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豪门才女卓文君为何会沦落到当垆卖酒呢

历史典故 2023-07-23 02:47:35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的大才女,她不仅有着一副迷人的外表,而且有着过人的才华。历史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这对情侣的爱情故事让很多人艳羡。那么一个豪门才女卓文君为何沦落到当垆卖酒的生活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这其中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卓文君十六岁就嫁人了,可是后来丈夫意外过世,孤苦伶仃的卓文君只能回到娘家生活。不久之后卓家举行宴会,司马相如赴宴而来,他在宴会上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来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此去作罢便让卓文君对他心生敬仰。两人你情我愿决定私奔成都。可是司马相如的家中一无所有,于是两人决定开一家小酒馆以此谋生。于是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就由此产生了。店铺开张了,卓文君负责售卖酒水,司马相如负责日常清洁,两人合理分工,店铺办的的有声有色,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卓文君果然是一个少见的奇女子,她不贪慕虚荣,在一个男人最贫困的时候愿意放弃富裕的生活同他一起打拼;而司马相如在这么一个各个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女人面前竟不卑不亢,小编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卓文君喜欢他的原因吧。

卓文君当垆卖酒这个故事表现了两人真挚而又热烈的爱情,卓文君放弃了自己富裕的家庭生活,甘愿跟着一无所有的司马相如相依为靠共度余生,这段单纯的爱情让人羡慕。

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信的内容

卓文君初识司马相如的时候,正值妙龄,她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而彼时的司马相如不过只是一个贫贱的书生,但卓文君仍与司马相如一起离开了家。后来司马相如的作品被汉武帝发现,汉武帝发觉司马相如是个人才,就召司马相如到京城去做官。司马相如便开始了与卓文君分隔两地的夫妻生活。两人一直书信往来,开始还浓情蜜意,以致于出现洛阳纸贵。时间久了,两人的浓情蜜意就少了,司马相如想要纳妾,就写了一封信给卓文君,也是一首只有十三个数字的诗,聪慧的卓文君就明白了,司马相如说的是夫妻之间已经没有回忆了。

卓文君便给司马相如回了一封信,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司马相如想纳妾的意思,卓文君在信中轻快明了地谴责了司马相如的喜新厌旧,被世间的繁华所吸引,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会平静的“与君绝”,在悲愤怨恨的同时还给双方留下了余地,这就是著名的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信(也称与司马相如书 )。

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信让司马相如回心转意,同时挽救了她的爱情,让司马相如同她一起回归故里,平平静静的生活。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信也表现出了卓文君出人的才华,不负一代才女的盛名,也表现了她在感情上的勇敢执着。

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简介

卓文君简介:她是汉代的才女,其原名为文后,是西汉时期的才女。其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其父亲是四川临卭的大商人,家境非常好。同时,卓文君本身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她的姿色很是美丽,同时她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美女。她擅长音律,可以弹出美妙的琴声。 

卓文君简介当中一定会有对她的才华的描写,因为卓文君绝对不只是一个只有外表的女性,她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性。其之前所创作的诗句流传到今天了,今天还有很多情侣被卓文君所写下来的爱情诗句所感动。卓文君就是这样的一个有才华也有家室和美貌的女性。

但是卓文君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卓文君原本已经定下了婆家,但是没有想到,在卓文君结婚之前,她的未婚夫就已经去世了。后来卓文君一直守寡在家中,直到她遇到了音乐家司马相如。两人以琴声迎合对方,最终确定对方的情谊,决定在一起。

但是当卓文君决定要和司马相如在一起之后,他们还是遇到了重重困难,卓文君的父亲就是最大的障碍。但即便是在那样的一个封建的时代,卓文君还是选择了和司马相如在一起。随后卓文君就从卓府家中的小姐变成了司马相如的夫人。

