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和袁绍决战之际,为何其他势力都在看热闹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3 22:29:37

曹操和袁绍决战之际,为何其他势力都在看热闹

对曹操和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00年,中国北方最大的两个割据势力袁绍、曹操在官渡进行主力决战。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那么在官渡之战时其他的割据势力都在忙什么呢?袁曹两家决战,他们为何都选择了“看热闹”呢?

一、曾经的十八路诸侯

袁术,先后被袁绍、曹操击败,199年呕血而死。

韩馥,被袁绍用计夺取冀州后被迫投靠张邈,191年自杀。

孔伷,190年底被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攻杀或病死,具体死因不明。

刘岱,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兵败被杀。

王匡,被妹夫胡母班的亲属和曹操的联手攻击而离世,具体时间不详,但在官渡之战前。

张邈、张超兄弟,先投靠曹操,后叛曹投靠吕布,195年被曹操击败后张邈被部下所杀,张超被曹操所杀。

图1 孔融半身像

乔瑁,190年被刘岱所杀。

袁遗,袁绍从兄,曾被袁绍任命为扬州刺史,后被袁术击败,具体被杀时间不详。

鲍信,曹操的铁杆粉丝,192年曹操与青州黄巾军作战,鲍信为救曹操战死。

孔融,196年袁谭攻占北海,孔融兵败逃走,官渡之战前已经算是“归附”曹操。

公孙瓒,199年被袁绍击败,引火自焚。

张杨,198年被部将杨丑所杀,曹操尽收其部众。

孙坚,191年征讨刘表部将黄祖时中流逝而亡。

马腾,199年与韩遂一起名义上归顺曹操。

陶谦,晚年被曹操打败,194年过度忧劳而死。

从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联合起兵讨伐董卓,至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爆发前,各地军阀为抢夺地盘、人口暴发混战,相互吞并。经过10年“冰与火”的洗礼,曾经的十八路诸侯已经或死亡或丢失地盘后投降曹操,基本退出了历史大舞台,黄河流域除了袁曹两家外再无其他强大的诸侯势力。

图2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

二、董卓余党

李傕、郭汜,2人听从贾诩建议一度攻占长安并控制了汉献帝。后二人不和,被曹操的精锐部队击败,李、郭二人元气大伤,只得逃往深山沦为草寇。198年,李傕为段煨所杀,郭汜为部将伍习所杀。

张济,196年因军队缺粮而进攻穰城,中流矢而死,部队由侄儿张绣接管。官渡之战时袁绍想方设法拉拢张绣,但张绣最终还是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此后铁杆追随曹操。

吕布,194年趁曹操攻打陶谦之际,陈宫、张邈、张超迎接吕布占据兖州,后在兖州争夺战中被曹操击败,逃往徐州。198年曹操亲帅大军进攻吕布,199年吕布被曹操击败,在白门楼被缢杀。

董卓死后,余党李傕、郭汜、张济、吕布(吕布虽然是诛杀董卓的主力,但也曾经效忠于董卓,也可算作董卓余党)等人先后混战一方,但在官渡之战前,已经被曹操全部“肃清”。

图3 董卓(?-192年),字仲颖

三、其他健在势力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董卓之乱时被任命为辽东太守,他利用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一心一意经营辽东地区。官渡之战前后,包括三国初期,曹操集团忙于征战中原,对公孙度集团采取拉拢政策,公孙度集团名义上听从中央,实际上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东北王”。

刘表,字景升,担任四战之地荆州的“主要领导”。荆州靠近曹操的大本营许都,刘表如果背后插刀,一定会给曹操集团带来大麻烦。但刘表缺乏属于自己的嫡系武装,不得不依靠荆州的地方豪强,同时还要面对江东孙坚、孙策父子的进攻,只能立意自守,无四方之志。官渡之战时刘表虽然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但只派使者,不派军队,对曹操、孙策被动防守。

