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四百年大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而其中,西汉和东汉各有十二位严格意义上的皇帝。然而,有趣的是,西汉王朝的大部分皇帝都能够励精图治,留下丰功伟绩,特别是从西汉高祖刘邦到西汉宣帝刘询,七代帝王各个文韬武略,堪称历史奇观。然而,东汉王朝的大部分帝王大都碌碌无为,甚至骄奢昏庸。
但是,东汉王朝也不缺乏雄才大略的帝王,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一.汉光武帝
汉光武帝,姓刘名秀,东汉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三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史称光武中兴。汉光武帝执政期间,政治上偃武修文,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农抑商,休养生息;文化上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他的一系列施政措施,使东汉政权迅速得到了稳固,维护了天下一统的局面。汉光武帝之功,堪与高祖刘邦并称。
二.汉明帝
汉明帝,姓刘名庄,汉光武帝与阴丽华之子,东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十八年。他执政期间,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公元73年,汉明帝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令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汉明帝将佛教引进中国,使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总体来看,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汉明帝在位的时期被称为东汉的盛世时期的雏形,汉明帝则是东汉盛世的巨大推动者。
三.汉章帝
汉章帝,姓刘名炟,汉明帝刘庄之子,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年少宽容,爱好儒术,很受父亲汉明帝的器重。他十九岁即位,即位之后,汉明帝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汉章帝执政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此外,汉章帝刘炟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是东汉盛世的直接开创者,也是见证东汉辉煌的帝王。他的雄才大略,造就了东汉的一段盛世。
四.汉和帝
汉和帝,姓刘名肇,汉章帝之子,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年少即位,曾联合宦官击垮了以窦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他亲政后,励精图治,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汉和帝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在政治上,汉和帝注重选贤任能;在文化上,他注重德化教育。然而,天妒英才,汉和帝英年早逝,去世时仅仅二十七岁。尽管汉和帝英年早逝,但他的功绩颇丰,无愧于东汉一朝,也无愧于列祖列宗。东汉和帝刘肇,自是雄才大略。
总体看来,东汉十二帝中只有这四位帝王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他们都执政于东汉王朝的早中期,对开创东汉盛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东汉盛世与西汉盛世相比,自是相形见绌。东汉盛世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时间上,都稍逊西汉盛世。但这并不重要,因为盛世不易。东汉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盛世之一,我们应该感谢这个盛世,感谢为东汉盛世呕心沥血的东汉帝王!
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汉武大帝》中, 刘彻有意主动出击匈奴,当时汉朝的实力足可战胜匈奴,但朝中有一部分文臣反对,认为蛮夷之地,出征胜算不大。于是,汉武帝说出了这句霸气的话,旨在告诫反对出征的一部分人:不要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同时也是警告朝廷上下必须齐心协力踏平匈奴。
每当我看到这个桥段时,心里不由升起一股敬佩之情。汉武帝面对匈奴问题,准备了很多年 ,从人员到物资,全国上下做动员。可以说准备得相当充分,他信心百倍,说出了这么霸气的话。每当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问题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它成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这样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剧中是很少见的,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这样伟大的皇帝亘古少见,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辈。
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有四十年在与匈奴干仗,将汉初不可一世的匈奴打到远遁漠北,一举为大汉拓地万里。为了消灭匈奴,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通商交好。内政方面,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阳谋,颁布推恩令,一举解决困扰汉初多位明君的藩王之患。文化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影响后世两千多年。远不止这些,汉武帝还开创了举孝廉的用人制度,不问出身,惟才是举,尚贤任能。
汉初,匈奴崛起,汉高祖刘邦尝试与勾奴决战,结果被围白登山,最后靠着吕后的反间计才得以脱身。此后的六十年间,大汉王朝靠女人和金绵换平安,直到汉武帝大举兴兵才改变这种状态。
汉武帝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付匈奴上,其中的通使西域,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专营等诸多举措推出的根本原因也是为对匈奴作战服务。
有志者,事竟成,在汉武帝毕生的努力下,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丰硕战果,基本上消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汉王朝的威胁。在晚年的时候,他颁发轮台罪己诏,才是他一生最最值得称道之处。
综上所述,用“雄才大略”四个字作为评语,再合适不过。那聪明的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0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伏波将军马援在趾立铜柱称汉之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