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高长恭怎么死的?为什么他不得重用?
主要是高长恭是高澄的儿子,因此根本就没有得到重用,为了担心对方死灰复燃。仅仅只是保留保留了宗室的名字。
在打开历史之后不难发现,北极的皇帝绝大部分都会有着一些残暴的恶名,除了孝昭帝高演杀戮相对比较少之外,其余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昏君。文宣帝高洋、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玮这一些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全部都会让大家痛恨不已。
作为高宗室的一员高长恭始终都会拥有着众多人称赞被大家称之为战神,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家族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子女。
高湛在位期间最开始非常重用高长恭,高长恭在进入到朝廷之后也同样打下很多的政绩。曾经在邙山战役中直接打退敌人30余里就说因为本人长得特别的漂亮。每一次在作战的过程中全部都会带着一个面具,这也就意味着一直都没有人能够看到他的真实面貌,没有人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也能够达到一个震慑敌人的效果。
高长恭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也曾经打过北周,因此就成为了前线的将领,可没有想到居然被自己的族人毒死,真是让人觉得有一些不敢想象。
北齐后主高玮就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在看到自己的堂兄,能力越来越出色,得到更多人喜欢时,就有了一个异常的想法,总会就直接选择佣兵作乱,因此就让对方喝了一杯毒酒。虽然说手里面有重兵,但是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起兵,作乱自己本身就是,这一个家族的孩子也根本就不想要看家族内斗,因此才只有33岁的时候就冤死了。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高长恭如此厉害,为何不得高洋重用呢
近日,《兰陵王》电视剧正在卫视热播中,剧中兰陵王高长恭一直是历史上一个神秘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北朝史总是让人感到一种黄沙扑面的苍凉,传说中兰陵王却给人留下柔美帅气的身影。一曲《兰陵王破阵曲》使得兰陵王青史留名,其神秘出身和美貌让人们追寻不止。
其中传说最多的就是这位英俊的王子因为太过俊美,每次冲锋陷阵时,都会戴上一副狰狞的铁面具。这个传说固然生动,可在正史中找不到足够的证据。那么这个煞有介事的传说源头是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早在唐朝时这个传说就已经定型。崔令钦在《教坊记》里记述代面(又称大面)戏起源北齐时,就记载: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而在段安节《乐府杂录》里,进一步演绎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面具,后乃百战百胜。在正史里只是提及邙山大捷后,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鲜卑族本就能歌善舞,兰陵王又是音容兼美,音乐造谐颇高,因此帐下的军士填词谱曲,鼓舞士气,自在情理之中。史书中的记载兰陵王所经历的战争只有两三次,而其借以名垂青史的邙山大捷也是与北齐名将段韶、斛律光一起取得的,主导战役的将领不是他,而应该是太师段韶。
公元564年,北周宇文护联合突厥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皇帝高湛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先派出兰陵王高长恭、大将军斛律光,后又调派太师段韶与之会师。会师后,北齐以兰陵王为中军居高临下以待周军,周军前队是步卒,遂踊跃上山。段韶用计,且战且走,将周兵引至深谷,始命各军下马奋击,此时周军锐气已衰,霎时瓦解,或坠崖,或投溪,伤毙无数,余众俱遁。兰陵王高长恭领五百骑士,左冲右突,突入洛阳城下围栅,仰呼守卒,城上人不识是谁。直到兰陵王免胄相示,乃相率鼓舞,缒下弓弩手数百名,接应兰陵王。周将无心恋战,便撤围遁去,委弃营幕甲仗,自邙山至谷水,沿途三十里间,累累不绝。兰陵王深入敌后的英勇在其后《兰陵王入阵曲》的演绎下,逐渐名扬天下。当时北齐军服尚红,北周军服尚黑,试想一下,五百红袍重甲铁骑,如一股赤色的怒潮,在四合如黑云的北周军重阵里席卷而过,那阵势是怎样的震撼。这场史称邙山大捷的战役,终以北齐军全面胜利而告终。兰陵王也因此一战成名,由并州刺史晋升为尚书令,从此登上北齐的政治舞台。
今天日本《兰陵王》乐舞中的假面双眼、额部可以活动,是受到唐代以来的金眼神狮(舞狮驱傩)傩面具影响。
但是兰陵王标志性的面具在史书其实明确记载只是头盔。史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胄为何物?胄是北齐时期流行的一种带有面甲的头盔,可以遮挡面部,而且并非是兰陵王所独有,史书中的东魏、北齐、西魏都有带有铁面装备的军人出现。
兰陵王本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子,在高澄的六个儿子中,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这就引起了后人的无限遐想。当时人们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没有什么避讳的,即使母亲是 *** 也没什么关系,兰陵王弟弟安德王的母亲为广阳王妓也,尚知明确姓氏,难道兰陵王母亲的地位低得连 *** 也不如吗?
有人猜想兰陵王的母亲也许是西域胡女。在东魏、北齐时期,朝廷和军队内吸纳了很多胡人,如北齐大将斛律金、斛律光父子都是胡人,都没有姓氏,斛律是其部落名。兰陵王的母亲很有可能是一个普通的胡人女子,本身就没有姓氏。另外,上天赐予兰陵王一种混血儿才有的柔美容貌,使人一见惊艳,《北齐书》、《北史》说兰陵王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以至于需要用代面遮面立威,可见他的长相绝不是普通的美,而应是白皙阴柔。从这一点推测,兰陵王的母亲很可能是一个白种胡人女子,而且极有可能是白色人种,似乎也只有这样,兰陵王的白、美才解释得通。这样看来,兰陵王可能就是 *** 、鲜卑人、西域胡人等多个种族的混血儿。
兰陵王的神秘出身并没有使得他受到特别的照顾,但也没受到什么歧视或迫害,从出土的《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志》记载以及兰陵王后来的表现看,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并且在皇族的庇护下,仕途也比较顺利。但这位北齐大牌高富帅身上,却显示出了难得的平民气质,如史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这说明他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北齐书》还记载了一个关于兰陵王很平民化的动人细节,说是有一次他上朝时,跟随他的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兰陵王竟不以为意,无所谴罚。
兰陵王纵是容貌绝佳,军功显赫,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对他而言,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齐自建国以来,短短28年间,就换了六个皇帝,叔侄间彼此折磨,相互残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也一个赛一个疯狂。这也使得兰陵王终其一生,一直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以求自保。邙山大捷后,武成帝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20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另外,在出任司州牧、青瀛二州刺史等地方官时,颇受财货,也是想假借贪残的坏名声自毁形象,以免自己威声太重而功高震主。然而,无论兰陵王如何谨慎小心,仍不能消除后主高纬对他的猜忌。高纬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故做关切地问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一听,深受感动,说:家事亲切,不觉遂然。这句表忠心的话却触到了高纬的忌讳。高纬开始猜忌兰陵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取而代之。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送来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王妃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劝他:何不求见天颜?兰陵王心里很明白这个办法有多天真,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饮鸩而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鳌拜真的是大奸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