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纪晓岚一生共有一位夫人,六位侍妾。纪晓岚十七岁的时候,已经娶马氏为妻。马氏的父亲是纪晓岚邻县的县令,得知纪晓岚才思敏捷,便有意将女儿嫁与纪晓岚为妻。马氏比纪晓岚大三岁,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妇人。
纪晓岚在《槐西杂志》有提及马氏,称马氏擅长文学诗书,并且长相貌美,对待公婆非常孝顺。纪晓岚中了举人之后,马氏常常见不到纪晓岚,照顾子女、孝顺公婆便成为了马氏的日常生活。后来,纪晓岚的官爵越来越显赫,先后又纳了6个侍妾。马氏身为贤内助就要调节好家中各位侍妾的关系,在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着重写到了马氏打理家中日常等方面,俩人的感情没用多少笔墨渲染。
纪晓岚在《槐西杂志》一书中,记载了侍妾沈明玕的故事。纪晓岚用了八百多字讲述了沈明玕的出身背景和个人历程。沈明玕去世后,纪晓岚曾梦见沈明玕的魂魄来探望过他,随后,纪晓岚在沈明玕的遗像上作了两首诗歌,一首名为《花影》,一首名为《滦阳续录》表达出对沈明玕的思念之情。
纪晓岚六位侍妾中,只有沈明玕和郭彩符有比较多的介绍。郭彩符是纪晓岚最爱的侍妾之一,郭彩符嫁给纪晓岚不久后,纪晓岚便被贬谪到了新疆。郭彩符在家得了重病,深知自己时日无多。郭彩符便前往关帝庙求了一支签,问生前是否还能见到纪晓岚。得知自己还能见到时,郭彩符便在家安心养病。纪晓岚聪新疆回来不久后,郭彩符便去世了。
纪晓岚有后代吗
根据资料记载,纪晓岚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纪汝佶、纪汝传、纪汝似和纪汝亿。纪汝佶是纪晓岚的长子,生于公元1743年,卒于公元1786年,享年44岁。纪汝佶继承了父亲纪昀的聪明才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纪汝佶的生平。
在父亲眼中,纪汝佶是位聪明的孩子,小时候没有读过很多书,就能作诗。纪汝佶年纪稍大后,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随后,纪汝佶在诗文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纪汝佶曾跟随军队到西域作战,凭借文学上的造诣,纪汝佶在文风又像公安派又像竟陵派。后来纪汝佶和朱子颖到了泰安,看见《聊斋志异》的手抄本。一次,纪汝佶落入了小沟中,经过数十日未曾返家。原来,纪汝佶落入沟壑中,不幸身亡。
纪汝传是纪晓岚的次子,历史书籍上对纪汝传的记录不多。只知道,纪汝传字绪承,是河北献县人。纪汝传聪敏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得以进入官场为官。父亲纪晓岚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编一职时,纪汝传担任馆议叙一职。后来,馆议叙曾在江西南昌、九江等地方担任过通判一职。纪汝传生于公元1747年,卒于公元1777年,享年31岁。
纪汝似是纪晓岚第三子,只知纪汝似字象庭。后来在《家谱》一书中,只用了只言片字提到了纪汝似,他曾担任广东县丞一职,具体是何职位,没有准确的记载。
纪晓岚性瘾
众所周知,纪晓岚的烟瘾十分大,世人称他为“纪大烟袋”。除此之外,纪晓岚还有一个癖好,那就是沉迷于女色不可自拔,是位重度性瘾患者。纪晓岚17岁的时候已经娶了邻县县令的女儿马氏,马氏比纪晓岚大三岁。
俩人成婚后异常恩爱,但是对纪晓岚来说,一位女人远远不够,随后又陆续娶了6位侍妾。纪晓岚晚年时候,依然纵情于女色,风流程度不减年轻时候。根据相关记载说,纪晓岚性瘾十分大,如果一天不亲近女人的话,他就感觉全身难受。手脚不自主的抽筋,皮肤也仿佛要炸裂了一般。如果数日不亲近女色,纪晓岚的眼睛就发红。后来在采蘅之所著《虫鸣漫录》一书中对纪晓岚性瘾这一嗜好也有详细的记载。文中说,纪晓岚是野怪转世,每天要吃大量的肉,一天可以亲近5个女人。早上亲近女色一次,早朝回来一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临睡前还要亲近一次。在外出游兴起的话,纪晓岚也会亲近女色。除此之外,清朝孙静庵所著《栖霞阁野乘》一书中也提到纪晓岚性欲十分旺盛。
