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如何灭掉东突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起李靖,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他是哪吒的父亲。不过当然了,这是他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历史上的李靖出生于北齐武平二年,也就是公元571年。李靖从小就身材魁梧,相貌端庄,再加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研读孙吴兵法,习阅各种诸子经典,文韬武略,志向远大。少时常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高贵”。
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靖随军东征西讨,实际指挥了唐军对长江流域割据势力的讨伐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江陵的南梁萧铣政权、盘踞丹阳的辅公祏叛军等,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器重,被赞曰:“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
突厥势力大不如前
但真正让李靖名噪一时的,还是后来平灭北方最大边患——东突厥的战争。公元626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唐朝国力更加鼎盛。突厥方面,由于各部贵族对其统治下的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追,人民困苦不堪而纷纷倒戈归唐。
尤其是原本依附突厥以求保全的割据势力,扼守恒安(今大同市)的范君璋等也开始向唐朝投降,进一步打通了唐军北进的通道。除此之外,漠北的特大雪灾也给突厥以沉重打击,牛羊无食而死,人民饥馑难熬,这对以单一游牧经济为主的突厥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连续北征削弱突厥势力
针对这种情况,贞观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兵10余万进攻突厥。李靖从马邑(今朔州)出发,突然对突厥重兵压境,使得突厥人一日数惊、军心大乱,李靖乘机秘密遣人混入敌营,成功劝说颉利可汗心腹康苏密率众来降,唐军士气大振。
贞观四年,李靖再次出击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颉利可汗大惊,率众溃撤,在唐军的追击下,颉利可汗只身逃遁。李世民夸奖李靖:“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敌方,克复定襄,威震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将计就计长途奔袭
定襄一役后,颉利可汗退保铁山(今阴山北),当时“余众尚数万”,为了重整兵力,劼利可汗遣使投降以为缓兵之计。李靖将计就计,利用唐朝使者进入突厥大营,劼利可汗放松警惕之机,挑选精骑一万,备足二十日粮草,分两路发动突然袭击。
李靖亲率主力过阴山直扑颉利可汗营帐,在浓雾中突然杀到,大获全胜,斩杀万余人,俘男女十余万,牲畜十万头。另一路北进至碛口的李世勣也斩获颇丰,成功拦截兵败后欲北逃投奔吐谷浑的颉利可汗。曾经称雄一时,对中原王朝北方造成巨大威胁的东突厥汗国从此灭亡。
自小聪慧,出身名门;少年入仕,起点甚高;青年隐忍沉寂,两次险被杀;中年厚积薄发,戡平内乱;暮年壮心不已,荡平外敌。
一、自小聪慧,出身名门
公元571年,李靖出生,其家族是官宦世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官至隋朝赵郡太守;他的舅舅也很有名,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李靖生的仪表堂堂,英气逼人,按现在的说法,应该属于硬汉小生类的帅哥。由于家庭熏陶,加之天生聪慧,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而且很有进取心,他曾对其父说:
由此可见,李靖从小就很有一番雄心壮志,他不愿只做个平凡的读书人,他想要的是出将入相,开疆拓土,成就一番大事业。
更让人拍手称奇的是,小时候的李靖就对带兵打仗、兵法谋略很有一番见底,这一点,从他舅舅韩擒虎对他的评价里可见一斑,韩擒虎曾对李靖说:
