煴煴灸牙痛艾灸你要了解的牙痛艾灸
一般情形,牙痛可分三种,胃火牙痛、肾虚牙痛、龋齿牙痛。祖国医学认为,牙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风火邪毒、过食膏梁厚味、体弱过劳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手、足阳明经分别入下齿、上齿,故本病与胃、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风火、胃火或虚火上炎所致。
我们明确了牙痛所涉及的经络以及基本病机之后,治则就好确定了,无非是祛风泻火,通络止痛,在治疗时如果是上牙痛就选取足阳明经穴位,如果是下牙痛,就选取手阳明经穴位。针对以上提出的三种病机,我们具体看看如何治疗。
胃火牙痛
主要症状: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加剧,伴口渴、口臭、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则:清胃泻火止痛
选穴:内庭。内庭是胃经的荥穴,擅长清阳明胃热,多大多数胃火牙痛效,此类牙痛还可以配合清胃散,加柴胡、黄芩,根据临床症状可再加上白虎汤,小承气汤,等方剂服用。
虚火上炎、肾虚牙痛
主要症状: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齿龈萎缩,甚则牙齿浮动,伴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老年人,但年轻患者虚火上炎者也可见。
治则:滋阴泻火止痛。
选穴:太溪。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所以牙齿疼痛多属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太溪穴属于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功擅补肾阴、降虚火,对虚火牙痛用之最宜。此类牙痛还可以配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作加减治疗。
选取艾灸穴位:合谷穴、三间穴、内庭穴、下关穴、颊车穴、太溪穴。选取此类穴位艾灸,对于各种牙痛都会起到一定治疗的效果,因其艾灸有双向调节作用、左病在取,右病左取,效果更佳。
还不了解煴煴灸?客服一对一线上咨询+招商政策+售后服务
请添加客服
微信ID:CN13059104161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1 腹胀可以艾灸吗腹胀可以艾灸。
中医认为,腹胀现象属“气胀”,“痞满”范畴,多由表邪内陷,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思,胃气壅塞所致,通过艾灸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助运化,消食导滞,疏肝理气,从而消除腹胀现象。
2 腹胀艾灸什么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上4寸处。
建里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上3寸。
天枢穴:位于腹中部,距离脐中2寸处。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下3寸处。
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在足大趾本节(第一纸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取坐位屈膝,取犊鼻,自犊鼻向下量4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足三里穴。
3 艾灸治疗腹胀施灸方法艾条温和灸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用点燃的艾条距皮肤3-5厘米处施灸,灸5-15分钟,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
用艾炷隔姜灸建里,太白,关元,每穴灸3-4壮,每日灸1次。
4 腹胀的症状表现腹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叩之如鼓,食欲不振,食少饱闷,肠鸣亢进,恶心,嗳气,有时伴随腹痛等。
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
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牙痛的发作是非常突然的,但是那种疼痛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所以需要快速的止痛,那么下面为大家介绍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
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1常见的快速治牙痛的6个简单方法有嚼花椒、冷敷、盐水漱口、按压穴位、风油精以及口服止痛药。但这些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想要彻底消除疼痛还需要去医院口腔科查明导致牙疼的病因,对因治疗。
1、嚼花椒: 可以洗干净几粒花椒,将花椒放到疼痛的牙齿上嚼几下,花椒本身有一定的止疼效果,有利于缓解牙痛;
2、冷敷: 部分牙痛的患者可以在疼痛部位的面颊处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几分钟,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3、盐水漱口: 在温水中加入一些食盐,搅拌均匀后进行漱口。因为牙痛多半是由细菌感染,而盐水有一定的清除细菌的作用,可缓解牙痛;
4、按压穴位: 牙痛时可以按摩双侧的合谷穴或者单侧的平安穴,上颌的牙齿痛还可以加按太阳穴来缓解症状;
