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书《群芳谱》说:“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处暑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暑气开始减退,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金秋时节了。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过渡的时候既敏感又危险,成败都在于此“过渡期”,所以:“过不好处暑,后果很严重!”所以处暑养生要祛湿润肺防秋燥!这就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呢?
一般油腻、煎炸、辛辣的食物,以及粘滞肥腻之物,都属于湿热范畴。如果无节制地胡吃海塞,肠胃内的食物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出现口气重、喉咙痛等湿热表现。
祛湿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清热利湿食物,比如冬瓜、薏米等。
祛湿清热后要通过健脾来治本,可吃龙眼配稀饭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滋补养气的作用。
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2、身体除湿
首先,淋雨或出汗后及时擦干,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猛吹空调,以防外邪侵袭。
其次,运动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运动要选在比较凉快的早晚,避免汗液流失过多造成津液亏耗。
3、按揉养生穴位助除湿
① 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建议每天按揉或拨动2次,每次不少于36下。
② 小腿肚的承山穴,位于踮脚尖时,小腿后侧肌肉隆起的尖角凹陷处,可一手扶墙,单腿站立,用另一条腿的脚面踢打承山穴,每次5~10分钟。
③ 膝窝的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每次拨动或敲打不少于36下。
4、补水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瘙痒甚至皲裂。
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补水,每天多喝水,也可以多喝一些缓解秋燥的汤水;
然后手提包里带上一瓶保湿的喷雾,时常喷一喷皮肤,保持湿润;
沐浴后,应及时涂抹身体保湿乳液,减少皮肤的水分丢失。
原料:水、大米、银耳、梨、食用油、食盐。
做法:
锅内放约1000ml水,大火烧至水似开非开,大米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一点食用油和食盐;
大火煮开,用小勺撇去浮沫;
银耳用冷清水泡发至耳叶舒展涨开,泡发好的银耳摘去粗老根部,用清水洗净,放在案板上,用刀稍微剁碎;
将剁好的银耳碎放入大米锅中,用小勺将粥稍微搅拌几下,转中小火熬煮至粥体浓稠;
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丁,.将梨丁放入粥中;
用小勺搅拌粥体,继续熬煮3~5分钟即可。
功效:
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银耳:具有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大米健脾益气,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是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鸭
原料:
鸭子、百合少许、芡实少许、姜8片、盐依照个人口味放入。
做法:
将百合和芡实洗净,将宰好的鸭子切块,汆水捞起;
清水倒入炖盅煮沸,放入所有材料;
炖两个小时,放盐调味就完成了。
功效:
百合:味甘微苦,有清火润肺、清心安神之用,还对秋季气候干燥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还兼具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等功效;
以百合炖鸭,醇香清润,又可清润身体,非常适宜此时节食用。
3、红枣糯米藕
原料:红枣、藕、糯米、冰糖、红糖。
做法:
不用炒,无油烟,用电饭煲就可以?!并且你绝对想不到牙签还能这样用!
真的能做到吗?具体做法是什么呢,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本公号第三篇推文《怪了!用牙签做一道防秋燥的菜~》!
功效:补水、除湿、补中益气、滋阴养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eqiys/383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露节气“勿露身”
下一篇: 入秋炖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