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的权力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近些年清宫剧是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描述了清朝皇帝后宫的生活。对于皇帝来说,后宫佳丽三千是自然而然的。不过历史上妃子多的都是昏君,没有哪一个明君是沉迷美色的。清朝皇帝在前部分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康熙和乾隆。
大部分清宫剧也都是与乾隆、雍正有关系,这时候的清朝发展到达了巅峰。宫斗剧中,让人们熟悉了清朝的后宫制度,同时大部分嫔妃都是以皇贵妃的身份,去与皇后进行争夺的。不过历史上的皇贵妃可没有这么的胆量。皇贵妃只是一个头衔。
清朝因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是少部分人统治大部分人,清朝的开国君主在刚入主中原的时候,看到了明朝是由于朝内的腐败,帝王的骄奢淫逸,沉溺于女色而导致亡国,那么看透这些,清朝的老祖宗为了更好地统治刚刚建立的清朝,就立下了很多细致的规矩,上到国家大事,小到皇帝私生活。这也就是所谓的清朝“祖制”。
而清朝各代皇后就是靠着这些祖制,在紫禁城享受着这莫大的权力。所以皇帝在后宫的有些事都得服从皇后的管理,比如皇帝临幸妃子时,由谁侍寝,都是由皇后安排的。临幸妃子前的绿头牌必须有皇后的凤印,否则私自侍寝的嫔妃会被视为偷情,而皇后可以对那些勾引皇帝荒废朝政的妃子,执行杖责。
但是清朝自爱进一步的完善,康熙的时候就规定,皇后和皇贵妃各一人,从这里就能看出来,皇后和皇贵妃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这个权力也只是仅次于皇后的,那些个嫔妃想要和她作对是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所以在看电视的时候,看见这样的情节忽略就行。
嫔妃的变动其实还是很大的,而且说白了,皇后是正妻,剩下的这些都是妾,但是妾的等级是不一样的。但是皇后要是不在的话,皇贵妃是可以暂代皇后的职权的,等到下一任皇后的出现再归还这个权力,而且皇贵妃的人选一般都是皇上自己定的,也是和皇上最亲近的人。不像选后或者是废后,这都是一件大事,都得听从各方的意见,毕竟皇后也是国母。
所以,在偌大的宫廷之中,有时候皇后可能还不受尊重,因为皇后有可能得宠、也有可能不得宠,因此权势、风头盛的是皇帝最宠幸的妃子,这时的皇后就成了摆设。但是,太后无论如何都会受到尊重,因为她不但不会与后宫嫔妃争风吃醋,而且还是皇帝都要听命于的人。所以在后宫中,嫔妃们往往都会故意讨太后的欢心,以使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宠爱更长久些。
所以,如果硬要比一下古代的太后和皇后哪个的权利更大,也要看是哪个朝代的皇后与太后了。而就一般情况来说,皇后更有实权一些,但却不敢见动摇或僭越太后的地位!因此,真正母仪天下、统领后宫的女人,要看皇帝最器重的是谁的了!
