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沈士充

佚名 2023-06-05 22:54:08

沈士充

沈士充,生卒年不详。明画家,字子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擅画山水,出自宋懋晋、赵左门下,画风疏朗,别有趣味。

◇作品赏析◇

明 沈士充 梁园积雪图

明 沈士充 山水图册

明代书画的书画名家

明代早期
善于写生而师法马、反传统的面家王展;以面华山因著名,成为这一时期具布独特创造才能、独树一帜的重主画家明代宫廷绘画的历史,初期阶段从洪武、永乐已开其端。宣德、成化、弘治几朝,是宫廷绘画兴盛时期,到嘉靖、万历以后,明王朝政治腐败,画院派随之衰微。画法传统,如赵原、卓迪、周位、玉仲玉等,宫廷画家不断增多,著名的画家有谢环、商喜、倪端、李在、石锐、周文靖等,他们的绘画,技艺全面,师法南宋院体,各有特点。成化、弘治之际,宫廷画家主要有以画花鸟著称于时的林良、吕纪;山水、人物画以吴伟、王诲,成就最为突出;正德时、朱端的人物、山水、竹石画,也具有相当水平。
这一时期院画的风格,主要来源于两宋院体。在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师法古人,而能有自己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6主要特点是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从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各种画科,其画法风格,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两宋惋体的余风,特别是临仿马、夏结构简括的边角之景,最能得其神髓。如王诲的山水画,被明代皇帝称为当代的马远。李在兼学马远与郭熙,也极近似。但是,尽管从结构大意或总的画法上,取法古人,其中时代气息的不同之处,却是非常明显的。明画与宋画的区别所在,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成化以后,受浙派影响,风格更加趋向豪放挺拔。以上特点,形成了明代院体,面一种酬的时代风格。 宣德到正统时期的戴进,师承南宋李、刘、马、夏的传统,兼融两宋各家之长,技艺方面,著称于时,号称院体第一手。因为是浙江人,故被称为浙派,受其影响的有吴伟、张路等,一时追随者很多,形成明代中期一大流派。
明代中期
明代中叶以后(成化到嘉靖前后),院画势力日徽,浙派也渐趋末流,代之而起的,是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当功的苏州,经济繁荣,各种工商行业发展,,直接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这一地区,成为当地和四方文人聚会的最好场所。吴门画派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关门派以沈周为领袖,文征明继起,一时追随者很多,形成明代后期一大流派。同时生活在苏州的唐寅和仇英,也以绘画著称于时,和沈周、文征明被称为吴门四家。
吴门四家中沈、文、唐三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文人笔墨,仇英虽是职业画家出身,但画风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四家的绘画成就,都是多方面的,他们技艺全面,题材广泛。所画山水,既能表现雄伟险峻的北方山川,也能描写清雅秀润的南方风景。他们运用熟练的笔墨,描写周围的园林景物,把表现文人生活题材的山水画提高到新的水平,开拓了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新境界。
明四家的不同之点,是他们的个人画风不同,各有师承体系。沈周、文征明比较接近,但也有所区别,沈周的山水远师董源,、巨然,出入于元回家的黄公望与吴镇,兼取法于马、夏,笔墨挺健,气韵浑厚,形成了粗笔写意的新面貌,开创一代水墨浅络山水的独特风格。特别是他的花卉,继承发展了末末及元代写意花鸟画的传统,笔墨尚朴,风格淡逸,对明代后期水墨写意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文征明在融汇细润文雅,独具一格。
唐寅和仇英都曾师事当时以院派著称的周臣,吸取两末李成、范宽、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诸家之长,运用了元人水墨写意的笔墨,融合变化,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仇英摹古的功力深厚,师法南宋院体,人物山水,多以工笔重色为主,风格浓丽典雅,兼能水墨写意,也具有刚健秀逸之致。他所画人物仕女,形象优美,线条流畅,形成了明代后期人物仕女画的时代风貌,对明清画坛影响很大。
