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元朝末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朝时期实行“四等人制”,这本就导致元朝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到了元朝末年,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繁重的赋税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1351年,元惠宗征发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以治理黄河,百姓们本就难以承受,官员们又趁机敲诈勒索,导致大量百姓走投无路,活活饿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掀起了推翻元朝腐朽统治的浪潮。经过大浪淘沙,起义军的势力格局很快就奠定下来。反元势力中,以“红巾军”最为强大,而红巾军又分为东西两部。西部红巾军以陈友谅为首,实力强劲,兵力最多时高达六十万;东部以“韩林儿”为精神领袖,实际上的掌权者则是朱元璋。东部红巾军尽管有韩林儿作为号召,但兵力却远不及陈友谅。
除红巾军以外,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实力也很强大,他占据江浙一带,盘踞在朱元璋东方。这样一说,朱元璋的窘迫格局就显然易见了,他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且这两方势力互有往来,一直图谋共同攻打朱元璋。当时有“友谅最桀,士诚最富”的说法,那么,既不“桀”也不“富”的草根朱元璋对上他们,是如何杀出重围,夺得天下的呢?
一、朱元璋的“仁”
说朱元璋“仁义”很多人可能并不认同,但老实讲,在当时的军阀中,朱元璋算是极其仁义的了。朱元璋出身贫寒,是真正的下层百姓,他当过童工,做过乞丐,深知穷苦百姓的艰难。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能够感同身受并不忘初心,他打下太平和应天后,要求军队秋毫无犯,严禁掳掠,有个别士兵犯禁,他立即将士兵处死。
在应天,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恢复生产外,还推行了屯田法。朱元璋将执行能力强的将领派到各地开垦种田,并大力兴修水利,士兵们农忙时垦田,闲事训练。没几年的功夫,朱元璋的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到后来,朱元璋甚至下令不再征收“寨粮”,这在当时可是独一份。朱元璋对于自己实施的军屯制十分骄傲,他曾说道:“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极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所以当地的百姓非常拥护朱元璋,很多人踊跃参军,朱元璋的军队战斗力也越来越强悍。
与朱元璋相比,陈友谅就要差得多。陈友谅也是出身贫寒,甚至还不如朱元璋,他是一位渔民,在古代连农民都看不起他们。可是,出身贫寒的陈友谅发达后很快就忘记了百姓的疾苦,或者说他也不在意。
而且,陈友谅刚愎自用,性格多疑,他经常背信弃义,还喜欢在背后捅刀子。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吞并别人的,所以这支军队只是数量多,但对于陈友谅谈不上忠心。陈友谅强大,他们自然纷纷依附上来,陈友谅只要一败,他们就会像墙头草一样临阵倒戈。
二、朱元璋的“狠”
当然,只有仁,是不可能在乱世当中杀出重围的。朱元璋能够在夹缝当中求得生存,靠的还有他的“狠”。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人当中,陈友谅看上去最狠,但他的狠是一种急躁冒进,一种色厉内荏,真正的危急关头,他是不敢放手一搏的;张士诚是三人当中最不狠的人,他出身私盐贩子,起义后行事风格也像一位商人,从不打不准备的仗,遇事喜欢先进行观望;只有朱元璋,是真正的狠。朱元璋是从刀尖上舔血过日子的人,他白手起家,敢拼敢搏,遇到事情敢下决断。
在郭子兴死后,韩林儿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但他却因有勇有谋,能下决断而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统帅,可见他的魄力不同寻常。
朱元璋一旦决定一件事情便极为坚定,治兵是如此,打仗也是如此。在应天,朱元璋为了积粮曾明令禁酒,但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却违法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但有人劝朱元璋说胡大海这时正在前线,不可杀他的儿子,朱元璋听完大怒,自己提着刀把胡三舍杀了,自此再无人敢违反军令。
攻打太平时,有将士缴获大量物资后想先回去享用,朱元璋直接命人砍断船缆,任由船只顺江而下,将士们见后路已断,只能一鼓作气,太平也因此成功被攻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很多人劝朱元璋先避其缨锋,但朱元璋却率领二十万大军,破釜沉舟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决战。
这种在生死关头敢于拿命拼的劲头,是陈友谅和张士诚都不具备的,所以朱元璋才能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三、朱元璋的“智”
朱元璋的智有两种,他自己的智和他的智囊们。朱元璋本人是一个很有谋略的领导者,他对于大事不仅能够下决断,而且决断往往都是对的,这得益于他对于时局的正确分析。朱元璋狠,但不代表他不知进退,正好相反,朱元璋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郭子兴死后,韩林儿命朱元璋为副统帅,他曾不满道“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但他“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明史》)
当韩林儿在北方被元军击败后,朱元璋连忙向元军求和,和元军将领虚以委蛇,拖住了元军南下的步伐,给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而且,朱元璋并不骄傲自大,他能够善待人才,听取下属的建议。徽州谋士朱升岑曾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全部采纳,这也是朱元璋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朱元璋的手下,文臣有刘伯温、李善长等,武将有常遇春、徐达等,他们也在朱元璋称帝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元璋在乱世当中,以“仁”得民心,揽人才;以“狠”肃军纪,战群雄;以“智”谋大局,平天下,所以出身草根得他,最终能建立大明,成为开国皇帝。
参考资料:
《明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6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