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袁绍杀田丰的原因是什么,换做是你也会这么做的

众妙之门 2023-06-13 23:47:10

袁绍杀田丰的原因是什么,换做是你也会这么做的

对袁绍怒杀田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恼羞成怒的袁绍把战败的责任怪在田丰身上,下令杀死了已经被他关在大牢里的田丰。后人纷纷据此批评袁绍刚愎自用,嫉贤妒能。其实,抛开那些云遮雾罩的历史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袁绍杀死田丰并没有错,如果当时换成你也会这么干。

田丰智慧绝伦,是三国最好的谋士之一。袁绍招揽了田丰做这谋士后,对他很是信任。靠着田丰的计谋,袁绍平定了整个河北,实力大增。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此时,经过多年的混战,北方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袁绍为了一统北方势必要吞并曹操。可是,在采取讨伐曹操的战术上,袁绍和田丰产生了矛盾。袁绍一贯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觉得自己势力强大,根本不用怕他,坚决主张趁曹操没有强大起来之前以绝对优势兵力碾压对方;而田丰则恰恰相反,他认为袁绍虽然占据冀、青、并、幽四州,尽有河北之地,兵威正盛,但是曹操也占据着兖、徐、豫、司四州。当时,汉朝一共十三个州,袁绍和曹操两个人各占四个,一共占了八个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就算袁绍实力强大,应该也是比曹操强大一些而已,不可能强得太过悬殊。因此,田丰认为现在时机不成熟,不必急着和曹操决战,建议休养生息,改以精锐部队轮流出击骚扰曹操的前方,以持久战和消耗战使曹军疲于奔命,这样用不了两三年,曹操便会拖垮了。田丰做为一个谋士,在战前把自己的灭曹之计献给袁绍是应该的,可是,这一次,田丰却连犯三大错误,不仅害袁绍功亏一篑惨败官渡之战,还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再三干扰袁绍的决策,挑战袁绍的权威

袁绍一直把田丰当做自己的第一谋士,平时对田丰言从计行。可惜,田丰却因此认为袁绍身边的其他谋士都没有他厉害,就恃宠而骄起来,甚至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在多次决策中被袁绍否决后仍据理力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经常令袁绍下不了台,这令袁绍很不高兴,已慢慢疏远了田丰。这次田丰又再犯了此毛病。如果田丰提出建议,袁绍并不采纳,田丰就此而止,袁绍也只是内心反感田丰而已。毕竟出发点是对的。但是田丰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自己和袁绍唱反调。而且还是公然的唱反调。这让袁绍就有点下不来台。这是对袁绍权威的公然挑战,如果袁绍采纳田丰的建议,则等于田丰是否定了袁绍的权力。这是任何在位者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二、公开表态不支持袁绍打官渡之战,一再发表沮丧士气的言论,造成军心动摇。

田丰见袁绍不采纳自己的建议,在军队已经出征的情况下,还做死地在军队中公然唱反调,建议军队应该马上停止前进,一再发表沮丧士气的言论。此举搅乱了广大将士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军队的士气,造成了军心动摇。两军作战,士气是非常重要的,开战后,已方的高级重要人物公然散布这种失败言论,这意味着什么?袁绍为此索然大怒,认为田丰是有意散布失败情绪扰乱军心,想拿他来祭旗,但被人劝住了,后来下令给田丰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

三、宁愿坐牢也不协助袁绍,坐看袁绍失败来证明自身的正确。

官渡之战打响后,田丰虽然被关在牢中,但做为袁绍的头号谋士,只要他向袁绍认个错,相信袁绍还是会放他出来的,毕竟袁绍也需要田丰的。可是田丰却自视清高,死不肯认错,还一直散布失败的言论,坐看袁绍失败来证明自身的正确。尤其重要的是,因为他久居高位,身边自然聚集了一帮死党,由于他采取这种不积极协助袁绍的态度,导致他的同党也有样学样,在战争中肯定也是开口就是敌军威武,我军渣渣,如果开战,我军必亡等言论。发生这种情况,换谁当领导都会气愤啦。

公元199年,袁绍挑选精兵十万,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序幕由此拉开。官渡之战开始后,袁绍是一直撵着曹操打的,曹操一度让袁绍打得都快绝望了,要不是荀彧等人给曹操打气,曹操都想就放弃官渡,退守许昌了。在袁绍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刻,他手下的另一名谋士许攸因儿子贪污的事情被告发投奔曹操,他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奇袭乌巢,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绍军队听到乌巢被破,本来一直被失败言论笼罩的队伍马上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导致了大军崩溃。 袁绍功亏一篑,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战后,恼羞成怒的袁绍恼恨田丰动摇军心致此大败,马上下令杀死了已经被他关在大牢里的田丰。

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团队内部总会存在分歧,在讨论阶段,大家可以随便发表不同意见。但是等做出决定后,所有的人都应该放弃分歧,努力把这件事做好,而不是开口闭口给大家泼凉水。所以说,田丰死得并不冤,换了谁在袁绍那个位置都会处死他。

假如三国时期的袁绍在官渡战役失败之后不杀田丰这个人,且立长子袁谭为世子的话,那这个历史会被改变吗?

