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写下一“墨”字,弘历巧妙对出下联

以史为鉴 2023-06-14 01:46:03

康熙写下一“墨”字,弘历巧妙对出下联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入关后,为了更好巩固统治,对汉文化的学习是越来越重视。

比如说康熙,他非常喜欢研究汉文化,喜欢说汉语,还经常练习汉字。

而有一样东西,他经常拿来考问皇子们,就是对对子。

有一天,他在练习书法,写下了十几个字形不一样的“墨”字。

看了一会儿,就下令让身边的太监,拿着这些“墨”字送到各亲王府中,让他们对出下联。

太监们纷纷拿着康熙的御笔,马不停蹄地离开皇宫,去到京城各亲王府传达旨意。

雍亲王胤禛听到宫中来人,急忙出来迎接,老太监拿着写有“墨”字的纸张交给胤禛。

并说,皇上交代了要王爷您当场对出下联。

胤禛看了一下,是个“墨”字,心想难道皇阿玛意在要铲除墨吏。

于是提笔写下“吏”字相对。

胤禛写完之后,交给太监,并让太监带上儿子弘历一起进宫复旨。

各太监回宫后,手捧着各皇子对出的下联,按皇子的长幼排序站好。

让康熙一一点评,小弘历则非常懂事地帮康熙研磨。

康熙首先看到是皇长子胤禔,胤禔对出的下联是“武”。

康熙皱眉,点评为“不通”。

接着看下去,神情都不好,都一一做出点评。

而到了胤禛的“吏”字,只是点了一个墨点。

而剩下的皇子的下联,都没有让康熙满意。

康熙看了一下身边的弘历,随即放下笔。

抱着自己的孙子问道:

“你觉得你阿玛和其他皇叔对得怎么样?”

弘历则回答:

“皇爷爷批给皇叔们的都是不通,我阿玛自然也和其他皇叔一样。

只是皇爷爷顾及到孙子的颜面,才笔下留情。”

康熙听完孙子的回答,心情也愉悦了些。

于是指着墨字,让弘历也对出一个下联。

弘历想了一想,随即写下一个“泉”字。

康熙看完后大喜,连连称好,问弘历是怎么想到这个“泉”字。

弘历回答:“墨字拆开始黑和土,黑与白对应,属于颜色。

水和土相和,属于五行,白和水构成泉,由此而来。”

这个对子从此也成了千古绝对。

康熙听完后非常开心,急忙夸他通彻,并赏赐弘历不少珍贵之物。

弘历从小就聪慧,后来成为乾隆帝之后,也非常喜欢对对子和写诗。

对联有巧妙的还有哪些?

有趣的巧妙对联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

下联:孔明明明明事理。

横批:天壤之别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只狗在河边啃骨,遂出: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往河上一扔对日:

水流东坡诗(尸).

2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3解缙小时家贫,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4解缙在皇帝身边作侍读,想回乡探亲又不敢说,皇帝看出来,要他对出他的联就放他假: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解缙悠悠对来: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弥勒佛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知世间可笑之人.

6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亦颇有才貌.一日佛印去看苏轼,不巧撞到苏小妹在床帐中偷懒未起,遂取笑:

烟笼芍药.

苏小妹想起那天看见他在河边洗头的样子,笑对:

水漂葫芦.

7饥鸡盗稻童筒打;鼠暑梁凉客咳惊.

意思是鸡饿了偷吃稻被小孩用竹筒来打;老鼠在梁上乘凉被客人的咳嗽惊跑.妙在同音叠字.

8王羲之的字太好,除夕门外要贴对联,写了N副对联都被人偷走.于是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

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献之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幅: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9刘伶饮尽不留零;贾岛一醉非假倒.--拿名人的名字作的趣联.

10秀才进京赶考,盘缠用尽,店老板要他对出联就可以免费,见秀才吃的是米粉,出:

八刀分米粉

秀才对:

千里重(中)金钟.(中金钟是上榜之意哦.钟是钟的古体.

这是一副拆字谜, 自己慢慢看吧.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传说,康熙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人才,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出上联试和尚———

山石巖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此联析“巖”、“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

不料,和尚随口应答———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康熙一听,和尚妙析“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随后委以重任。



咸丰年间,有一位知府卜昌,他小有才气,但傲气十足。有一天,他来到一家旅馆,见两个书生正在读书,便想卖弄文墨,于是同两书生对句。

卜昌冷笑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变淡?

