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可怕的封号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千年的历史上,为了表彰一些人的功绩,会给他们一些封号,有的封号非常的霸气,有的封号非常的高大上,不过,在这些封号里面,有一个封号最为奇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只要是谁用了这个封号,谁就得死,这个封号就是武安君,这个封号的初衷是为了表彰那些安邦定国的人。
第一个:武安君苏秦
他是鬼谷子的弟子,在学成之后,他就开始在六国去游说,让他们共同对抗秦国,所以他也被封为了六国的丞相,并且被赵国封为了武安侯,不过他的结局却非常的悲剧,在六国放弃了合纵之后,苏秦还想继续自己的计划,结果被人刺杀了,在临死之前,被齐王给车裂了,可以说,非常的悲剧。
第二个:李牧
他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将军,来自赵国,最早的时候在赵国抗击匈奴,后来因为对抗秦国有功,被封为了武安君,李牧在百姓的心目中很有声望,不过在新的赵王登基之后,他逼迫李牧交出自己的兵权,最后李牧被赵王给杀死了,而赵国也让秦国给灭掉了。
第三个:白起
他是秦国的人,被称为战神,最后被封为了武安侯,不过,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得罪了范睢,最后范睢让秦王从赵国撤兵,并且接受了两国的割地求和,最后白起就只能退兵了,后来,秦国再次出兵,可是白起生病了,不能出兵,于是就让其他的将领带兵,结果失败了,秦王不得不让白起去,就这样,白起带病上了战场,最后死在了路上,不过他是死在了秦王的手上。
杨广为什么被称隋炀帝?揭秘古代帝王谥号来历
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大无聊,“谥号”是其一(另三大无聊是“年号”、“正统”和“避讳”)。从总体上看,站在终点看谥号,可谓无聊,而又不仅仅是无聊。
纵向地看,它开始有些积极意义: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后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制度。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始皇倨傲废谥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曹操求“文”反得“武”
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根据谥法,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为武。
曹操这个谥号是在儿子做江山的时候定下来的。儿子即使想给老子涂脂抹粉也做不到。到后来就变成对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曹操想到做不到,后来的皇帝真是心想事成了。正常情况下,一个制度建立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完善。随着中国封建制度一步步走向没落,一些好的制度如加谥,也变质了。
谥号是皇帝死后后人追封他的称号。
谥号
读音:shì hào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的历史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同。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就是祖啊宗啊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祖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烨被叫做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后来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琪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给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手握大权,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是权宜之计,不大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如,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诚实。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恐思想不自由,是王国维寻死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恶谥是后来才有的——人们渐渐觉察到,有些帝王大臣不是好人,有一些还很可恨。周厉王在“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他是一个贪婪的君主,“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死在了那里。《召公谏厉王弥谤》是先秦历史散文名篇,选进了多种课本。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厉王的专制残暴。
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
始皇倨傲废谥法
秦代皇帝嬴政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谥号的对象
官谥的资格
西周东周的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资格;
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
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
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谥号的含义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
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特殊。
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8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