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没有能超过300年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隐情

众妙之门 2023-06-13 22:51:30

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没有能超过300年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隐情

还不知道:中原王朝为何没有超过300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此时的秦始皇是豪情万丈的,特别希望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事业,可以长久的传下去,可惜,没过多久,秦朝就灭亡了。

秦国箭阵

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朝代中,西汉,东汉,唐朝,北宋,南宋,明朝,清朝算是历时比较长的朝代,但是,这些朝代都没有超过300年,时间最长的唐朝,也不过历时290年。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的这些朝代,为什么都没有能超过三百年呢?

西汉

一,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农名大都以土地为生,只要有土地,能够平安,和平,快乐的生活下去就可以了。

但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手中,这就势必会导致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发生矛盾。

一旦农民群众不能更好的生活了,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会导致朝代灭亡,比如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多发,之后唐朝建立,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多发,建立了明朝......

二,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既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包括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

前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都好理解,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朝代混乱,灭亡的主要原因,如果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没有被很好的化解,就会导致朝代灭亡。如果内斗的坎,能够顺利度过,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比如秦朝的胡亥杀扶苏,就加剧了秦朝的灭亡,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害兄弟夺权,就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此开创了大唐盛世。

玄武门之变

每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就会出现诸侯割据,天下混战的局面,比如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但是,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而复始。

说到底,这种局面,都是由封建地主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决定的。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和一些皇帝是否有作为也有很大关系,最后,以下面这两段话作为结尾。

《史记·高祖本纪论》:“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古代王朝那么多,古代王朝为什么很少能超过三百年?

各朝代亡国的主要原因汇总

第一种是皇帝自身胡整,国家没救了。

第二种是权力制衡不成功,多方文斗变决斗,国家奔溃。


第三种是兵力牵制不成功,军头叛变,国家奔溃。

事实上古时候,每一个时期放前一代的前提下都进行了改进。汉朝之后,高官选拨从随机性较大的察举制改成九品中正制,随后再进化到领跑世界的科举制。政府部门构造,从秦代脆弱的独断专行构造演变到最后分权制衡的三省六部制。宋朝时,文武官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已经超过唐代。此后的明朝和清朝几乎都并没有发生了以往那类私企关键名将领兵叛变问题。

对皇帝权力的牵制,也一直在向前发展。在西汉时,皇帝没理朝政能够造成天翻地覆。到明朝时,文武官现在开始不欢迎皇帝管理朝政了。皇帝自己玩自己的,玩一辈子,对朝政也没有太大影响。皇帝的意志,已经越来越无法抵抗文武官政府部门的意志了。可以这么说当时已经逐渐在向“虚君共和制”方向发展。

因此,从一路来看,中国古代的政冶都是在不断地发展趋势,持续寻找众多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而,汉朝全是200年就亡国,两晋和隋处于激变当中,几十年就完蛋了。唐坚持了三百明年才完蛋了。宋代被外族灭掉的,这在中国在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极其难得一见。而明代早已显著克服了唐朝的制度问题,国防安全也做得不错,仅仅运势确实很差,遇上小冰川期,年年闹饥荒,民乱四起,才提早与世长辞。

要不是小冰川期,明代使用寿命超出唐代确实不成问题。尤其是在明朝末年,马铃薯和苞米已经在中国逐渐栽种,这几种农作物大大提升了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极限值。假如没有小冰川期,也许明代再持续一两百年都不是问题,或许立即促进中国进到资本主义时代了。

每个王朝的终止缘故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总体来说,因为制度的演变,他的活力全是慢慢增长的。宋代、明代没比得上唐代更长命,其主要因素并不是由于规章制度或是经济发展,反而是一些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对待中国王朝的使用寿命,不可以简易归结为一两个因素。

每一个王朝的强盛,都会发生一个兴盛状态,也是人口增加量最多的时候

这时候王朝如果要进一步发展,一定会鼓励生育,进而提升人口总数。伴随着人口的提高,网络资源会分到越来越低,最终分得没法再分。那也是古代朝代常常“兴衰”的主要原因。

阻拦王朝使用寿命做到300年,是土地兼并,其实就是资源的慢慢集中化。随着时间推移,资产阶级会获得越来越多土地资源、金钱和权利,而皇帝的执政都是基于资产阶级。即使是皇帝根本没办法抵触这种情况,即便是最厉害的君主,也只能减缓一个王朝的亡国,却不能让一个王朝长存。

以史为镜,如今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相通的资产集中精力问题,我们应该跳出来历史周期率,合理安排和利用资源,促进变化新发展理念,完成资源的结构型改革创新,促使大家党在新的一百年目标中,迈开更广更坚定的步伐。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何都过不了300年这个坎?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秦朝,再到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到溥仪退位,其中封建时期一共历经了2132年。其中诞生了很多大一统王朝,它们强大,富裕,但是它们很少有王朝能够超过300年历史。

汉朝(享国407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和宋朝(享国31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不能算,只有唐王朝接近300年,明朝和清朝都是276年,再是西汉210年,东汉196年。这些王朝它们好像有一个规律,到了一定时间,仿佛就会经历轮回,从开始到结束都极其相似。

强大的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覆灭和农民起义有直接关系,只有两宋是被外族灭亡。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瓦岗农民起义,唐朝黄巢起义,元朝农民起义,明朝明末起义等等。

一个王朝的历史,会经历开端,发展,鼎盛,衰败,覆灭这五部分。第一代君王总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自己总是兢兢业业处理朝政,越往后君王一代不如一代,这时候的民间已经是怨声载道,说明这个王朝气数已经尽了。 封建历史上,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皇帝昏庸无道,统治者腐朽,政治制度落后,宦官专权,天灾人祸等等。这些原因是王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封建时期的土地制度有关。?

