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于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大明风华》中的于谦可不是说相声郭德纲的搭档谦哥,此于谦不烫头也不会说相声,倒是会吟诗作对,文化功底深厚,其成名作《石灰吟》激励着几代人:
《石灰吟》作者: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这首诗道出了于谦是一个好人。
于谦(1398~1457)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进士及第,随之进入皇上的视野,这一年他23岁。
于谦步入仕途正是明朝皇权交替频繁之际,一代中兴皇帝朱棣在他入朝第二年就死了,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即位仅八个月也死了。
朱高炽的长子,时年(1425年)26岁的朱瞻基继位,于谦初封御史,后因随朱瞻基平朱高煦(皇上的叔叔)谋反之乱表现出色,后被任命为右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朱瞻基执政十年后,36岁时突然去世,皇位被朱瞻基的长子,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承,他就是历史上的明英宗。
这一年于谦37岁。
由于于谦清正廉明,颇受顾命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倚重。
明英宗在历史上被称为“玩童皇帝,当“三杨”辅政大臣和老太后先后离世后,明英宗朱祁镇重用宦官王振,于谦被王振打压和迫害。
正统十四年(1449年),王振为了迎合明英宗的虚荣心,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蒙古大军。明英宗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亲率大军北征。
讲真明英宗没有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结果可想而知,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头领也先俘虏,也先把明英宗当人质兵临北京城。
京城上下为之震动,群臣惊慌失措。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皇上在敌人手上,怕投鼠忌器,不打吧明朝就会亡国。
就在危急关头,时年51岁的于谦力排众议,临危不惧担起了兵部尚书的职责,率京城百姓及调动各地勤王力量保卫北京城。
这是于谦一生中辉煌之战,也是关乎明朝生死存亡的一战。
首先于谦为了粉碎也先把明英宗当要挟的砝码,果断拥立明英宗的异常母弟朱祁钰为新的皇帝,朱祁钰遥尊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钰就是历史上的明代宗。
于谦不畏强敌,率众与敌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也先,也先带着明英宗落荒而逃,北京城总算保住了。
一年后,也先看到明英宗也没任何利用价值了,就把他放回了京城。
这时朱祁钰为了防止哥哥抢走自己的皇位,于是把他软禁了起来。朱祁镇被整整关了七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中。
景泰八年(1457),明代宗朱祁钰突然病重,这时皇位传给谁还是未知数。
原来朱祁钰挖空心思废掉了皇太子朱见深(明英宗的儿子),他想把皇权交给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就是这当儿,为了一己私利,当时的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督伍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的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
经过一番运作,这些人以迅雷手段,拥立30岁的朱祁镇再次登基称帝。
朱祁镇复辟当日就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没过多久就杀了于谦。
朱祁镇的举动令人十分不解,他为何如此痛恨和讨厌于谦呢?
以上我啰嗦了一大堆,无非就是想让亲们了解一下于谦所在的历史背景。
讲真于谦于国有功,是他保住了京城,避免了灭国之危。
但是于朱祁镇却有过错,他当初就不该立朱祁钰为新帝,于谦应该立时年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为新帝,这样以来就可避免杀身之祸。
立幼帝对于谦有莫大好处,他完全可以辅政大臣独揽朝政,他完全可以效仿西汉权臣霍光的举动,但立幼帝对国家有害。于谦出于良心这才立朱祁钰为新帝。
然而朱祁钰当了皇帝后,和当初的宋太宗一样,不想把权力再交回原来皇帝的后人。
假如朱祁钰能把皇位按照约定交给皇太子朱见深,于谦也不会有被杀的后果。从另一侧面来说,朱祁钰为于谦挖了一个坑。
朱祁镇复辟后,刚开始并没有恼恨于谦,认为于谦保卫京城有功,毕竟事实在这摆着呢。
“不怕没好人,就怕没好话,有“从龙之功”的石亨和徐有贞害怕于谦得势,为了打压于谦,徐友贞对朱祁镇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甚至被认为是谋权篡位。”
明英宗为了皇权的正统性,把良心交给了狗,改变了不杀于谦的主意。
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心领神会,于是诬陷于谦试图拥立襄王(明仁宗的第五子)之子为帝,随后于谦被判谋逆罪处死,时年59岁。
综上所述,不是明英宗多恨多讨厌于谦,实则是为了皇权必须有人去死,为了皇位的正统性,以朱祁镇为首的一干人等丧失了良心,于谦就这样被冤杀。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朱祁镇当然很明白于谦是个忠臣,而且当年是他挽救了明王朝。但所以要杀死于谦,首先就在于他痛恨于谦支持朱祁钰做了皇帝,等到自己从瓦刺那边回来后只能做个太上皇,自己被幽禁七年当中吃了无数苦也受了无数屈辱,因此说泄愤是第一原因。其次正所谓有人之处就有争斗,于谦与王文是一派,而徐有贞与许卿等是一派。当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后徐有贞当然是想借皇帝之手将于谦这个对手除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将来掌权,于是在这些人挑唆下才决定杀了于谦。另外就像徐有贞说的那样,如果不杀掉于谦就会显得明英宗复位没有合法性,这一点明英宗朱祁镇很认同。
1、痛恨于谦支持朱祁钰继位
