厚颜无耻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中华指大清,与国指资本帝国主义列强。
如果是分裂时期,若具有一定的文化,即使不在中原地区的政权或者不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也称为中华。
如《南史·顾欢传》:“佛非东华之道,道非西夷之法”,虽然因与西夷对称,而改中华为东华,所指却仍为中华全境,即不论汉族的南朝和拓跋的北朝,都得称为中华。
由“中华”到“中华民族”
据考证,近代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是梁启超。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作了说明:“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汉族与非汉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就成了高度凝聚中国各民族奋斗力量的伟大概念,“中华”名号就成了充分体现中国各民族精神文化的美好名号。
?
秦始皇,本名“赵政”,也有写成“赵正”的(古文通甲字现象)。
两周时代,中国人的姓名制度是姓氏并存,各有其用。秦始皇所属的秦国公室属于嬴姓赵氏的一个旁支。嬴为其姓(古姓),赵为其氏(现代姓)。按照两周时期宗法制度,姓与氏的功用不同,男子只称氏而不称姓。在赵氏初兴和秦国始建时期,姓的地位和作用还相当重要,那时人们一般只以名相称,氏尚未被普遍使用于名前。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发展,到秦始皇生活的年代时,古姓已近衰亡,仅少数贵族或王室家庭仍在传承,社会上则已普遍采用“氏+名”的现代命名模式。秦国公室原先由非子从造父那里继承来的“赵”氏被公室成员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所以秦始皇的名字是“赵政”,这在与他相同或稍后时期的史籍和文献中都反映出来了。
将古姓“嬴”放在名前称呼秦始皇为“嬴政”是不合当时的姓名规范的,即使在姓的地位还相当重要的西周时期,男人名字前面也是不冠姓的。那时一般是直呼其名,即便是造父这样有氏的贵族,他和他子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名字前面也没有加氏,更不可能加姓。到了战国晚期时,社会上已经基本不用姓,命名习惯也发展到直接在名字前面加氏,那么秦始皇的名字自然就是:赵政。
?
现在社会上之所以有“嬴政”这么个不合理的称呼并且还大行其道,完全是由于中、近古以来姓氏制度与上古迥异,人民大众对于上古时代的文化和姓氏制度很陌生,导致以讹传讹并习惯成自然之故。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即伏羲、女娲、神农三皇。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秦始皇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 ?
扩展资料: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的帝王,他们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等,其"皇"或"帝"称号,为后人所追加。
而先秦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是称"王"或是称"后",或单称"皇"和"帝",例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帝、周文王、周武王等等。
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时期的诸侯也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由此不难得知,那时皇帝一词还并未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揭秘古代科举考试,古人是怎么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