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八股文究竟是什么人发明的,古代的科举究竟有多难考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4 01:01:49

八股文究竟是什么人发明的,古代的科举究竟有多难考

古代科举有多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国从古代就有一种制度,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外国人的佩服,这项制度就是我们熟知的“科举制度”。很多外国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既解决了国家人才问题,又解决了平等问题的一种手段。因为科举考试没有门第之分,谁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成为朝廷的官员,使得自己的家族光宗耀祖。

发展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随着历史发展,统治阶层为了巩固其统治,不得不面对人才问题。秦汉之前,国家统治者要用人,就实施分封制,由执政者把官位、土地及属民分给宗室、亲族及大臣,这就形成了我国古代春秋诸侯国分立的局面,后来这些分封的官员,割据一方成为霸主,破坏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秦汉之后,虽然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分封,但皇帝的儿子、亲族照样能分封。王朝要发展,总要有人才干活,亲族分封只是为防止异姓王作乱,这是刘邦的打法。那么刘邦建汉朝后,如何选拔人才,两汉时期实施的是察举和征辟,所谓的“察举”就是由大臣和地方官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人才,也叫“荐举”。所谓的“征辟”是指高官认为自己的属下或者门客有一定才能,就向皇帝推荐。虽然这种制度比分封制有进步,但时间长了必然造成任人唯亲的问题,谁都想推荐自己的人。因此东汉出现“朋党”也不足为怪了。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时,他也意识到人才选拔的弊病,因此曹操曾提出过“唯才是举”,曹丕即位后,为了实现曹操选拔人才的目标,曾在州、郡设中正官,主要考察人才,那时就把人才分为九品,按品级向各州县推荐。但这种选官分品,谁的门第高就是上品,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所以曹操只是提出一个目标,真正有才能的人并未选拔上来。

到隋朝时,针对以前选官存在的问题,隋文帝施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到了唐朝科举制有了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的优势在于杜绝士大夫阶层其后裔当官的问题,对普通百姓敞开当官的大门。不过老百姓读书的毕竟是少数,最初这种问题并未改观。

从考试内容看,隋朝注重策论,也就是针对经义及政事写成的论文。这是一种进步,否则没有衡量高低的标准。唐朝时重视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明经考经学,进士考诗赋。明经内容从九经中出。所谓的“九经”就是三礼、三传、易、诗、书。

考试方法用贴括也叫“贴经”,我在之前文章介绍过,就是经文原文的填空题。而明经不要求写文章,只要求背诵写出经书的注释即可,可见唐朝科考要容易些。

唐朝科举考试方式使用时间长了,考生摸到了门道,只要将经文背诵熟练即可,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到了明清朝就流行起八股文写文章,既要引经据典,还要有解释,有自己的观点,这就相当于论文。虽然与唐朝有联系,但八股文成为真正科举考试的“重头”。

源头

那么谁发明的“八股文”?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古来有之,并非谁发明,只能从源头上找。

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文体,考察是文字功底、理论功底。此项技能,并非明清独有,如果推算起来,是王安石推行的一种考试技能。都说“熙宁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力主的八股文却一直保持到清朝灭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改革家,而且又是文学家,此人也通过科举考试而为官。他两次出任宋朝丞相,就是为宋神宗改革服务。王安石改革的内容很多,既有税,也有农田水利及军事建设等内容,同时在科举考试上,王安石认为宋朝沿用唐朝的制度,在科举考试上的诗赋,主要是讲究文辞并不实用。他向宋神宗建议应该复兴古代读经取士的方法,把诗赋取士改为经义文章取士,用文章来解释儒家经典,以文章的优劣决定选谁当官。

表面上看考经义文章是“复古”实际上是一次变革,当时王安石的建议,受到朝廷很多人争议。苏轼主张诗赋,只有王安石坚持经义。王安石毕竟是丞相,宋神宗同意了他的意见,下诏书鼓励兴办学习,教授经学,对唐朝的贴经、诗赋取士进行了批评,认为“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按理说,宋神宗说话了应该好施,但在宋朝对待文臣太宽容了,苏轼依然坚持他的立场不放,还与王安石进行一番议论。此议论对后来的八股文影响很大。

苏轼认为:“得人之首,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虽用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无知人之明,无责实之政,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矣。

时有可否,物有兴废,使三代圣人复生于今,其选举亦必有道,保必由学乎?且庆历间尝立学校矣,天下以为太平可待,至于今惟空名仅存。今陛下必欲求德行道艺之士,责九年大成之业,则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而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养游士,置学立师;以又时简不帅教者,屏之远方,徒为纷纷,其与庆历之际何异?至于贡举,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欲变经生贴、墨而考大义,此数者皆非也。