5、风油精: 风油精具有一定止痛的效果,因为里面含有蓝桉叶具有一定的麻醉功效。将风油精滴在棉球上,将棉球放在疼痛的牙上咬住几分钟,可起到缓解牙痛的作用;
6、口服止痛药: 牙痛后可以口服非甾体消炎药,例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这些药物具有阻断前列腺素的功能,减少痛感。
此外,快速止牙痛的简单方法还包括含咬姜片、敷贴蒜泥等,出现牙痛还是要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科学治疗。
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21、用水摩擦和谷穴(手背虎口附近)或用手指按摩压迫,均可减轻痛苦。
2、牙若是遇热而痛;多为积脓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颊部,疼痛也可缓解。
3、用花椒一枚,噙于龋齿处,疼痛即可缓解。
4、用盐水或酒漱口几遍,也可减轻或止牙痛。
5、将丁香花一朵,用牙咬碎,填入龋齿空隙,几小时牙痛即消,并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再发生牙痛(丁香花可在中药店购买)。
6、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7、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8、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9、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10、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11、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3 一、花椒
性味辛温的花椒具有温中散寒、除湿作用,也可用于局部麻醉、止痛。用花椒缓解牙痛的具体方法是:取10克花椒,加入适量的水,煮约5分钟,加入一两左右的白酒,完全凉后,将花椒滤掉,再把白酒花椒水倒入洁净玻璃瓶中备用。牙痛时,用洁净棉签蘸此水后放到牙痛的部位,紧紧咬住,很快就能止疼。如果想要更简单点,可放几粒洗净的生花椒在牙疼部位嚼两下。
二、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三、掐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四、姜灸法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五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柱放姜片上,连灸2~3壮。左侧牙痛灸右侧穴,右侧牙痛灸左侧穴。仍不止,可同时灸颊车、下关、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还可配承浆。
五、外用方
花椒油滴齿:花椒10克,麻油100毫升。麻油放锅中烧热,投入花椒,炸焦,去花椒,待温,滴入龋齿中,可速止龋齿牙痛。
鲜毛莨方:鲜毛莨叶2~4克,洗净,捣成泥状。充填龋齿中或外敷印堂穴,用胶布固定,至痛止即去药。另方:鲜毛莨全草1000克,洗净,捣烂,纱布绞汁,加入95%酒精15毫升备用。牙痛时用棉签蘸药液擦抹痛牙,可治各种牙痛。
蒜泥方:新鲜蒜头,捣成泥。取少许填入龋洞中。可止龋病牙痛。
六、内服镇静止痛剂
牙痛剧烈时,可临时给予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剂,也可给予阿司匹林、去痛片、三七片、云南白药等止痛药暂时止痛。只是此等药不宜长服,且小儿、老人需注意减量。
生活护牙宜忌
掌握饮食宜忌:饮食需清淡,宜食富含维生素之品,久病体虚者当予富蛋白饮食。宜适当多食养阴清凉之品,如丝瓜、橄榄、西瓜、豆腐、藕、荸荠、蜂蜜等。忌食辛辣刺激、坚硬之物,不可食过酸、过咸、过甜及过冷、过热之物,不宜多食湿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咖啡等。应禁烟酒。
快速止牙痛的几个方法4 四种具有止牙痛功效的食物
1、大蒜
具体做法:将独头蒜(注:即大蒜头没有分瓣大蒜)去皮放在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蒜凉后再更换,每日连续多次,连续几天热敷即可。此外,还可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上。
2、蔬菜
春季使很多人出现了牙龈肿痛、口腔溃疡,部分老年还出现了牙齿松动、脱落现象。这主要是胃火上升的表现。治疗溃疡牙痛春天上的“火”,可以用金银花、决明子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泡水喝,勤喝水、多吃蔬菜,同时要少吃辣椒、羊肉等“上火食物”。
3、茶
茶对身体健康有益处已经众所周知,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茶叶的另外一个优点,即:茶叶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茶水中含有丰富的氟和茶多酚等成分,可以达到防龋固齿的功效。
因此,饭后用茶水漱口可以保持口腔卫生。另外,茶叶中的糖,果胶等成分与唾液发生化学反应滋润了口腔的同时,还增强了口腔的自洁能力。
4、洋葱
我们都知道,洋葱会让你流泪,但你是否知道它的自然汁液还可以缓解牙痛呢?它的威力真的不可小觑,能够缓解你几个小时的疼痛。切下一片,把它放在疼痛的牙上,或者把里面的汁液挤到碗中,使用滴管把它点在牙痛的地方。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0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味日知录】中医之“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