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成骨细胞的生成,对骨骼产生不利的影响。若饮酒过量,人体对于大量的酒精会引起骨质的破坏增多,当破坏的骨质多余机体新形成的骨质时,骨质就会开始流失,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骨质疏松。而且,过量饮酒者的骨细胞活动受到抑制后,会妨碍机体对钙、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也会诱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和恶化。
骨质疏松食谱推荐
海带豆苗汤
材料
豆苗150克,鲜香菇100克,瘦肉250克,竹笋100克,海带100克,胡萝卜1根,100克姜,生抽1汤匙,油、料酒、鸡精、盐各少许
做法
1、瘦肉洗净,切片后再切成丝,用少许油、1汤匙生抽和少许盐腌好;
2、香菇、竹笋、海带和胡萝卜洗净,切成丝;
3、豆苗择好洗净;
4、煮沸清水,放香菇和胡萝卜丝、竹笋丝和海带丝加盖稍煮5、6分钟;
5、下姜片、瘦肉和豆苗,待熟下盐和鸡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豆苗即豌豆苗,该汤品清爽利口,祛热解燥,助消化,美白润肤更有预防骨质疏松的功效。
自古以来中医和 养生 学都高度重视“养骨”,常常以骨的状态来判断一个人的 健康 状况。现代医学认为:“ 养生 先养骨”“养骨就是养命”,骨骼与五脏六腑奇妙相关,骨骼 健康 了,许多疾病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中医学认为“ 养生 先养骨”,意思是要想身体好,首先得骨质壮实。
养骨从中医学的角度可以解释为:益气、养血、强精、壮骨,改善体质从而益寿延年,因此保养骨骼是人体保健的关键点之一。专家指出:人到老年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骨结构退化,且发展进程缓慢不易察觉。最初通常表现为软骨降解、骨钙流失,进而导致关节疼痛和骨质疏松,因此很多老年朋友都在补钙。要想骨头好,补钙不可少!
1.蛋白质,骨骼的“混凝土”,骼中22%的成分是蛋白质,而且以胶原蛋白为主。有了蛋白质,人的骨骼才能像混凝土一样,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钙的吸收。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大家平时不妨多吃点蛋类、奶类、核桃、肉皮等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但蛋白质摄取过多反而对骨骼不利,会使人体血液酸度增加,加速骨骼中钙的溶解和尿中钙的排泄。
2.维生素D,骨骼的“保护者”,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如果缺少维D,骨头的硬度会降低,甚至形成“软骨症”;表现为:幼儿往往颅骨、胸廓发育不全,容易佝偻;孕妇、老人的下肢、骨盆等处骨骼力量则会减退。人体90%的维D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通过自身皮肤合成。
3.改变生活中的不良姿势,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拒绝葛优瘫。不良的姿势与颈椎、腰椎的生理曲度相悖,长时间会形成慢性劳损,当颈椎、腰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就会导致疼痛的产生。
4.穴位按摩。采用穴位按摩治疗骨质疏松需从补肾健脾入手。中医认为,脾俞、肾俞、关元、曲池、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对肾脾保健有好处,可用手指肚或手掌反复揉搓的方式进行。手法要轻柔,每次3~5分钟即可。
5.适当吃硫酸补骨脂,硫酸补骨脂是一种可以增加骨密度的活性物质,它能够激活骨成型蛋白,增加骨成型蛋白因子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硫酸补骨脂预防骨组织量降低,改善骨微结构,增加骨量。
6不吃或少吃导致骨骼钙流失的食物。夏天是饮用啤酒的“黄金季节”,但是过量饮酒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它们会抑制骨生长因子,加快骨中钙的丢失。此外,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也会导致人体骨骼钙的流失。
7.多晒太阳。每天保证20分钟以上的光照,能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除了可以调节钙的吸收,还能协调神经肌肉。
骨骼疾病的出现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很多骨骼病症都是不良习惯导致的。比如长期伏案工作或者低头玩手机,是导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一大因素,平时注意这些细节,可以减轻骨骼疾病的发生。