二、少年入仕,起点甚高
李靖正式入仕是在隋朝,凭借不凡的出身,加之天质过人,本人又刻苦用功,16岁时,李靖便进入隋朝官场,担任了长安县功曹(大概相当于现在北京的区委办公室主任),后面短短几年,李靖连升数级,虽然官职还不是很大,但他的才干却已闻名于隋朝官场,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军事家、左仆射(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杨素更是对李靖赞誉有加,他对李靖说:
由此可见,初入官场的这几年,李靖几乎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可以说,他的为官之路,起点甚高。
三、青年隐忍沉寂,两次险被杀
但没有人可以一直顺风顺水,一路平步青云,李靖也不例外,在他29岁的时候,家族发生的变故使得李靖顺风顺水的仕途陷入了停滞,当时,李靖的长兄李药王(此时已继承李靖家族的爵位)因为对突厥作战不力被削去了爵位,沦为平民。受此事牵连,已经做到六品京官的李靖仕途受挫,即便人们很认可他的才华,但迫于形式,李靖还是被外放做了县令,这一沉寂,就是十五年的大好光阴。
而在隐忍沉寂的这几年中,还有更悲催的事情,李靖两次险些被杀,而要杀他的人却是同一个人,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第一次险被杀
大业末年,李靖担任马邑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在同李渊共事的过程中,李靖发现李渊竟然暗中招兵买马,似乎有造反的迹象,于是李靖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朝廷揭发李渊。但到了长安时,李靖发现关中已然大乱,各路叛军横行、流民盗匪遍地,道路阻塞根本无法通过,李靖不得已只能暂时混在流民之中作战时机。但不曾想,李渊起兵速度如此之快,短短几日就从太原杀到了长安,并迅速攻占了长安,无处可躲的李靖被李渊的军队俘获。李渊怨恨李靖准备告密,让人将李靖处死。临刑之时,壮志未酬的李靖满心不甘,他大声疾呼:
李渊被他的言语打动,加之李世民为他求情(李世民早已欣赏李靖的才干和豪气),李靖得以刀下留命。不久,李世民召李靖入幕府,用作三卫。
(二)第二次险被杀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靖继续跟随李世民征战。在李世民帐下,李靖优秀的带兵素养、灵活多变的战术思维及长远的战略眼光逐渐展露,他也越来越受到李世民的赞赏和信任。但对于高祖李渊而言,李靖当年的告密行为却仍然如同一根深埋心底的刺,时不时隐隐作痛,也就是说,李靖并没有完全赢得李渊的信任。
这种不信任也导致李靖第二次险被杀,在平定南梁萧铣之战中,李靖被李渊所误解,险些再次被杀。当时,李靖奉命前往夔州(今重庆奉节),协助峡州刺史许绍平定萧铣,李靖在前往上任的路上,先是遇到数万蛮人在金州(今陕西安康)作乱,庐江王李瑗不敌蛮人,由于道路被蛮人占据,李靖只得先协助李瑗同蛮人作战,虽说击败了蛮人,但也耽误了不少时间。通过金州后,又因为萧铣控制着前往夔州的要道,李靖的行程再次受阻,迟迟不能到任。这种情况被李渊看在眼里,本就不信任李靖的李渊误以为他故意迟滞不前,贻误军机,于是密令许绍将李靖处死。得亏许绍爱惜人才,将实情告知李渊并为李靖求情后,李靖这才免于一死。
四、中年厚积薄发,戡平内乱
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隐忍沉寂这么多年,李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不被信任、不受重用的局面终于因为一场战事发生了扭转了。
在李靖第二次险被杀后不久,开州蛮人叛唐,大举进攻夔州,赵郡王李孝恭被蛮人击败,众将被蛮军震慑,都认为蛮人势大,此时应该避其锋芒,据城坚守。但李靖与诸将不同,他认真观察敌我形势后,认为蛮人获胜后骄狂不已,有严重的轻敌迹象,且蛮军行军作战缺乏章法,派兵布阵扎营都有不小的漏洞。于是李靖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李孝恭,请求出战,挣得同意后,李靖率八百精锐士兵突然杀出,袭击蛮人营垒,蛮军猝不及防,被杀的大败。随后,李靖又建议李孝恭于险要处设伏,彻底击溃蛮军,杀死其首领,俘获蛮兵无数。
战斗胜利的捷报传到京师,李渊大喜过望,他高兴的说:
李渊不仅下发了封赏李靖的诏书,而且亲笔写信对李靖说: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靖的忠诚坚守终于赢得了回报,李渊彻底改变了对他的成见,从此,李靖的逆袭之路正式开启!