陈道复是吴门著名的花鸟画家,师事文征明,他的写意花鸟,从元人画法中发展而来,直接受沈周、文征明、唐寅的影。诗书画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思想意境,开创了清新隽雅的一派风格。和后来的徐汩合称为白阳青藤。他们的绘画,对后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代晚期
明代后期(嘉靖、万历以后到崇祯),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各种画科,都有新的变化。派系纷繁,各有不同的风格.尤其是花卉画有突出成就,主要代表画家是徐渭。他继陈臼阳之后,笔墨更加纵放,突破成规,大胆创造,纵横挥洒,水墨淋漓,表现了鲜明的个性。他的这种画风,对整个清代中期和近百年来的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的周之冕、孙克弛,也以花鸟画著称,画法兼工带写,较为娇丽,别成一派。在山水画方面,明代晚期是山水画最兴盛的时期。最为突出的是吴门画派后期的一些有识之士,
在此期间,顾正谊和董其昌都以“华亭派”著称。宋旭与董并行。赵左、沈士充曾就学于宋旭的门下,又各自形成“苏松派”、“云间派”,同被称为“吴派支流”。虽然属于吴派体系,但在笔墨的运用上,各有自己的面貌,以董其昌影响最大。,其主要特点以董、米、倪、黄
为宗,讲求笔墨趣味。董氏一派风格秀润,提倡仿古,以古拙取胜。当时的陈继儒画风相近,与之并称为董、陈。明末清初之际,一部分文人山水画家中,兴起了摹古仿古之风,一盖其昌的画法,一直影响到清代中期。与董同时和稍后的还有程嘉饶、李流芳、卞文瑜、杨文驰、邵弥、张学曾,以及被称为老二王的王时敏、王鉴,都是名著一时的文人画家,有画申九友之目。他们的画风各有不同,都以笔情墨趣为主。
和松江派对峙,活跃在浙江地区的浙派殿军蓝瑛,出入于宋元各家山水、花卉,面貌苍秀,又被称为“武林派”。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家丁云鹏、善于画佛像,画法工整,-线条细劲流畅。陈洪绥的人物、山水、花卉画,用夸张手法,造型奇古,富于独创,自成一派。他一生曾创作多幅离骚,博古叶子等版画插图,著称于时与之同时的崔子忠,人物衣纹线条弯曲多变,风格独特,和陈洪绞并称为“南陈、北崔”。
明末肖像画以曾鲸最有成就。画史称他的画法注重墨骨和晕染。在当时是一种新创造,被称为波臣派。明代谢彬、沈尔调,清代的沈韶、徐璋等都是他的传派。 明代早期
明朝一代书风,总的趋势,是继承宋元以来帖学的传统,在前期、中期、晚期各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风貌。前期书法,直接师承元人,以草书楷书成就较大。宋克、宋广、宋磁和沈度、沈祭被称为三宋飞二沈。宋广、解绪以草书胜。同时在皇家的提倡下,楷书上法晋、盾,以二王为范本,近学元代诸家,于是在翰林、中书舍,人中间形成盛行一时的台阁体,沈度、姜立纲为当时主要代表,他们的楷书远学虞世南,风格圆润平整,代表明初一部分人的书风,一直影响到明代中期二钱博的楷书,介于宋克、阅吏之间,与钱溥称为二钱。
程南云、李东阳以篆书著名,在当时奇一定影响。
宣德到成化间,盛行草书,陈献章的草书,多用特制的茅草笔书写,风格苍劲挺拔,别具一格。张粥、张骏的草书,随意挥写,纵横奔放,突破成法,被称为狂草,这种草书风格,代表了明代前期一种书风,一直到明代中期还非常盛行.
明代中期
明成化到嘉靖间,是吴门派绘画活跃时期,同时也是明代书法艺术的兴盛期。当时许多文人书画家集中在江、浙一带,.特别是苏州地区,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王世贞《艺苑卮言》)沈周、文征明、唐寅、王宠、陈道复既是画家,又是书家,以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陈道复为杰出代表,、被称为吴中四家,气文、祝、王又称为吴中三大家。他们的书法上追晋、苔,一变台阁体的面貌,各自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明代晚期
明晚期书法以董其昌、邢伺、张瑞图、米万钟各有不同成就,为当时著名的四大书家。以董其昌成就突出,影响最大。他以平淡古朴的风格,形成一代书凤,对明末一直到清代中期都有很大的影响。邢俩的草书,主要多临王毒草之帖,圆转朴厚,和董其昌并称为南董北邢。张瑞图律草书,多用方折笔法,风格劲健新奇,独辟蹊径。米万钟行书出自米氏家学,笔锋宛转流畅。明末,黄道周、倪元璐、范允临、李流芳、赵宦光等,也以擅长书法著名。黄道周、倪元璐以行草书的笔法写隶书,又以古草体写草书,风格独特。赵宦光等以草书笔法写篆书,称为革篆。这些书家在明代晚期都能各自成家,代表明末一时书风。

中国画派有那几个?(详细)

