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
一般于经期来潮前数小时即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兆。重者疼痛难忍,面青肢冷,呕吐汗出,周身无力甚至晕厥。
针灸治则: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痛经的经验效穴)
加减: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气血瘀滞加合谷、太冲、次髎;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
操作: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凝血瘀者针后在小腹部穴位加灸。
月经来潮前3~5天开始治疗,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
穴位贴敷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阿是穴。经前或经期用1cm见方的“痛舒宁硬膏”贴敷。每日换1次。
取嚏法药物:皂荚3份,冰片1份。
操作:上药共研极细粉末装瓶备用。凡遇痛经患者使用时,取药末少许置患者手帕或掌中,令其捂鼻呼吸,倾刻患者张口收腹,喷嚏频作,继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奋。
每日1~2次,一般患者1~3次痛经可除,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脐敷药物:生吴茱萸粉2份,云南白药1份,陈醋若干。
操作:上药用陈醋调和成面团状即为吴茱萸白药膏。治疗时每次取药膏如蚕豆大纳神阙穴,外用伤湿膏固定。
从就诊当天及月经期前6天开始,至月经来潮后第6天止,每日1换,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对肝郁湿热证患者,每次取六神丸1粒研碎和入药膏中同敷。因云南白药及伤湿膏均为孕妇忌用品,故已婚妇女做此治疗前需排外妊娠,治疗过程中需避孕。
注意事项1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治疗2~4个周期能基本痊愈。
2 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
3 经期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或过食生冷。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气虚感冒视频学习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月经周期,痛经的发生给她们的月经生活带来麻烦,严重危害她们的健康。我提醒女性朋友注意痛经。一旦出现月经疼痛症状,可以用中药调理。以下三种中药方剂对痛经有明显疗效,能改善女性的不适感。
泽兰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所有的药物都是加水煎煮的。患者每天服用一剂,并以甜酒为指南。其疗效非常显著,可改善腹痛和月经不适症状。温经三寒汤具有温经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一般用于月经前或月经中夹小腹时使用。处方药包括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白术、紫石英、金灵子、胡芦巴等,患者每天服用一剂,分早晚两次。本方适用于冲任寒湿捶打引起的痛经,并能改善月经期间的生活质量。石英汤应用于痛经患者冲任虚寒,血液不足。组成药物包括紫石英、炒杜仲、丝瓜络、当归、桑寄生、麦冬、肉桂等。所有药物均加入清水中煎煮。痛经患者每天服用一剂,药液服用三次。温经调冲止痛,有效减轻痛经的危害。
治疗痛经的中医方剂应该首先了解这些。女性需要警惕痛经的发生,并注意疾病的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处方可以改善月经期间的疼痛和不适问题,保护女性朋友的健康。月经过后,要加强护理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所有痛经患者都应该去医院检查。检查了解情况。他们还应该做妇科检查。未婚女孩应做肛门检查,主要检查外阴、阴道、子宫和卵巢是否有特殊病变和畸形。继发性痛经患者应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根据疼痛表现和妇科检查,需要进行基础体温测量、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雌激素和孕酮测量以及B超检查,以明确痛经的原因。
痛经与排卵周期相关,一般不会发生在月经初潮时,而是发生在青春晚期。14–26%青春期女性由于痛经不能上学或上班。典型的是,疼痛发生在月经的第一天,通常在月经开始的时间,但也有人直到月经第二天才开始疼痛。疼痛呈痉挛性、阵发性。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也较常见。
缓解痛经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针灸按摩是中医的方式,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常用的方式如下:
1、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共操作5分钟。
2、斜擦小腹两侧(具有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摩热为度。共操作5分钟。
3、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二、调理饮食缓解痛经
要想改善痛经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虽然说健康的饮食并不能完全的消除痛经,但对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却有神奇功效。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了不吃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这些食物通常都是女性平时最爱吃的食物,但这些食物会在无形中偷走你的健康。
因此在平时最好是吃一些健康营养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鸡肉、鱼肉,这些食物非常有利于女性保健。同时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最好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这样还可以让你在月经期间尽量降低痛经的程度。
推荐食谱:益母草煮鸡蛋缓解痛经是缓解痛经的一个有效的偏方。益母草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鸡蛋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益母草可通过松弛痉挛状态下子宫、缓解炎症等多种途径起到抗痛经的作用;元胡具有行气活血、散淤止痛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痛经的常用药。三者合用可起到活血、去淤、行气、养血、止痛的作用,是女性缓解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三、用药缓解痛经
专用调理痛经的药物,效果比较好,但是小编提醒要警惕依赖性。
为了避免痛经出现,日常生活中要保证身体营养均衡,月经来之前一周请注意补充矿物质,防止肚子受凉,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痛经概率哦!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神阙穴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