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疗法及单方验方,三叉神经痛的按摩保健方法。仅供参考。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一是外感风寒或风热。二是内伤七情、饮食或劳倦。其病机可归纳如下:风寒外袭风寒侵犯阳明,风阳升发,易犯头面,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致血脉收引,气血闭塞,而产生疼痛。胃热上攻过食炙搏辛热之物,胃热偏盛,或外感风热,邪热犯胃,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肝火上炎多因内伤七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肝火循胃络上扰面颊而发病。痰瘀阻络多因病程长久,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盛,阻塞脉络;或久病入络入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1)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①体针
取穴:主穴:鱼腰、四白、下关。配穴:夹承浆。夹承浆穴位置: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5厘米,口角下一横指凹陷处。
操作:Ⅰ支痛,取鱼腰。从鱼腰斜向下方刺入0.3-0.5寸,待有触电感传至眼及前额时,提插20-50次。Ⅰ支痛;取四白。从四白斜向上方约45度角进针,刺入0.5-0.8寸,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时,反复提插20-50下。Ⅱ与Ⅲ支或Ⅲ支痛,取关。针法:直刺进针1.5寸深左右,当有触电样针感传至舌或下颌等处时,提插20-50次。效果不显加取夹承浆。外法:从夹承浆斜向前下方约30度角进针,刺入0.5寸左右,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50次。均针患侧,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症情重者每日1次。
疗效:共治疗1000例,痛止率54%,显效率29.2%,总有效率为99.2%。其中540例,随访半年至5年,复发率为39.4%。
②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工支痛加鱼腰、阳白;Ⅱ支痛加四白、迎香、翳风;Ⅲ支痛加地仓、颊车、迎香。
阿是穴位置:扳机点。
操作:用654—2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每次取阿是穴及2-3个配穴。以4号针头刺人皮内,注入0.1毫升注射用水或5-10毫克654—2注射蔽。每日1次,发作不频繁者,隔日1次。
疗效:共治疗89例,总有效率为96%-100%。
③电针
取穴:主穴:Ⅰ支痛:鱼腰,Ⅱ支痛:四白,下关,Ⅲ支痛:地仓;配穴:阳白、水沟、承浆、迎香。
操作:据疼痛之神经支选穴,加取1一2个配穴,均取患侧。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采用可调波,频率150-60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21nx.com留针通电10-20分钟。留针期间,根据病人感应,略增大电流量1-2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每日2次。
疗效:共治疗126例,总有效率为92.4%-96.9%。
(2)单方验方治疗三叉神经痛
①七叶莲制剂
组成:以七叶莲配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于原生药5-10克)或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4克,相当于生药5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日4次。
疗效:共观察82例。缓解2例,显效30例,有效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4.4%。
②桑椹煎剂
组成:桑椹子150克。
用法:将桑椹子清洗后水煎,分3次口服。
疗效:以本药治疗6例,疗效颇好。适用于阴虚内热者。
③蓝根僵蚕丸
组成:板蓝根60克。僵蚕60克。
用法:将二药共为细木,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瓶装60克。日服2次,每服10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以本方治疗4例,均有效。适于风热外袭所致者。
三叉神经痛原发性疼痛呈阵发性烧灼样或钻刺样疼痛,每次持续数秒或1~2分钟,每日可发作数次;继发性通常由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呈持续性,伴有面部感觉障碍或咬肌瘫痪、萎缩。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气血阻滞、肝胃实热上冲或阴虚阳亢、虚火上扰所致。
1.预备式
坐位,双目微闭平视,放松心情,调匀呼吸,静息1~2分钟。
2.揉按翳风穴
我们可以通过揉按翳风穴来缓解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疼痛,大家要注意选穴的准确性哦,首先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翳风穴上,其余4指附在面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3.揉按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同侧颊车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4.揉按下关穴
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5.推印堂穴
以一手拇指指腹放于印堂穴上,其余4指附于对侧目外,适当用力自印堂向上推至发际处,反复推20~30次。
6.分推前额
分推前额也能很好的缓解疼痛,效果非常好,并且比较简单,易操作,大家在家可以尝试一下。以两手4指并拢,紧贴前额正中,拇指分别紧贴于后,沿两眉毛适当用力向外推至鬓发处,反复推10~15次。
7.揉按风池穴
以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4指附于头部两侧。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揉按0.5~1分钟。
8.合按内、外关穴
用一手中指和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外关穴和内关穴,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9.掐合谷穴
用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合谷穴上,其余4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揉0.5~1分钟。
10.掌揉太阳穴
用双手掌掌心,紧贴在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1、缺乏营养
有很多患者由于扳机点在嘴角处,平时不敢说话、吃饭、喝水,最终导致了身体缺乏,各种必要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了疼痛。还有患者心情烦躁,这都可能会加重三叉神经痛。
2 、精神刺激
有些患者存在着越怕头痛,头越痛的情况,有少数的患者会因为,患有此病而出现情绪、心情上的放不开,为疼痛提心吊胆,心情烦闷而导致了疼痛的发作。有调查显示,在同样疼痛的刺激下,情绪镇静的人疼痛反应轻。
3、吃刺激性食物
食物的刺激也可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过冷、过热、刺激性的食物,都可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如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浓茶会增强神经兴奋性,从而引发小动脉痉挛等。
4、碰触扳机点
大部分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面部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扳机点,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动作要轻柔,如果稍不注意触动扳机点,就会引发疼痛,并放射到全身。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引起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因素的相关信息,通过以上信息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三叉神经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与折磨。希望以上可以有效的帮助到大家。
——朱洪海医生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面痛的范畴,临床可分为多种证型,治疗时根据辨证使用不同的方法。 1、活血化瘀法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川芎、当归、升麻、生地、地龙、甘草、赤芍、柴胡、红花、桔梗、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 2、补气活血法 本法适用于气血不足,络脉空虚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治宜补气活血佐以通络之法,多用大剂量八珍汤加阿胶、红花、桃仁、鸡血藤、全蝎、天麻治疗。 3、滋阴平肝法 4、清肝利胆法 本法适用于肝胆火盛,热邪随胆经上攻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生地、黄芩、大黄、僵蚕、龙胆草、泽泻、炒栀子、蜈蚣、当归、甘草、全蝎。 5、清胃泻火法 素食辛辣厚味,或胃热素盛,致经脉郁滞不通而发生面部疼痛,治宜清胃泻火,通络止痛。处方:煅石决明、石膏、大黄、白芷、川芎、升麻、全蝎、桔梗、蜈蚣随证加减治疗。 6、痰瘀同治法 本法适用于瘀血挟痰浊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桃仁、生地、天麻、半夏、红花、全蝎、蜈蚣、僵蚕、木香、山甲珠、甘草。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1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医学对中华养生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