一学书生笑着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卜昌一听,骂他是乌龟,气得满脸通红。另一书生见卜昌丑态,也对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北宋佛印和尚有一天去拜访苏东坡,大吹佛力广大,佛法无边,坐在一旁的苏小妹便有意开他的玩笑———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一听,也反戏她一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为奴

苏小妹和佛印的妙对,就是利用析字法巧拼“僧”、“佛”、“婢”、“奴”四字,相互戏谑,妙趣横生。



据说,有两姓联姻,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在举行婚礼这天,有人赠联祝贺———

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方有米

娶来何家女,添人添口便添丁。

上联以“水、田、米”合成“潘”字,下联以“人、口、丁”合成“何”字,既暗含双方的姓氏,又反映了双方的愿望,幽默诙谐之中增添了喜庆气氛。



西湖天竺顶有一座庵,叫“竺仙庵”,庵头有个泉眼,泉水极其清洌。

有两个静心修道的人,经常在庵中用泉水煮茶品尝。有一联悬于庵门———

品泉茶三口白水......
趣联巧对,有趣的对联,巧妙的对子
历史上最经典有趣的对联大全

1、诸葛亮联斥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 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

有目也是瞅(“瞅”应为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因电脑没有此字,故作解释),无目也是丑,去掉瞅(同上解释)边目,加女便成妞。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诸葛亮听罢略略一笑,即刻对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

2、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3、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蝨子越摸越 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4、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5、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春节,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6、 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7、 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8、“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 *** 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9、 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横批是:上下“凭”等

10、 王毅之接对联。

一年除夕,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1、 针砭人情冷暖。

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1......
两个巧妙的地名对联已有下联
第一副对联的上联是清朝嘉庆进士、礼部尚书李宗昉,在贵州视学时,见乌江边上有黑神庙,灵感促使他作了一对联的上联,但是二百多年过去了,无人能对出下联,此上联是:

“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了北方正色?”

此联上联确实是难,难在:

1、 贵州在南方,正色为赤,北方的正色才是黑色。

2、 此联色始色终,论名设问,对比写反用了色。

3、 同写黑色,自然地用了“黔”、“乌”、“黑”不同字。

4、 由省、江写到庙,是由大到小。由于如此难,确实难倒不少文人墨客很多年!

这副上联我很小的时候便听说过,近日上网时发现一网友对除了下联:

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了北方正色?

巖称红巖,水称赤水,寨称丹寨。因此天生胜地,方赢得佳景美颜。

下联作者也承认,此下联遗憾的是三处互不相干的地名,不似上联大中小统辖,但仍不失为一佳下联,特推荐欣赏。

第二副对联来自本论坛。

以下引用秦皇汉武的原文: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东西南北 山河美

前汉前唐后宋后明 汉唐宋明 前后承

对联确实比较难,上联有东西南北,那下联就不能再出现了。并且“山”和“河”也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不但上下联要对仗,下联内用字也有限制。所以楼主要求必须是地名,并且而最后行文要有一定意义,那就太难了。可以扩展到古今中外、历史人文等等。

我曾考虑用春夏秋冬、上下左右等用地名或人名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最后想到历史朝代对了此下联。

说明:

1、上联山、河相对,下联前、后相对。

2、上联东西南北相对,下联汉唐宋明相对。(汉唐宋明是中国历史上 *** 建立的4个主要朝代。)

3、前汉即西汉,相对后唐来说,唐即前唐。后宋为元末韩林儿所建,此处主要说的是宋,并存在过后宋。后明即南明。

4、上联写三千里地山河,下联对五千年来家国。一横一纵。

5、下联的意思可以指两个方面:一是说汉唐宋明都先后建立过后续王朝;也可以理解为华夏历史上这几个 *** 建立的朝代前后相继,华夏文明不灭。

6、上联北、美仄起,下联明、承平收。
趣味对联 巧妙趣味对联中的叠字类
春雨丝丝,似织成于春恨——许思温师

秋风剪剪,若裁破于秋愁——许思温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俞樾

【注】咏杭州九溪十八涧。

耆老着棋,着着著成好著——某族人

巨儒联句,联联联出佳联——刘昌

【注】著、联二字,各分别作名词或动词用。上联5个“著”,第1、4读zhuó,“着棋”,方言指下棋;第2、3、5读zhāo,指招数。下联5个“联”,均读lián,第1、5指联句(对联);第2、3指每一联;第4为动词。