图4 孙策画像

孙策,字伯符,是孙坚长子,孙权长兄,绰号江东“小霸王”。孙坚死时孙策年少,迫于形势在袁术手下效力,后脱离袁术在江东独立创业。官渡之战发生前,孙策已经基本平定了江东,成了一方强有力的诸侯。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时,孙策计划偷袭许昌迎接汉献帝,如果计划付诸行动一定会对曹操集团带来沉重打击。之前曹操也多有犹豫,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生的好不如运气好,孙策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身亡。孙策死前让弟弟孙权继位,面对江东还不稳定的局势,孙权只能先搞好内部,对外采取守势,天佑曹操成功避过一劫。

刘璋,字季玉,194年接替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益州远离中原战场,对袁曹决战“鞭长莫及”。刘璋为人懦弱多疑,部下赵韪发动叛乱,蜀地多处响应,刘璋费劲心力才平息了叛乱。后来刘璋又因张鲁不听调遣,杀死张鲁母亲、兄弟,与张鲁成为仇敌(刘璋引刘备入益州也是为了对付张鲁)。刘璋连年征战,自保尚且费力,也就无暇东顾。

图5 马腾(?-212年),字寿成

张鲁,字公祺,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张天师的直系孙子),雄据汉中。 张鲁知道自己不是能夺取天下的正主,对袁曹之战也就没有兴趣,旨在自守。同时张鲁还要面对益州刘璋的攻击,也腾不出手来加入中原战场。曹操对此心知肚明,对张鲁采取拉拢政策,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

关中诸将,代表人物是马腾、韩遂等人。他们拥兵自重,相互攻伐,眼中只盯着关中那一亩三分地,对中原局势漠不关心。曹操崛起时为防止他们参战派钟繇管理关中,关中诸将表示归附曹操。官渡大战时,袁绍的儿子袁尚也曾联合马腾等人,但被傅幹阻止,也就是说关中诸将保持中立。

图6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

以上的割据势力要么对中原战场没有兴趣,要么相隔太远使不上劲,要么内部不稳定不能出兵,在官渡之战时都选择了“作壁上观”,只有我们的“刘皇叔”想着参与其中。官渡之战前刘备二次占领徐州,并联合袁绍抗击曹操,成为曹操真正的心腹大患。由于袁绍的决策总是“慢半拍”,在官渡之战的对峙阶段,曹操面对重重压力还是选择亲自东征刘备。结果刘备战败逃亡,关羽被擒,唯一“想”和“能”参与官渡之战的势力也基本被曹操消除掉了。

公元200年,健在的割据势力都在各忙各的,曹操耳根子很清静,大环境很好,是时候与袁绍“一决雌雄”了!

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故事 揭秘袁绍为何败给曹操

曹操和袁绍

曹操,字孟德,沛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是当年丞相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曹操最后投奔了袁绍,这是怎么回事,曹操和袁绍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袁绍和曹操

汉灵帝之时,曹操官拜太尉,历经了四代汉帝,曹操崭露头角的时候还是震惊全国的黄巾军起义爆发之际。曹操以骑都尉的身份领兵,同黄埔嵩一道大破了颍川的黄巾军,为平叛起义军立下了功劳。后董卓入主洛阳,残害忠良,曹操刺杀董卓不成反造追杀。曹操逃出洛阳,回到老家聚集了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是曹操投奔了袁绍。

袁绍出生于“四世三公”的世族大家,所以早先的名气就要比摸爬滚打的曹操来的大。袁绍早年在地方任县令的时候,就以能干闻名,当他看到汉室政治日趋黑暗后,在家聚集了众多的党人。董卓祸乱洛阳都时,袁绍避祸逃出,后召集天下诸侯组成联合盟军西进讨伐董卓,其中就包括曹操。奈何盟军并非齐心,只是吓跑了董卓,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性的作用。

讨伐董卓无果后,袁绍巧占冀州,并令曹操代理关东地区。当袁绍同公孙瓒相互厮杀的时候,曹操抓住了时机迅速发展壮大了自己。期间曹操力排众议,迎来了东逃的汉献帝,从而能够令诸侯,为其政治手段的实现提供了诸多方便。

当袁绍收拾完公孙瓒后,才发现原本的小弟曹操已经有了威胁之势,故而集结重兵南下同曹操进行了战略性的决战――官渡之战。因为袁绍的刚愎多疑,优柔寡断,任人唯亲等诸多弊端,导致官渡之战惨败,从此一蹶不振。