黄派  又称“黄筌画派”、“黄家富贵”。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光大于宋初的黄居寀。
徐派  又称“徐家野逸”,简称“徐派”。中国著名的画派之一,也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代表画家为南唐的徐熙。他的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后人以徐熙野逸称之。

南方山水画派  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或“南宗山水画派”。
湖州竹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此派以竹为表现对象,以宋文同、苏试为代表,尤以文同画竹最著称。明莲儒曾作《湖州竹派》,述自北宋至明代画家共有25人之多。因文同曾于湖州(今浙江吴兴)任太守,故称。元代张退之认为墨竹始于唐玄宗李隆基,吴道子、王维、李昂、萧悦等也善画竹。白居易曾作《画竹歇》赞萧。而至文同竹艺大进,文氏毕生画竹。
常州画派   亦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
米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画史上称“大米、小米”,或名“二米”。
松江派  亦称“松江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二是以沈士充为首的,称“云间画派”;三是顾正谊及其子侄辈代表,称“华亭画派”。其中“苏松派”和“云间派”都导源于宋旭,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士充师宋懋晋,兼师赵左。这些画家除宋旭外,都是松江府人。风格互相影响,故称“松江派”。
浙派  亦称“浙江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明代前期主要画家戴进开创。
黄山派  亦称“黄山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宣城(今属安徽)梅氏一家为嫡系。他们是梅清、梅羽中、梅庚、梅府等,及流寓宣城的石涛。石涛法名原济,早年喜山水,屡登庐山、黄山诸名胜,在宣城十载,与梅氏、戴本孝等交往。这些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相互影响,以画黄山而著名,故称作“黄山派”。新安画派主要亦师黄山,故有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与“黄山派”不同,正如浙江与程邃各有特色,故有人将其归入“黄山画派”,实误。
虞山派  亦称“虞山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清代山水画家王翚,先后师王鉴、王时敏,悉心临摹历代名作,并取法宋元诸名家,平素与知友恽寿平切磋画艺。圣祖玄烨(康熙皇帝)曾命他主持绘制《南巡图》巨构,并赐书《山水清晖)四字,声誉益著,故画名盛于康熙间。他的主要学生有杨晋、顾昉、金学坚等。王翚为江苏常熟人,常熟有虞山,因有“虞山画派”之称。其崇古风尚,对清代山水画影响颇大。
岭南派  亦称“岭南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
江西派  亦称江西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画家罗牧为代表的画派。罗牧江西宁都人,寄居江西南昌。善画山水,笔意空灵,在黄公望、董其昌之间,得魏石床传授,林壑森秀,墨气凉然,颇具韵味,时称妙品。江淮间人师之者众,为江西派创始人。秦祖永评其画云:“稳当有余而灵秀不足”。作品有《墨笔山水图》、《林壑萧疏图》轴等。
大风堂画派  指由张善子、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及其传承人共同构筑、并以大风堂画斋命名的绘画群体。
海上画派  简称“海派”。中国传统画流派之一。形成于近代,即清末上海辟为商埠以后,一些文人墨客从各地流寓于上海,以卖画为生,日久,遂成绘画活动中心。
相对画派  1986年创立,创始人薛宣林。
长安画派  长安画派大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黄胄、崔振宽、王西京、王宝生、王子武、王金岭、罗平安、赵振川。

董其昌简介

董其昌简介

  董其昌(西元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松江华亭人。

  他的楷书最早是学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后改学虞永兴,又上溯钟、王,参以李邕和柳公权,对苏轼的书法也颇有会心。行、草方面,对于淳化帖阁用过功,尤其喜爱怀素和米芾。他凭眼力和心思,摄取古人的笔法和结体的奥妙,加以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面貌,而这种面貌外表不与古人相同,精神往往与之暗合,正显示他对赵孟俯复古的一种改革态度。

  由于他反对精熟,所以临摹古人书法特别强调笔墨形迹之外的情趣。因此他在临摹各家书法时,都纯粹的表现他个人的面貌与笔法;所以曾经批评赵孟俯的书法「因熟得俗态」,说他自己是「因生得秀色」,强调生与熟一方面固指技巧的熟练与否,更重视写字时的心态,换句话说,就是强调创作时的精神状态,讲究书法中不可言宣的禅趣,故将苏轼以来个人主义抒情的书法理论推到了高峰。后来清代的刘墉、何绍基等,临摹古人书法也往往采取这个办法,刘墉更有所谓「似即不是,是即不似」的议论,始作俑者正是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绘画专善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倪瓒等。讲究笔情墨韵,画格清润明秀。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晋、唐、宋诸名家,工楷、行、草书,自然秀雅。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其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会贯通,探求得古人的笔墨情趣。他擅长运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这一运墨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设色山水画中。他还讲究笔法,往往皴、擦、点、染互施,追求运笔的丰富变化,强调不为物象所束缚。影响最大、也是最集中地体现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是“南北宗论”,他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渲淡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以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董其昌少年时即负盛名,家中富有,好书画,并以书法名垂海内。神宗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做太子太保等职。精鉴赏,富收藏。既是画家、书法家,又兼美术评论家。著书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平生对书画理论见解相当丰富,竭力推崇和提倡“文人画 ”的“士气”。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才溢文敏。在当时书法上就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沂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他与莫是龙、陈继儒提倡“南北宗”之说,即把“院体”山水画与 “文人画”人为地分为南北两派。

