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或乔木刺桐的干皮或根皮。刺桐大乔木,野生或栽培为行道树,海桐皮采集在栽后8年左右即可剥取树皮,通常于夏、秋季采收。
形态特征
高大乔木。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生灰色茸毛,具黑色圆锥状刺。3出复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全缘。总状花序,生有茸毛;萼佛焰状;花冠呈蝶形,大红色,旗瓣倒卵状披针形,稍反曲,翼瓣和龙骨瓣近等长,短于萼;雄蕊10枚,两束。荚果串珠状,稍弯曲。
药材性状
板片状,两边略卷曲。外表面淡棕色,常有宽窄不等的纵凹纹,散布钉刺。钉刺长圆锥形,顶端锐尖,基部长圆形,纵向延长。内表面黄褐色,较平坦,有细密网纹。质硬而韧,断面裂片状,气微香,味稍苦或淡。
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辛。归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小药方】
1.治肝硬化腹水:海桐皮30克。炖猪骨服。
2.治风癣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猪脂调搽之。
3.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
服用禁忌
血虚者不宜服。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 END -
回复“学习”两个字即可加入
川乌 10克草乌 10 克 透骨草 100克海桐皮15克 红花12克 用水拌湿,上锅蒸20分钟,洒上半两50度以上的白酒,放在关节上敷,每天1次,40分钟。我只记了这么多
木棉花的作用
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和幸福。木棉花不但花朵美丽,还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无论鲜、干,都可用来煲汤。
果实里的木棉可用来做棉衣、棉被、枕垫,由于华南地区不产棉花,木棉棉絮无疑是极好的替代品,唐代诗人李琮就有“衣裁木上棉”之句。木棉之于广州人是非常特殊的
木棉花的功效
再说木棉花的药用功效,凉茶五花茶里就有木棉花,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凉茶之一。或者只用木棉花加少许糖煲水,也有不错的去湿毒效果。
木棉除了观赏价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药用价值。将晒干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汤,可以解毒清热驱寒去湿;木棉皮煮水也有清热、利尿、解毒等功效,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等有显著疗效。
另外,木棉的用途也很广,它的花蕊是很好的织物材料,古书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而木棉的木质松软,可制作包装箱板、火柴梗、木舟、桶盆等,还是造纸的原料。
药用价值
木棉的树皮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1、《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2、《日华子本草》:治血脉麻痹疼痛,及煎洗目赤。
3、《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
4、《纲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5、《岭南采药录》:生肌,止痛,散血,凉皮肤,敷跌打。
6、《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散瘀,止痛。疗咳嗽,止产后瘀血作痛。
7、《贵州草药》:解热祛瘀,解毒生肌。治乳痈,骨折。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3、《岭南采药录》:消暑。
4、《中药新编》:利尿及健胃。
5、《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6、《广西中药志》:去湿毒,治恶疮。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医外科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分享,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经验。
同时,她 右侧肩膀也跟着酸沉 ,每天不停地用左手来锤打。 右胳膊和脖子 的活动, 明显受限。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 舌苔白,中部发腻,形体偏瘦,脸上血色差 ,看上去很苍白。这个时候,医家给开了一张内服的方药。我们一起来看看:
【黄芪,桂枝、羌活、独活、当归、海桐皮、白术,姜黄、威灵仙、白芍,地龙,土元、甘草,薏苡仁。水煎服。每日早晚分服。】
与此同时,还有配合一张外洗的方子。
结果,患者应用了5剂以后,病痛得到了很大改善。25剂药喝下去以后,诸证悉平。这时候再去做检查,发现类风湿因子转阴。
我现在给你解说一下。
生活中,我不知道你见没见过这样的老太太:
身体较为消瘦,干了一辈子家务活,手指关节常常疼痛、肿胀甚至变形,早晨的时候手指僵硬,好半天才能缓过来。与此同时,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有疼痛、酸沉之感,身体活动能力越来越差。脸色不好,食欲一般,舌质偏淡,脉象沉细,舌苔白而略腻。这样的人还容易劳累。
你想想, 很多六十岁以上的家庭老太太,是不是容易出现这个现象?上文医案中这个患者,显然就属于此列。
第一个,你气虚。
如医案所述,你消瘦、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浑身没劲儿不爱动,脸色又不好,你不是气虚,是什么?
第二个,你的筋骨缝里头,有风寒湿邪。
指关节肿胀、疼痛、早晨僵硬,你又常年干家务活 ,洗衣服做饭,你这当然是有 风寒湿邪 了。
注意,这两者之间,还有联系。 气虚,人体卫外之能不足,所以容易感受风寒湿邪。风寒湿邪郁滞日久,又会一步一步地伤害你的正气。
怎么实现这样的目的?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这里头 ,什么是补气扶正的?当然是黄芪、白术。黄芪重用,大补脾肺之气。白术健脾燥湿益气。两者配合,负责巩固正气。当然,补气,必须养血。所以,当归和白芍养血活血。薏苡仁一味,可以辅助健脾,利水消肿,改善患者手指肿胀。
除此之外,驱邪的用哪些?当然是桂枝、羌活、独活、海桐皮、姜黄、威灵仙了。这几味药,温经通脉,祛风除湿,散寒活血止痛,是中医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常用药。在这个基础上,加地龙通经活络,加土元活血祛瘀。这样,筋骨里头的风寒湿邪,就可以连根拔除了。
很多人问我病因到底在哪,从哪几方面注意下,主要看一下四个方面
(一)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湿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冒雨涉水——风寒湿邪内侵,气血运行痹阻
(二)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外感风湿热邪——痹阻气血经脉
(三)饮食药物失当
饮食不节,用药不当——脾胃受损,湿热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气血
(四)跌扑损伤,老年久病
外伤跌仆——损及肢体筋脉,气血运行失畅,痹阻经脉气血
老年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关节失养
1.行痹 :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治法: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
2.痛痹 :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治法: 经散寒,祛风除湿。
3.着痹 :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治法: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4.痹 :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治法: 通络,祛风除湿 。
经验只是经验,例子只是例子,它们永远都是死的。而病人和病情,却是活的。我们必须辨证施治,不能盲目套用。上文讲这些,可不是万能的,只能供您了解、学习和体会。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8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五加皮!
下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桑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