当朱祁镇被瓦刺大军俘虏后,于谦马上拥立朱祁钰为皇帝。而当朱祁镇被瓦刺放回来后,只能做太上皇并且被软禁起来。七年当中无人问津而且生活清苦,吃了无数苦先不说,关键是内心当中受了很多打击,因此朱祁镇杀于谦有泄愤因素。
2、有人在旁边挑唆
朱祁镇心里很明白于谦对于大明王朝是有功之人,然而徐有贞,许卿及太监曹吉祥都是站在朱祁镇这一边,于谦与王文一直都是他们的政治死对头。他们迎接朱祁镇复位自然就不会让政敌活着,因此在这些人一番挑唆下,朱祁镇最终还是决定将于谦杀死。
3、为了让自己复位更有合法性
徐有贞等人在朱祁镇所说杀于谦理由最终说服了他,其中一点就在于朱祁镇是因为于谦等人才成为太上皇,如今复辟皇位了只有杀掉于谦等才能证明他们当初做法有错误,才能证明朱祁镇这个皇帝再次继位拥有合法性。
朝史暮想:
为什么领导大明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最后却以谋逆罪被诛杀?很多人归结于皇帝的昏庸,于谦的功高盖主等等。其实事情也没这么复杂,说到底,就是权斗。
第一,于谦并无稳固的基础,他的上台,是两派势力妥协的结果我们知道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明英宗朱祁镇都被蒙古瓦剌少帅也先俘虏了。之后,文官集团在京城发动了针对王振余党的一次政治清算。清算一结束,明代宗朱祁钰登基继位。
图:朱祁钰 剧照
朱祁钰的上台,一方面是国家危难时刻,需要一位成年老持的君主,另一方面是朱祁钰和旧文官集团达成了利益交换。即以清算王振一党为代价,取得文官集团的支持。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第三方的于谦,起到了调和作用。而正赶上于谦身为兵部主官,负责统领京师防务之责,在其打赢北京保卫战之后,舆论上对其的推崇也达到了顶峰,所以于谦才成功以第三方的姿态,作为新贵上台执政。
但所有人都没看到,在于谦的光环之下,是他薄弱的根基,是他和皇帝,和旧文官集团并无切身的利益捆绑。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说要杀于谦,都没有人为他求情的原因。
第二,于谦刚直廉洁,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一个官员做到不贪,其实不难,难的是当身边所有人都贪,而你依然能够坚持不贪。
于谦无疑是做到了,但是却付出了代价。这种性格,是很难让于谦取得其他朝臣信任的,也很难让皇帝能够放心用他的,甚至会遭到诸多小人的猜忌迫害。
很不幸,石亨,徐有贞就是这样的人。石亨因为推荐于谦儿子做官,得到了于谦的训斥;徐有贞因为在土木之变之后提议南迁,而被于谦否决。二人都心怀怨恨。而当这两个人后来拥护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于谦的刚直自然深深打了二人的耳光,事实上,于谦的存在就是与他们强烈的对照,怎能不杀之而后快?
第三,于谦下令向蒙古军队开炮的时候,结果已经注定也先的骑兵南下,队伍里是裹挟着明英宗朱祁镇的。虽然新帝已立,但是朱祁镇依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也先也多次利用朱祁镇去骗城骗关。在对蒙古人对京城发动进攻的时候,朱祁镇毫无疑问地再次被也先利用,安置在明军炮火的射程之内。
图:蒙古骑兵
而火炮是明军对抗蒙古骑兵的重要依仗。于谦毫不犹豫地下令开炮。一个是被俘的废帝,一个是满城的百姓,于谦遵照了自己的内心。但是这个举动对朱祁镇来说,无疑是大不敬的,甚至是认为于谦就想置自己于死地
所以当朱祁镇复辟上台后,于谦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第四,朱祁镇复辟的遮羞布,于谦必须死朱祁镇是通过“夺门之变”重新复辟上台的。所谓的“夺门之变”,不论史书里如何渲染朱祁镇的得民心,本质上就是朱祁镇串联了一众朝臣,联合王振余党发起的一次政变。
朱祁镇重新登上皇位,朱祁钰不久便驾崩了。这个时候,就是清算的时候。而很显然,朱祁镇已经和旧文官集团达成了某种协议,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才愿意承认朱祁镇上台的正统性。
但是,终究是要推翻到前朝旧人的,终究是要有人同朱祁钰一起背锅的。很不幸,于谦这种第三方势力,就是最好的人选。
图:于谦
所以,即使于谦民望极高,即使于谦品性高尚,即使于谦能力出众,力克外敌,但于谦终究逃不掉被诛杀的命运。这是时代的悲哀。
朝史暮想独家原创,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明英宗复辟后杀于谦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不杀于谦会引起朝局动荡。明英宗朱祁镇明白于谦是为国为民的英雄,为了大明王朝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内心感激于谦为明朝所做的事情,但是站在政治对手的角度他必须杀掉于谦,这不仅仅关乎他自己,而且关乎他背后的政治集团。石亨、徐有贞和于谦是政治对头,他们双方只有一方能够存活在这世上,徐亨等人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的条件之一就是灭掉于谦。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换旧人。朱祁镇退位的这些年于谦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已经对皇权造成了极大威胁,而且石亨、徐有贞等人帮助朱祁镇复位。是想为自己争得荣华富贵,想要取代于谦的位置,如果朱祁镇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心愿,这些是势利小人会立刻调转枪头,把所有的矛头指向朱祁镇。
朱祁镇刚刚爬上帝王的位子,他需要这些人帮助自己站稳脚跟。目前为止朱祁镇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朝局稳定人心,牺牲于谦一个人可以换来天下太平,朝局稳定,这笔交易实在是太划算。朱祁镇舍弃了于谦,选择了石亨、徐有贞,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自然会死心塌地的跟随朱祁镇。
于谦的死让人觉得惋惜,一个民族英雄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场在明朝危急万分时刻于谦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扶大厦之将倾,在生死存亡之际力挽狂澜。率领明朝军队打赢了京师保卫战,拥立朱祁钰为新的帝王只是一时之选,是为了延续明朝性命必须做出的选择。于谦为了朱家的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想到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