骨骼的保养来源于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 健康 饮食和合理运动、锻炼非常重要,做到以上这几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 健康 的体魄。
饮酒对人体的危害
丁乾坤
[摘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就饮酒对人体的一些影响进行总结论述。
[关键词] 饮酒 中毒 疾病
饮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饮酒在人际交往和情绪调节中有重要作用。适量饮酒,可改善血液循环。节庆时家人和朋友聚会,适量饮酒可增加喜庆气氛。但饮酒过量,对身体和心理都有损害。就可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新陈代谢以及对许多器官都会产影响。
1 酒精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急性酒精中毒,开始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无忧无虑,高谈阔论,行为粗鲁。随着血中酒精浓度的升高,逐渐表现为语无伦次,步履不稳。当血中酒精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可产生昏迷,严重者生命中枢受到抑制可致死亡。上述过程的产生主要是酒精对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所致。长期嗜酒会损害神经系统的海马回、红核、丘脑、额叶、颢叶等与记忆、认知、判断智能密切相关的部位,产生不同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视听幻觉、皮肤感觉幻觉,幻觉表现生动逼真,多以恐怖性、威胁性居多。酒精中毒性妄想症表现为:被动妄想、有罪妄想和自责。慢性酒精中毒表现为:震颤,以舌部震颤居多,谵妄,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情绪焦虑、不稳定和脆弱。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及年龄的增长,患者逐渐发生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发生痴呆 。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机理是:酒精易透过血脑屏障与脑组织中的卵磷脂相结合并沉积下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神经细胞凋亡,脑萎缩。脑电图检查:波幅降低、B一波增多,呈弥漫性异常脑电图改变。慢性酒精中毒亦可导致周围神经受损,表现较为明显的是:末梢神经反应迟钝,促汗功能受损,皮肤干燥。其原因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营养代谢障碍,维生素Bl吸收障碍、缺乏及酒精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毒性作用,导致神经组织供能减少,影响磷脂类合成与更新,使神经组织表现为脱髓鞘和轴索变形性 。神经肌电图检查可见交感神经电反应(SSR)波潜伏期延长。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过量饮酒可能降低胸腺和脾脏或其两者的淋巴细胞生成量和释放率及淋巴细胞亚群
的相对含量。酗酒者白细胞减少,其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也低,酗酒者循环T细胞计数显著减少以及结核病发病率较高 J,这是因为酒精可明显抑制细胞调整免疫性。酗酒还可导致患肝炎病和HIV感染的机会增多。原因是抗病毒免疫力需要有自然杀伤细胞和抗细胞毒抗体.但两者均受酒精的抑制,以致嗜酒者发生肝炎和HIV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3. 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应当完全戒酒..困为乙醇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酒精极易透过胎盘进入胚胎体内.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酒精能减少进入胎盘的血流量.导致胚胎的供血不足和供氧中断而使胎儿死亡和被吸收。嗜酒孕妇产出的婴儿身材矮小。体重较轻.反应迟钝.常伴有颜面异常.如鼻子扁平、眼皮外翮、睑型扁平而狭小、鼻沟模糊等。医学上称之为。胎儿酒精综合征 。据法国调查报告:有轻度饮酒的孕妇和饮酒成癣的孕妇.其胎儿死亡率分别是9.9%和25.5 .而且女性饮酒后容易出现种经精神障碍川。
4. 长期酗酒对人体器官的损害
(1) 对心脏的损害 乙醇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显著。有资料对36例酗酒者心电图分析显示异常率为47%t9~;通过对163例酗酒者住院戒酒前后心电图资料分析显示,治疗前心电图异常者占87%,以ST—T改变、心律失常、心室肥大及传导阻滞为常见。而通过对560例酗酒者健康状况调查表明,酗酒组心血管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性为3.4倍.