古代封建社会存在三种土地制度,一种是皇族土地制度,一种是地主土地制度,还有一种就是农民土地制度,其中只有皇族土地制度算是公有性质,其余地主和农民都是可以买卖的,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就是吃饭的家伙,没有了吃饭的家伙,就会容易坏事。

在王朝改朝换代以后,土地被皇族和地主占了大部分,其余小部分给了农民,这一小部分可以使农民活下去,随着王朝的发展,地主就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等到农民没有了土地以后,农民没有饭吃,就难以活下去,在某些外力情况下,领头人振臂一呼,开始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的王朝,也是新的轮回开始。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基本都不超过300年,根源何在?

在古代皇朝兴亡300年的朝代年序表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夏朝、商朝、周朝,其中周朝统治时间最长,达到了791年。夏朝471年,商朝554年,统治时间都超过了300年。但是夏、商、周都是奴隶社会为主的朝代。而春秋、战国时期则是分裂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自秦始皇一统六国,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下面来看一下,自秦始皇的大秦帝国为之后的封建王朝各朝寿命:秦朝只有15年,到了汉朝405年,西晋和东晋合计155年,接下来是隋朝38年,唐朝289年,宋朝319年,元98年,明276年,清朝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共享国296年。如果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则是268年。从这里看出,唐宋明清这些大一统的王朝比较长寿,其它多数是分裂或者虽然名义上统一,受内忧外患影响严重,都在200年以下,而统治超过300年的只有宋朝和汉朝。

(秦始皇)

封建王朝大多不超过300年的原因1、历代皇朝的大势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绝对的权力让人绝对的腐化,封建王朝实行的是皇位世袭制,世袭制有一个好处,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权力交接, 但是将天下所有的权力集于一家,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势必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 这是任何封建王朝都无法避免的。

在每个王朝初期,上位者都是能者居之,强者得天下,为了王朝的稳固,励精图治,懂得爱惜得来不易的天下,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于是生产力得到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谓富不过三代,随着老一辈的统治者老去,新上位的统治者没经过创朝立代的艰辛,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个人生活日益腐化,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

(康熙剧照)

以清朝为例,清朝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满清政权根基,后来经过康熙、雍正相对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之后,清朝的农业、商业及民族统一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雍正,这是个不显山露水的?低调?皇帝,除了他的上位手段被人诟病之外,雍正大力整顿吏治、摊丁入亩、惩治贪污、解放贱民,为日后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乾隆帝即位以后,开始的前十年执政还算可以,到了中年之后,逐渐变得好大喜功,还贪图享受,乾隆六下江南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实就是得意忘形之下,去看一下在自己的治理之下江南的富庶。

在用人方面,吏治败坏也成为乾隆后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在执政中晚年宠信和珅,导致和珅专权,贪赃枉法,上效下仿,严重败坏了清廷的吏治。

(乾隆剧照)

这不单单是一个和珅的问题,是代表了整个乾隆政权的吏治执政态度。和珅贪污的银子从何而来?还不是统治阶级一层一层的往下剥削而来。残酷的封建剥削,土地高度集中于乡豪土绅,将广大农民逼向绝境。封建统治的腐败没落,预示着皇朝日渐衰落的必定走向。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乾隆末期、嘉庆初期,各地开始爆发了大量的农民起义就是明证。

2、宦官扰乱朝纲。宦官就是太监,宦官干政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出现,例如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是导致是东汉由盛转衰的原因之。到了明朝,由于前车之鉴,朱元璋是不允许宦官干政的。后来明朝的太监得到重用的原因,其实离不开朱棣的执政方针,因为太监是没有子孙后代的,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权利完全依靠皇帝,朱棣可能是这样想的,太监即使有了问题,也是可以很轻松的把他们拿下的,如此事实上真的吗?

朱棣执政后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到了明熹宗后,大宦官魏忠贤专权,一大批朝官依附其权势,宦官势力达到历代顶峰。锦衣卫、东西厂等特务机构,都交由宦官主持。许多朝臣为一己之权益,往往结交宦官,来排除异己。后来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几乎控制了整个皇权的执政流程,扯着皇帝这张大旗,对文武百官发施号令,独断专横的态度前所未有。他们欺压良臣,污陷忠良,制造了大量的冤狱,致使明朝朝政昏暗、民生凋零,是明朝逐渐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