而李靖的逆袭之路,先要从戡平内乱的几场战役中说起。
(一)平定萧铣
平定开州叛乱后不久,李靖军旅生涯中第一次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参与的战斗开始了,这一战,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公元621年,大唐决定发起平定南梁萧铣的战役,早有准备的李靖及时向李渊献上了平灭萧铣的十策。李渊看后颇为认同,对李靖大加赞赏。随后李靖就被任命为讨萧军行军总管兼行军长史,加之李渊认为讨萧军主帅李孝恭不精通军事,因此将统帅三军进行作战的任务全权交由李靖,李靖成为实际上的三军统帅。
拥有了自主权的李靖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首先,他组织人力物力建造了大量大小船只,之后又精选精锐士卒进行水上训练,熟悉水战,做好了渡长江、攻江陵的准备。再有,李靖考虑到大军的后方乃是新近收复的巴蜀之地,民心还没有完全归复,若是大军贸然进发,恐怕会有后文不稳的隐患。为了解决进军的后顾之忧,李靖建议李孝恭将巴蜀各部落的酋长子弟召集到夔州,分别授以官职,安置在夔州各处,这样一来,即表示安抚,同时也将其作为质子,以防蜀人作乱。
公元621年九月,唐军大举进发,灭萧之战开始了。正当唐军准备数路进发,乘船经三峡过长江之时,恰巧赶上暴雨天气,三峡水位大涨,滚滚江水顺流而下,波涛汹涌,声势惊人。唐军诸将大都没见过如此阵势,慑于大自然的威力,都产生怯惧心理,他们都建议洪水退却再进军。但李靖不这样认为,他说:
李靖所说乃是兵家上策,众将仔细考量后都心悦诚服,于是,唐军迅速进军,大小战舰顺流而下,接连突破敌军荆门、宜都防线,仅一个月时间,唐军就到达了夷陵城下。
唐军在李靖的正确领导下连战连捷,士气大振,此时唐军名义上的主帅李孝恭坐不住了,他不甘于功劳全被李靖所得,而自己却毫无存在感,因此,刚到夷陵城下,他就命令大军即刻进发,向夷陵附近的清江发起进攻。但此时的李靖却非常冷静,他认真分析敌军情况后,认为清江守将文士弘乃是一员良将,其手下数万军队也都是精锐,并且唐军刚刚攻克重镇荆门,此时的敌军乃是哀兵,必定会进行殊死抵抗,若唐军急于进攻,很可能会吃亏。因此,李靖建议暂停进攻,待敌军士气衰落再出击,必能获胜。但急于表现的李孝恭根本不听李靖的正确主张,他让李靖留守,自己率兵急急火火的向文士弘发起了进攻。结果不出李靖所料,李孝恭大败而归,损失极大。李孝恭的失败,并没有让李靖惊慌失措,他沉稳镇定,组织留守部队建立防御,收拢败退残兵,如此一来,唐军虽败却未乱,很快稳住了阵脚。对面的文士弘见无法继续进攻,就命令手下部队四面出击,抢掠物资,士兵们手提肩扛,收货颇丰,但他的部队也因此队形散乱,不成体系。而战场嗅觉敏锐的李靖立刻发现了敌军的这一大漏洞,他毫不迟疑,立马组织军队出击,文士弘军措手不及,一时间难以收拢,被唐军杀的大败,唐军一战歼敌一万余人,缴获战舰无数。失去了文士弘这支生力军后,夷陵自然无法坚守,很快,唐军攻克了夷陵城。
攻下夷陵后,李靖马不停蹄,亲率一支精锐部队为前锋,目标直指江陵。此时,萧铣新败,损兵折将,手下可用之军有限,而他的援兵暂时还无法到位。趁此机会,李靖率军向萧铣军发起猛攻,接连取胜,歼敌俘敌无数,很快攻克了江陵外围的水城,并且缴获了大量舰船。
唐军诸将大喜过望,大家都认为凭借这些舰船,正好组建强大水军,一鼓作气拿下江陵。但李靖却又来和众人“唱反调”,他竟然要把这些数量众多的舰船全部遗弃江中,任其顺流而下。诸将虽然大惑不解,但鉴于李靖之前的超神表现,觉得一定有其道理,便请李靖解释,李靖解释道:
李靖的疑兵之计堪称千古奇谋,诸将大为赞叹,于是纷纷同意。
趁萧铣援军迟滞不前的机会,唐军一拥而上,将江陵围了个水泄不通,萧铣见唐军势大,援军不见踪迹,而城中又缺兵少粮无法坚守,只得开门投降。于是,看似固若金汤的江陵城被唐军不战而下,这完全要归功于李靖的“空舟之计”。
李靖军进入江陵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对于投降的萧铣及其部属,李靖也采取了宽宏大量的怀柔之策。这样一来,唐军很得民心,南梁的其他地区纷纷归降,剩余的萧铣部队见唐军政策宽大,也都放下武器,接受了唐军整编。
李靖统帅三军,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可以说是立下了旷世奇功,李渊大喜过望,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
