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夏季天气往往十分炎热,阳气蒸腾。与此同时,人体内阳热反而虚少,容易生冷生寒,此时保健,最离不开生姜。
感冒:姜水加盐泡泡脚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盐、醋,并不断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微微发红为止,但不可大汗。
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恶寒,发热的患者,但不适合热暑感冒及风热感冒。
同时也要注意,高血压、心脏病、足廯、糖尿病、皮肤感染者慎用。泡脚时,皮肤微微发汗即可,不可大汗。
咳嗽:生姜汁擦背风寒咳嗽典型症状:受凉后流清水鼻涕、咳痰清稀、痰白稀薄、舌苔白。可用生姜汁擦背。用生姜榨汁,兑一半温开水,生姜与温水的比例是1:1。
擦上背部皮肤,背部有肺俞穴、大椎穴、风门穴,这些穴位有补益肺气、宣散风寒的作用,用生姜汁擦背可以温宣肺气、疏散风寒。这个方法1岁以后的孩子可以用。
面部暗疮:温热姜水洗脸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
生姜具有杀菌消炎解毒的功效,同时可通血脉。因此姜水对于中焦寒湿阻滞的暗疮有效。
老年斑:姜汁丸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经常食用可有效帮助消除老年斑。
将生姜捣烂成汁,置于容器中,除去上面的清黄液体,取沉积在容器底部的白色部分阴干为姜乳。
用姜乳与蒸饼或米饭混合,制成绿豆大的小丸子,每天用米汤送服几丸。
关节痛:热敷姜片将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
此方是对付阴天下雨、天气骤冷导致的腰、关节痛的有力武器。
肾主骨生髓,腰椎及骨关节疾病和肾精损耗、化生不足有关。盐煮生姜,咸味入肾,热助阳气,辛散气结,所以对这类寒瘀凝滞的疼痛有效。
受凉:生姜葱白汤生姜30克切细,葱白10克,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至沸腾,趁热饮后,盖被卧床。
这是一个老方子,淋雨后饮用一杯效果最好。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葱白气味辛辣、性温,有发汗解热、散寒通阳的功效。
更方便好喝的姜枣枸杞茶
呕吐:生姜橘皮水生姜、橘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夏天人们常吃些冷饮和凉性的水果,造成寒凉侵胃,当出现呕吐等症状时,这个方子有一定效果。但生姜属辛热燥烈之品,故阴虚有热、内热偏重及舌苔黄而干的人应少用。
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感觉要呕吐时,嚼几口鲜橘子皮,也可止呕或恶心。
此外,姜捣碎与红糖冲热水,对妊娠呕吐或痛经的妇女有一定的疗效。
不同的姜,功效也不一样姜的品类其实有很多,以子姜、生姜、老姜、干姜、炮姜最为常用。每种姜都有不同的功效,使用也有区别,要看准了再下手哦。
生姜
我们日常所说的生姜,一般指“新姜”,是厨房最常用的调味品。多加工成丝、片、末、汁来入菜,是炒、煮、炖、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它既能发散风寒,也能温中止呕。
子姜
则是生姜的嫩芽,为时令鲜蔬,季节性强,可作辅料、腌渍成泡姜或切丝生食,如子姜肉丝、子姜爆鸭、泡子姜,就是用子姜做的。
老姜
立秋后收获的姜,被称作老姜。外皮粗糙,纤维比较多,味道辛辣,热性足,能药食两用。感冒用的生姜、补气血的红糖姜茶用的都是老姜。
干姜
是姜的干燥后的根茎,主温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脾胃虚寒、吐泻、寒喘咳等症状。干姜在川菜中常用来煮汤食用。
3招教你识别好坏姜俗话说,“家备生姜,小病不慌”。人们爱吃姜,也爱买姜,但如果买到“坏姜”,不仅不能祛病强身,还可能致病害人。
?好姜皮粗,毒姜皮嫩为了姜好看,不宜腐败,人们常用硫磺熏姜,或用敌敌畏保鲜姜,食进这些姜,对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肝造成严重的损害,将康问题受到威胁。
一般来说,质量好的姜,丰满结实,外皮粗糙,绷得很紧;而硫磺姜,像是被打过蜡,光滑水嫩,用手蹭一下姜皮,容易被剥落。另外,被敌敌畏喷过的姜,个头往往特别大,白嫩干净。
?好姜辛辣,坏姜味淡好的姜有浓烈的辛辣味。被硫磺熏过的姜能闻到硫磺味,姜本身的味道会变淡很多,或者有其他杂味。同样的,被敌敌畏喷过的姜,味道也会变得很淡。
?“异常姜”不要买姜心变黑、变糠,说明姜已经坏掉,不能吃了。
另外,姜受热变质会生出白毛,外皮也会变成红色;姜受冻则会产生毒素,外皮变软脱落,轻轻一捏就会流出汁液。这样的“异常姜”千万不要再买了。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踝关节扭伤的艾灸视频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1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