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公主住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看很多电视剧的时候,剧中会有不少公主出现,而她们大多数也都有自己的府邸名为公主府,不过出嫁之后的公主,还是住在驸马家的,那么在出嫁之前呢?还没出嫁的公主是住在什么地方的?她们身为皇帝的女儿,会不会都是住在宫里的?还是说会给她们修建公主府,让她们搬出去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1.古代公主已经长大但未嫁时住在哪里
还要看公主的地位。要是得宠的就有自己的寝宫,一般的就和母亲住在一个地方。像太平公主,她是公主中的至尊,不仅有封地还有自己的府邸,但是没有地位不得宠的公主一般是没有自己的府宅的,要和驸马住在一起,驸马家是什么她就住什么,一般出嫁的时候就给嫁妆。至于一些特别可怜的公主就更惨了。
以清朝为例,公主未大婚的或者得到皇帝恩准的都居住于宫中,待公主大婚或者获得皇帝恩准(即成年后)方可搬出宫中,,出宫开府,平日里未婚男子不得擅入。
从秦汉到元明,一般,公主和皇子都是住在宫外的(太子也不例外),在他们行过冠礼之后,就必须离开母亲,到自己的封地开始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有自由出入宫闱的权利,如果被封为王,每年也必须进宫朝拜,但是,这些王爷就失去了自由进入宫闱的权利,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允许,他们是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封地的。
清朝之后,皇帝的儿女全部是居住在皇宫之内,而皇帝的兄弟姐妹,却是住在宫外。从秦汉到明清,历朝的皇子在成年之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参与国事讨论的,当然也有例外,而公主的日常生活,和正常百姓一样,除了锦衣玉食以外,并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动手的。
2.古代公主指的是哪些人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
起源,《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就写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后“王姬”也成为帝王的女儿的代称。诸侯之女也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女,未出嫁即早夭的皇女在大多数朝代不会被授予公主称号。反之也有宗室女会被授予公主身份。迎娶公主称“尚公主”,公主下嫁称“将嫔”。
3.公主的婚姻制度
下嫁
公主如未年幼夭折而是顺利活到成年,大多数情况下会下嫁臣子。在汉代及三国时期,公主或直接下嫁列侯,或下嫁臣子的同时臣子被给予列侯的爵位,如陆景就因尚公主而获封毗陵侯。由于公主的丈夫基本是列侯出身,公主也可以丈夫的爵位改称。如汉景帝女阳信公主,下嫁平阳侯曹时后又称平阳公主。
晋代以后,因爵位改制,公主丈夫不再封侯爵而是多拜为驸马都尉。驸马都尉在汉代本是指掌副车之马的官职,多授予功臣或皇帝的外戚一族,后来逐渐成为迎娶公主者的专属官职。后世因此多称公主之夫为驸马(清朝称额驸)。
自驸马成为公主之夫专属称谓以后,对公主及婿家干政防范日严。唐代开始,驸马成婚后大多给予闲职不会被授予重要职务。在明朝为防止公主及婿家干政,多将公主嫁予一般平民而非在朝为官者。但有时会因为选择不慎造成骗婚事件,如永淳公主事件。
和亲
在极少数情况下,公主会被嫁予外邦为妃为后,这种婚姻会称为和亲。嫁予外族的公主也称和亲公主。和亲在汉代和唐代最为常见。和亲公主大多为宗室女出身,以皇帝养女的身份和亲外族,最为有名的是文成公主和亲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皇帝亲女和亲的案例很少,仅有唐肃宗女宁国公嫁给回纥可汗,唐德宗女咸安公主嫁回纥长寿天亲可汗等少数几个案例而已。
唯清一朝,因满蒙联姻习俗公主嫁予蒙古贵族为妻的案例很多,一般不称作和亲。
出家
公主选择终生不婚而出家为道士或尼姑,在唐朝中后期较为常见,如唐睿宗女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出家为道士。也有先出家再还俗者,如太平公主年幼出家为女道士,后还俗并下嫁薛绍。
再婚
秦汉时代,妇女改嫁是极为平常的事,对于公主也不例外,有的公主甚至三度结婚,如平阳公主先嫁曹参曾孙曹寿,后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死后,又改嫁长平烈侯卫青。
隋朝首次出现了禁止寡妇改嫁的诏命,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诏九品已上妻、五品已上妾夫亡不得改嫁。唐太宗下诏任凭妇女改嫁、寡妇改嫁,不禁止寡妇改嫁。唐太宗下诏“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其鳏夫年六十,寡妇年五十已上,及妇虽尚少,而有男女,及守志贞洁,并任其情,无劳抑以嫁娶”。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下诏令守寡的女儿金华公主出家为尼。被认为是太祖为推恩公主夫家,令公主守住妇节。
宋朝公主改嫁的极少。随着贞操观念日渐严格,明朝和清朝入关后亦无公主改嫁的记录。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皇帝住乾清宫或养心殿,皇后住坤宁宫,公主一般是住在后宫,由皇帝赏赐,出嫁后就不住在皇宫了,太后住慈宁宫,朝会在太和殿(金銮殿),藏书的地方是文渊阁,皇帝批阅奏章的地方是养心殿或御书房 古代皇子教书的地方是钦天监,老师是有学识的大臣或是太傅。
后寝是皇帝和皇后、殡、妃居住的地方,皇帝和皇后居住在中轴线上的宫室中,左右各有六处宫院称东六宫和西六宫,供姨、妃居住。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
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故宫】
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
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中和殿
中和,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明清两代举行大朝礼的时候,皇帝在赶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
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员朝贺。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时候,还要在前一日阅览祝文或者检查种子农具。清朝规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谱,