纪晓岚家中有一名叫郭彩符的侍妾,纪晓岚曾在《槐西杂志》一书中专门介绍了郭彩符的人生经历。郭彩符嫁给纪晓岚时,时年13岁,当时纪晓岚已经60多岁了。纪晓岚十分喜欢郭彩符,郭彩符去世后,纪晓岚常常拿出郭彩符的遗物思念她。后来,纪晓岚还为郭彩符作了两首诗,都表达出对郭彩深深的思念之情。
纪晓岚简介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大学士。纪晓岚生于公元1724年,卒于公元1805年,享年82岁。纪晓岚是河北沧州人,原名为纪昀,因字晓岚,人称纪晓岚。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官期间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编辑。
共2页:12下一页
自古以来,才子与佳人相伴,是多少人心中的理想,但是却很少有人实现,纪晓岚显然属于幸运者,而且还是多位佳人相伴,可谓不枉此生了。关于纪晓岚的电视电影已经有很多了,但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才华横溢、幽默风趣的大学士形象,但从来没有看见他的妻妾,搞得大家都以为堂堂的大学士、一品大员难不成是一个光棍汉?其实纪晓岚的真实生活并不是这样。
据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有的人挖开了纪晓岚在其家乡河北沧州的坟墓,人们发现里面只有七具女尸骨,而没有男尸骨。据推测,这七位女性应系纪晓岚的小妾无疑,如此算来纪晓岚应该至少有八个老婆(纪晓岚与正妻埋在别处)。在中国古代,子孙满堂是一个家族繁荣的基本标准,娶几个小妾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纪晓岚一生喜欢近女色,家中也认为既然他喜欢女色,那就给他多娶几个小妾,避免他到一些风月场所去,做出一些违背礼法的事情,所以家中也不加阻拦,任由他广纳小妾。
纪晓岚的正妻马氏,与纪晓岚结婚的时候二十岁,而纪晓岚十七岁,据说纪晓岚在与马氏洞房花烛夜的时候,闹新房的人要求新人吟诗作赋方愿离去,马氏随口拈来百年良缘在今宵,诸君莫要再相扰,纪晓岚也是顺口说织女正在停梭等,速让牛郎过鹊桥。众人听完,一哄而散。可见,马氏也是一个通晓诗书的女子,想来纪晓岚的妻妾不会是目不识丁的。纪晓岚与马氏一起生活了五六十年,达到了今天人们所说的金婚的岁数,可谓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纪晓岚并不是很宠爱正妻,两人始终是相敬如宾,纪晓岚广纳小妾,马氏也从不吃醋,而且对她们很好。这在于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那时就是这样,正妻往往帮着丈夫娶妾,这种行为被看作是妻子的优秀品德,纪晓岚为此十分敬重马氏。
在纪晓岚的妻妾中,最宠爱的是郭氏和沈氏。郭氏彩符十三岁的时候就给纪晓岚做小妾,比纪晓岚小十一岁,郭氏长得很美,纪晓岚十分喜欢。但是郭氏三十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纪晓岚十分的伤心,用做诗来悼念,其中一首是:百折湘裙占画栏,临风还忆步珊珊,明知神谶曾先定,终惜芙蓉不耐寒。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见郭氏在世时面如荷花,步履婀娜多姿,临风而立的时候,还要步履姗姗,这该是多么美的画面,难怪纪晓岚如此伤心。郭氏生前常常陪纪晓岚读书,替纪晓岚研墨,端茶倒水,佳人相伴,红袖添香,纪晓岚真算是一个懂得享受的人了。
而另一个深得纪晓岚宠爱的是沈氏明轩,她也是在十三岁的时候嫁给纪晓岚的,比纪晓岚小三十七岁。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沈氏到纪家以后,马氏待其如同亲生女儿,十分疼爱她,大老婆用对待亲生女儿般对待丈夫的小妾,现在看来真是不可思议。沈氏明轩十分的聪慧,神思朗彻,殊不类小家女,性慧黠,平生未尝忤一人。(《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她曾经对纪晓岚说,如果女子在四十岁以前死掉,可能还有人替她可惜。如果活到了八十岁,只会让人讨厌,我可不愿意。(女子当以四十以前死,人犹悼惜。青裙白发,作孤雏腐鼠,吾不愿也。《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没有想到的,此话不幸成了事实,沈氏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岁,可谓达成了其心愿。