袁绍为何败给曹操

袁绍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的大家之中,袁家的旧臣遍布全国。当袁绍起兵之时,各地都有人响应,所以他的人望是极大的。诸如田丰、许攸、逢纪、审配、颜良、文丑等等这些文武人才都聚集在袁绍的营下,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冀、青、幽、并四州为基础,势力之大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豪强。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不及于他的曹操,大抵原因有一下几个。

袁绍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出在袁绍这个人优柔寡断,虽然谋略较多,却是不善于决断之人,从而时常错失良机。在官渡战役期间,刘备起兵反曹,田丰劝袁绍奇袭曹操后部。但是袁绍却以小二病重,而不愿出兵,等到了刘备败于曹操,他才兴师动众讨伐曹操起来了。再有就是袁绍虽会用人,但不懂的识人。袁绍手下的田丰、许攸、逢纪等人都是有名的谋士,但是他们内地里常因为不合而时常相互争斗,袁绍又部分忠良。田丰极力谏言要以持久战术拖延,令曹操断粮而败。但是袁绍非但不听反而将田丰关入大牢。还有就是袁绍心存妇人之心,部下受伤他会很伤心,但是倘若手下立功了,他有对封赏极为吝啬。导致袁绍军中很多人才没被重用,最后反而投降了曹操。

另外就是曹操无论在政治上的决策,还是军事上的部署,其能力和见识都超过了袁绍。曹操挟天子就为他的政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袁绍还嫌弃天子吴用。曹操面对袁绍的远超于他的大军,重点设防,做到从容应对。加上曹操对人才的渴望,才会令许攸背离袁绍,成为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关键因素所在。

曹操打败袁绍的战役

袁绍本来是坐拥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的极大豪强,是当时割据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相对于袁绍而言,曹操则还是刚刚兴起的新军,无论是后方的基础,还是前线的军队士兵,都不及袁绍的一半。但是正是这样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却是更为强大的袁绍在官渡战役中败给了较弱的曹操。

官渡战役中曹操设防图

由于袁绍没有听取田丰恭迎天子的建议,导致曹操能够挟天子令诸侯,使得袁绍做事憋手蹩脚。当袁绍觉得自己很强大的时候,便决定集结十万兵马,南下攻占许都消灭曹操,官渡战役也由此拉开了序幕。战争初期是袁绍的实力绝对大于曹操的,所以曹操没有选择在黄河沿线布兵防御,而是在各个关口重点设防,尤其是袁军必经之地――官渡。

曹操的布防是正确的,这样发挥了人少的绝对效益。期间刘备也起兵反曹操,曹操在后方迅速对付刘备。袁绍此时没有听取田丰的“袭其后”的建议,令曹操悠闲地收拾了刘备,顺便降了关羽,之后曹操又有全部精力来对付袁绍。曹操利用声东击西的方法攻其不备,关羽斩杀了大将颜良,至于文丑却是被乱军所杀。之后两军进入了长达半年的僵持阶段,恰巧袁绍军中的许攸投奔到曹操帐下,建议曹操夜袭袁绍的屯粮地乌巢,官渡大战的转机就此开始。

曹操率精兵放火少了乌巢,袁绍一面派兵救援,一面自作聪明攻袭曹操大营。没料到曹军英勇善战,乌巢迅速被拿下,淳于琼被杀,张A、高览等人投降。袁绍大军立刻崩溃,军心涣散,到头来袁绍只能领八百起兵退回冀州。官渡一战从此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实力,袁绍则在抑郁中不久病逝。

袁绍手下大将

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了。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

文丑

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杀,但在正史上只有颜良是死于关羽的大刀下的。颜良、文丑素来以勇猛著称,所以孔融劝曹操小心二人。在官渡战役起初阶段,曹操采用了谋士的意见,先在延津佯装渡河,分散袁绍大军。另一边曹操率兵向白马河进发,同颜良相遇。由于颜良始料未及,仓促迎战,慌乱中被关羽在乱军中斩杀。后曹操的运粮车队出现在白马附近,完全暴露在袁绍的视野中,实际上这是曹军的诱敌计策。文丑率军前来抢掠物资,正在起兴的当头,被曹操率领的六百士兵斩杀。