(2) 对肝脏的损害
乙醇对肝脏的损害非常严重,每日摄人乙醇大于40 g,持续时间多于5年,乙醇性肝病的危险『生显著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异常,并与饮酒量成正比。而在携带乙醛脱氢酶2(ALDH )变异基因型的饮酒人中,月饮酒总量大于3 kg者发生肝病的危险性为小于3 kg者的7.2倍,并存在着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酗酒和营养不良可加速肝炎,乙型者肝纤维化的形成,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I生相关。饮酒时间多于l0年与肝硬化形成显著相关。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饮酒时间越长、总酒精摄人量越大,肝癌的发病危险越大,酗酒使肝癌的发病危险增加2.57倍i151。
(3) 对肺的损害
酗酒对肺脏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资料表明长期酗酒者发生急性肺炎的几率增加,也是慢性酒精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有资料显示未见酗酒对老慢支有明显影响。
(4) 对骨骼、骨细胞的毒害作用
将使骨的重建和矿物质的形成变异,引起骨密度下降,酗酒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另外,酒精抑制骨骼基质细胞增殖及向成骨方向转化,促使骨骼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
5. 对生殖系统的损害
酒对性功能有抑制作用,因酗酒而导致性衰弱方面则男性更比女性多见,且程度严重。通过对560例酗酒者健康状况调查发现,酗酒者中55%感到性欲下降[41。饮酒与精子畸形密切有关,可使精子活率和A级精子活力显著下降。男性不育症的发生与饮酒有一定的相关性,酗酒可能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 。酗酒者中,男性约有50%患有性功能障碍,如果酗酒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最终可能完全失去性交能力;女性约有25%患有性功能障碍。
6. 酒精对代谢的影响
(1) 酒精对血糖的影响
(1.1) 酒精性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有2个时相,一个在餐后 4 h发生的酒精性低血糖症。是由酒精刺激胰岛素分泌所致;另一个发生于餐后8 h左右旧。是由于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乙醇进入肝细胞浆中,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酸。在此氧化过程中NAD+不断被还原为NADH,两者比值(NAD}I/NAD+)升高抑制了乳酸转变为丙酮酸,从而阻碍了糖异生作用。在肝糖元耗竭的情况下,造成低血糖症。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引起下丘脑一肾上腺轴功能异常。低血糖刺激ACTH分泌反应性降低,血糖上升缓
慢亦是低血糖发病原因之一。慢性酒精中毒,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对生长激素分泌的兴奋作用减弱及交感神经对低血糖兴奋反应能力低下,都是低血糖的致病因素。
(1.2) 酒精性高血糖症与糖尿病James统计:酗酒8~1O年即可引起慢性胰腺炎,从而导致糖耐量降低,形成酒精性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2) 酒精对脂类代谢的影响长期饮酒可致Ⅱ 型高脂蛋白血症。这是由于酒精刺激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降低了蛋白酶活力,使血脂升高;再者,酒精进入机体后,因其必须一次性代谢完毕,在其代谢过程中生成了较多的NADH,从而抑制了糖的异生作用,使血中甘油三脂升高。
(3) 对离子酸碱平衡的影响急性酒精中毒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约占76.9%,引起低血钾,严重者可导致代谢性麻痹、高血氯;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Mg¨zK平降低,常伴发低血钾、低血氯。
(4) 对其他物质代谢的影响慢性酒精中毒者由于影响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常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可导致末梢神经炎和脚气病性心脏病。影响其他物质的吸收造成蛋白质合成障碍。患者一般体质消瘦及免疫功能低下。
综上所述,过量和长期饮酒可造成对身体各种各样的危害,而且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对酗酒危害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制定合理措施,降低酗酒的危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371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痰湿体质者为何不宜多喝水
下一篇: 常吃碱性食物真的可以对抗疲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