沈氏出嫁的时候不识字,但是由于其生性聪慧,在陪同纪晓岚检修图书的过程中,竟粗通文义,也能够吟诗作赋了,绛桃映月数枝斜,影落窗纱透帐纱(《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就是沈氏做的。沈氏去世时口诵诗一首:三十年来梦一场,遗容手付女收藏。他时话我生平事,认取姑苏沈五娘。沈氏去世以后,纪晓岚伤心不已,为爱妾做诗两首,其中春梦无痛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透露出纪晓岚的无限怀念之情,读来让人满心悲凄。可惜沈氏红颜薄命,三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对于其他的小妾们来说,纪晓岚也是很宠爱的,这些小妾都是纪晓岚亲自选的,大多略通文章,性格可人,深得纪晓岚的喜欢。对于奴婢,纪晓岚也是十分宽厚仁慈的,估计即使不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一般宠爱奴婢,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对于周围的女性,纪晓岚也是非常同情那些不幸的女性,遇到坚贞的女性都会表扬一番,这在古代实在是很少有的事情。自古以来,才子与佳人相伴,是多少人心中的理想,但是却很少有人实现,纪晓岚显然属于幸运者,而且还是多位佳人相伴,可谓不枉此生了。所以如果哪位导演有心,可以拍一部什么《妻妾成群的纪晓岚》,估计这样的纪晓岚真的可以和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有一拼了。
北京画院的著名画家纪清远是纪晓岚的六世孙,这些年,在绘画之余一直从事有关纪晓岚历史文献的研究。日前,他讲述了一些纪晓岚后人的情况。
后人当官的不多 纪晓岚的后人传到第七代,已有好几支儿了。这些后人分散于全国各地。纪晓岚的后人中,几乎没有做大官的。不过也出了几位名人,如六世孙中的纪清漪,是我国著名的法学专家,是第一位揭露《田中奏摺》的人,当年在国内法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原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柳溪,本名纪清?,也是纪晓岚的六世孙,著有长篇小说《功与罪》、《大盗燕子李三传奇》等。
纪晓岚家跟几个有名望的家族有联姻关系,如南皮张之洞家。《阅微草堂笔记》中有“纪家之女适南皮张家者数十人,张家之女适纪家者亦数十人”的笔记。纪清远的祖父纪堪颐,号彭年,是纪晓岚的四世孙,清末举人。年轻时,时任军机大臣的张之洞找纪堪颐谈过话,劝他出国留学。后来,他被清朝政府派往日本的士官学校学习军事。这批人里有蒋介石、何应钦、阎锡山等。在日本学习期间,纪堪颐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武昌起义和讨袁护国战争。解放前,他曾与齐白石在西四北四条,利用吴禄桢、蔡锷祠堂,办了一所小学,以二人的名字后头的一个字,起名为石年小学。解放后,这所小学改名为西四北四条小学。
纪家与齐家的“画缘” 纪清远的二姑纪碧环嫁给了齐白石的公子齐良迟。由于这层亲戚关系,纪清远不到十岁就开始学国画,父亲经常带他到齐家玩,他的画得到了二姑夫齐良迟的指教。21岁时,他的处女作《大院新春》选入了市美展,以后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展中获奖。
为保故居两次上书 纪清远现在是朝阳区政协委员,1999年,他得知宣武区要修广安大街,纪晓岚故居在“红线”以内,就与贾兰坡、史树青、舒乙等10位专家学者联名上书,恳请修路时保护故居。市领导很快作了批示,规划设计部门重新做了设计,使纪晓岚故居得到了保护。
《北京晚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00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朝军机处的具体职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