袁绍军中除了颜良、文丑之外,实际上还有实力不亚于他们二人的将士存在。后来失守乌巢的淳于琼,本来是个武艺极为高强的人。可能因为他猜测曹操不知道乌巢有粮草存在,所以喝的伶仃大醉被曹操杀个正着。另外韩猛也是个极其勇猛的人,只是在《三国演义》中极少被提到。只有一次曹操想截袁绍的粮草,但是他犹豫不决,就是因为护送粮草的人是韩猛,可见他的实力是不容小觑。

虽然袁绍手下有很多片实力非凡的将领,但是身为领导的他优柔寡断,错过了很多良机,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袁绍性格

袁绍之所以会败给实力不及自己的曹操,很大原因就在于他的性格使然。纵观袁绍起兵以来,到他兵败官渡,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使得他后面吃尽了苦头。虽然有时候做过出人意料的决断,但多数时候还是被自己性格的缺点给绊脚了。

袁绍

袁绍首先就是优柔寡断,虽然他多谋。袁绍时常会面对多种谋略等待他来决断,但是他每次都要踌躇再三,最后反而选了个下下策。当汉献帝仓皇东逃的时候,袁绍面前的沮授、田丰、许攸和郭图等人各个都说出自己的想法。正史中沮授几次建议袁绍接驾汉献帝,将其迎回邺城,并在此建都,从而以领诸侯。但是郭图又提出了不同意见,说当下汉室已经衰微,汉献帝早已是无用,留下来反而成为一种累赘。看着眼前的几个谋士争的是面红耳赤,袁绍左思右想。本来听了沮授的话时,正要下决定,但是一听郭图之言又觉得有理,最后袁绍放弃了恭迎汉献帝,丧失了绝妙的好时机。

袁绍虽然表面看起来高大威猛,但是还有着妇人之仁,也知晓知错能改。这在平和时代的能够产生德政,赢得百姓的爱戴,所以冀州的百姓对袁绍很是爱慕,然而在动乱的战争时期,妇人之仁却并不能带来胜利。在官渡之战初期,袁绍中了曹操的声东击西之计后,折损了将士,袁绍痛苦后悔。但是一轮到将士们立功 之际,袁绍却吝啬手中的印章和赏赐起来了。所以军中的一些猛将如高览、张A不被重用,最后还投降曹操。

三国演义袁绍扮演者

新版《三国》中的那财大气粗的袁绍的扮演着就是是著名演员许文广。许文广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是著名的电视制片人和投资人,现今任国家话剧院国话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电视和话剧舞台上。

许文广

许文广在踏入演艺界二十余年间,拍摄了诸多著名电视剧,并成功塑造了其中的人物形象。像新版《三国》中的袁绍,《楚汉传奇》里的赵高,《辛亥革命》中的张鸣鼓,《血战长空》里的毛本初等等。在《三国》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袁绍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在《楚汉传奇》里也很好地展现出了大奸臣赵高的阴险和狡诈,可以说许文广有着很好调控能力,很快将自己融入到当前的角色中。

除了演员身份,许文广还是个精明的制片人。制片人不像演员那样,只要将精力投入在自己的角色上,而是更要将眼光放在整个影视剧上,审视成本、市场、以及作品所带来的影响。在许文广精心的努力下,像《幸福来了你就喊》、《辛亥革命》、《大太阳》、《新三国》等都是制作优良反响积极的作品,而且也都是紧扣社会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的作品。其中《大太阳》更是被推崇,因为它反映了灾区民众不畏困难,坚强地同命运抗争的积极精神。

因为许文广在事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被调到了国家话剧院,以他精明而又充满了创新能力来为中国影视剧的发展做出贡献。

曹操与袁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形势会逆转呢?