  艺术特点

  董其昌是明代大家,绘画上,他专长于画山水,宗法董源、巨然、高克恭、黄公望、倪瓒等,尤其看重黄公望,他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 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

  董其昌在书法上也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书法广泛临学古人,融会变化,尤其擅长行、楷书。早年他从颜真卿入手,后改学虞世南。他认为唐书不如魏、晋,于是又学钟繇、王羲之,兼吸取李邕、徐浩、杨凝式、米芾等各家之长,晚年仍归入颜真卿。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他作书与作画都以生拙取胜。他的书法影响深远,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

  流传作品

  董其昌一生极为勤勉,又享高寿,所以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中已定论为真迹的收藏在故宫、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等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作品最多,绘画方面较著名的有:《高逸图》轴,作于63岁,略仿倪、黄、笔墨丽秀是中晚年佳作;《关山雪霁图》卷,作于81岁,是老年的用力之作,根据卷末自题,此卷是从关仝的《关山雪霁图》原幅改写而成。藏于故宫的著名书法作品有:《月赋》卷,作于47岁,取法唐晋,笔画秀娟,是早年小楷书精心之作;《东方先生画赞碑》,作于50岁,所作楷书,师法颜真卿,字体规整,行气疏朗,是中年时期楷书代表性杰作;《三世浩命》卷,作于71岁,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正,法度严谨;《岳阳楼记》卷,作于54岁,大行书,师法颜真卿、李兆海。运笔中锋直下,转折流畅,反映了中年时期行书面貌。《路马湖记》卷,代表晚年行书之作。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代表作有:山水画《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大画册(为董其昌一生之精心杰作,与此同样还有一本大画册,已流往海外);北京市文物 商店藏有一件书法作品《金沙帖》;南京博物院藏有书法作品《松江府制浩》,吉林 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著名山水画《昼锦堂图》卷。

  当代拍卖

  董其昌作品比较珍贵,但在流传过程中膺品不断充进去,至今已难见精品,可 说膺品充斥市场,尤其是民间收藏,即使不是膺品,也是小幅泛泛之作。 海外艺术市场董其昌作品较多,欧美收藏家喜欢他的书画,但由于难辨真假, 所以不敢轻易出大价购买。反之,一旦能确认确是真品,则不惜重金,以购到手为目的。

  1989年6月纽约拍卖过一幅他的《婉娈草堂图》被专家认可,价格一下子被抬了上去,高达165万美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元人秋猎图卷》的第二幅价格最高的中 国古代书画,此图之所以能为专家认可,主要是一些典籍中曾记载过这幅画,此画曾为王鸿绪、安仪周、乾隆收藏,著录于《平生壮观》、《墨缘汇观》、《石渠宝籍三编》。这幅山水画,笔墨韵厚重,皴法细密,气韵雄浑,代表了董其昌文人画的最高成就,画面空白处则填满了各名家题跋,是难得的精品、真品。以后,纽约市场一直没出现过这么好的精品作品,因此价格也一直没上去,1990年共见到5幅作品出售,第一幅是《行书》二十七开册,售价为1.65万美元;第二幅是《行书》手卷,8800美元;第三幅是《山水》立轴,仅卖到3850美元;第四幅是《尺牍》十一开册页,售价1.4万美元;第五幅是《九峰雪霁图》绢本手卷,卖到1.5万 美元。

  作品辨伪

  董其昌作品流传多,其重要原因是生前有许多人为其代笔,这比一般的仿制要 难予分辨。启功先生专写一文《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详加考证。据现代学者研究,书法的主要代笔人最著名的是吴易,作画的代笔有赵左、僧珂雪、沈士充、吴振、赵问、叶有年、杨继鹏等。董其昌的代笔画,大多是自己落款盖章。水平较高 的代笔之作大多出于赵左、沈士充之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2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