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身体365个穴位,无非这10穴此10穴治疗身体诸多疾病,收了吧

望月砂 2023-07-23 12:14:43

照海穴:辞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申脉穴:体恤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内关穴:关上心结,养颜养心的漂亮穴

外关穴:霎时复原听力的“聪耳神穴”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后溪穴:统治所有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临泣穴:毕生守护身材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能够加强抗病才能,进步人体免疫性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1,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办法:

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使劲一捏一松25下;

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使劲揉捻旋转各50下。

2,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凸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

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使劲捏捻50下;

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3,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办法:

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绝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4,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5,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办法:

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使劲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6,环跳穴

取穴: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取穴:

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7,足三里穴

取穴:

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1、衣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别离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使劲按揉50下。

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健保健的要穴。

8,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前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办法:

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2、两手掌别离按两腿殷门,同时高低摩擦50下。

9,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办法:

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他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使劲揉捻50下。

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使劲拍打各50下。

10,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前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凸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

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使劲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每天按摩5分钟,轻松赶走各种疾病,不花一分钱!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对月经不调如何用艾灸进行调理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气血不足,记住这10大穴位,气血是女人的根本



其中血海是养血补血的“明星”。属于脾经,中医认为脾统血,该穴位是血所汇集之处,统治各种与血相关的病症,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女人要记住十大补血穴位

一、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揉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 艾灸 此穴,对妇女 月经不调 、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二、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 养生 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 湿疹 、 荨麻疹 、皮炎等有疗效。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 耳鸣 、 神经衰弱 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 失眠 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五、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 疾病 。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六、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七、髀关穴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


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另外多按此 养生 穴位,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胆经和胃经交会穴。

功效: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按摩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肾虚缺血导致的牙痛:隐隐作痛、时痛时不痛、日久不愈,伴有牙龈萎缩、牙浮齿动、腰膝酸软。(按摩时配合颊车穴、肾腧。)

胃火导致的牙痛: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腮部肿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难。(按摩时配合颊车穴、支沟、胃腧。)


九、章门穴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厥阴、带脉会合之处。

功能:疏肝健脾;调节五脏气血,使五脏之间相互协调。

脾脏不好的人按摩此穴有疼痛感。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十、期门穴

期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太阴、厥阴、阴维诸经之会处。

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常按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0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