田丰刚而犯上,他虽然考虑问题、做出判断都很对,但这个人脾气太硬,他老是顶撞上级,这个老顶撞上级的人是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的,所以他的正确的建议不会被袁绍采纳。

而袁绍的性格是什么呢?《三国志》说,袁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荀彧则说他“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袁绍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风流儒雅,风度翩翩,和蔼可亲,宽以待人,但是骨子里面是猜忌别人的,是忌妒别人的,是很刻薄、很尖刻的,很狭隘的,他见不得别人比自己风光,容不下别人比自己聪明,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正确。他为什么要打曹操?因为曹操比他风光啊,奉天子以令不臣。他为什么要贬沮授?因为沮授比他聪明。他为什么要杀田丰?因为田丰比他正确啊。

所以袁绍不容田丰,这是必然的。

再说袁谭,此人有勇无谋,难成大器,如果立他为嗣,袁家前途也不会如何光明(同理,曹操不立曹彰为嗣,曹彰比袁谭还强一些吧),只不过袁绍把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分了,把小儿子袁尚留在自己身边住在冀州,然后剩下的三个州一个州派一个人去(袁谭,袁熙,高干是个外甥)。用沮授的话说:“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个兔子,它跑到十字路口,大家都来抢;“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如果一个人拿到手,大家都不抢了。你现在这个做法等于是把这个兔子放到十字路口来了,能不窝里斗吗?结果他死了以后他的长子袁谭和他的三子袁尚两个人就打起来了,他的谋士也分裂成两派,自相残杀。

袁绍采用了“和稀泥”的下下之策,导致嗣位不明——后来孙权、李渊都曾如此,结果无一例外地致使国家动乱——并不是说袁谭即位就会好。

性格决定命运,袁绍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失败。袁绍的失败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失败,做人的失败,性格的失败。

田丰在东汉时期算是什么级别的谋士?如果袁绍听他的会是怎样的局面?

田丰在东汉时期虽然不是特别有名,但也绝对算得上顶级谋士,他三次向袁绍献计以便于将来打败曹操,但袁绍都不肯听。以至于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一切后也发出感慨:如果袁绍听从田丰谋划,胜败恐怕尚不可知。这是因为田丰第一次向袁绍献计,让袁绍去把天子从曹操手中抢过来,可以象曹操那样号令天下,让自己一方多了一份正义性。第二次献计是官渡之战前,田丰建议趁曹操去攻打刘备,应该马上进攻许昌,但偏偏袁绍因为儿子生病不肯发兵,如果袁绍这样做了,曹操连根据地都没了,更谈不上争霸北方。第三次是田丰建议先不要发动官渡大战,而是多派几路人马去骚扰,最多三年就能拖垮曹操,如果袁绍听了他建议,几乎可以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1、田丰可以算得上东汉时期顶级谋士


田丰在东汉时期所有谋士当中并不是特别有名,这是因为他没有遇到英明主公。田丰原本是韩馥手下谋士,袁绍夺取河北后亲自登门请他出山。但随着袁绍实力增强,开始越来越听不进去意见,因此田丰先后三次在关键时为袁绍谋划,都没有得到重视。

2、田丰三次谋划每次都击中曹操要害

田丰第一次谋划是劝袁绍把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抢过来,如果袁绍听了那么曹操就会变得被动起来。第二次谋划是让袁绍趁许昌空虚马上进攻,如果成功了那么曹操将一切归零,而第三次让袁绍多派兵马骚扰曹操三年,如果照做不出三年就能把曹操拖垮。

3、曹操事后知道田丰三次谋划都感觉后怕


田丰在袁绍官渡之战失败后被杀,而此时曹操也了解到了田丰曾经三次向袁绍谋划。曹操曾对身边人说,如果当时袁绍采用了这三条计策,恐怕到底是谁获得胜利就很难说了。只可惜袁绍不是一个英明主公,但凡三策中用一策,曹操都会感觉很难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