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弊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无所不至。自文章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诗赋、论策均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近世文章华丽,无如杨亿。使亿尚在,则忠清鲠亮之士也。通经学古,无如孙复、介石,使复、石尚在,则迂阔诞谩之士也。矧自唐至今,以诗赋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宋史)。

为什么要把苏轼这段话原文拿出来?因为苏轼说的有理有据,如果宋神宗听了苏轼的话,根本就不会存在所谓的八股文。天下科举考试也不会那么难了。

王安石不亏为大家,他反对置学立师,反对用经书束缚人才的思想。他认为天下的人才,并不一定通过学校读书,可根据他的真才实学录用。

苏轼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但受到前世影响太深。与王安石的思想还有一定差距,王安石提倡兴学、立师、授经,就是“化民成俗”。当宋神宗问王安石对苏轼有何意见时,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尝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

王安石以丞相之位说这番话当然要比苏轼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他的意见的确符合宋神宗的要求,因此,王、苏之争,最终王安石的建议得到宋神宗及大多数大臣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八股文的源头是王安石,但此源头总被历史遗忘。

弊病

王安石主张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其实就是为了宋朝多选拔一些人才,但王安石却不知道他的这一措施,其实是毁坏了人才。王安石在后来实施中他有所感触,他曾后悔的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陈师道《谈丛》所记载)

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改革,为明清八股取士开辟了道路。八股文内容主要是释义儒家学说,与王安石的理念是相同的。因此从宋神宗变革科举考试一直到清朝,以经义文章取士一直没变。

王安石的这一改革后,文章成为考取功名的主要手段,宋至清都没变,变的只是文章的形式和八股花样,也称为八股程式。

宋朝科举考试的经义文章保存下来的很少,不过《四库提要》提到张才叔(张庭坚)的《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是当时八股文典范之作。

张庭坚这篇经文出自于《尚书·微子》,这里所说的“靖”是谋划的意思,题目就是说殷纣王昏乱残暴,他的同母兄弟微子,他的两位叔叔箕子、比士,各有其志,用不同办法表示忠于先王。微子出走,后来降于周,封于宋。箕子成为奴隶,比干被杀。 这三人被儒家所推崇。

从内容上看,宋朝人经义文章的程式化已经形成,与明清时的八股文并没有多少区别,宋人在文章结构上,以及破题、入题等程式化文字,文字更为散式,没有多少约束。此后明清八股文就不一样了。

宋朝推行八股文时,当时一些考生为取悦考官,常常写一些争奇斗艳的文字,而且还大量使用对偶排比句。清朝人钱大昕说:“宋熙宁中以经义取士,虽变五七言之体,而士人习于排偶,文气疏畅,而两两相对,犹如故也。”梁章钜在《制义从话》中曾列举了宋朝人用排偶的文章。在这里不做过多的举例。但宋朝的经义文章一出现,特别是排偶舒畅的文字出现,就为明清时的八股文奠定了方向。

八股文很难写,特别是写出华丽文章,让皇帝和考官喜欢更难,需要有很深的儒学之功,而且有较强的古文驾驭能力才能写成。因此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很难,写不好八股文想被录取,比登天还难。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原因和影响

低至最弱,同时也消解了知识阶层内部所蕴积的反抗力量.就此而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与科举取士的实行不无关系.
明清科举考试,皆
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民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思潮的汹涌澎湃,八股取士已逐渐暴露出其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明
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顾炎武于《生员论中》一文即有过“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也”的议论[1],这一取士方式在明末似乎就走到了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