侧皇后大。
皇后是皇上的正妻,是后宫中权力最大的女人,而皇贵妃只能算是一个侧室,虽然权力也很大,但也还是在皇后之下。皇后名称自秦汉沿用至清末。皇后在后宫的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而且每一位皇后几乎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身份十分尊贵。
皇后的地位
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已有正室,则通常不另择人选,直接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册立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先册封为嫔妃,待日后再进行擢升为皇后。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都是讲究一夫多妻制,而皇帝的后宫更是有非常多妃嫔。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皇帝选妃纳妾,充盈后宫,不再是凭借皇帝的喜好来筛选,而是结合当时的政治局势,然后把一些威望较高的大臣的女儿娶回后宫,然后利用她们家族的权利,来使国家的统治变得更加牢固。
而后宫也有如同前朝一样的等级制度,从西汉开始,后宫的等级制度就一直延续。而到了清朝,作为一个不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后宫也慢慢形成了如同汉王朝一样的妃子等级制度。
清朝后宫制度的发展
自努尔哈赤开始进攻明朝建立后金,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清朝的等级制度就慢慢的出现,而一些国家的制度也随着清朝建立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变得更加完善。从后宫妃子的等级制度的完善,就能够看出来。
清朝属于女真族部落建立的,由于女真族和汉族的地域和风俗都不同,所以皇帝的后宫位分的叫法也不同。在努尔哈赤时期,后宫的等级制度几乎没有,所有的地位排序都是靠数字排列,而当时的所有妃子几乎都被称为"福晋"和"格格"。
自皇太极继位之后,后宫的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当时的后宫之中有一个宫殿名为中宫,位于皇帝后宫的中心位置。皇太极认为这个地方是最容易够了解宫中事物的地方,于是就把这个地方设立为后宫之首的宫殿,而在这个宫殿的妃子就被称为中宫福晋。而中宫的东西两侧也分别有两个大的宫殿,被称为东宫、次东宫和西宫次西宫,这里面住的妃子被称为东、西宫福晋。而东、西宫福晋和次东、西宫福晋。前者地位仅次于中宫福晋之下,而后两者地位在前者之下。
清朝入关之后,顺治皇帝有一名非常宠爱的妃子,名为董鄂氏。她被顺治皇帝破格提升到了皇贵妃的位置。为了不让董鄂氏的地位遭到清朝大臣的反对,于是他决定沿用明朝的后宫等级制度。但是当时清朝刚刚入关,满族和汉族的冲突较大,所以顺治帝提出这个制度之后,很快就被大臣们否定了。
到了康熙时期,清朝对中原的统治已经成熟,满族和汉族的矛盾慢慢减少,所以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就再次沿用汉族朝廷的后宫制度。把后宫分为三个等级:皇后为后宫之首,是皇帝的妻子;皇贵妃、贵妃、妃子和嫔是嫔妃等级,等同于皇帝的妾室;而之下的贵人、答应等都如同通房侍女的性质一样。
皇贵妃名义上是副后,但地位和皇后差距很大
皇贵妃的位分是仅次于皇后之下的,如果没有皇后,皇贵妃还可以充当副后的权力来掌管六宫。但是在皇后还在位之时,皇贵妃的权力是远远不如皇后的。
皇后的人选都是通过大臣们和皇帝商议而选出来的地位尊贵,而且贤良淑德的人。她不不仅仅需要掌管后宫,还需要有母仪天下的胸怀。而皇贵妃就不同了,皇贵妃不能掌管六宫,她只是妃嫔之首,更不能母仪天下。而且妃子晋升皇贵妃,有三个可能,一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二是因为皇后去世,无人掌管六宫;三是因为一些妃子死前,被封为皇贵妃冲喜。所以皇贵妃的地位远远不如皇后的地位高。
除此之外,皇后和皇贵妃的礼节更是不同。传闻皇后如果过生日,皇贵妃必须立在皇后的左右服侍,从宴会开始到结束,不能够离开。而且皇贵妃在向皇上和太后行大礼之后,还要用同样的规矩向皇后行礼。皇帝或皇后到达皇贵妃的寝宫之时,皇贵妃需要出门迎接,走的时候还需要出门相送。
皇后和皇贵妃的待遇不同
作为皇帝后宫的妃子,每年都会有年例,而两者的年例相差较大。皇后的年例一般都是由太后亲自放发,有1000两白银,而皇贵妃的年例则是由皇后分发,只有800两。而其中相差的两百两足够普通百姓一家一辈子的开销。所以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皇帝对嫔妃的赏赐中,也能够看出差距。皇后一次被赏赐的有90两黄金,900两白银,还有一些名贵的丝绸布料。而皇贵妃却没有黄金和白银,只有一些布料,而且质量还和皇后不同。
在吃食方面,皇后一天吃的量中,皇后要比皇贵妃多出猪肉四斤、鸡一只、新梗米三合、白面两斤八两、白糖五两、核桃仁一两。日复一日,皇后和皇贵妃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皇贵妃虽然尊贵,名义上形同副后,但是在权力、地位、礼节、待遇方面,是远远不如皇后的,而名义上更只是皇帝的妾室而已。皇后的待遇这么好,也难怪有很多妃子机关算计也要争上皇后之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