(二)安抚岭南
平定萧铣之战,李靖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李渊对他越发信任和倚重。不久,李渊任命李靖为荆州刺史,命他平定岭南诸地,并给了他册封官员的权利。
岭南处于南方偏僻之地,远离朝廷,各种势力鱼龙混杂,李靖采取了怀柔政策,派人分赴各地,进行招抚,对百姓加以安抚,对归降的各地官员许以官职,各地有感于大唐朝廷的宽宏大量,都纷纷归降。
由此可见,李靖虽然善战,却不好战,他深知自己前来岭南,最终目的是为了大唐的和平、安定,战争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而已,若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极好的。因此,他并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而是采取宽宏大量的怀柔政策,结果不费一兵一卒,岭南诸地就得以平定。这里可以看出,李靖是一位有着长远眼光,胸怀天下的卓越人物,而并不仅仅是只知兵事的带兵将领。
(三)平定辅公祏
公元623年,丹阳(今江苏南京)辅公祏举兵反唐。李渊命李孝恭为主帅,李靖为副帅,出兵讨伐。
辅公祏派大将冯惠亮率兵三万驻守当涂(今安徽当涂),陈正道率兵两万驻守青林,并且用铁索横亘长江,阻断水路,还修建了绵延数十里的建月城。这样一来,丹阳城与周围这些据点可以说是连成了一片,各处互为掎角之势,防守甚是严密。
战前的军事会议上,诸将大都认为冯惠亮、陈正道等人手握重兵,占据坚固的城垒固守,急切之间可能难以攻取,不如绕过这两个地方,集中兵力直接攻打丹阳,只要攻破了丹阳,其他地方自然不战而降。主帅李孝恭觉得这个方案很有道理,准备采纳。
不出所料,这次李靖仍然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丹阳城中也有精兵强将,并且丹阳城高墙坚,其防守能力只会更强,若唐军短时间内攻不下来,背后的冯惠亮等人围拢上来,唐军将会腹背受敌,还是应该先设法击败冯惠亮等人,解决后顾之忧后再取丹阳。李孝恭早已对李靖的才能心悦诚服,自然同意李靖这种更稳妥的行动方案,并将具体的行动指挥权交给了李靖。
面对冯惠亮等人坚固的城垒,李靖没有贸然采取强攻。他派遣一部分老弱兵马前去进攻,而自己则亲率精兵强将严阵以待。冯惠亮等人自然击败了进攻的唐军,他们见唐军如此不堪一击大为振奋,于是尾随败退的唐军急追,追击到李靖等人的伏击之处后,等待多时的唐军精锐突然杀出,冯惠亮等人猝不及防,被唐军杀的大败溃输,除少数人逃走外,冯惠亮、陈正道所部几乎全被歼灭。如此一来,辅公祏精心设计的丹阳外围水陆防线全线崩溃,宣告破产。
此时的李靖不再有丝毫犹豫,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取丹阳。辅公祏肝胆俱裂,根本不敢与唐军交战,他竟然在还有数万兵马的情况下弃城而逃了。无险可受的辅公祏部队自然更是不成气候,在各路唐军的围追堵截下很快败亡,辅公祏本人也被俘虏处死。至此,辅公祏之乱被平定,大唐王朝统一大业基本宣告结束。
这一战结束,李靖沉着冷静的战事分析能力、卓越的战场指挥能力以及敏锐的战斗嗅觉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李渊对他大加赞赏,他对着众多大臣赞叹说:
李渊这话虽说可能有夸大之嫌,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李靖卓越的才干,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五、暮年壮心不已,荡平外敌
(一)攻灭东突厥
1.战役背景
隋末唐初,中原大地群雄并起,各路豪强争夺中原王座,无暇他顾,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势力乘势崛起,日益强大,这就是东突厥。
李渊太原起兵之时,为了换取北方稳定,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唐朝建立后,突厥与反唐势力勾结,与唐朝分庭抗礼。而且突厥仗着兵强马壮,不断派兵南下袭扰唐朝边境。
