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妇女病家传秘方上海沈氏女科善治妇科病,自明代起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12种妇女常见病有独到见解,独创治法,用药独特。现录效方,冀传后世。
1、保胎先补肾,补肾先滋阴胎动不安与肾气衰损的关系最为密切。肾气充盈,胎气必安。补肾立法,少投温燥,“胎前宜清”,多进滋阴清热之品。
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枸杞子15g,炒白术10g,黄精10g,苏梗10g,黄芩10g,川断15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补骨脂10g
2、妊娠恶阻降中寓安恶阻系胃气上逆,胎动不安所致,非降不止,应用辛开苦降法,但降的程度直接影响胎气,甚至可致滑胎,故宜适度。
一者降中焦胃气,忌利下焦两便;二者佐宣肺清肃及柔肝和胃之品,以助胃气之降;三者遵古训“胎前宜清”,配安胎清热之品。
方药:黄连10g,黄芩10g,姜竹茹10g,旋覆花(包)10g,佛手10g,当归10g,炒白芍10g,乌梅炭10g,苏梗10g,炙杷叶10g,川断10g
3、产后节楚以温通立法产后保养不慎,感受风寒,骨节酸楚一症最难治愈。除遵古训“产后宜温”,以温补气血为治外,不可忽视温通之力,补而不通其楚难除。
另外,还要用引经药方能增其药力。
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鸡血藤10g,老鹳草10g,桂枝10g,秦艽10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桃仁10g,川断15g,怀牛膝15g,防风10g,防己10g,晚蚕砂(包)10g,三七粉(冲)3g
加减法:
1、颈部酸楚加葛根10g;
2、上肢酸楚加桑枝30g;
3、下肢酸楚加木瓜10g;
4、腰部酸楚加狗脊15g。
4、产后乳痈既补托又活络
产后乳痈即乳腺炎,系感染所致,故医者常投清热解毒之品,殊不知清解药常常苦寒,可伤胃气,并致寒中胞宫而后患无穷。
应少投清热解毒之品,立法最宜补托活络。
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蒲公英10g,鹿角霜15g,丹参30g,香附10g,赤芍10g,炒橘核15g,青皮10g,路路通10g,制大黄10g,王不留行10g
5、产后下乳最宜温补产后3天乳汁不下或下之甚少,速投温补之剂,从脾肾着手,还要3佐:一佐和血通络,通利乳络;二是寒性反佐以防上火;三是和胃消导以免腻滞。
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蛇床子10g,菟丝子10g,川芎10g,蒲公英10g,炒白术10g,王不留行10g,炒橘核15g,路路通10g,生麦芽30g,谷麦芽30g,莱菔子10g。
6、崩漏宜升提并生新血崩和淋漓均属经量过多的病证,虽有寒、热、虚、实之辨证论治,但其关键在于升提固脱和祛瘀生新,非此难以止矣。
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姜黄10g,白人参(另煎兑服)5g,鸡血藤10g,仙鹤草10g,益母草10g,三七粉(冲)3g,山楂炭10g,血余炭10g,升麻炭5g,五味子炭5g。
7、痛经应温通并解郁痛经不论寒、热、虚、实,总以“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宫寒和肝郁常是不通的主因,故止痛经常要抓住温通和解郁。
方药:桂枝10g,炮姜10g,香附10g,赤、白芍各10g,乌药10g,柴胡10g,玄胡10g,川楝子10g,鸡血藤15g,晚蚕砂(包)15g,三七粉(冲)3g,琥珀粉(冲)3g。
8、外阴白斑熏洗外涂外阴白斑应当根治,否则有癌变之虑。主要靠外治法,既熏洗又外涂。
方药:蝉衣15g,苦参10g,鹤虱30g,仙灵脾30g,威灵仙15g,薏苡仁15g,煎水坐浴熏洗。每天1~2次,30天为1个疗程。
蛤壳粉30g,生黄柏60g,生石膏30g,冰片5g,共研细末,九华膏调涂患处。
9、外阴瘙痒清利湿热外阴瘙痒和妇人淋证总由湿热下注造成,应内服坐浴并进。
内服方:炒苍术10g,薏苡仁10g,生黄柏10g,土茯苓15g,萆薢15g,丹皮10g,制大黄10g,蛇床子10g,车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
坐浴方:苦参15g,蝉衣5g,萆薢30g,炒苍耳子10g,野菊花10g,生地榆30g,土茯苓30g,白鲜皮10g,川椒1g,地肤子10g。
坐浴方使用方法:煎水放凉坐浴,每次15分钟,每天2次,3天换1剂,连用30天。
10、妇人减肥重燥湿利尿妇人体重超标达20%以上者,称“妇人肥胖”,胖人多湿。“消胖之道,以调为主”,不可一味攻伐,以防伤正,治重燥和渗。
方药:炒苍术10g,法半夏10g,薏苡仁10g,泽泻10g,草决明30g,蛇床子10g,桑白皮10g,陈皮10g,白菊花10g,冬瓜皮10g,生山楂15g,丹参30g,车前草30g,沱茶10g。
11、妇人雀斑,内服滋阴降火,外敷祛斑奶面部黑斑系肾脏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故肾色泛于颜面,宜内服外敷并进。
内服丸药缓图:知母60g,黄柏60g,生地30g,龟板30g,川断30g,泽泻30g,丹皮30g,当归30g,丹参60g,补骨脂30g,菟丝子30g,薏苡仁60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g,每天3次。
外敷祛斑奶:大豆汁60g,冬瓜汁60g,绿豆粉30g,薏米粉30g,珍珠粉5g,桃花蕾30g,和匀,每天外涂1~2次。
12、妇人低热甘温为治妇人低热常以虚证为主,也就是古称的“劳热”,最宜甘温除热法,再佐清退虚热之品。
方药:生黄芪15g,当归10g,银柴胡10g,太子参15g,黄精10g,云苓10g,地骨皮10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5g,白菊花5g,青蒿(后下)15g。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风热感冒视频学习
本文摘自《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作者:沈绍功、沈依功。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5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为啥男性也可以用妇科药?
下一篇: “上火”的根源是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