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无论男女,过了40岁之后,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此时不养生,等到年纪再大些,就只能花钱养医生了。但是养生也是有讲究的,在黄金期养生,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您渐渐感到体力和精力不如从前,那一定要好好抓住两个养生黄金期了,一个是睡前一小时,还有一个就是饭后半小时,每天的这两个半小时,哪怕只把握一小时,都能多活十年。
饭后半小时早餐后半小时打通长寿经吃完早饭,可以按摩一下膝盖,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说,从中医理论上讲,早晨7~9点主胃经,胃经在中医经络里被称作“长寿经”,经过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手反复摩擦膝关节,可以使胃经通畅。
早饭后半小时切忌运动,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运动强度较大,还会引起腹痛或胃肠道疾病,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危险。
晚饭后半小时闭目养肝血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说,午饭后可闭目静坐10分钟至半小时,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脏,养阴去燥、护肝消食效果非常好。
午后可找一个清静的地方端坐,双目微闭,眼睑下沉,摒弃杂念;舌抵上颚,吞咽津液;调匀呼吸,然后进行深而缓慢的吐纳,气守丹田。还可用双手食指端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摩,至眼珠发热发胀。
中老年人吃完午饭不宜马上睡午觉,否则会加重心脑供血不足,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者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晚饭后半小时喝水拍任脉美国库勃有氧研究所发现,人体小肠开始吸收是晚饭后的30分钟左右,晚饭后半小时喝些水,能够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这半个小时还可以拍打拍打任脉,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间的部位,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分布在此,吃完饭从上到下轻轻拍打20分钟,可以帮助消化、强身健体。
晚饭后半小时,不要急于喝茶、泡脚和洗澡,茶水中大量的酸性物质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致使食物中的铁白白丢失,洗澡和泡脚会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对身体不好。
睡前一小时1.泡脚:助眠养肾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不容易得到养分与血液。睡前用温热的水泡一泡脚,对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都有好处。泡脚的黄金时间点在9点左右,在此时泡脚,能让肾脏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2.刷牙:防心脏病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最重要的是,睡前把牙刷干净,更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功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刷牙时最好采用上下刷法,千万不要横着刷,否则会对牙齿造成伤害,导致掉牙。
3.揉腹:调理脾胃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宋祚民说,他在临睡时经常做揉腹运动。方法是:平卧、全身放松,以左手心按腹部,右手叠于左手背上,逆时针旋转64周,然后顺时针旋转64周,再自胸部向腹部,自上向下,推按64下。用力宜轻柔,将力透于皮肤之下,又不可用力太大。
揉腹不但可调理脾胃、防病,而且对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4.梳头:降血压睡前用木梳,从前额处一直往下梳到后脑勺,大约梳个五分钟,能通达阳气,疏通气血,防止脱发和白发,还能降压,预防脑溢血、防老年痴呆等症。
5.搓脚:排毒延寿“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睡前花几分钟时间按摩涌泉穴,不仅可治疗糖尿病、更年期障碍、多眠症、晕眩、高血压、焦躁、过敏性鼻炎、肾脏病等多种疾病,还可以排毒养肾。
为什么明明是同龄人,有些人看起来就是年轻很多?因为他们顺势抓住了养生黄金期。
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养生黄金期,人人都有,做好其中的几件事,比吃什么补药都管用!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风寒感冒(吐稀白痰)视频学习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日灸一灸】寒湿型腰突艾灸方法视频
下一篇: 107个民间实用方,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