惜劳人兮草草,劝君少住

望前路之漫漫,不我久留

【注】题浙江奉化广渡凉亭。

清清闲闲,处处安安静静

说说笑笑,人人喜喜欢欢

【注】题甘肃兰州小蓬莱巧巧斋。

渺渺三魂,活佛竟成死鬼

迢迢万里,东来不见西归

【注】旧时嘲活佛出痘死。

暮鼓晨钟,唤醒许多梦梦

月亭水榭,偶来相印心心——梁树堂

【注】题江西九江纯阳殿。

赫赫明明,何心藏头露尾

生生化化,须防戴角披毛

【注】题四川丰都名山城隍殿。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朝朝暮暮,时时鼓鼓钟钟——越尘

【注】题福州西禅寺。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吴中纲

【注】题浙江杭州金沙港花神庙。

人生何处不逢场,且来看看

世事现身而说法,如是云云

【注】题殡仪馆。

山山鹇翔,千千石楠花簇簇

涧涧猿啸,万万塔松树林林

【注】题四川峨眉山接引殿。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

【注】题河南少林寺西坊。双双玉井,传说二祖庵前有达摩用锡禅杖点出的四眼苦辣酸甜不同味道的水井。

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某客

学者藏修,时习时习时时习——张适

玉关千里,乡心一片雨丝丝——某提学

金阙九重,圣寿万年春荡荡——严嵩
巧妙趣味对联中的偏旁类
嵌名类对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 ——嵌“诸葛孔明”、“李太白”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参出民间疾苦 议定治国方针 ——参议院门口 对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题秋瑾   土豪劣绅土崩瓦解 地痞流氓地磨草光 ——土地庙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民国、总统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蔡锷赠小凤仙
写一幅生动巧妙的对联
(一)

恨当年安石不正

到如今仍向东坡

(嵌宋代两文豪“王安石”、“苏东坡”名。)

(二)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意“缺衣少食”,谐音。)

(三)

白水泉中日月明

山石巖前古木枯

(拆字联:

白、水——泉;

日、月——明;

山、石——巖;

古、木——枯)
给我几幅对得有趣且巧妙的对联
纪晓岚妙对和珅(超搞笑)

和:海棠

纪:山药

和:嫩海棠

纪:老山药

和:带叶嫩海棠

纪:连毛老山药

和:一枝带叶嫩海棠

纪:半截连毛老山药

和: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

纪: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

和:鬓边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

纪禒腰间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

和:我爱你鬓边斜插一枝带叶嫩海棠

纪:你怕我腰间悬挂半截连毛老山药

(和珅在众美女面前丢了人,马上坐火箭闪人了)
谁有巧妙的对联啊,急急急,谢谢了先
这个网站很多对联 ,都很好!

wxjy/jysk/zxwx/duilian/

下面都是顶针联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龚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鱼钓钓鱼鱼骇钓

马鞭鞭马马惊鞭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宋朝有个大文学家叫苏东坡他有个聪明过人的妹妹叫苏小妹一天苏东坡写了一副对......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其妹子出句嘲笑他: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苏东坡反唇相讥:
“莲步未离香格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满脸胡须: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2.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乾隆小时回答康熙的话,谁知道?

康熙率诸皇子、王公大臣前往热河射猎,哪位阿哥在射猎中表现出色,就可以得到康熙的赏物---玉如意一个。
射猎结束后众王公大臣议论玉如意应赏给哪一位阿哥。八阿哥胤禩没有猎杀一只野物,逮的全是活的,一蒙古王公向康熙进言:“上天有好生之德,八阿哥获取猎物不忍杀生,这片仁慈之心实非其他阿哥所能比及,因此这把玉如意应赐给八阿哥。”
弘历(小乾隆)道:“王公这话不对!”众人皆愕然。
弘历继续道:“王公说不忍杀生是慈悲心怀,那皇爷爷(康熙)一生射杀了那么多野兽,难道就没有慈悲心怀了吗?”
康熙问:“皇爷爷射杀了那么多野兽是对还是不对?”
弘历答道:“对,因为天生万物本来就是供人取用的,我大清的祖先以射猎为生,就象中原的汉人以耕田为生一样,都是上天教给我们的谋生之道。”
康熙又问:“可是皇爷爷已贵为天子,拥有四海,用不着以射猎为生了?”
弘历道:“这是皇爷爷不忘本,皇爷爷如果没有射杀野兽的本领,就不能平三藩、收台湾、平定蒙古叛乱。”
。。。。。。。。

弘历由于自己机智的对答而博得了康熙的欢心,最后康熙竟将那把无比珍贵的玉如意赏赐给了弘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4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