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李士懋谈一个治疗胃病的泡茶小方

半枫荷 2023-07-23 18:27:37

导读:连苏饮,想必大家一点都不陌生,而关于这张疗效颇为显著的方子,你对它了解多少呢?就让本文为您一探究竟。连苏饮应用与析义连苏饮是一张颇具特色且疗效卓著的方子,临床历经验证。现摘数案如下,并析其义。

案1:高某,男,5岁。1年前因肠梗阻手术,近7日呕吐不止,水入即吐,饮食俱废。伴腹痛、腹胀、烦躁、无排便、矢气,某医院诊为“不完全粘连性肠梗阻”。因惧手术而于1995年4月3日晚7时前来求治。

查脉缓大、舌红、苔薄黄,唇红,腹部可触及包块。诊为热邪郁胃,胃失和降。方予黄连3g,苏叶2g,大黄2g,嘱其捣碎,开水冲泡,频频呷服。回家当即冲服4匙,虽欲呕但未吐出。

4小时后,呕恶渐止,腹部积块逐渐向下移动。翌日晨再服,排便1次,呕吐消失而愈。

案2:杨某,女,73岁。晨起呕吐频频,水浆不入,眩晕卧床不起,舌略强,语言欠利,肢困无力。血压175/95mmHg,以为“中风”。

下午邀余诊视,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数兼濡。此湿遏热伏,胃气上逆,予黄连3g,苏叶2g,佩兰3g,2剂。开水冲焖,代茶小口频呷,次日呕吐已瘥。继予升降散2剂,加菖蒲、佩兰,清透里热而愈。

案3:王某,女,67岁,胃炎,脘痞不欲食,身倦乏力,舌红、苔中黄,脉弦濡数。余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之,服20余剂病减但未瘥。

适他医至其家,撺掇与诊,予大剂黄芪建中汤杂合温中理气等药。服2剂病重,胸脘痞塞,嗳气频频,恶心欲吐,心中烦乱,夜不能寐,鼻干无涕,口唇干红,舌红苔中黄,脉数。

嘱芦根30g煎汤,冲泡黄连3g、苏叶2g。服3剂,药后呕恶止而脘舒,但身倦乏力、气短较著,食欲尚差。此胃气虚、余热未清。

上方加西洋参粉,每剂冲入3g,5剂而愈。

连苏饮出自薛生白《湿热病篇?十七条》,曰:“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原文无方名,后人命之曰连苏饮,连苏饮所治之呕吐,薛氏已明确指出是胃热。但是还应进一步指出,该热乃胃中郁热。

薛氏自注:“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也”。必有气滞,方须通之。

何谓“肺胃不和,胃热移肺”?呕吐本因胃气上逆,与肺何涉?薛氏于自注中云:“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肌肉为胃所主,故云肌肉为阳明之表。

依三焦而论,胸乃上焦其位浅,胃乃中焦其位深,且肺之气与津,皆赖胃上输。故云胸亦为阳明之表。

气机既已窒塞,胃中郁伏之热不得外达而解,必上越以期从上宣泄而解。胃热从上而泄越,必由中焦而上焦,经阳明之表假肺以宣散。

但不能把胃热移肺误解为胃热淫肺,否则即成胃热未已,肺热又起;呕吐不止,复加咳喘了。

何谓“肺不受邪,还归于胃”?胃热欲假肺道而宣泄,但肺之气机窒塞,不得宣发,胃热不能宣泄,故云“肺不受邪”。胃热既不得外达,又不得上越,必仍然郁伏于胃中,故曰“还归于胃"。

胃中郁热不解,则迫胃上逆而呕吐。至此可知,该吐当为胃中郁热无疑。连苏饮的使用,当具何指征?薛氏于原文中,只明确了一个症状——呕吐。

呕吐原因甚多,非皆连苏饮所宜。此呕吐乃胃中郁热所致。

据病机推断,当是脉沉而数,舌红苔黄,胸痞脘满、口苦咽干、烦躁不寐等症。有热故当脉数、舌红、苔黄;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寐;热灼津伤而口苦咽干;肺胃气机窒塞,故见胸脘痞满、脉沉。若夹湿浊,则苔当黄腻,脉沉数而濡,伴头沉身困等症。

临床见呕吐而兼此等舌脉症者,即可断为胃中郁热,而以连苏饮主之。明了连苏饮治呕之机理,便可举一反三,广泛应用,灵活加减。

例1为不完全粘连性肠梗阻,因其便结不通,加大黄以增降泄通下之力。

例2夹湿浊,故增佩兰。

例3夹津亏,以芦根煎汤代沸水冲泡,助轻宣生津之功。后又加西洋参粉,增益气生津之力。

外感所致之肺胃不和而吐者,此方可用;内伤气郁化火所致之肺胃不和而吐者,亦当辛开苦降,连苏饮亦可用之。肺胃不和致吐者,此方可用;若不吐,而见胸脘满闷、嗳气吞酸、烦躁不眠等诸证,属胃中郁热、肺胃不和者,亦皆可用之。

上列诸案中,即兼胸痞脘满、烦躁不寐、嗳气等症,予连苏饮后亦随之而解。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牙痛艾灸视频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2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