关于卓文君的介绍,一定不能少了司马相如,因为司马相如是卓文君一生最重要的人。就是因为司马相如,卓文君才会写下流传到今日的爱情诗句。

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kk!男儿重义气,何须钱刀为。
这是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她用一首诗挽回了他的男人司马相如。
卓文君是个白富美。不仅姿色娇美,精通音律。而且出生显贵,父亲卓王孙有良田千顷,金银、珠宝、古玩无数,华堂绮院几座。卓文君16岁嫁人,17岁回家守寡,期间无数人提亲他都拒绝。
司马相如,一个穷书生。善写辞赋,弹着一手好琴,有才气,长的帅。
两人相遇是在一场应酬上面。司马相如在当时小有名气。卓王孙知道了他是县令的门客,就特地宴请司马相如和县令。司马相如本称病不去,无奈县太爷亲自去请,又闻卓家有女落落大方、是个能诗善画的女才子,故而赴宴。
宴会的地点是卓家,人物是卓家父子以及县太爷和司马相如,还有因为仰慕司马相如文采而躲在屏风后面窥视的卓文君。
宴会上,气氛轻松,宴会的主题是“文学”,几人就这主题进行天高地远的高谈阔论。期间歌舞助兴,酒肉不离。整个过程,司马相如尽职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他也发现了躲在屏风后面窥视自己的卓文君。在受邀弹琴后,情商颇高的他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来倾吐爱慕之情。
萦绕在房梁的琴音听醉了卓文君,卓文君听懂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敬慕之情更甚。
宴会完毕,司马相如买通了侍女,转达他的倾慕之情。
当夜,两人乘马车私奔了。
私奔,成亲,洞房,在司马相如一无所有、家徒四壁的老家。
成亲后,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卓文君也荆钗布裙,风风火火开始新生活。
*** 过后,日子还是要过的。虽然他们彼此能给对方心灵上的安慰,但是在身体上还是要用饭菜来安慰的。
赚钱成了他们结伙生活的最大事。一个弱女子加上一个白净的穷书生能干嘛?
想耕田、想种地、想抓鱼、想打猎,可惜力气不够大。卖字、买画、卖艺既拉不下脸又赚不了钱。
那怎么办?"开酒馆",文君说。那就开酒馆,两人便卖掉了仅有的一些值钱物件还有私奔的马车,开起了小酒馆。
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卓文君是一个罕见的女人,居然不慕虚荣,司马相如也是一个罕见的文人,居然一点都不自卑一点都不羞愧。这对才子佳人开的小酒店远近闻名、门庭若市。
酒馆太有名,所以老丈人找上门来了。老丈人即嫌弃他们丢脸又心疼女儿过苦日子,加上司马相如有几分才气值得女儿托付终身。就把他们接回成都,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统治者对辞赋的喜爱程度,决定了司马相如的前程。汉景帝去世,汉武帝即位。
汉武帝某天看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并且很是赏识。汉武帝刘彻招司马相如入京。司马相如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打猎这没什么,我还能写出更有气派《上林赋》讲的天子打猎,而且内容衔接。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封为郎(一种官职)。
受封大官的司马相如不免春风得意,加上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一时就起了纳妾的念头
于是,司马相如修书一封给卓文君。信的内容大致是“娘子,我很想你。最近我的事业刚刚起步。事务繁琐,日夜操劳,无人中来照顾。你又远在成都不能替 *** 持家事。所以想纳个妾来帮我分担,她是个贤惠、勤劳的人一定能帮上我的。望娘子你同意。”
卓文君从来不是一个贪慕虚荣的女人,她从不干预司马相如求取功名。多年来他守着空房,藏着寂寥从没有怨言。
而对于这封来信卓文君悲从中来,对司马相如大失所望。一向敢爱敢恨的她作了一首诗给予回应。
司马相如看到这首诗之后不仅感叹卓文君才华横溢而且回想起了昨日种种,那时他们一见钟情、他们夜会私奔、他们当垆卖酒、他们吟诗作对、他们抚琴对奏.....还有那首《凤求凰》.......
悔过的司马相如回家找到娘子卓文君。在跪了三天戳衣板后,得到了卓文君的原谅。
这首让司马相如迷途知返的诗叫《白头吟》。
它是这样写的: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kk!
男儿重义气,何须钱刀为。
它的译文是: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男子应当以情意为重,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卓文君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
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几个月后,他们干脆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当圹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卓文君是一个罕见的女人,居然不慕虚荣,司马相如也是一个罕见的文人,居然一点都不自卑一点都不羞愧。这对才子佳人开的小酒店远近闻名、门庭若市。
如今,邛崃县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寓居成都时作《琴台》有句云:“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而在文君庭园里的“琴台”有一联云:“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古月琴无弦。”这些诗联记了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忠贞爱情的韵事。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欲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考证家们言此诗为民间作品。司马相如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便死于此病上。文君著诔文,流传于当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03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