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清凉解暑的泳池中舒展身体,想必是极好的。然而,不少看似干净的泳池却暗藏危机。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第一批(116个)游泳池水质卫生抽查不合格场所名单,其中北京24家、上海21家、重庆12家、成都8家,主要问题均涉及尿素、细菌总数、游离性余氯等不合格。
泳池水质不合格,意味着游泳者感染皮肤病、红眼病、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几率大大增加。那么,还能愉快地游泳吗?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王久伶表示,泳池中的这些危险因素并非不可预防。
游泳后应仔细冲洗全身
王久伶表示,泳池中最易被感染的皮肤病有两种,一种是真菌性皮肤病,以足癣的传染病例最多,泳池里和泳池边都可能传染。“泳池边往往比较潮湿,如果清洁、消毒不彻底,很容易滋生真菌。”王久伶解释说。另一种是比较少见的游泳池肉芽肿,病原体为海分枝杆菌,患者手或脚上划破后又接触水源感染所致,其症状为手或脚上形成结节的包块,有时还伴有红肿。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细菌培养,确诊后及时治疗方可痊愈。
王久伶建议,游泳者上岸后,应用淋浴认真清洗身体。如果皮肤有破损,即使是小伤口,也要尽量避免游泳,这样可降低游泳者患皮肤病的几率。
氯霉素眼药水不能常用
不少人游泳后会出现眼部不适,甚至有充血发红的症状,是因为眼睛在水里受到水流包括水中的氯和一些杂质的刺激而出现的暂时现象,一般只需用生理盐水或保健类的滴眼液清洁一下便可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退,甚至第二天仍有眼红、眼部分泌物增多现象,则应尽早到医院排查原因。
对于很多游泳爱好者用氯霉素眼药水“预防”红眼病举动,王久伶认为,尽管氯霉素确实有较好的消炎效果,在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的治疗中都可能会用到,但并不建议经常使用,更不能长期作为“预防用药”,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性。有研究显示,滥用氯霉素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耳朵进水后应及时弄干
除了皮肤和眼睛,游泳后易受到细菌侵袭的另一个器官就是“耳朵”,最常见的就是急性中耳炎,通常在游泳后一到两天最为明显。
王久伶指出,一旦呛水,池水进入咽鼓管,细菌或霉菌也随之进入,儿童咽鼓管发育不成熟,呛水后更易诱发中耳炎。此外,感冒中或感冒后引发鼻炎,影响咽鼓通气和引流,游泳后也易出现中耳炎。
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导致反复发作,可能引起听力丧失或严重感染,甚至出现菌血症、败血症等。王久伶建议,游泳过程中如果耳朵进水,应该让进水的耳朵向下,单脚弹跳,有助于水排出,或者将干纸巾放入耳朵,利用虹吸作用将进入耳朵的水吸出来;感冒时或刚刚生过病,身体抵抗力差,不宜游泳。
你以为的“感冒”可能不是感冒,是恙虫病!
隔三差五把酒言欢,一直喝酒一直“伤心”
下雨天光脚踩水很爽?小心钩体病!
道医培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42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秋风起,老年人也需“以肉贴膘”
下一篇: 煲汤煎药本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