是明亡以后,清人并没有废止八股科举,反而变本加厉,极为有效地运用这一人才选举制度,很迅速地巩固了政权.史学家孟森曾就此评论说:“明一代迷信八股,
迷信科举,至亡国时为极盛,余毒所蕴,假清代而尽泄之.盖满人旁观极清,笼络中国之秀民,莫妙于中其所迷信.始入关则连岁开科,以慰蹭蹬者之心,继而严刑
峻法,俾忮求之士称快.丁酉之狱,主司、房考及中式之士子,诛戮及遣戍者无数.其时发难者汉人,受祸者亦汉人.汉人陷溺于科举至深且酷,不惜假满人以为屠
戮,以泄多数侥幸未遂之人年年被摒之愤,此所谓‘天下英雄入我彀中’者也.”[2]清统治者以科举为笼络、控制汉族文人的利器,比明朝统治者多了一层深谋
远虑的政治因素;而汉族文人为能实现个人价值,奋志青云,也乐得俯首就范,有时为达目的,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如何看待历史上甚受后人诟
病的八股取士,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八股取士基本上适应的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的人才需求,如出题取自《四书》、《五经》中的成句或一章,要求
“代圣贤立言”,并以宋代程朱理学为依归.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出发点,八股文作为功令文字对于广大读书人而言,就是对其思想的一种无形的控制,影响是全
面的.读书人欲猎取功名,就很难绕过这一“龙门”.对于八股取士,清初有识之士如顾炎武就曾指出:“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
[3]清代文字狱的一位著名受害者戴名世甚至说:“欲天下之平必自废举业之文始.”[4]两人都是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批评八股取士制度的,而统治者对此也未
尝无识.据《清史稿·选举三》记述,从康熙二年到康熙七年(1663-1668),也的确曾一度废止八股文,试士只用策论,但仅两科而罢,其原因可看当时
礼部侍郎黄机的进言:“制科向系三场,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次用策论,使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猷.今止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
易.且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三场旧制.”[5]这是清廷内部第一次对八股文应否废止的讨论.乾隆三年(1738),距这次讨论七十年
之后,废止八股文的问题又由兵部侍郎舒赫德重新提出,所得答复是:“时艺之弊,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因时而补救之.”[5]
(P3150)于是这一有关人才选举的大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可见,八股文之弊,清代君臣上下并非不知不晓,但在当时也的确拿不出更合适、更简便的考试方
法来,这是由其政权性质所决定的.八股文用于科举考试通行于明清两代,长达近六百年,基本与封建之世的彻底垮台同步,明乎此,其封建主义的社会属性也就昭
然若揭了.
从实际效果而言,八股取士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的人才需求.能够跃此龙门进入举人、进士行列者,大部分并非庸才;而奋斗数十年艰于一第者
也不乏高才之士.正是这一看似矛盾的选举效果,造成了问题的复杂性.作为一种人才选举制度,科举制如果不过多讨论它的考试内容,这一制度至少为全国人才的
流动调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庶族地主阶级与平民子弟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学而优则仕”的儒家理念,在这一制度下有了实践的可能.历代科举由于弥封糊
名、誊录考卷等一系列防弊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考试组织的逐渐严密,使科举竞争有了较为平等的保障.以清代为例,潘光旦、费孝通曾统计过915本从康熙至
宣统年间的朱墨试卷,在这些贡生、举人、进士中,五代之内皆无功名者122人,占统计总数的13.33%[6].这一百分比表明了清代平民入仕的机会,尽
管不大,却足以令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般地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为一第之荣而孜孜以求了.在天下太平的时候,社会中下层读书人若想出人头地,恐怕也只
有科举一途最具吸引力.
从统治者角度而言,八股文之所以为明清两代帝王奉若神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与封建专制政体的适应性.鲁迅曾为八股文下判语云:

股原是蠢笨的产物.一来是考官嫌麻烦——他们的头脑大半是阴沉木做的,——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
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二来,连应试的人也觉得又省力,又不费事了.这样的八股,无论新旧,
都应当扫荡.[7]提供专业代写毕业论文服务.
今人讨论八股文,说它是陈腐旧套,称之为呆板僵死的文体,把它贬得一无是处.然而若仔细加以分析,这种用于考试的功令文字能够通行于明清两代,并为封建王朝选拔出大批并非无用的官员,就绝非简单的一句“反动”或“愚蠢”所可一言蔽之了.

股文又称制艺、制义、时文、八比文等等,用《四书》为题者又称“四书义”或“四书文”,用《五经》为题者即可称“经义”.《明史·选举二》云:“科目者,
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
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8]在明代,八股文的规则随时代不同而屡有变化,顾炎武《日知录》所论最为精当:
经义之文,流俗谓
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
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
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二句、四句为对,排
比十数对成篇,而不止于八股者).其两扇立格(谓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
拘此.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今之为时文者,岂必裂规偭矩矣乎!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
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本之唐人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曾子、子思、孟子皆然)为何而发此言,谓之原起.至
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馀字,谓之大结.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益密,恐有藉以自
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应举之文矣。