此后数年,突厥向唐朝发起大小战事无数,公元625年,突厥军队甚至进攻到了太原附近,唐军节节失利,甚至有部队被突厥打的全军覆没。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突厥颉利可汗率十几万精锐骑兵进攻唐朝,从泾州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了距长安仅四十里的渭水桥边,形式万分危急,为了使突厥人退兵,李世民不得已冒险亲临渭水桥边,与颉利可汗结盟,突厥方才退兵。
由此可见,唐朝建立前期,在与突厥的对抗中,唐军处于下风,面对突厥强大的军事攻势,只能采取妥协防守的被动策略。
此后多年,李世民忍辱负重,大力发展民生,整饬军队,默默积蓄力量,准备有朝一日反击突厥,一雪前耻。
公元629年,东突厥国内突然发生变乱,好多部落相继叛离颉利可汗,又恰逢暴风雪,突厥各部发生饥荒,族人纷纷离散。反击突厥的机会,终于来了!
攻灭东突厥的战役打响了,在这场反击异族之战中,李靖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他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2.战役过程
公元629年年末,李世民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统兵十万,分六路反击突厥。
李靖认真分析敌我态势及战场形势后,决定采取隐蔽行军,突袭进攻的策略,准备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630年正月,正值寒冬,寒风凛冽,李靖亲率三千精锐骑兵,顶风冒雪,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人衔枚马裹地,一路疾行,在突厥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李靖军已经进驻了恶阳岭。
在恶阳岭,李靖见突厥人尚未发觉唐军行动,毫不迟疑,命令部队立即向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进攻,在夜色掩护下,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了襄城。
直到此时,颉利可汗才发现唐军竟然已经杀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他大惊失色,认为李靖之所以敢孤军深入,背后一定有唐军大部队跟随,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顾不得许多,立即下令将牙帐撤至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
见颉利可汗溜的如此之快,李靖并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强行追击。针对突厥内部离乱、人心不稳的情况,李靖决定采取离间之计。于是,李靖派遣间谍秘密进入突厥内部,分别游说颉利可汗的部属及将领。这招离间计果然奏效,不久之后,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康苏密向唐军投降了。
颉利可汗见心腹大将竟然投降了唐军,更是惊惧不已,现在他连碛口也不敢呆了,如同受惊的小鹿般向着阴山继续仓皇撤退。拼命后撤,队形不整的突厥军在撤退路上不断遭到唐军伏击,先后被柴绍、徐世勣杀败。不过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颉利可汗的部队虽败却未乱,他还是退到了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并且收拢了不少败退回来的部队。颉利可汗觉得现在的自己并不是唐军的对手,于是派使者到长安请降,表示愿意归附大唐。实际上颉利可汗心里却在打着其他的如意算盘,他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先转移到漠北,然后伺机东山再起。
见颉利可汗祈降,唐太宗表面上派人前往安抚颉利,实则内心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他。作为一位历经战乱、有着敏锐头脑及长远战略眼光的雄主,李世民绝对不可能放过这个一举平定东突厥的大好机会。而李靖就恰好和李世民有同样的想法,他揣测到李世民的真实想法,于是身在前线的李靖并没有放松军事准备,他对众将说:
但有人却认为此时不宜进兵,理由是朝廷已准许颉利可汗归降,而且使者已经到了颉利可汗处,这个时候恐怕不适宜前去攻打突厥。李靖解释说:
于是,李靖率军立即进发,到达阴山时遇到了数千突厥斥候部队,大军一拥而上将这数千人全部俘获,命令他们随唐军而行,并且作为向导带路,大军向着颉利可汗的牙帐悄悄摸了过去。前军由李靖的心腹大将苏定方率领,他带领两百多精锐骑兵一路疾行到了距离颉利牙帐不足七里的地方,突厥人直到此时才发现唐军已经杀到。大惊失色的颉利可汗根本没有心情去看唐军到底来了多少,他顾不得许多,骑上战马仓皇而逃,突厥军队群龙无首,也是四散而逃。苏定方见颉利可汗要跑,率兵急追,但奈何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围堵数量众多的突厥军,眼看颉利带着部队又要溜走,苏定方大急。恰在此时,李靖率后续大军急如星火,终于赶在突厥人逃跑之前杀到了。颉利可汗眼见自己被唐军团团包围,若不奋力一战,恐怕难以脱身。毕竟是一位杰出的游牧民族领袖,此时的颉利可汗反而冷静了下来。他迅速下令,安排手下将校收拢四散的部队,突厥的可汗亲军也确实是精锐部队,在各级将校的呼喝组织之下,竟然在唐军的围堵冲杀之下重新完成了集结。
见突厥军竟然完成了集结,战场嗅觉敏锐的李靖知道,原计划的逐个击破计划已无法实现,现在唐军要迅速变换阵型,当面锣对面鼓的与突厥军来一场正面厮杀,彻底的击溃他们!
令旗变换,号角齐鸣,训练有素的大唐精锐迅速变换阵型,步兵方阵在后,骑兵方阵在前,大唐军队无往不利的进攻阵型杀气腾腾,直指突厥军!李靖目光如炬,锐利的眼神注视着突然沉寂下来的战场。一声令下,冲锋号起,开始进攻!
身着明光铠,手持马朔的大唐精锐骑兵,如同金光闪闪的铁甲洪流向着突厥军奔腾而去。全身灰色皮甲,挥舞马刀的突厥骑兵,如同一条灰色河流,也向着唐军发起了冲锋。两河对撞,轰然炸开!血腥的厮杀开始了!
一场恶战后,尸横遍野,血浸满地,突厥人彻底大败。唐军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马匹无数。几乎成为孤家寡人的颉利可汗再次侥幸逃脱,但仅剩少量部队的他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彻底败亡是注定的结局。不久,唐军大将李道宗擒获了一路逃亡、几乎筋疲力尽的颉利可汗,并将其送到京师长安。东突厥彻底宣告灭亡。
自隋朝以来,突厥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李靖灭亡东突厥,不仅解除了大唐边境的心腹大患,而且也洗刷了李渊、李世民先后遭受的奇耻大辱。大唐君臣一片欢欣鼓舞,在庆功宴上,太上皇李渊甚至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更是直接起舞,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臣武将们受到感染,亦是纷纷起身,加入跳舞的行列,于是君臣一起尬舞的千古奇景就这样上演了。如此开明的氛围、如此君臣一体的盛景,恐怕也只有此时的大唐才得以看见,李靖少年时所向往的圣明君主和时代,真的被他所遇到了,如此看来,李靖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二)攻灭吐谷浑
公元634年,年事已高的李靖已然在宰相之位上任职四年,可谓位极人臣。知进退、有分寸,深知盈满则亏的李靖明白,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于是,他已足疾为由,向朝廷请辞。见李靖言辞恳切,李世民自然明白此举深意,他大为感动,派人转告李靖说:
于是,李世民准许了李靖的请辞,并给予赏赐无数。待足疾好转,特许李靖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前往中书、门下参与政事。
到了这里,李靖戎马一生的使命似乎宣告结束。纵观这几十年的戎马生涯,行军打仗,李靖做的完美无缺,堪称顶级名将。但李靖绝不仅仅是一位名将这么简单,拥有顶级的战略思维、长远的战略眼光、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以及高超的御人手段,使得生涯中后期的李靖更进一步,成为了统御全军的帅才。
唐太宗时期,大唐军队将星璀璨,人才辈出,主帅李靖的统御教导、提携培养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众多的军事人才,也成为了大唐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坚实基础。这一点,从唐军攻灭吐谷浑一战体现的淋漓精致。