《三国演义》里面最精彩的两场战役描写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写的惊心动魄,其中的主角之一就是曹操。曹操在中国的历史上争议最大,几乎都能说出他的好与不好之处,今天我们不去讨论曹操的是非,我们品读一下官渡之战,这场改变中国北方的战役是如何发生的呢。

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月,袁绍决定集结十万精锐部队向许县进攻,为了是剿灭曹操的战争。袁绍拥有冀、青、并、幽四州的力量,可谓兵强马壮。袁绍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他与曹操有什么仇恨,要动用自己全部的资本,来与曹操决以雌雄。

一,曹操不听袁绍的。在《三国志》里这样记载着,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曹操在许县迎天子以令诸侯,让很多人都归附于他。袁绍很是生气。让曹操把天子迁到鄄城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曹操不同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局面,还要问袁绍同志。汉灵帝去世后,士人与宦官矛盾白热化,双方大开杀戒,袁绍劝大将军何进把所有宦官都杀了。结果宦官先下手把大将军何进给杀了。袁绍召董卓进京。董卓进京后,把皇帝也废了太后也杀了,董卓又放了一把火,洛阳一片火海。董卓与新立的汉献帝刘协跑到长安。董卓死后,汉献帝就像奇货一样,在各个军阀之间抢夺。最后,曹操迎奉到许县,汉献帝才算稳定下来。


其实,早在曹操迎奉天子,袁绍更有机会,只是他没有把握住,他的谋士,沮授说,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而袁绍以汉室陵迟惹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弗用。当看到曹操迎接天子到许县后,许多人归顺曹操,他后悔了,他决定起兵征讨曹操,名义是救汉献帝,其实呢他想图谋不轨。

二,袁绍欲立天子,曹操反对。袁绍在当年征讨董卓时,他是关东联军盟主后,自己野心就大了,打算自己另外一个皇帝与董卓对抗。并偷偷告诉曹操,自己有一块玉玺。希望曹操能赞同自己另立皇帝,因为天命在他手里。曹操听后,大笑曰:吾不听汝。我可不听你的,曹操主张,是灭掉董卓、迎接天子,恢复国家统一,而不是另立朝廷。让国家再度混乱。袁绍怎么能看到起自己这个小兄弟,因为曹操与袁绍从小就在一起混,袁绍一直认为曹操就是他的小跟班的。《三国志》明确记载,太祖少与绍交焉。过去一直跟我混,我打算自己立一个皇帝,你不同意。而如今,你要挟天子以奉天下,我也不同意。


三,曹操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了。
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乱世中,其实迎奉天子,只是表面上用,但政令根本没方法执行,各个地方军阀各立门户,都是没有皇帝的皇帝。袁绍已经灭了盘踞北方的公孙瓒,没有后顾之忧了。而曹操呢,建安三年,曹操灭徐州的吕布,宛城的张绣投降,淮南的袁术死了。而荆州的刘表中立。孙策守着江南。北方的局势越来越清晰,就剩下袁绍与曹操了。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场战争是少不了。

袁绍认为,战争越发动的早越对自己有利。为什么呢,因为曹操集团做了两件事。一是,迎天子在许县,自己手中王牌可以用之。二是,曹操实行了屯田制,使管辖内丰衣足食。前者是政治优势,后者是经济优势。而且这两大优势越来越明显。连刘备、关羽、张飞都来投奔。这还了得,趁羽翼没有丰满赶紧灭了。于是袁绍匆忙起兵征讨曹操。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夺徐州袁绍为何坐壁上观?

演义第二十四回,在平定京城的董承之乱后,曹操准备继续统一的步伐。郭嘉对北方的另外两股势力,袁绍和刘备做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分析。郭嘉认为:“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此前不久,刘备还在曹操帐下,因袁术骚扰徐州,守将车胄求救。刘备几个月装孙子果然有了效果,曹操答应让刘备率军五万前往徐州。结果袁术没消灭,刘备杀掉车胄,霸占徐州。但是,驻守徐州的军队本就是曹操的部下,并且刘备此人,在笼络部将的方面手腕还算可以,在训练士兵,提升部队的凝聚力上其实很烂。之前早到的刘备被后来的吕布打的满地找牙就是明证。此时郭嘉建议先打军心不稳的刘备,正是击中刘备军团要害。曹操大喜,率军出征。

听到消息,刘备急忙派遣谋士孙乾前往冀州找袁绍,希望袁绍能够攻打曹操。刘备和孙乾都是无谋之人,来到袁绍处,就知道一味要求袁绍出兵相救,说不出攻打曹操袁绍能够捞到什么好处。反倒是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看出时机难得,认为此时攻打曹操,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可是袁绍却因为小儿子生病,说自己无心用兵,放弃了这次机会。那么,袁绍是不是真的就如谋士田丰所说,袁绍是因为顾惜婴儿之病,而丧失最基本的军事决断了呢?