摘自百度百科,谢谢。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不一定要求对仗排偶。但有的考生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用它。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难以做官。而八股文的惟一用途,即在于应付科举,此外毫无实用价值。明清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均对八股文深恶痛绝。它最后终于被废弃,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八股文
八股文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加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统治者已经不满足于统治经济、政治、军事、连人们的思想也要加以严格控制。八股文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注重格式的文体。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4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八股也称八比,比是对偶的意思。在这8个部分中,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体也有明确规定。对于文章的内容,八股文要求立言必须用古人的语气,题目主要从四书里出,议论的内容也必须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字数也有限制。这种文体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采用八股文考试后,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教学生读八股、写八股,史学、算学、天文学等科根本无人问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等于秦始皇焚书,而它对人才的摧残比坑儒还要严重。
(选自金学方主编:《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八股文
1905年,自清朝政府一声令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八股文便很顺理成章地退出了文学领域。新文化运动兴起,八股作为封建旧文化象征之一,受到猛烈打击,此后可以说是"臭名远扬"……时值今日,我们这一代,恍惚中还有"八股"这样一个名称,在脑中晃了晃,大致知道"八股"是贬义的东西,很坏的东西。但确切地要说出"八股"是什么东西,恐怕我们十有八九不知。只因五四后,很少有人,甚至几乎没人再谈八股,这是原因之一;另外,据说自清废科举后以后,八股文再也不曾出现,并且明清两代五百年间所有八股文选本以及八股文参考书忽然间都销声匿迹(《四库全书》只收录明朝的八股文一集作为标本),事实上,我们这一代见过八股文的确实屈指可数。
在此,谨以启功先生的《说八股》、张中行先生的《说八股补微》、金克木先生的《八股新论》合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的一书为大体,摘录其要整理一下。
"八股"二字,现在已几乎成为"陈腐旧套"、"滥调子"的代称。启功先生说曾遇到用这二字为贬义词的人,有的竟不知它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更不说八股为什么那么坏的理由。我很久前在网上寻师访友时,便曾遇到一位误认为文言文就是八股的朋友。
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只是被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繁琐而苛刻的要求。由积弊而引起了这种文体的不适,以致为时人、后人所不耻,不但它本身不必负责任,还可以说八股实在冤了。
八股文的异称——因该文中有四联,两两相对,好比人有两股,所以叫八股;又因为相对它相对两汉唐宋的"古文"来说,所以又叫"时文";可能有人嫌"股"字不雅,便称八股为"八比",殊不知八比便是十六股了,名实不符;明代出第的题目也有出自《五经》中,但主要还是出自《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特别是清代,所以八股又叫"四书文";那时皇帝的命令称为"制",八股是皇帝命作的文艺,所以又叫"制艺"、"经义"、"制义"。
八股文的最大特点——八股文的体制,是要"代圣贤立言",全文一定要效仿哪位圣贤的口气来说,并要符合朝庭的意旨,且以朱子所注《四书》为准绳。这就是前面所说"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的意思,更不准发挥自己思想,所以有人称八股只是"敲门砖"(指只是求官的途径),诚然,那时的文人多不屑写八股。
八股文的起源——八股文确立于明代,是明、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文体。八股本是元朝和明初开始定为考试科目的"四书文",溯源于宋朝的"经义"考试。创始者的文章据说是政治家王安石,但此事还不能确定。
八股文的题目——主要题目多出自《四书》,也就是以四书中的某字某句为题。少数字的题(大约十字之内),称"小题";多数字的题(大约十字外),称"大题"。也许是怕重复以前考过的句子,也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后来出的题多是东一词,西一句,比如榷大学》一句"日日新",又加一句《孟子》中一句"君命召",就以这六字为题了。这在我们来看,有些不可思议。
八股文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是八股文步骤,还并不怎么复杂。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是起讲;最后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末是收合。
"破题"——从破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解开"、"分析"的意思,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也就是说出这次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性质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谓文章的"主题"。但有规定,第一是只能用两句话;第二是这两句要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只是绝不能直说题义。从实质上说,这种破题方法,和作谜语极为相似。进一步来讲,整篇八股文就是谜面,题目便是谜底。而且破题是作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很有名,其破题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真是才华横溢。这也是最标准的破题。再有一列笑话,题目是《三十而立》,其破题是--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坐也。前句破"三十",后句破"而立"。
承题——便是进一步作主题的补充,类似"副标题"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使命,以三句为标准。
起讲——较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用意所在,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
四比——四比就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比分为八股,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反面如何等等,可以说就是正文。较难的恐怕就是这四比了,因为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联,共四联。按对子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试想,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毕竟不是很难,若是长篇大论的句子,句句都对上联,就不太容易了。
收合——收场结束语,一般约八句之内。
回答者:84204604 - 江湖大侠 八级 5-29 22:48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非常感谢!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中国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称时文、制义或制艺。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不过写法初无定规。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由明中期而泛滥整个清代,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