也就是玉牒,在修订好以后,就要在中和殿内让皇帝阅览,并举行存放仪式。
保和殿
名称来源与太和殿相同,都是取自《周易》“保合大和”。明朝的时候,在举行册立大典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内更衣。在年底,还要在此
宴请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举行宴会。而且这里还是清朝举行殿试的地方。
乾清宫
乾清,取自唐代韩愈《六合圣德诗》中的诗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寝宫一直都是这里,
到了雍正皇帝以后,就挪到了养心殿,从此,乾清宫九成了皇帝听政的地方。在每年过节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宫举行庆典活动,清朝康熙乾
隆年间,还在宫内举行了“千叟宴”。而且皇帝死后,必须要在这里停灵,祭奠15日,表示寿终正寝,之后才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
交泰殿
交泰,取自《易经》中的天地交泰,象征着帝后生活和谐。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在每年皇后到
先蚕坛举行仪式的前一天都要在这里检阅采桑工具。
坤宁宫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俗,将其改为祭神的场所,把东暧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东西六宫
这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
东六宫
钟粹宫
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恭亲王奕昕的生母静贵妃、咸丰帝慈安皇后、光绪帝的隆裕皇后都曾在此居住。
景阳宫
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后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后改作收贮图书之所。
承乾宫
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
住。
永和宫
一直为妃嫔所居。雍正帝的生母德妃、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光绪帝的瑾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景仁宫 一直是历代贵妃的居住地,像康熙皇帝的生母康妃、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乾隆的生母禧贵妃、咸丰帝的琬贵妃、光绪帝的珍妃等曾居住
于此。延禧宫 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
西六宫
太极殿(启祥宫)
明万历年间,乾清、坤宁两宫火灾,神宗朱翊钧曾暂居启祥宫。逊帝溥仪出宫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极殿。
长春宫 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明代天启皇帝的妃子李氏,清代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曾在这里住过。晚清时,同治皇帝亲政后,西太后也曾在
这里居住。
咸福宫
为后妃所居,前殿为行礼升座之处,后殿为寝宫,乾隆年间改为皇帝偶尔起居之处。道光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成贵妃、彤贵妃、常
妃等都曾在此居住。嘉庆和咸丰年间还曾一度作为皇帝为先帝守孝之地。
永寿宫 为历代后妃所居之处。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恪妃,嘉庆帝如妃、乾隆帝生母禧贵妃都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间和恪、和孝两位公主下嫁还
曾在此设宴。道光中晚期,外侮内患日盛,而朝廷内部一味讳饰,将各疆吏密奏匿于永寿宫。光绪以后,此宫前后殿均设为大库,收贮御用物
件。
翊坤宫
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
储秀宫
意思是“内藏后妃秀美如花”,是慈禧太后初入宫居住的地方。
此外故宫里还有一些别的宫殿:
奉先殿(现为故宫钟表馆),顾名思义就是皇宫里的小太庙,是供奉帝王祖先牌位的地方。
养心殿 乾清门内的养心殿,从雍正清末近200年间,清朝皇帝大多住在这里。在同治、光绪两朝,养
心殿东暧阁是慈禧与慈安“垂帘听政”之地。
慈宁宫 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
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清代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
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
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皇太后薨,梓宫奉安于慈宁宫
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礼。
颐和轩 为乾隆皇帝归政后憩息之所。“颐和”,即颐养精神。
外东路---宁寿宫景区(现为故宫珍宝馆)
养性殿 乾隆做太上皇帝的寝宫;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
宁寿宫 宁寿,出自《尚书》中的“五福”,有 健康 长寿之意。乾隆皇帝准备当太上皇时在此宫祭
神。乾隆帝八十寿典、嘉庆帝五十寿典,曾在
此赐宴皇子、王公大臣。
皇极殿 是乾隆皇帝第二次兴办千叟宴的地方;西太后也曾在皇极殿接见外国使臣。西太后死后,在
这里为她停灵治丧。
在清朝的公主一般住在后宫,但不和嫔妃一起,有单独的住所,公主出嫁了的话有可赐府第的,也有住进男方家的。嫁蒙古的话,对方要为皇族,就住进男方家,但公主也有很多陪嫁的。
除了公主之外,还有格格,格格一般都是皇孙女,而这些皇孙女的父亲都是皇帝的儿子,他们15岁成年时一般都会受封爵位,而他们一但成家了就要搬出宫外由皇帝赐的府第住,这也就是说格格是住在府第里的。格格虽说住在府第里,但也是可以进宫的,而且每个格格何时出世都会记入宗人府的。格格出嫁的话,也有些是赐府第的,嫁蒙古的话跟公主差不多,但到了乾隆时就差很远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5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