我看不是。《三国演义》本是一部拥刘贬曹的小说,而袁绍则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对于袁绍的描写,大都是粗线条的,甚至是丑化式的描写。但是,正史中的袁绍则不然。袁绍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渤海太守,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成为割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的北方大地势力最强的诸侯,当然有其过人之处。《三国演义》当中的有些情节,是罗贯中主观虚构,但是还有不少精彩片段本身就是正史人物的言行。本回袁绍拒绝刘表就是其一。因此,分析袁绍为何在曹操刘备争夺徐州的大战中,袁绍坐壁上观的原因,若结合正史探讨,或许有更全面的认识。

徐州曹操刘备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的正月月。此前,198年的12月,刘备被吕布击溃,只能投奔曹操,然后引导曹操夺取了徐州,消灭了吕布。刘备在曹操的手下装了六个月的孙子,在199年的六月率军拦截袁术。袁术众叛亲离,兵败而死。就在199年的3月,袁绍攻破盘踞幽州全境,青州、并州一部的公孙瓒,一统北方最为繁盛的四个州。

袁绍势力壮大之后,并不是像演义中一样,胆小懦弱,碌碌无为,而是骄傲得意,一心想要灭到曹操一统天下。从199年的3月份开始,袁绍准备了十万精兵,一万匹战马,准备和曹操展开大决战。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劝说,在消灭公孙瓒之后,袁绍一方实力也受到极大损伤,并且,几个州的百姓刚刚归附,也应该花时间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修缮武器,整顿军队。此时不如先和曹操求和,向汉天子告捷,然后率军南下,整顿城防,筹备和曹操一战,这样才是万无一失的好办法。但是袁绍手下的另一波谋士却认为,袁绍已经灭到公孙瓒,以袁绍用兵如神的谋略,统帅四州能征惯战的军士,进攻曹操,易如反掌,又何必等待。沮授的建议尤其稳妥的一面,而其他谋士(郭图、审配)则更多是附和袁绍,满足袁绍的虚荣心,并且趁机进攻沮授,说沮授统领袁绍三军,权威已经危及袁绍。袁绍就让沮授、郭图、审配三人各自领一军,并且积极筹备进攻袁绍。

应该说,袁绍当时虽然经历一场大战,实力受损,但是总体战斗力依然远在曹操之上。《通鉴》中说,当听闻袁绍要进攻许都,许都的将领都十分恐惧,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和荀彧等人才大力宣扬,袁绍为人志向很大,但是智谋短浅,外表勇武,但内心怯弱,千方百计中伤抹黑袁绍,以安抚众将百姓的心。

并且,为了让进攻曹操的行动进行的更加顺利,袁绍派人向其他诸侯发出邀请,共同讨伐曹操。虽然说,大多数诸侯都表示中立,比如荆州的刘表,凉州的马腾韩遂。但是,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其他诸侯表示中立其实就意味着站在袁绍一边。

就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时刻,发生了这次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徐州之战。

当时曹操提出攻打刘备的时候,将领们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和曹操争夺天下的乃是袁绍。现在袁绍大兵压境,可是曹操作为主帅竟然离开前线,实在是过于危险。可是曹操确认为:“刘备,人杰也!”如果不趁着现在刘备羽翼未丰的时刻消灭刘备,一旦坐大,必然成为心腹之患。郭嘉作为曹操肚中的蛔虫,非常了解曹操的心意。郭嘉告诉众人,袁绍性格迟缓而多心,就算是收到曹军主力东向的消息,也必然不敢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刘备刚刚得到徐州,军心不稳,此时由曹操亲自出征,必然一击成功!

原来,事情并非是像演义描绘的一样,是曹操进攻刘备在先,刘备派遣孙乾向袁绍求救,然后袁绍拒绝。而是曹操在袁绍大军压境,两军大决战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急时刻,出奇兵突袭刘备。在袁绍还在犹豫曹操是不是故意放出假消息,引诱他袁绍的时刻,曹操就把刘备给收拾掉了。

结果果然和曹操、郭嘉预料的一样!