李靖辞官后仅仅两个月,吐谷浑突然进犯凉州,朝廷决定起兵反击。本以打算颐养天年的李靖听闻消息,顿时精神抖擞,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向朝廷请命,希望挂帅出征,讨伐吐谷浑。李世民大喜过望,随即任命李靖为三军统帅,统御侯君集、李道宗等各路将领,向吐谷浑发起了反击作战,一场大规模歼灭战,拉开了序幕。
李靖赴任之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行军条件极为艰苦。但年事已高的李靖却精神抖擞,丝毫不为所动,一路迎风踏雪,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前线。到达前线,李靖不做丝毫停歇,立马组织各路将领,着手开展对敌作战。
首战发生在库山(今青海天峻),李道宗部击败吐谷浑前军,唐军首战告捷。
吐谷浑的首领伏允可汗也是个行军打仗的行家里手,吐谷浑军队虽然败退,但却没有成为无组织的溃退,伏允可汗命令部队一边撤退一边把路途上的野草烧光,以断绝唐军马草。马草断绝,诸将大都认为战马难以坚持,部队不可再长途追击。侯君集与诸将所想不同,他说:
战略眼光卓绝的李靖自然赞同侯君集的观点,就目前情况而言,虽然战术层面不宜继续追击,但就整个大唐帝国西北战略而言,此时绝对是一战平定吐谷浑,换得西北边境长治久安的绝佳时机。于是,李靖决定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大军分成两路:李靖、薛万均和李大亮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两路大军一起向吐谷浑追击。
李靖亲率的北路军进展顺利。部将薛孤儿在曼头山击败吐谷浑一部,杀其名王,缴获大批牛羊已做军粮。李靖的主力部队也先后在牛心堆、赤水源两次击败吐谷浑军。侯君集、李道宗的南路军进展也很快,他们深入大漠两千多里。这里荒无人烟,气候异常,有时酷热难当,有时寒气袭人。最要命的是有时很难找到水源,部队只能杀马饮血。唐军客服了重重困难,一路长途奔袭,终于在乌海(今青海兴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再次将其大败,俘虏多名吐谷浑部落首领。
此时的吐谷浑军已经彻底土崩瓦解,成为一摊散沙,各部落军队四散而走,各自亡命奔逃。李靖命令各路唐军继续追击,又连战连捷,唐军一直打到了吐谷浑西部的且末(今新疆且末)。伏允可汗的牙帐被唐军攻破,部队死伤无数,他的妻子也被唐军俘虏。
此时的伏允可汗身边仅剩一千多骑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久之后,逃到碛中的伏允可汗被部下所杀。其长子大宁王慕容顺率众归顺大唐。到此,李靖率军经过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彻底攻灭了吐谷浑。此后的几十年,大唐西北边境再无大的战事,拥有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结语
平定吐谷浑一战,成为了李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此战结束后,年老体衰的李靖彻底告别了军营,决定颐养天年。公元649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九岁。一代军神,就此落幕,是非功过,且待后人评说吧。
唐朝名将李靖在66岁的时候灭掉吐谷浑,其采取的方法是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策略,针对吐谷浑大军,制定了长夜奔袭和速战速决的策略。李靖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功高盖主,晚年一直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也算是晚景凄凉。
李靖一生替大唐开辟疆土,但是晚年却活在层层监视之中,也是令人唏嘘。不过像李靖这样的武将,不会拉拢人、搞关系,凭借自己手艺吃饭做到这样也是不错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