正史中并没有孙乾求救,但是却有审配的进言。审配希望袁绍抓住机会,进攻曹操后方,必然可以大败曹军。袁绍以小儿子生病,无心打仗为理由拒绝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担心儿子的病应该就是一个借口。袁绍拿不准此时曹操忽然离开前线是真是假。曹操带兵,一贯喜欢耍诈。作为拥有四州的袁绍,根本不需要搞冒险突袭,双方的兵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于是,我认为,袁绍此时坐壁上观,不掺合曹操和刘备的争斗,也是有其道理的。就算是曹操稳定了徐州后方,袁绍强大,曹操弱小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袁绍只要按照既定的军事部属,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曹操就难逃覆灭的结局。只是世事难料,军情更是瞬息万变,谁会想到参与机密的谋士许攸会最终叛变,投靠曹操,搞得袁绍军粮被袭,最后一败涂地呢?

东汉末年,战争频发,曹操和袁绍两大势力成为了北方最强盛的势力吗?

建工十五年,刘禅向曹操提议占领两川随后协同关平一同围堵三国曹操,可是此项可以让曹操变成天下之主的行得通现行政策却伴随着刘禅的身死而夭亡,因为他们势必要先消灭刘皇叔,三国诸葛亮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但是这个提议却给三国曹操提了个醒,若是不可以驯服川蜀,那么他终究会应对两面作战的压力。

建安十六年,三国曹操派钟繇与夏侯渊带领部队西进河东区,妄图根据关平等凉州诸侯国的领土上攻击张鲁,可是却遭到了关平等人的抵抗,她们皆以为这是曹操的疑兵之计,目地恰好是为了能攻占凉州,因此关平韩遂等协同陕西关中名将,以十万兵马举兵反曹,关平为了能缓解与韩遂之间的关系,两个人承诺以父子俩相当,关平心甘情愿做韩遂的养子,而且举荐韩遂为同盟军主教练。

汉末三国曹操击败袁术,变成北方地区较大诸侯国

那时候关平与韩遂的大军驻守在黄河、陕西潼关部分地区,因为害怕部队有违,因此三国曹操指令夏侯渊恪守出不来等候自身精兵来临,同一年七月三国曹操带领精兵赶来,彼此阵列与黄河,关平向韩遂提议说:“仅需恪守二十日,三国曹操部队并没有钱粮自然就会撤兵”,古时候行军打仗钱粮是最关键的,三国诸葛亮在后来兵出岐山县北伐战争时好多次都是因为钱粮不足而撤兵。

三国曹操听闻后感慨道:“倘若关平没死,我将并没有葬身之地,”,一个月后三国曹操将军徐晃发兵,关平听到后亲身率军前去,击败曹军,而且只是跟在三国曹操大营以后用箭,许褚等看到后赶忙带上三国曹操撤离,之后释放很多将兵才阻碍了关平的追捕。之后三国曹操遵从谋臣的建议用离间计,促使关平和韩遂的关系破裂,才战胜关平等,但三国曹操知道关平威武善战没法迅速制胜只有撤销许昌市,留有将军据关而守。

陕西潼关兵败后关平向张鲁求助,又借的将兵再度进攻三国曹操,但是这次三国曹操却杀害了关平的父亲和三族的人,而且派遣夏侯渊率军增援,关平带领部队在冀州击败夏侯渊,促使三国曹操2年害怕西进。

在三国曹操与关平的战争中,尽管曹操手下能人辈出,但是毕竟是外地战斗,不太熟悉地貌,而且关平在凉州地域有着声望有着很好的老百姓基本,能够迅速拉起自己的团队,另外在吕布去世后,曹操手下大将并没能够与关平媲美的人,仅存的一个保卫许褚,三国曹操当然不愿随便使他上场,唯有自己率军时候很有可能携带许褚。

关平有勇有谋,备受凉州老百姓拥戴,占有陕西关中的地方,自始至终可能会对三国曹操造成威协,而三国曹操又灭不了关平,所以才会对他害怕万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0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